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我清醒地看到以前当作‘我们家’的寓所,只是旅途上的客栈而已。家在哪里,我不知道,我还在寻觅归途……"这是杨绛先生写在《我们仨》里的句子。写这本书的时候,杨绛先生已经老了,白发苍苍,没有了爱人钱钟书和爱女钱瑗,家充其量是个客栈。"我们这个家,很朴素;我们三个人,很单纯。我们与世无求,与人无争,只求相聚在一起,相守在一起,各自做力所能及的事。碰到困难,  相似文献   

2.
杨绛先生的长篇散文《我们仨》以一贯朴素自然、清丽风趣的语言风格,向我们描绘了一个学者家庭相知相守近六十年的生活图景,优雅练达的散文笔调娓娓诉说着人世间最平常也最悠长的悲欢离合、甘苦滋味,展示了一个蕙质兰心的知识分子对于人生哲学的独特感悟与释读。  相似文献   

3.
汪红兴 《教育文汇》2014,(10):37-37
九万余字的《我们仨》,在春夜合上之际,倍觉温暖。读《围城》,熟知了大家钱锺书;读《堂吉诃德》英译本、课文《老王》,又“拜见”了杨绛先生。很多年前就知道《我们仨》这本书,却一直没有看到。前些日子去书店淘书,突然看到,眼前一亮,那朴素的浅褐色封面,普通的小印本,端庄典雅,宛若小家碧玉;再看书版权页记录的印次数竟达28次,发行量达100多万册。此书在读者心中,分量有多重啊!  相似文献   

4.
杨绛先生的《我们仨》力避一般的传记范式,依然采用她一贯的立足平凡人生、顺应天性自然的写作姿态,用适情任性而又优雅练达的散文笔调,娓娓诉说人生中最平常也最悠长的亲情体验和甘苦滋味,从中却展示出丰富深刻的人生大境界,传递给读者睿智丰厚的思想与情感。这部朴素真挚的作品体现了传记文学的美学品格。  相似文献   

5.
醒着的梦     
杨绛先生在他的《我们仨》中很平静地写道:"1997年早春,阿瑗去世.1998年岁末,钟书去世.我们三人就此失散了……现在,只剩下了我一个."  相似文献   

6.
寻觅一个清静脱俗的万里长梦——享受单纯姜婧婧昨夜,读杨绛先生所著的《我们仨》,感慨颇深。手捧这装帧朴实的佳作,浏览先生行文的亲切、平易与率真,似乎捧着一颗透明纯净的水晶般的心。分享着她对文学艺术的热爱,对家庭的一往情深,对爱情的执著以及对人生的感悟。在这世事纷扰、物欲横流、变幻多元的世界,在这人言错综、诸事复杂的社会,以钱钟书、杨绛先生一家在人们心中的地位,在国内无人能出其左右的名气,却始终固守一方净土,享受无尽的单纯,实在是令人汗颜,令人钦佩之至。人生在世,坎坷不如意十之八九。如何把握自己的心理态势,保持乐…  相似文献   

7.
高原 《新读写》2008,(5):34-34
乍看《我们仨》这名字觉得很平常。的确,比起那些文采斐然的书名,“我们仨”实在是很不起眼的。寒假的日子有些乏味,在茶余饭后偶尔翻阅了这本书,一下子被打动了,看完一遍,仍觉意犹未尽。几遍下来,更感其闲话家常中的浓厚情谊,怎么读都不过瘾。  相似文献   

8.
    
作家杨绛先生在《我们仨》中,用温婉细腻的笔调,描绘了可爱朴实的钱钟书先生:他不会打蝴蝶结,分不清左脚右脚,拿筷子像小孩子那样一把抓……  相似文献   

9.
三点导读     
读相裕亭先生的《威风》,如同品赏一壶陈年老酒,口感质朴,但却醇香持久,很是耐人品味;又如同面对着一位乡间少女,穿着朴素,但却不失端庄秀丽,很是赏心悦目。小说没有跌宕多姿、大起大落的情节;没有惊险离奇、出人意外的噱头,用一种乡间说书人的口吻讲述了一个貌不威风.实则威风凛凛的盐商故事。平淡中见美,质朴中见奇,充分显示了相裕亭先生白描技法的高超和布局谋篇的匠心独到。  相似文献   

10.
学农锁记     
游鱼 《中文自修》2005,(11):26-26
2005年2月16日 学农动员大会只有我、奥特曼还有老大迟到了。看着年级组长那发青的脸,我们仨像犯人一样,低着头,没敢坐到自己的班级里,只能以最快的速度就近坐下。  相似文献   

11.
品悟经典     
<正>人生下来原本都很朴素、很自然、很善良,由于后天的教育和环境的影响,逐渐失去了人的本色,变得世俗、虚伪、贪婪。我们如果自觉抵制外在的诱惑,就能活出生命的最高境界:见素抱朴。智人智语见素抱朴,少私寡欲。(见《老子》19章)白话译文外表单纯、内心朴素,减少私心、降低欲望。故事解读坦诚的童言安徒生的童话名篇《皇帝的新装》,同学们都可能读过。讲一个虚荣的  相似文献   

12.
最是读书滋味长。那悠长的回味,萦绕于眉间唇边,更倾注于字里行间。"《我们仨》问世四年后,九十六岁高龄的杨绛先生推出《走到人生边上》。年近百岁的老人居然还有如此真挚的思考与坦然的心态。乍看书名,自然会使人联想到钱钟书先生的《写在人生边上》。钱钟书先生也曾这样说:"人生是一本大书。"他要把自己的灵魂嵌在人生边上的文字中。斯人已去,而他生命的文学又从他夫人杨绛的生命中延续。从《写在人生边上》到《走到人生边上》  相似文献   

13.
散文的创作与发展无法离开对美的追求,身为当代散文大家,杨绛先生以其独有的笔法营造出散文的美,本文以其近年出版的长篇回忆性散文《我们仨》为依托,从美学角度来评析其散文的价值。  相似文献   

14.
    
【写作感言】 我只是单纯地喜欢写。没有任何目的,只是单纯地摘取想象的只言片语,单纯地写自己喜爱的文字。不夸张不矫情,我的文字唯有朴素与真实。总希望自己的文字是寒冬的飞雪,雪白雪白不含任何杂色。  相似文献   

15.
芒果女人     
小学同学艨从北美回来探亲。艨的先生在外发了财,艨家有花园洋房游泳池。艨真是吃穿不愁,可是艨依然很朴素,就像当年在乡下插队时一般,艨说,我这么多年主要是当家庭妇女,每日修剪草坪和购物。要说有什么本领,就是学会了如何当一名消费。  相似文献   

16.
刘赋 《文学教育(上)》2014,(20):156-156
晨昏囿杂务,今日得宽余,非常认真地学习了评论家张敞先生最新发表的京剧评论文章《一场七零八落的〈野猪林〉》。文章写得很朴素,很真诚,情之殷殷,爱之切切,绵长的忧思与淡淡的忧伤充盈其间,如丝如缕,萦绕缠怀,久久拂之不去。  相似文献   

17.
到杂志社工作不久,就听到大家经常提到黄大能的名字,后来得知这位老人就是黄炎培先生的四子,并曾担任过《教育与职业》杂志社的社长和中华职业教育社的副理事长。不久前,记者怀着对“中国现代职业教育的开拓者”黄炎培先生的崇敬之情,拜访了这位与中华职业教育社同龄的老人——全国政协委员、民建中央名誉副主席、中华职业教育社名誉副理事长、中国建筑材料科学院技术顾问、《教育与职业》杂志社名誉社长黄大能先生。走进简洁朴素透着书香气息的小客厅,黄老就坐在被书柜、文稿包围着的写字台前,桌案上打开的回忆录草稿和成堆的文件资…  相似文献   

18.
正2016年5月25日,著名作家、文学翻译家和外国文学研究家、钱钟书夫人杨绛先生在京病逝。先生以105岁高龄悄然告别人世,全国广大读者陷入悲哀。唯一值得安慰的是,"我们仨",终于团聚了。今年的"世界读书日",我们思虑再三精心策划的"读书·致敬人物"选定为杨绛先生,而杨绛先生终其一生,是完全担当得起这个称号的。让我们走进杨绛先生的精神世界,去领略杨绛先生的书香生活。在我们看来,纪念杨绛先生的最好的方式,无疑是读她的作品,接受她  相似文献   

19.
最近北大的百年校庆搞得很是轰轰烈烈。一曲“红楼飞雪,一时英杰,先哲曾书写”,使人恍恍然回归到另一种精神氛围中,——精神家园,啊,的确是久违了。庸俗的东西在世间弥漫太久,几几乎使我们忘记了这种朴素、单纯,忘记了这种师表风范、学子锐气,忘记了满园桃李栋梁心……由此也就引起了大学的话题,由远的百年北大精神,到近的新疆师范大学的20年校庆,这个话题,一脉相达,息息相关,到现在是值得认真总结讨论的时候了。大学当然是“上层建筑”,是为国家民族培养优秀人才的基地,也是向社会源源不断输送“活水”的源头,因而,它本…  相似文献   

20.
新“祥子”     
老舍先生笔下的祥子——一个结实、有朝气的人力车夫,是被当时社会“改造”沉沦下去的,结局惨得很。我是用同情的眼光读完《骆驼祥子》这本书的,甚至将这种同情移植到了生活中。虽然现在已经没有了那种老式的黄包车,但是,人力三轮车还是屡见不鲜的。僧多粥少,一般三轮车的生意都比较清淡,所以车夫们大都悠闲地躺在车位上,静观着人来人往。我不常坐三轮车,偶尔一两次,都会挑选一个衣着较朴素,看上去很可怜的车夫。这样做,无非是心中的一种小善良在活动,然后感叹自己真是个好人。一天,我的车锁坏了,自行车骑不起来,我只好去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