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54 毫秒
1.
“书癫”     
自幼嗜书,直至现在还爱书如痴。我觉得,印在纸上的文字是有魔力的,能使人上天入地。穿梭古今。守着一堆书过日子,是幸福的。为此,买之、藏之、读之、谈之、送之,我这一辈子与书结下了不解之缘,人称“书癫”。苏轼有诗说:“发愤识遍天下字,立志读尽人间书。”陆游云:“不是爱书即欲死,任从人笑作书癫。”我也乐意做这样的“书癫”。  相似文献   

2.
马明博 《初中生》2007,(33):4-6
在我读初中时,报纸、杂志都用铅字排版,所以人们习惯把发表文章称为"变成铅字". 念初中时,我就喜欢写作文.有时,我的作文被当作范文在课堂上念.语文老师经常这样鼓励我:"马明博,你好好写,将来成为咱们学校金老师那样的人."  相似文献   

3.
我是"书虫".对书的着迷程度,正如高尔基所说:"我扑在书上,犹如饥饿的人扑在面包上一样."我认为,人活着,不但要有物质上的粮食,更少不了精神上的食粮.这精神食粮中,最主要的就是书.  相似文献   

4.
古时有"八端"之说,"八端"指"孝、悌、忠、信、礼、义、廉、耻",古人以为"八端"是做人的根本."孝"是"八端"中之尤其重要者,"百善孝为先","不孝"在古代就是犯了最重的律条. 陶星的事迹,就是一个字:"孝".读陶星的"孝",让人明白了"反哺"的含义,让人明白了"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的真谛.我为陶星感动的同时,也有一种担忧--为很多"生在福中不知福"的孩子,为很多不懂得知恩、感恩、报恩的当代学生.  相似文献   

5.
古人说的好:"书读百遍,其义自现".可见"读"对语文教学的作用.语文晨读的内容和形式要求"新"、求"好",要有层次感.在内容上:一是安排相当数量的背诵内容.早晨是一天之中最佳的学习时间,此时人的大脑记忆力特别强,所以晨读多安排学生课本要求背诵的文章,如:情文并茂的散文、小说经典文段、诗词、名篇等.  相似文献   

6.
有道是"书犹药也,善读之可以医愚;路犹砺也,善行之可以修钝."而我在不经意间,却以自己的一场疾病医好了儿子的陈年顽疾--懒惰.  相似文献   

7.
王勃的<滕王阁序>中有这样的句子:"腾蛟起凤,孟学士之词宗;紫电清霜,王将军之武库."教材对此句的注释是:"意思是说,文坛上众望所归的孟学士,文章的辞采有如蛟龙腾空,凤凰飞起.王将军的兵器库里藏有锋利的宝剑."认真阅读原文,我认为教材的解释是欠准确的.其原因有两点:一是句式把握欠准确.句中的"孟学士之词宗"和"王将军之武库",与<劝学>中的"爪牙之利,筋骨之强"句式结构完全相同,都是定语后置句式,它的正常语序应该是"词宗孟学士"、"武库王将军".……  相似文献   

8.
阅读改变人生,让我们做一个幸福的读书人,共享知识! 走进本期"阅读专号",你会看到一个"爱书如命的人"--北京大学教授、中科院院士、著名文学家、语言学家、教育家、社会活动家季羡林,他以自己的亲身经历,告诉我们:"书能给人以知识,给人以智慧,给人以快乐,给人以希望."  相似文献   

9.
"嘀、嘀、嘀",这个突如其来的声音吓了我一跳.紧接着耳边又响起——欢迎乘坐"未来"号时光机!我听到这句话大吃一惊,心想:我是什么时候进了"时光机"?我的手里还紧紧捏着两枚金光闪闪的"爱书币". "乘客们,这里是2315年的‘少儿图书馆’."话音刚落,时光机的门自动缓缓打开.我小心翼翼地走出"时光机",发现来图书馆的都是和我年纪相仿的小伙伴,哆嗦的双腿这才放松下来.我学着小伙伴的样子,排着队把"爱书币"投进一个书形机器里.  相似文献   

10.
<正>我喜欢那些富于冒险精神的书,它们告诉我的是我未知的而不是我已知的。还有那些孤独的书,它们必须孤独地读,孤独地领会和思考。读这样的书时,我想象我不是与千万人一起读书,那太热闹。读书的主要乐趣,我认为就是安静。不管有多忙,爱书的人总是会读书的。这其实不是"怎么办到"的问题,当一个人为生活所迫,说他没时间  相似文献   

11.
小时候,妈妈说:"乖孩子,认真读,咱家没出过大学生,你一定要争气,别让我们失望."于是,我暗暗告诉自己,我一定要认真学习,一定要争气.慢慢地,我迷上了修破烂儿,打火机、坏玩具,一修就好,可成绩在下降.妈妈看见说:"那是没出息的人做的."  相似文献   

12.
一、"读"在思想品德教学中的作用 1."读"能悟道.思想品德教学有一个重要的功能就是德育功能.而学生思想品德的形成不是教师讲出来的,也不可能通过教师的讲来提高学生的思想品德,靠的是学生的感悟.无论从学生的行为到道德的形成,还是学生难于理解的国情、国策,都需要学生"读而悟其道"、"读而明其理".古话说得好,"书读百遍,其意自见",对思想品德的学习,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悟,也是必须建立在读的基础之上的.  相似文献   

13.
俗话说:"读书百遍,其义自见."要理解书意就要把书读熟,要想很快把书读熟就得讲究"读"的方法.那么我们在教学中又该如何指导小学生掌握"读"的方法呢?  相似文献   

14.
有一天,爱迪生在台脱罗市最大的图书馆里专心读书.有一位教师模样的人,走到爱迪生身边亲切地问:"我经常在这儿看见你,我猜想你一定读了不少书吧?"爱迪生回答:"我已经读了十五英尺厚的书了."那么,你到底是怎么读书的呢?"爱迪生又十分认真地回答:"我是按照书架的次序来读书的,因为我想把图书馆里所有的书全部读完."那人惊叹着点点头说:"你这种刻苦读书的劲头真叫人感动.可是,朋友,书海浩瀚,学识无涯,世界上所有的科学知识你可能全部掌握吗?就说这个图书馆吧,藏书就有几十万、几百万册,你就天天读,一生也读不完啊!我建议:你应当选择一、二类主要书籍,有余力再旁及其它.如  相似文献   

15.
"读一本好书,就是和许多高尚的人谈话."这是一句名言.我最近读了一本书,书中有一篇叫<假如给我三天光明>的文章,得益不浅.  相似文献   

16.
我们说有成就的人有"学问",既然是"学问",那么就要既"学"且"问".问"从何来?从疑而来.只有多疑、善疑、探疑,才能获得渊博的学识.明朝学者陈献章说:"学贵置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疑者,觉悟之机也."……  相似文献   

17.
读董桥书,虽对其骨子里的名士作派和"雅得化不开"的定式化腔调略存腹诽,但对其文采风流和高人雅致还是多有服膺.董桥为文少思想家的识力而多文章家的情韵,其作品行之也远,主要得力于"言之有'文'".孔夫子说:"言之无文,行之不远."指写文章或说话,没有文采就难以流传久远.……  相似文献   

18.
爱书三重奏     
贝多芬有英雄交响曲,肖邦有钢琴协奏曲,今天让你听听俺的“爱书三重奏”。一重奏:藏书我生来就爱书,特别是游戏书。我的《游戏安装攻略大全》曾经因为妈妈的反对,而被我东躲西藏。但无论我怎么掩护,最终都会被妈妈的慧眼识破,我只好缴械言和。妈妈答应我,如果期末成绩好,就可以给书一条生路。爱书的我肯定不忍心让爱书粉身碎骨了。经过我的一番努力,书不但没被撕碎,反而上了我的“博物馆”———书架,我的心里倍感欣慰。二重奏:读书我读了很多书,开始只是走马观花、囫囵吞枣,后来逐渐沉醉其中。《果壳中的宇宙》、《时间简史———从大爆炸…  相似文献   

19.
南宋理学家朱熹在<观书有感>中写道:"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它告诉我们要善于从生活中汲取新的养料,这是一种生活题材的创新.笔者经过多年的研究,认为"旧瓶装新酒"不失为一种创新作文的好方法.所谓"旧瓶".指的是那些闻名于世的作家作品中和流传于老百姓口头的人和物;所谓"新酒",就是指那些现代的新生活、新时代精神.  相似文献   

20.
沈跃春 《科技文萃》2005,(10):96-99
虫儿该不该吃卷心菜 13世纪,在土耳其人纳塞阿丁的菜园里,园丁甲发现卷心菜上有害虫,他就去捉害虫.但园丁乙却说:"放了它们吧,虫儿也有吃菜的需要."于是,两个人争吵起来.这时,纳塞阿丁和他的妻子恰好走了过来."你们为什么争吵?"纳塞阿丁问.园丁甲说:"我说应当消灭这些害虫,因为它们吃掉了您的卷心菜".纳塞阿丁答道:"你说得对."园丁乙说:"我说应当放了它们,以满足它们的需要."纳塞阿丁又答道:"你说得也对."这时,纳塞阿丁的妻子困惑了:"他们俩不可能都对呀!"纳塞阿丁再次答道:"你说得还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