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互学双赢     
李政道是世界著名的物理学家,1957年,31岁的他获得了诺贝尔物理学奖,是世界上获得诺贝尔奖年龄最小的两个人之一。  相似文献   

2.
1两人的贡献两人都是20世纪物理科学大师,两人在科学研究上都一样具有革命性.在量子理论的初期中,普朗克首创,爱因斯坦起了推进的作用,而玻尔又大大发展了理论及其应用.他们3人被认为是量子理论初期的三大主角.所谓大师,不仅仅是在某项学术领域中作出了突出贡  相似文献   

3.
朗道(1908~1968),前苏联著名物理学家,由于创立凝聚态理论,特别是液态氦理论,获得了1962年诺贝尔物理学奖.所谓凝聚态,指的是由大量粒子组成,并且粒子间有很强相互作用的系统.自然界中存在着各种各样的凝聚态  相似文献   

4.
扁豆花开     
路来森 《初中生》2008,(12):10-11
时间像贼,在你不经意的时候开溜得飞快.但如果你仔细留意着它,又会发现它走得很慢,譬如你无聊到数星星、盼月亮时,时间就迟迟不肯来到;譬如等车、等人、等机遇,它多像腿脚无用的老家伙,总也不往前走,磨磨蹭蹭,真是讨厌!  相似文献   

5.
1933年,阿尔伯特·爱因斯坦开始筹建新泽西州普林斯顿高等研究院。当被问及希望谁来加入他的团队时,爱因斯坦脱口而出的第一个名字是英国物理学家保罗·狄拉克。几个月后,31岁的狄拉克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成为诺贝尔奖得主中最年轻的理论物理学家,事实证明了爱因斯坦的慧眼。尽管现在普通人中知道保罗·狄拉克的寥寥无几,  相似文献   

6.
《高中数理化》2014,(5):51-51
玻尔是丹麦著名的物理学家,曾获得诺贝尔奖.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玻尔被迫离开将要被德国占领的祖国.为了表示他一定要返回祖国的决心,他决定将诺贝尔金质奖章溶解在一种溶液里,装于玻璃瓶中.然后将它放在柜面上.后来,纳粹分子窜进玻尔的住宅,那瓶溶有奖章的溶液就在眼皮底下,他们却一无所知.这是一个多么聪明的办法啊!  相似文献   

7.
10月9日,当瑞典皇家科学院宣布将诺贝尔物理学奖授予来自法国的塞尔日·阿罗什和美国的戴维·维因兰德两位量子物理学家的时候,“量子计算机”迅速成为全世界物理学界的一个热门话题。  相似文献   

8.
10月9日,全世界物理学家都在翘首企盼,大家纷纷猜测谁会接到那一通神秘的电话。当时正在海边与妻子散步的法国科学家塞尔日·阿罗什(Serge.Haroche)和美国科学家戴维·维因兰德(David J.Wineland)接到了来自瑞典皇家科学院的电话,于是,他们成为今年诺贝尔奖的幸运儿,共同分享了2012年诺贝尔物理学奖。  相似文献   

9.
罗伊·格劳伯是美国哈佛大学的物理学教授,他也是世界上著名的物理学家,被誉为"量子光学之父".在他快要过70岁生日的那一年,他获得了诺贝尔奖的提名,可惜最终他与之擦肩而过;也就是在这一年,他开始怀疑自己对量子光学的研究,开始问自己是否能够凭着这项研究成果如愿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  相似文献   

10.
10月9日,瑞典皇家科学院诺贝尔奖评审委员会宣布,将2012年诺贝尔物理学奖颁发给法国巴黎高等师范学院教授塞尔日·阿罗什fSergeHaroche)与美国标准技术研究所教授大卫·维因兰德(DavidWineland),以表彰他们在量子力学领域所做出的突破性研究,称他们“提出了突破性的实验方法,使测量和操控单个量子体系成为可能。”  相似文献   

11.
电与光     
正阿尔伯特·爱因斯坦20世纪最伟大的物理学家之一,被誉为"现代物理学之父"。创立了相对论和量子力学,被看做现代物理学的两大支柱。因为对理论物理学的贡献。特别是发现了光电效应而获得1921年诺贝尔物理学奖。爱因斯坦卓越的科学成就和其原创性使得他在物理界有崇高的地位。  相似文献   

12.
威尔逊(Charles Thomson Rees Wilson)。英国著名物理学家、威尔逊云雾室的发明者.1869年2月14日生于英国苏格兰爱丁堡附近的格伦科西,父亲在苏格兰因试验牧羊农场而很有名。威尔逊1892年毕业于剑桥大学西得尼·萨赛克斯学院.后在剑桥大学一面做实验研究,一面当医学系的实验演示员。当时卢瑟福等一些青年科学家都是剑桥大学卡文迪许实验室的研究生,  相似文献   

13.
【学习目标】一、知识教育目标:掌握本文中出现的语言基础知识,阅读提取课文的主要内容,了解相关的物理学知识。二、能力培养目标:培养阅读科学论文的能力,掌握阅读科学论文的基本方法,学会提取关键词的方法;培养质疑问难的能力,。三、德育渗透目标:增强爱科学、学科学、用  相似文献   

14.
诺贝尔奖从1901年颁发第一届以来,已有一百多年的历史.我们中华民族有五千年的文明,有占全世界1/5的人口,至今没有一位大陆的科学家获此殊荣.难道我们中国人真的不行?不是的.其实在中国科学史上,单在物理学方面就曾有过三位物理学家做出了达到“诺贝尔物理奖”水平的重大科研成果.遗憾的是,因种种原因都与诺贝尔物理奖擦肩而过,最后失之交臂.  相似文献   

15.
丁肇中先生是华裔著名物理学家,他早在1976年就获得了诺贝尔物理学奖,成为继李政道、杨振宁之后第三个华裔诺贝尔奖得主,那年他40岁。很多人认为丁肇中如此年轻就取得了这么大的成就,是因为他是一个天才。真的是这样吗?我们不妨来看看丁肇中是如何回答这个问题的  相似文献   

16.
一声枪响,让刚刚下课的美国霍普金斯大学校园顿时陷入恐慌之中。詹姆斯·弗兰克教授惊魂未定,发现身旁的学生倒在了血泊中。53岁的教授转瞬间便明白是怎么回事,立即躲进附近的教室里。事后的调查印证了他的判断:对方暗杀的对象并非学生,而是教授本人。暗杀行动的背后指使人,则是希特勒。时间是1935年,犹  相似文献   

17.
<正>人们多以为诺贝尔奖获得者都是聪颖过人,才华横溢,少年便崭露头角,青年大有作为。然而,事实并非如此,荣获1902年度诺贝尔物理学奖的彼得.塞曼就是一个例  相似文献   

18.
正两位诺贝尔奖得主在获知自己得奖后,不约而同想到同一个人,并立刻提笔写信给这个人——这项荣誉应归功于这个人。两位获奖者是李政道和杨振宁。他们分享了1957年的诺贝尔物理学奖,而他们把荣誉献给的那个人,是他们在西南联大时的老师——吴大猷。尽管吴大猷在国际上声名卓著,在国内却多少显得有些落寞。李政道在当天早上接到瑞典科学院的电话通知以后写道大猷师尊鉴:  相似文献   

19.
海森堡(Werner Karl Heisenberg 1901-1976),德国理论物理学家,生于维尔兹堡.1920年进慕尼黑大学,在索末菲指导下学习理论物理,并获博士学位,后来去格廷根大学,担任玻恩的助手.1927年26岁的海森堡任莱比锡大学教授,1941年任柏林大学教授兼凯泽·威廉物理研究所所长,1946年到哥廷根大学任普朗克物理学研究所所长,1958年在德国慕尼黑任物理学与天体  相似文献   

20.
通过对老子关于自然之道的一个普遍法则与现代物理学家玻尔的互补性原理的比较,认为老子的哲学思想对现代量子力学具有强大的启蒙力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