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应用有理数运算的有关知识可以解决许多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我们可以从中进一步体会到数学既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我们要不断提高用数学的意识.学会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相似文献   

2.
荷兰数学教育家弗赖登搭尔从数学教育学的特点出发,提出了“数学源于现实,扎根于现实,应用于现实.”的教学原则,数学教学的最终目的是应用所学的数学知识来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因此,让学生体验到数学知识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并且在运用知识解决日常生活中的实际问题的具体体验中,培养每一位学生都能用数学的眼光、数学的意识去观察生活,加深学生对数学问题的理解,增强学生学好数学的信念,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让学生走进生活,感受数学.  相似文献   

3.
新的课程标准更多地强调学生用数学的眼光从生活中捕捉数学问题,主动运用数学知识分析生活现象。自主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事实证明,只有将数学与现实背景紧密联系起来,才能帮助学生真正获得富有生命力的数学知识,使他们不仅理解这些知识,而且能够应用这些知识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  相似文献   

4.
对于生产、生活中的实际问题,经过认真分析,找出一个与实际问题相吻合的数学模型,用数学的方法去解决它,更能凸显数学的魅力及其应用价值.线段是一种简单的几何图形,但以其为模型可以解决生活中的许多看似很复杂的实际问题.  相似文献   

5.
数学源于生活,寓于生活,用于生活.新的课程标准更多地强调学生用数学的眼光从生活中捕捉数学问题,主动地运用数学知识分析生活现象,自主地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冈此.作为教师要善于架起数学与生活的“桥”,把数学知识与学生生活实际相联系,把生活引进数学课堂,让课堂走向实际生活.  相似文献   

6.
数学源于生活。生活中又充满着数学。数学的学习和实际的生活有着较大的联系.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通过生活实际中具体的人、事、物。帮助学生理解或验证所学的知识;二是应用数学知识、概念、思维、方法.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作为数学教师.要多寻找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的题材展开课堂教学.以使学生能够更加真切地体验身边处处都有数学.并且数学知识可以解决我们实际生活中的问题.从而促使学生对数学产生亲近感.并且增强学生对数学应用意识的深刻体悟。为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的能力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7.
强化数学教学的生活性,注重实践第一,对于学生更好地学习数学,促进整体素质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因此,教师必须以课程柿准为指导思想,积极探索与构建生活中的数学体系,引导学生把所学的知识和技能运用到生活中去,用数学的思维去看待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并把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带进课堂.用数学的方法解决.  相似文献   

8.
孙立梅 《考试周刊》2012,(94):72-72
数学源于生活。生活中孕育着数学。在传统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往往只重视基础知识的教学和基本技能的训练,而忽视对学生解决数学问题能力的培养。造成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较差,缺乏创造能力,不能把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问题,对解决实际问题也缺乏科学的数学方法。作为小学数学教师,我们要从小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寻生活之源.走一条小学数学教学的创新之路。  相似文献   

9.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处处有数学的影子.同学们要做生活的有心人.学会用学到的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下面举例说明如何利用绝对值解决实际问题.和同学们共同体会绝对值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价值.[第一段]  相似文献   

10.
1人教A版必修1教材的特点 1)注重知识的实际应用,以问题引导数学活动教材重视发展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力求通过数学与生活实际、数学与其他学科的联系,使学生体验数学在解决实际问题与其他学科问题中的作用,促进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提高实践能力.数学新课程在编写时力求提倡向身边的数学问题回归,强调课程教学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相似文献   

11.
小学数学教材中的数学广角是联系实际生活最紧密的数学教学内容之一。它主要是向学生渗透一些重要的数学思想方法.使学生能运用这些数学思想方法解决一些日常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或数学问题.初步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数学广角内容有简单的排列组合、重叠问题、等量代换、运筹学、植树问题、编码问题、找次品、鸡兔同笼问题、抽...  相似文献   

12.
《数学课程标准》十分强调学生的数学学习要紧密联系生活实际。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学习有价值的数学.十分关注运用数学知识和方法解决实际问题。下面我就结合苏教版课程标准数学实验教科书二年级下册中的解决实际问题谈几点体会。  相似文献   

13.
数学教学的重要任务之一是培养学生的数学意识.数学教师要积极引导学生学会用数学的眼光从生活中捕捉数学问题.主动地运用数学知识分析生活现象.自主地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使他们体会到数学知识的价值所在.从而喜欢数学、爱学数学、会用数学。  相似文献   

14.
新的课程标准更多地强调学生用数学的眼光从生活中捕捉数学问题,主动地运用数学知识分析生活现象,自主地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数学离不开生活,生活中处处有数学,让学生亲身经历参与特定的数学活动,获得一些体验,并且通过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对此进行解释和应用.因此,在数学教学中应重视学生的生活体验,把...  相似文献   

15.
以有关面积的公式、定理为工具来解题的方法称为面积方法.这种方法既可解决代数中涉及面积的问题,又可以解决几何中涉及面积的问题,同时也可以解决生活实际与数学活动中的面积问题.下面结合实例谈一谈面积方法在解决初中数学竞赛问题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6.
何静 《初中生辅导》2011,(29):18-22
勾股定理是数学学科中应用广泛的定理之一,掌握它的应用,可以解决一些相关的数学问题及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相似文献   

17.
数学源于生活。联系生活实际学数学,可以提高学生对数学来源于生活的认识.唤起学生亲近数学的热情.体会数学与生活同在的乐趣。但是,加强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并不是简单再现生活中的情境,简单重复生活中的故事,而应当将生活问题的解决过程必须转化为学生数学水平和能力的提升过程。  相似文献   

18.
庄莎莉 《教师》2010,(11):37-37
生活和数学的关系是当今教育的热点问题。新的课程标准更多地强调学生用数学的眼光从生活中捕捉数学问题,主动运用数学知识分析生活现象,自主地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因此,教师应在教学中注意贴近儿童的生活实际,重视学生的生活体验.引导他们从生活实际中抽象出数学问题,通过实验、探索、思考、合作交流学习数学,感受数学的魅力。  相似文献   

19.
数学问题教学时来源于生活而又应于生活中的.在以往的小学数学教学中.人们却很少关注数学和学生实际生活有哪些联系,学生学会了数学知识.却不会解决与之有关的实际问题.造成了知识学习和知识应用的脱节.感受不到数学的趣味和作用.这对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是很不利的。现实生活是学习数学的归宿.数学课程标准在实施建议中指出:  相似文献   

20.
同学们现在学习的一元一次方程是中学数学的重要内容.也是数学中的基本运算工具.通过列方程解决实际问题.可以提高同学们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增强学数学、用数学的意识。列方程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关键在于弄清题意.找出实际问题中的等量关系.在寻找等量关系时.可以利用表格或线段图来帮助分析.现略举几例进行解析,供同学们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