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历史学习》2007,(4):46-46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中共十六大报告中提出的新概念,引起学者们的广泛关注,对小康社会的内涵、特点、指标体系、建设的重点及邓小平与小康社会的关系作了全面的分析。有的学者认为把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确定为我国在21世纪初的奋斗目标,是根据邓小平关于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分三步走的总体战略部署提出来的。  相似文献   

2.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十六大报告的中心和最大亮点,它标志着中国共产党越发务实与成熟的执政品质,是中国共产党不断进步的一个里程碑;它贯穿着发展是执政兴国第一要务的内在要求,将极大地推进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和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快速发展;它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社会实践提供了广阔的天地,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生命力及其价值的体现。  相似文献   

3.
党的十六大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目标。加强法制建设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内容;依法从严惩治违法犯罪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保障;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必须实现由“人治”向法治的根本转变。  相似文献   

4.
《历史学习》2007,(2):7-7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中共十六大报告中提出的新概念,引起学者们的广泛关注,对小康社会的内涵、特点、指标体系、建设的重点及邓小平与小康社会的关系作了全面的分析。有的学者认为把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确定为我国在21世纪初的奋斗目标,是根据邓小平关于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分三步走的总体战略部署提出来的。“为了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实施第三步战略部署需要50年左右,在时间上跨度比较大,从现在这样的基础出发,要达到中等发达国家的水平,是长期而艰巨的任务,仍然需要经过分阶段、有步骤的努力。因此,在本世纪上半叶的50年中划出前20年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阶段是完全必要的。实现了这一步,我们就有更好的条件在以后的30年内基本实现现代化。这又是一个关系全局的重大战略决策。”  相似文献   

5.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我国进行现代化建设第三步战略目标必经的承上启下的发展阶段 ,是顺应我国社会经济发展新趋势的迫切要求 ,也是更好地契合于政治多极化、全球化这一当代世界发展大趋势的客观要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思想意蕴极为丰厚和深刻。这一思想 ,源于邓小平 ,发展创新于江泽民。江泽民关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论述是对邓小平小康思想的继承和发展。中国经济的特点以及正处于迅速扩张阶段 ,决定了中国未来达到小康社会的发展能力和光明前景 ,但需要正确解决经济发展中 3个方面的关系。  相似文献   

6.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跨入新世纪后全国各族人民的奋斗目标。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内涵可以从时间、空间和质量三个层面上来界定。其建设重点应该体现在农村、农民工作中,体现在西部大开发的战略中,体现在扶贫开发、城镇化建设和可持续发展的过程中。为此,须明确今后主要工作的思路。  相似文献   

7.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党的十六大提出来的奋斗目标。要正确认识我国当前的小康水平,要全面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小康社会。目标是宏伟的,也是能够实现的。  相似文献   

8.
小康水平,是邓小平立足于中国实际,对“中国式现代化”的描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党的十六大提出的21世纪前20年我们全党、全国人民的奋斗的目标。  相似文献   

9.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体现了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的辩证唯物主义思想;体现了事物的永恒发展,与时俱进的辩证法思想;体现了事物发展是事物之间及事物内部诸要素的相互联系中发展的辩证法思想;体现了事物发展是连续性和非连续性统一的辩证法思想;体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和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的历史唯物主义思想,有着丰富而深刻的哲学内涵。闪耀着时代哲学精神的光华。  相似文献   

10.
为贯彻和落实“十六大”精神 ,首都师范大学党委宣传部与本刊编辑部共同举办了我校部分理论工作者学习“十六大”精神座谈会。以下是专家学者在座谈会上的发言摘要  相似文献   

11.
十六大报告所提出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理论,是邓小平小康社会理论的直接继承和发展,也是对马克思主义社会形态理论的重大贡献。  相似文献   

12.
全面小康社会是我国实施“第三步”战略——基本现代化中的一个阶段性目标,是建立在总体小康水平、小康生活基础上的更高水平的一种社会经济状态。从城乡发展状况,地区发展状况,结构转换,科技、教育、文化等各项社会事业发展,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建设五个方面论述了在建设全面小康社会的过程中应突出的重点。  相似文献   

13.
十六大报告中提出了至2020年我国经济总量“翻两番”的宏伟目标,认为“翻两番”、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实施第三步战略目标的最为关键的阶段。论证了“翻两番”后我国在世界经济格局中的地位,分析了“翻两番”的有利条件。并提出实现“翻两番”、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必须保持十五大以来国家大政方针政策的连续性。  相似文献   

14.
人的全面发展既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根本目标,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根本条件。两者互为条件互为前提。必须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过程中,推进人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5.
党的十六大提出了新的宏伟目标: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本文从具体的数据出发,表明我国已实现了由温饱到总体上实现小康的历史性跨越。并从四个方面说明了目前总体达到的小康水平只是低水平的小康生活,还须通过全体人民的共同努力,才能完全实现这一宏伟的目标。  相似文献   

16.
十七大提出的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新的更高要求,主要包括五个方面,即增强发展的协调性,努力实现经济又好又快发展;扩大社会主义民主,更好保障人民权益和社会公平正义;加强文化建设,明显提高全民族文明素质;加快发展社会事业,全面改善人民生活;建设生态文明,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这些新的更高要求,既同党的十六大确立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相承接,又具有许多新的特点。  相似文献   

17.
一、深刻认识提出新的更高要求的背景 党的十六大以来,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指引下,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取得新的重大成就。国民经济保持周期上升阶段的良好态势,国内生产总值增长连续5年超过10%,2006年经济总量达到2.6452万亿美元,跃升至世界第四位,进出口贸易总额达到1.76万亿美元,跃升至世界第三位,  相似文献   

18.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本世纪前二十年中国人的奋斗目标。为顺利实现这一目标,理论工作要准确宣传“十六大”精神,科学阐释“全面小康”的内涵;要坚持“三个代表”和“三个面向”,以先进化占领思想化阵地;要坚持理论创新,振兴哲学社会科学。  相似文献   

19.
邓小平同志的“三步走”战略已经提出了“小康社会”的思想,但“三步走”战略所要达到的小康主要的是经济指标,还不是一个全面的小康社会。党的十六大提出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的有机统一,是对邓小平同志“三步走”战略的重大发展。  相似文献   

20.
党的十六大将“三个代表”理论作为党的指导思想之一写入党章 ,标志着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发展进入了一个更新更高的境界。本组笔谈围绕三个代表的哲学基础、执政为民的大思路、三个文明的协调发展以及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几个方面 ,阐明“三个代表”在马克思主义的坚持与发展方面所实现的具体理论创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