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贺智利 《安康学院学报》1999,11(4):79-82,90
路遥小说语言的艺术魅力,某种程度上得益于对陕北方言的恰当利用。其中,人物道白中出现的方言土语,取得了人物语言乡土化、个性化和传神化的效果。而融入小说整个叙事话语系统之中的陕北方言,对增加作品的地域色彩,挖掘深蕴的文化内涵,显示其创造的独特性都有一定的助益。  相似文献   

2.
路遥文学的人性美是多方面的。朴实美、悲情美、人情美的交错,展现的是路遥对人生社会的独特见解,带给读者的则是复杂的心灵感受。文章重点分析了路遥文学作品中的人性美,通过作品举例展现了路道人性美的多种观点。  相似文献   

3.
路遥,陕西知名作家,茅盾文学奖获得者,代表作有《人生》《平凡的世界》等,1992年11月17日因病离世,算来已快20年了。我平生与路遥不曾谋面过,但这几十年来总以偶像般的膜拜之情相待,难以释怀。晨曦·墓冢2012年6月初,单位组织党员周末去延安参观学习,我便欣然前往。孰不知我内心早已有一个心愿,那就是,一定要去延安大学后山的路遥墓看看,拜谒一下这位令人肃  相似文献   

4.
路遥从小深受陕北乡土文化的熏陶,加之他个人曲折艰辛的生活经历,使其对养育他的黄土地有着敏锐、独特而又透彻的理解与感悟.因此路遥在创作中,总是将丰富多彩的陕北乡土文化渗透其中,使作品散发着浓郁的黄土气息.路遥以其娴熟的乡土叙事,为我们重现了陕北的风土人情、自然风貌和农民式的乡土观念,展现了陕北文化的独特魅力.  相似文献   

5.
陕北民歌是陕北人生活的苦难史、情感的伤痛史,路遥作为土生土长的陕北作家,从小便受着这悲苦吟唱的濡染,加之自己过往的独特身世,他的作品总是以苦难、出走、爱情为主题,真切地刻画了陕北农民在苦难生活下饱受煎熬的灵魂,深情礼赞了陕北青年抗争苦难的悲壮与崇高,同时倾心讴歌了他们纯洁、热烈而无私的爱情。  相似文献   

6.
路遥文学作品的思想立足把握主流意识,注重文学社会功效和价值。以苍凉沉郁的悲剧色彩以及崇高之美向读者呈现出浓郁的地域风情,堪称乡土文学中的一朵奇葩。其文学作品所体现出来的时代特征和道德意识等,感染着每一位读者。新时期要求振兴文学对时代的作用,重温路遥的文学著作,不仅能使其文学作品的固有价值得以重现,而且还能给我们留下非常丰富的时代启示以及文学意义。  相似文献   

7.
《文学教育(上)》2014,(1):159-160
作家阎连科目前参加深圳读书论坛活动,他在回答学术主持尹昌龙关于对现实主义、魔幻现实主义以及神式主义的理解时,阎连科表示,中国作家已经失去了对中国现实把握的能力。  相似文献   

8.
路遥小说语言具有自己独特的特色。其中最大的特色是对陕北方言的恰当利用。陕北方言经路遥精心提炼,无论是融于小说人物道白中的方言土语,还是融入小说整个叙事话语系统之中的陕北方言,都体现了路遥小说语言的朴实、平淡。但另一方面,路遥并非一味追求朴实、平淡,由于表达的需要,有些语言也比较幽默诙谐。  相似文献   

9.
悼路遥     
《当代学生》2011,(7):37-38
我当年插队的地方,延川,是路遥的故乡。我下乡,他回乡,都是知识青年。那时我在村里喂牛,难得到处去走,无缘见到他。我的一些同学见过他,惊讶且叹服地说那可真正是个才子,说他的诗、文都作得好,说他有思想有抱负,说他未来不可限量。后来我在《山花》上见了他的作品,暗自赞叹。那时我既未做文学梦,也未及去想未来,浑浑噩噩。但我从小喜欢诗、文,便十分地羡慕他,十分地羡慕很可能就接近着嫉妒。  相似文献   

10.
在中美文学史上,海明威与路遥都创造了一系列硬汉形象,他们身上既表现出类同性特征又具有明显的差异性。一方面,他们都带有作家本人的色彩,显示出相似的精神内核:作为一名普通人敢于同命运坚决抗争,并彰显出仁义、博爱的精神;另一方面,受不同的地理环境、时代背景和思想文化的影响,他们在价值观念、反抗对象和最终归宿上又有着极大的不同。本文以比较的视域将两位作家笔下的硬汉形象加以分析,旨在透过中美文化内质的差异来探讨人类生存的本真意义。  相似文献   

11.
每年的11月17日,我都要早起一点,呆呆地坐上十几分钟,静静回忆一位作家和他的一部作品.默默地回味他在<作家的劳动>里说的:平庸的作家会反复制造出一堆又一堆被同样平庸的评论家所表扬的文学废品,而任何一个严肃认真的作家,为寻找一行富有创造性的文字,往往就像在沙子里面淘金一般不容易.这位作家就是路遥,那一部作品就是<平凡的世界>.在这三部六卷百万字的作品里,他颂扬了劳动和创造,是一曲当之无愧的现实主义赞歌.  相似文献   

12.
路遥是当代很有影响的作家,对路遥研究的作品很多。从对其现实主义创作手法的研究、“城乡交叉地带”关键词的研究和乡土情节研究这三个角度的研究性文章的梳理,可使我们对路遥及路遥研究的认识更加清晰。  相似文献   

13.
潘莉 《华章》2013,(20)
路遥小说共描写了280多个人物,这些人物绝大部分被放置在了农村这一广大地域上。在这样一个大环境下,人物的形象更加鲜明也更为真实。  相似文献   

14.
陕西省作协主席贾平凹用自己丰富的写作经验行使“职权”,对14位签约作家明确提出8点要求。从中不难看出,陕西文坛领军人物之一的贾平凹对整个陕西文坛、陕西作家出路作了更加冷静的思考,也更能体现他对签约作家们的良苦用心和期待。1、责任。贾平凹提出责任在先,让作家们明确自己背负着陕西文学责任,“这不仅是个人的荣誉问题,而是关乎整个作协、  相似文献   

15.
在路遥作品20余年的接受史上,存在着这样令人困惑的矛盾现象:一方面,路遥受到广大读者热烈持久的欢迎以及批评家普遍的认可;另一方面,路遥又长期受到文学史家不同程度的冷落与忽视。因此,有必要带着“问题意识”,对路遥及其小说的美学价值重新进行文学史意义上的阅读:考察路遥已有的文学史“状况”,探析路遥应有的文学史“位置”。只有抓住作品“客观事实”这个文学史的核心,才能尽量减少或避免特定文学史观与意识形态所造成的文学史误读,降低文学史的疏漏与缺憾,更为全面、客观的文学史书写才会成为可能。  相似文献   

16.
路遥小说塑造了当代文学史中经典的女性群像,但作为文学重要母题的母爱叙事几乎处于“空白”,叙述中即使有母亲在场也处于“失语”状态。一方面作家客观地再现了当时社会女性的真实处境,另一方面也是作家成长经历中缺失的母爱体验使然。作家笔下尖酸刻薄的城里母亲形象和宽厚朴实的农村母亲形象的塑造及作家的情感倾向是受到乡土情结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路遥小说的情感世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路遥以其澎湃的热情 ,在其小说中倾诉着对黄土地、对生活在黄土地上的人们的眷恋。这种执着的思想情感 ,固然使作品的地域人文精神获得了震撼人心的审美力量 ,但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作品的思想深度  相似文献   

18.
杨丽华 《文教资料》2011,(22):17-18
童年时亲生父母之爱的缺失,使得路遥对亲情格外重视,在现实生活中表现为对女儿的宠爱,为了女儿,宁愿自己受苦,也不离婚;在文学作品中则表现为对浓浓亲情的刻画,路遥所有的作品中,孩子都能得到父母的关爱。在文学创作中,这是作家补偿心理的反映。  相似文献   

19.
路遥是一位具有强烈的主观情绪的现实主义作家,他的作品中几乎都是作家根植于对人生的经历与生命的体验。在他的作品中,我们不难窥视到苦难意识在作家的创作心理中主要表现为一种强烈的、持久的、难于摆脱的心理上的苦难情结。本文主要从路遥的具体作品中分析这一苦难情结。  相似文献   

20.
具有陕北特色的劳动生活场面、自然风光的描绘及"乡土味"极浓的语言都体现了路遥深深的故乡情结;对生活内在矛盾的探索、对人生思想的审视,则表现了其生命的沉重感;对传统美德的坚强守护,对笔下人物灵魂的拷问,则是其苛峻的道德打量;大胆炽热、超越世俗的动人爱情故事浓缩为永恒的爱情主题。以上四个方面即路遥的创作思想所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