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郑观应(1842—1923)原名官应,字正翔,号陶斋,又号杞忧生、广东香山县(今中山县)人。父亲是一个“设帐授徒”的私塾老师,郑观应说自己:“惟是庭训凤承,不敢自弃”。(《救时揭要》序)又说:“幼猎书史,长业贸迁,愤彼族之要求,惜中朝之失策,于是学西文,涉重洋,日与彼都人士交接”。(《盛世危言·自序》)可见他很热爱祖国,对中西学问都是很有研究的。  相似文献   

2.
郑观应(1842—1922)广东香山(今中山)人。字正翔,号陶斋。是中国近代最早具有完整维新思想体系的资产阶级改良主义者,是揭开近代民主与科学序幕的启蒙思想家.郑观应生活在中国社会发生急剧动荡的年代,史称“千古未有之奇变”,首先是资本主义侵略者用商品和大炮敲开了中国的大门。此后,欧美各国列强争先恐后纷至沓来,肆意侵略侮辱中国。特别是七十年代后,列强环伺,外患频仍,边塞危急,海疆告警。因此,御侮  相似文献   

3.
一 郑观应(1842~1922年)广东香山(今中山)人,字正翔,号陶斋。他是在“买办故乡”长大的。其叔父郑廷汇(秀汇)是上海新德洋行买办,同宗哥哥郑济东乃宝顺洋行之职员,著名买办唐廷枢是郑家的姻亲,曾寄圃和徐润则是郑家“两代相交近百年”的世交。如此家事和境遇  相似文献   

4.
关于郑观应的生卒时间,人民教育出版社不同版本的《中国近代现代史》教材有两种说法:1994年10月第二版为“郑观应(1842-1922年)”;2003年6月第一版为“郑观应(1841-1920年)”。  相似文献   

5.
郑观应(1842年—1921年)是晚清资产阶级改良主义者,是揭开民主与科学序幕的启蒙思想家。广东省香山县雍陌乡人。他一生经历过第二次鸦片战争、中法战争、甲午中日战争、八国联军入侵等国难和国耻。郑观应17岁那年,因家庭经济负担较重而到上海学习经商。他在上海的叔父是洋行买办,  相似文献   

6.
郑观应是满清末年广东诗人、实业家,其《罗浮待鹤山人诗草》反映了他的改良主义思想,由于并不得志而谈玄论道。在郑观应身上,我们看到了满清皇朝统治下的具有爱国忧民胸怀的知识分子的时代悲剧。  相似文献   

7.
1906年发生的“反郑风潮”,实质上是围绕粤路修筑问题上官办和商办斗争的继续,是反对官办、维护广大股东利益的斗争,黄世仲等之参加这一斗争,根本目的是正确的,但没有看到郑观应应予肯定的一面,也未突出地把口头表示“归商办理”而实际上企图控制路权路事的岑春煊作为主要抨击对象.郑观应在粤路修筑方面是有重要贡献的,但没有认识到风潮的实质以及他自己存在的问题,对反对者怀有怨愤乃至诬反对者之行止为劣党志图破坏、总之,“反郑风潮”以及黄世仲等的行止,总体上应予肯定,郑观应对“反郑风潮”以及黄世仲等的态度未为妥当:与此同时,也应看到郑观应在粤路修筑问题上功绩是主要的,“反郑风潮”以及黄世仲等在风潮中对郑观应的抨击确有片面性,特别是未能突出岑春煊这个主要的斗争对象.  相似文献   

8.
戊戌维新运动失败之际,郑观应写给盛宣怀的一封密信,内容涉及梁启超的行踪.一般认为这是郑观应政治态度和人格品质的表现,说明他在关键时刻出卖朋友、落井下石.但仔细考察,存疑甚多.这个问题又关系到对郑观应后期政治立场的评价,不得不辨.  相似文献   

9.
郑观应是中国近代早期维新派的代表人物之一,是早期维新思想的集大成者.同时,由于受到阶级属性和时代的影响和局限,在郑观应是思想中既体现着近现代文明的色彩,又保留着浓厚的传统文化的印记.通过对郑观应政治思想的研究,可一次能够一个侧面观察中国早期维新派政治思想的特点和缺陷.  相似文献   

10.
郑观应(1842—1922)的一生,恰好同中国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历史相始终。他出生在有“买办故乡”之称的广东香山县。该县人士在近代与外国资本主义打交道者颇多,因而经商致富者也不乏其人。郑观应从十七岁就开始“弃书学贾”,一直到临死前一年,大部分时间都跻身于企业界。  相似文献   

11.
<正>郑观应(18421922 ),清代教育家,思想家。字正翔,号陶斋,广东香山人。1858年到上海学商,先后在英商宝顺洋行、太古轮船公司任买办,同时自己经营贸易。1880年后历任上海织布局总办,轮船招商局帮办、总办,上海电报局总办,汉阳铁厂总办,粤汉铁路总办等  相似文献   

12.
郑观应是中国资产阶级早期维新思想家,其维新改革思想体系涵盖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领域,特别是他第一个明确提出在中国访行西方资本主义议会政治的主张,为中国近代政治思想注入了一股新的活力。本文仅就郑观应的议院观作一剖析。  相似文献   

13.
郑观应是中国近代史上颇具影响力的资产阶级改良主义思想家、实业家.他始终关注国家和民生,不断探索富国强民之路,在实践活动中逐渐形成了自己职业教育思想.郑观应的职业教育思想与实践活动,对当代职业技术教育的改革和发展具有现实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4.
郑观应是晚清“商战”思想的集大成者。他的“商战”思想的要旨就是发展近代资本主义经济,参与国际市场竞争,以实现富强救国。本文拟就郑观应“商战”思想中的市场意识和市场观作一透视。  相似文献   

15.
浅谈郑观应的两次不义之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资产阶级改良主义者著称的郑观应,在中国近代史上影响巨大,其完整的维新改良思想体系成为民主与科学口号提出的先导.然而这位伟大的思想家却有两件事让人费解,也让人齿冷,也可以说是他人生的两个污点。  相似文献   

16.
杏坛大家     
《教师》2010,(34):F0002-F0002
郑观应(1842-1922),本名官应,字正翔,号陶斋,别署罗浮偫鹤山人等,祖籍广东香山县(今中山市)三乡镇雍陌村。他是中国近代最早具有完整维新思想体系的理论家,揭开民主与科学序幕的启蒙思想家,也是实业家、教育家、文学家、慈善家和热忱的爱国者。  相似文献   

17.
郑观应是中国近代著名的思想家.郑观应在其长期的商务生涯中,与晚清社会的洋务、维新、革命三派的代表人物都发生过重要联系.由此入手,考察郑观应与晚清主要社会阶层的关系,有助于对其思想进行重新认识和做出准确评价,以为当前的改革开放事业提供有益的借鉴.  相似文献   

18.
郑观应,中国近代著名的早期维新思想家.纵观郑氏一生,他不仅在近代商业、外交方面等方面卓有建树,而且在灾荒救济和社会慈善事业上也有积极的参与和独特的见解.探讨郑观应的救荒思想,对于我国灾荒史研究及社会福利事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9.
19世纪下半叶,随着我国东部沿海边患加剧,边塞诗创作重心逐渐转向万里海疆,当时不少诗人投身海疆边塞诗创作,郑观应是其中重要的一位。由于郑观应首先是启蒙思想家,又是实业家,故其诗歌成就向未受到世人重视。郑观应以中法战争、中日甲午战争为背景的海疆边塞诗反映出强烈的爱国热情、深沉的忧愤意识和迫切的变法要求,为当时诗坛增加了光彩,值得关注和研究。  相似文献   

20.
郑观应是中国近代名的思想家。郑观应在其长期的商务生涯中,与晚清社会的洋务、维新、革命三派的代表人物都发生过重要联系。由此入手,考察郑观应与晚清主要社会阶层的关系,有助于对其思想进行重新认识和做出准确评价,以为当前的改革开放事业提供有益的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