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新中国成立以来,西北少数民族地区公民权利保障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发展时期。党和政府通过宪法、法律等制度措施和具体的政策手段保障了广大少数民族群众的平等地位和当家作主的权利。少数民族群众不仅获得了人身自由权,而且其政治权利和自由也得到了承认和保护,其经济、社会、文化权利也取得了较大的发展。  相似文献   

2.
王勇 《西北师大学报》2006,43(4):117-123
在中国西北少数民族地区,公民权利类型的历史变迁往往伴随着权利发展中的质变,权利发展中的曲折和反复深受国内外政治环境的影响和制约,权利发展的历史进程表现出显著的“差序格局”特征。中国宪法载入一般人权条款,预示着西北少数民族地区公民权利保障史上的一次历史性飞跃。西北少数民族地区的特殊社会经济发展进程为全景式观察公民权利的生长过程提供了一个极为难得的学术样本。  相似文献   

3.
我国少数民族主要聚居西部,云南族数最多。少数民族地区英/外语教学的发展已成为开发大西部的重要问题。本文以调查结果为依据,阐述了少数民族地区英语教学的现状及其成因,论证了以政策保障少数民族地区英/外语教育发展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4.
西北少数民族地区独特的生态、经济、社会、文化环境以及人们的思想观念构成了该地区社会组织产生和发展的合法性机制。西北少数民族地区的社会组织涵盖和服务于教育、环保、妇女、儿童、灾后重建和农村发展等领域,这些社会组织大多由当地少数民族人士建立,形成了诸如印象管理、精英联盟、教育扶贫和国外基金参与等独特的组织生存策略,传承民族文化是社会组织发展的动力。针对这些特点和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政府应当转变观念,积极支持社会组织发展,采取出资购买优质的社会组织资源,加强对社会组织的监管等治理对策。  相似文献   

5.
新中国成立以来,西北少数民族教育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果,教育投资不断增加、教育规模不断扩大,学生数量不断增多,教育体系逐渐完善,为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和人口素质的提升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尤其是在现代教育的发展中,基础教育、高等教育、成人教育、职业教育等各自取得了独特而显著的成效,为民族教育未来的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根据西北少数民族教育发展的现状,以《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为指导,未来10年中,西北少数民族地区的教育将会有一个更加科学有效、富有特色的发展阶段。  相似文献   

6.
本文主要从英语专业学生人文素养的培养、思辨能力和发展以及存在的"中国文化失语症"等方面进行讨论,论述目前少数民族地区英语专业发展所面临的瓶颈与问题,提出改革的重要意义,并从学科定位、课程设置和教学方法改革角度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案。  相似文献   

7.
研究少数民族地区的农村居民的教育收益率可以很好地解释儿童入学和辍学问题。西北少数民族地区农村居民的教育收益率整体上偏低,明瑟方程估计的结果为2%,海克曼模型估计的结果为2.49%,少数民族的教育收益率高于汉族。不同性别之间,汉族男性的教育收益率低于女性,而在各少数民族内部,男性的教育收益率都高于女性。在各个不同的教育阶段,少数民族的教育收益率普遍高于汉族。汉族在小学、初中和高中教育阶段的收益率是逐渐递增的;在初中阶段,全体样本和少数民族的教育收益率为负,教育收益率呈现出"U"型结构。  相似文献   

8.
在全面小康社会建设决胜阶段,少数民族地区终身教育愈来愈凸显出其重要性。在对少数民族地区终身教育质量保障的实施主体、目标、过程及评价标准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探讨少数民族地区终身教育质量保障的现状与问题,提出少数民族地区终身教育质量保障可从以下三个方面找寻对策:一是各界的认识要从关注部分走向关注整体;二是终身教育体系要从分散走向整合;三是教育管理应从干预控制走向引导促进。  相似文献   

9.
西北少数民族地区三级课程实施的进一步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三级课程的提出为西北少数民族地区课程反映民族文化、满足不同民族学生发展需要提供了平台,但其初步的实施却并不尽如人意。西北少数民族地区三级课程应该进一步根据课程实施地区与对象的具体情况进行开发,满足民族地区以及学生的发展要求。  相似文献   

10.
本文首先概述股份合作制在我国农村兴起的原因及其实践特征,然后着重论述少数民族地区发展股份合作制的必要性,从而说明因势利导发展股份合作制,将对少数民族地区经济跨世纪的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笔者将少数民族教育权的实施情况作为特别关注的对象,通过对内蒙古自治区少数民族教育实施情况的考察,探讨少数民族教育权这一特殊的法律权利问题,并对少数民族教育权实施中存在的问题和原因做出分析,指出少数民族教育权有效实施的重大社会意义,最终对保障少数民族教育权的有效实施提出法律对策。  相似文献   

12.
少数民族文化权利是少数民族人权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包括:宗教信仰自由的权利;使用和发展本民族语言文字的权利;保持或改革民族风俗习惯的权利;保持和发展民族传统文化的权利。目前,我国在保护少数民族文化权利方面已初步建立起一套自上而下的法律制度,并在实践中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还存在着立法不完善、少数民族文化权利自我保护意识淡薄、执法人员素质有待提高,以及少数民族文化与主流文化、外来文化的冲突加剧等问题,对少数民族文化权利的保护任重而道远。  相似文献   

13.
殷浩 《培训与研究》2006,23(1):64-66
警察权是一种强大的国家公权力,现实生活中时有被滥用而侵犯公民权利的现象,有必要对其进行规制。应从加强权力配置的立法控制、改革权力运行管理体制、健全监督和司法审查机制、强化公民权利的程序性制约等方面来规制警察权的行使。  相似文献   

14.
胎儿民事权益的保护是我国法律所面临的一个十分现实的问题。传统民法理论认为,胎儿是母体的一部分而不是独立的个体,胎儿不能作为权利义务的主体。但是,这一理论会损害胎儿的合法权益。鉴于此,各国对胎儿权益进行了一定的保护。相比之下,我国大陆地区的民事立法对胎儿权益的保护则显得比较滞后。在《民法典》制定之际,应对胎儿利益的保护进行更多的研究,以期完善立法,更好地维护胎儿的利益。  相似文献   

15.
我国宪法确立的各民族语言地位平等的政策,对不同语言来说仅仅是一种形式上的平等,并不能真正实现民族的平等,更不能达到保持语言多样性的目标。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少数族群语言面临消亡的危险越来越大,仅仅规定各民族语言地位平等是远远不够的,必须对少数族群语言进行特别保护,使不同语言达到实质上的平等,以保持文化的多元主义。  相似文献   

16.
本文从羁押制度的人权保障理念入手,在考察世界各国的权利救济制度的同时,分析我国羁押制度中的人权保障问题,提出了完善我国羁押制度的设想。  相似文献   

17.
保护物权是我国各个法律部门的共同任务,同刑法等其他部门法相比,民法对物权的保护更为直接,具有回复物权或给物权人所受损害以经济补偿的作用,民法对物权保护的方法分为物权方法和债权方法,且物权方法优于债权方法。  相似文献   

18.
各民族一律平等,是我国少数民族诉权得以实现的基础,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保护少数民族诉权的重要条件。而少数民族当事人各项诉讼权利的落实,则直接保护了少数民族的诉权,加强对少数民族诉权的保护:第一,进一步加强对少数民族特殊权益保护的立法工作。第二,加强少数民族地区司法队伍的建设;第三,进一步落实诉讼法的规定;第四,提高少数民族自身的法律意识。  相似文献   

19.
保护少数人权利是我国法律、人权保护、维护文化多元性的要求,存在着少数人界定、民主性、价值、立法取向的悖论。解决少数人权利立法保护问题,要准确界定少数人群体及个人,民主立法中保护少数人权利的立法主体,确定少数人权利保护立法的法律价值,立法程序应在法律框架内实现民主协商。  相似文献   

20.
人权保障是国家和谐稳定和法治文明的必然要求。被关押人员的民事权利由于具有一定的特殊性,更容易被人们所漠视。应秉持法治理念和人权保障意识,结合中国国情,完善和健全相关法律规定和保障机制,从而推动整个社会的民主和法制进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