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任何事物都存在着既对立又统一的规律,这就是辩证法的核心。如动与静、乐与悲、虚与实、同与异、疏与密,都是既对立又统一的。它们以对方的存在作为自己的条件,且在一定条件下互相转换。学生作文时往往只看到它们的对立性而看不到它们的统一性,不能很好地使用艺术辩证法,影响了作文水平的提高。因此帮助学生认识并指导学生具体运用这一规律,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
辩证的法则,是艺术的根本法则.在诗歌创作中,情与景、动与静、多与少、大与小、虚与实、正与反、形与神、曲与直、巧与拙……都是同一事物的两个方面,它们互相依存、互相对立和相互转化.诗人应该用艺术的辩证法正确处理好这一对矛盾,使之和谐地统一在诗的艺术体中.新时期的诗人们,要自觉地学习唯物辩证法,用马列主义指导自己的创作实践.在借鉴前人成功经验的基础上,吟颂出我们时代的新诗来.  相似文献   

3.
谈到写作辩证艺术,我们会自然而然地联想到辩证法与辩证思维这两个概念,而且也会思考这三个概念的相互关系,进而想到写作辩证艺术的特征及其在写作中的特殊地位与作用,以求对写作辩证艺术有更全面、更深刻地了解。只有这样,才能在写作过程中更加自觉地运用辩证艺术,发展辩证艺术。  相似文献   

4.
杜甫的诗歌之所以达到了现实主义的艺术高峰,除了他具有深厚的生活基础,严格按照现实主义创作原则,以空前的深度和广度反映现实生活外,还在于他对艺术的孜孜追求,深谙并熟练掌握了艺术规律,在创作实践中领悟并成功运用了艺术辩证法。生活之中处处充满了辩证法。列宁说:“辩证法,是人类的全部认识所固有的”  相似文献   

5.
黑格尔比起康德,他不仅仅是关注艺术的形式,而是从他的“理念”出发,辩证地阐述艺术形式与内容的统一。用客观唯心主义的“倒置辩证法”论述了艺术规律,用“否定之否定”拓展了艺术思路。由“无限”的“绝对理念”到有限世界的“自我异化”,再回到“无限”的“绝对精神”的自我表现中去,深刻揭示了像音乐这样的表现性艺术的本质特征。正如黑格尔所说:“概念与个别现象的统一才是美的本质和通过艺术所进行的美的创造的本质”。  相似文献   

6.
邓小平的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自成体系,是科学与艺术的和谐统一。他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运用矛盾辩证法、利益协调法、绵里藏针法、有的放矢法、以史为鉴法、语言灵活法成功解决了许多困扰人们思想的难题,为改革开放做出了贡献。  相似文献   

7.
王朝闻是新中国著名的造型艺术家、艺术批评家和美学家。这三重身份,既标志着他的人生历程,也形成了他的美学个性。作为有成就的造型艺术家,他深谙艺术的审美特性和艺术创作的特殊规律;作为杰出的艺术评论家,深知艺术创作和艺术欣赏之间不可分割的相互联系;同时,他又富于辩证观念,能灵活运用辩证法于审美现象研究。这些因素的有机统一,形成了王朝闻独特的美学个性。  相似文献   

8.
邓小平历来主张按辩证法办事 ,他之所以能够成功地运用对立中把握统一的辩证法分析时代状况 ,领导改革开放 ,是有其理论依据、时代背景和现实条件的 ,是全面理解和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顺应时代潮流并深刻反思我国和其他国家社会主义实践经验的结果  相似文献   

9.
唯物辩证法的最根本的规律是矛盾规律。矛盾规律,也叫做对立统一规律。这条规律主要地是说,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是矛盾的,都包含着互相统一而又对立的两方面;我们研究任何事物,都要从两方面看问题,反对片面性。毛主席说:“这个辩证法的宇宙观,主要地就是教导人们要善于去观察和分析各种事物的矛盾的运动,并根据这种分析,指出解决矛盾的方法。”  相似文献   

10.
艺术辩证法在教育教学工作中乃至我们的日常生活与各项工作中几乎处处可见,这是因为艺术辩证法具有不同的形态,它常常表现为两个对立因素的辩证统一,诸如有限与无限;偶然与必然;虚与实;动与静;意与境;情与景;隐与显;特殊与普遍;雅与俗;含与露;浓与淡等。艺术辩证法所要解决的问题就是正确地处理这些范畴之间的关系及其相互结合、彼此转化的规律。 下面仅就中小学语文课中的艺术现象谈谈艺术辩证法的作用。 一、有限与无限 生活美具有无可比拟的生动丰富的内容,艺术作品对生活的反映不可能穷尽一切。因而,作家对生活的艺术表…  相似文献   

11.
在自然课堂教学中,是扶好?还是放好?看法各异。我认为,扶与放,不仅是自然课堂教学中两种不同手段,而且是两种相辅相成、互相联系、互相渗透的讲授艺术,是矛盾的统一。教学时,如果灵活地运用扶和放,对于激发学生兴趣,掌握基础知识、技能、发展智力,都能发挥良好...  相似文献   

12.
浅谈语文教学的艺术辩证法张汉清,张建国在教育发展史上,第一位提出教育是一门艺术的教育家,是前捷克斯洛伐克的夸美纽斯。他曾明确指出:“大教学论是阐明把一切事物教给一切人类的全部艺术。”(《大教学论》)在教学实践中,科学地运用艺术辩证法去处理“深与浅”,...  相似文献   

13.
首先说明在马克思创立唯物辩证法的过程,恩格斯所做的独立贡献及在革命斗争和科学研究中对它的运用.其次着重说明在使唯物辩证法理论初步系统化方面恩格斯的突出贡献,即确立它的研究对象、揭示它的主要规律和范畴、阐明主观辩证法与客观辩证法的统一.  相似文献   

14.
以往对辩证法的研究满足于或停留在分别对辩证法的总特征、三大规律和五对范畴的解释和说明上。从内容上内在地獉獉獉把握辩证法的三大规律,并通过三大规律之间关系的探讨对辩证法做出统一獉獉说明,将会使人对辩证法的领悟更全面、更深入、更有创造性。三大规律分别从不同方面獉獉来说明辩证法的总特征,揭示联系和发展的实质獉獉与角度獉獉。对立统一规律从实獉质獉方面来说明联系,从动力獉獉方面来说明发展;质量互变规律从状态獉獉方面来说明联系,从途径獉獉方面来说明发展;否定之否定规律从更新獉獉方面来说明联系,从实现獉獉方面来说明发展。三大规律统一于联系獉獉和发展獉獉之中。  相似文献   

15.
从朴素的唯物论出发,我国传统艺术是很讲究艺术辩证法的。书法的疏密、繁简,图画的浓淡、虚实,戏曲的平奇、形神等等,无一不有着对立统一的艺术法则。鲁迅不但对辩证法有着深刻的认识和精湛的研究,而且在他的小说创作中,也自觉地运用了艺术辩证法,从而更增加了他的小说的艺术魅力。全面探讨鲁迅小说的艺术辩证法,不是本文的任务。这里仅就艺术辩证法在鲁迅小说中的运用略举数例,以见一斑。一、“画眼睛”和“画灵魂”画眼睛,就是中国传统画法中的画龙点睛。南北朝画家张僧繇,东晋画家顾恺之,都曾有过画眼睛的故事。张僧繇“尝于金陵安乐寺画四龙而不点睛,云‘点之则飞去矣。’人以为妄,固请点之。须臾,雷电破壁,则二龙飞去。未点睛者如故。”顾恺之主张绘画“以形写神”,尤其注重画人“点睛”。顾曰:“四体妍蚩,本无厥少,于  相似文献   

16.
马克思的历史辩证法有两个逻辑向度,一是历史唯物主义和历史辩证法的客体向度,强调社会历史发展的一般物质生产基础和客观必然性及其规律;二是历史辩证法的主体向度,这是在确定社会历史的一般物质生产基础之上,寻求人类社会历史发展中的主导因素的视角,它科学地说明了人类主体的能动性和主导地位。马克思历史辩证法的理论研究应该是在实践基础上实现主体向度逻辑和客体向度逻辑的统一。  相似文献   

17.
世界历史的运动过程就是人的辩证的实践过程。辩证法、实践在内在是相互贯通的,而这二者与世界历史思想的统一,才使得这一动态结构获得了完整性。这个动态结构并不始于马克思哲学,而是这三个概念在历史中发展演变、相互作用的结果。在此历程中,古希腊哲学、基督教哲学和康德、黑格尔哲学起着关键作用,而康德、黑格尔代表了两种不同的发展方向。只有从康德的脉络出发,才能恰当地理解马克思哲学,尤其是理解他对黑格尔辩证法思想的决定性颠倒。  相似文献   

18.
《辩证法在句子分析中的运用》(载《语文教学通讯》1994年第4期,以下称《运用》)一文,存在两个问题,现提出来与作者商榷。 一、文不切题 所谓运用辩证法,就意味着运用对立统一的规律去研究事物的矛盾,研究矛盾的种种方面。虽然文章题目赫然标明是“辩证法在句子分析中的运用”,而且分明地说“笔者在教学过程中,运用哲学辩证观点进行句子分析”,但是,通观全文,却看不到这种运用,这种分析。 关于这种“运用”,作者主要讲了两点。第一点讲“树立起整体  相似文献   

19.
思维反映存在,形成概念。概念是思维认识对象本质的反映。从一定意义上说,辩证法就是对概念的分析、研究和运用。运用概念的艺术就是要使主观辩证法符合于客观辩证法,这是一种艰苦的、复杂的、创造性的认识活动,为了实现思维认识对象,揭示真理的目的,就必须把握概念的特性,研究学会运用概念的艺术。 (一) 对概念的特性以详细分析的是德国古典哲学家黑格尔(1770年—1831年),他以渊  相似文献   

20.
昌灏  孙厚权 《天中学刊》2008,23(1):29-30
马克思的历史辩证法有两个逻辑向度,一是历史唯物主义和历史辩证法的客体向度,强调社会历史发展的一般物质生产基础和客观必然性及其规律;二是历史辩证法的主体向度,这是在确定社会历史的一般物质生产基础之上,寻求人类社会历史发展中的主导因素的视角,它科学地说明了人类主体的能动性和主导地位.马克思历史辩证法的理论研究应该是在实践基础上实现主体向度逻辑和客体向度逻辑的统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