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读"是语文教学的根,阅读是写作的基础。读,可以分为课内读和课外读。课内读是指读课文,即语文书;课外读是指读报刊杂志等课外书。课本是语文教学的根本,它是教师和学生进行教学活动的必须教材,是语文教材的主要凭借,小学语文课本中的每一篇课文都是编者精选的文质兼美的典范文章,这些课文不仅是语言的典范,更是思维的典范。只有首先把  相似文献   

2.
初中阅读教学应当引领学生在立足教材、掌握相应阅读方法的基础上,举一反三地自主阅读课外同类作品。简言之,学好课内这一篇,自读课外这一类。《名家笔下的父亲形象》一课教学,从充分挖掘教材中"这一篇"的标本价值、着力形成教材外"这一类"的自读能力、多角度搭建由此及彼的拓展桥梁三个方面入手,做一些切实可行的探索。  相似文献   

3.
"部编本"教材在教育部的直接领导下,经过多年的艰苦打磨,呈现在众人面前。"部编本"语文教科书格外注重让语文课往课外阅读延伸,往学生的语文生活延伸,力图让"教读"、"自读"和"课外导读",构成三位一体的教学体系。基于此,笔者将人教版小学语文教材中的略读课文教学转为自读教学,尝试实现"独学—对学—共学"这一自读模式,为过渡延伸到"课外导读"打下基础。  相似文献   

4.
一、关于"阅读",要解决"读什么"和"怎么读"的问题 除了教材篇目,老师和学生还可以选其他篇目,由读教材到让学生读自己喜欢的文章,由课内到课外拓展,引领学生从教材跋涉到课外的千山万水,领略课外的无限风光.让学生读自己喜欢的文章,是拓展阅读线路之一,除此之外,还可以在作者之下、写法之下、主题之下、动情点之下等线路下进行拓展.  相似文献   

5.
"1+X"阅读是"部编本"语文教材教读、自读和课外阅读三位一体教学体系的拓展和延伸。小学语文课内教学要把握好精读与略读,加强阅读方法的指导;课外要积极推行"悦读、跃读、阅读、月读、越读"。课内课外阅读教学密切联系,内外融合,学生方可得法于课内,得益于课外。  相似文献   

6.
统编版语文教材五年级下册非常关注学生的课外阅读指导,在课后的"阅读链接"之外,还设置了"快乐读书吧",主要是推荐本年级段最适合学生阅读的课外书籍.很多教师并没有认识到教材编排者的良苦用心,仅作为课外阅读书目信息的平台.那么,究竟该如何运用"快乐读书吧"呢?笔者结合统编版语文教材五年级下册"快乐读书吧"的内容,谈谈自己的...  相似文献   

7.
相较于过去的语文教材,统编小学语文教材特别强调整本书阅读。每一册教材都设置了一个"快乐读书吧"板块,推荐学生课外阅读整本的书。这样,将整本书阅读纳入教材中,纳入课堂教学中。因此,整本书阅读教学要改变过去浅表阅读、知识点阅读等现象,引领学生的整本书阅读,使学生学会凝视、融合生活、学会运用,逐渐形成"读得明""想得开""用得上"这三种关键能力。这样,能有效促进学生阅读能力的提升。  相似文献   

8.
《考试周刊》2020,(61):15-16
统编语文教材主编温儒敏教授提出:要将课外阅读纳入教学计划,并且在统编教材中设置了"我爱阅读""快乐读书吧"和"和大人一起读"等特色栏目,期望可以激发教师重视课外阅读,引导学生走向课外,培养学生养成"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的良好习惯。广大一线语文教师在具体教学实践中应认真研读部编语文教材,营造温馨氛围以激发阅读兴趣、立足课内指导以教给阅读方法、认真研读教材以科学推荐书籍、优化小组合作以扩展阅读深度,进而使课外阅读得以常态化、有效化,有效促进学生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发展。  相似文献   

9.
对义务教材中“课外读”的认识及处理●王永勤九年义务教育生物教材中,安排了多处“课外读”材料,其总篇幅约占教材总量的5%,知识点共达100多个。这些供学生阅读的材料,取材广泛,短小精悍,内容生动有趣,通俗易懂,感染力极强。生物教材中“课外读”材料的安排...  相似文献   

10.
在现行的高中语文教材中,课内自读课文和课外自读课文的比重占到50%以上。目前,在这两种类型课文的教学上,存在着两种误区:一是将课内自读课文留课时让学生自读。课外自读课文不留课时,让学生课外自读。二是将这两种类型的课文同讲读课文等同起来,变成货真价实的讲读课。事实上,这两种态度和方法都是不可取的。那么,怎样才  相似文献   

11.
<正> 新编生物教材(植物学部分)许多章节后有“动动手”和“课外读”两部分内容(共11处“动动手”,29则“课外读”)。“动动手”有益于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获得科学探究的方法;“课外读”是经编委们精心编写,集科学性、思想性、趣味性、文学性于一体,语言形象生动且少儿化,不仅利于开阔学生的视野,丰富学生的知识,且有益于培养学生的兴趣。因此,发挥好它们的作用是贯彻落实新教材的重要方面,是提高学生素质、培养学生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调查发现:许多教师对  相似文献   

12.
李荣华 《青年教师》2006,(11):52-53
为了加强学生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正确引导中学生阅读课外书籍,今年暑假,湖北省丹江口市教育局组织工作人员,对该市城区中学的近两百名中学生进行了一次问卷调查。调查内容包括,课外读些什么书?书是谁推荐的?购书钱从哪里来?  相似文献   

13.
<正>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培养学生各方面语文素养、提高学生阅读能力成为小学低段语文教学过程中的主要内容。语文教师通过利用教材单元当中的"快乐读书吧"教学能够有效将学生的阅读视角延伸到课外,进一步丰富班级学生的语文阅读经验和学习经验。  相似文献   

14.
在新编生物教材(植物学部分)许多章节后有“动动手”和“课外读”两部分内容,其中“动动手”共11处,“课外读”29处。“动动手”有益于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使他们学习科学探究的方法;“课外读”是由编者精心编写,集科学性、思想性、趣味性和文学性于一体的部分。这部分教材语言形象生动且少儿化,不仅有利于开拓学生的视野,丰富他们的知识,而且有益于培养他们的兴趣。因此,发挥他们的作用是贯彻落实新教材教学的重要方面,是提高学生素质和培养学生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调查发现,许多教师对这两方面不够重视,认为这是额外的,可学可不学,学生自己掌握,放任自流。生物在学校不受重视,课后学生几乎没有去“动手”和“阅读”,课内又安排不了这些内容,致使这两部  相似文献   

15.
正在部编版语文教材中,以单元内的课文学习为主,同时还辅以"名著导读"以及"课外古诗词诵读"等不同的环节,以此架构由教读、自读以及课外阅读而构成的三位一体的阅读体系。所谓教读课文,就是在教师的引领下,由学生结合相应的阅读方法,顺利完成阅读任务或者达成阅读目标。在这一过程中,其根本目的在于使学生掌握学法。所谓自读课文,就是根据教读所得展开自主阅读,不仅是为了强化阅读方法,也需要将其提升为阅读能力,以推动落实"用法"。  相似文献   

16.
<正>“快乐读书吧”是每册教材中为学生课外整本书阅读做导语服务的重要栏目,它将推荐阅读书目汇入其中,同一年级“和大人一起读”、二年级“我爱阅读”板块类似,目的都是将整本书阅读纳入课程体系,彰显出师生整本书阅读的实践性。因此,教师不仅需要在课堂上通过“快乐读书吧”起到链接课外整本书阅读的作用,还需要在陪伴学生参与整本书阅读的过程中唤醒学生的内在体验,更需把握教材各个板块间的联结关系,为“快乐读书吧”的举一反三教学以及高段学生整本书自主阅读打下基础。  相似文献   

17.
七至九年级语文教材"统编本"在编写体例上做了较大变动,把以往版本的"精读"改为"教读","略读"改为"自读",构成了"教读""自读""课外导读"三位一体的编写体系。而"教读"的地位举足轻重,需要把握好几个教读课文的策略,其一,抓住双线结构,实施有效课堂教学;其二,依据选文体裁,把握课文重点难点;其三,运用助读材料,引导学生研读文本;其四,选择阅读方法,提高文章理解能力。  相似文献   

18.
正于漪老师曾说:"对学生语言能力的全面培养,并不局限在第一课堂,第二渠道有更广阔的天地……"因此,以课内带课外,以一篇带多篇,以精读带博读,无疑是提高学生阅读能力的一种重要手段。在语文阅读教学实践中,教师认识到课外阅读的重要性,采取了"一篇带多篇"的教学方法,即课堂教学一篇教材中的课文,教师从教材之外精心选择与课文内容题材或表达特点相关联的其他文章推荐给学生。作业留  相似文献   

19.
一“、天天阅读”计划1.内容推荐。为了不增加学生的课业负担,在阅读内容上采取教材文章和课外篇目相结合的形式进行。将课文的预习自读纳入计划中,每逢周末时间充裕,便推荐课外名篇。推荐文章由教师精心选择提出范围,力图有序。2.栏目设置。基础能力层面:设“新词美词汇粹”“、精彩句段摘录”“、文章大意”栏目,以丰富学生的阅读积累为目的,从作品中汲取美词佳句,从中获得审美体验,并培养概括归纳的基本能力。感悟理解层面:设“精彩句段赏读“”、心有一得”“、亮点推荐”栏目,让学生表达自己的理解、体验和对作品的感悟、思考,培养学生…  相似文献   

20.
<正>2016年版新编教材精心构建了一个教读课文、自读课文与课外阅读的"三位一体"的阅读体系。著名特级教师胡明道曾以"看我走""扶你走"与"放你飞"三部曲~①形象比喻教读课文、自读课文与课外阅读三者的教学指导重点。在阅读教学过程中,要想真正地落实"课内得法,课外得益"的阅读教学理念,则承担着最重要的"得法""悟法"任务的教读课不能仅仅满足于读懂"这一例",务必致力于从"教一例"到"知一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