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 毫秒
1.
鲁迅在《故乡》中揭示了个“我”的生存困境:处于困境中的个体容易怀旧,但过去的完美世界只能是幻想,现实世界是荒谬的,置身于其中的个人是孤独的;个体存在的意义在于自我选择,而自我选择也只是一种“绝望的挑战”。哲理的丰富性与深刻性使《故乡》成为了一个哲理的漩涡;哲理漩涡产生的张力保证了小说结构的完整性。  相似文献   

2.
这种生活即是建构一个人人可以发挥个性,拥有美好的人性,没有等级,没有阶级,每个人自由发展而一切人自由发展的理想社会。为人类建构一个理想的社会,这是解决现世异化人性的最好方法。作为一个清醒的现实主义者,鲁迅也肯定知道这种希望的必然破碎,却仍不失希望地相信着,生活着,战斗着。  相似文献   

3.
本文试图从社会心理学的角度来看待社会课程的发展。文章从社会化的定义入手 ,阐述社会课程与人的社会化的关系 ,揭示出现在社会课本所存在的问题与不足 ,并提出自己几点粗浅的建议 ,以供社会课程的研制者参考。  相似文献   

4.
潘玉艳 《中学文科》2009,(16):70-71
在《故乡》教学中我确定以理解小说的人物形象和中心思想为基础,把小说的艺术特色放在首位,以《故乡》为载体,针对小说的艺术特色进行比较全面的教学。  相似文献   

5.
在《故乡》教学中我确定以理解小说的人物形象和中心思想为基础,把小说的艺术特色放在首位,以《故乡》为载体,针对小说的艺术特色进行比较全面的教学。  相似文献   

6.
马琳 《现代语文》2009,(11):46-49
《故乡》出自鲁迅的小说集《呐喊》,写于1921年。通过对故乡人、景、情的前后变化描写,描绘了半封建半殖民地统治下中国农村经济日益凋敝,人民生活日益贫困的悲惨景象,揭示了人们之间的可悲隔膜,表达了作者改造旧社会、创造新生活的强烈愿望。  相似文献   

7.
《故乡》选自鲁迅小说集《呐喊》,创作于1921年,同年发表在《新青年》杂志上,在当时黑暗的社会时代背景下产生了很大的影响。据日本著名学者藤井省三考证,我国最早于1923年将《故乡》选入由上海世界书局出版的秦同培编的《中学国语文读本》第一册中,而日本在1953年首次将竹内好翻译的《故乡》选入由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初三国语教科书中。  相似文献   

8.
鲁迅的《故乡》中写了三个“故乡”:一个是回忆中的。一个是现实的,一个是理想中的。第一个是“过去时”的。第二个是“现在时”的,第三个是“未来时”的。小说突出描绘的是现实的故乡。  相似文献   

9.
鲁迅先生的著名小说《故乡》历来被编入中学语文课本。其编写意图是让学生了解 1840年鸦片战争后,由于帝国主义的侵略、封建主义的压榨、辛亥革命的不彻底,中国农村经济日益凋敝、农民生活日益贫困的现实;领会鲁迅先生对被压迫被剥削农民的深切同情和造成其生活贫困的社会根源的深深思索;激发人们改造旧社会,创造新生活的强烈愿望。小说突出一个“变”字。从故乡人物的变化,故乡环境的变化,“我”的心情的变化等诸方面组织材料,展开情节,揭示主题。   关于故乡之“变”,历来分析甚多,但大多从两个方面着手,即记忆中的故乡和现…  相似文献   

10.
《故乡》是鲁迅先生继《狂人日记》之后的又一篇形象深刻地反映三座大山压迫下中国农村落后停滞面貌和农民苦闷麻木的精神状态的杰作。作品揭示了中国资产阶级革命的不彻底性,并表达了作家对新生活的渴望。根据表达主题思想的需要,作家出色地运用了对比这一艺术手法。  相似文献   

11.
徐一凡 《学语文》2008,(1):15-16
鲁迅先生总是让我们想起一位清癯严肃的斗士.一位在黑沉沉的大地上彳亍、呐喊的孤独者。他很少有和煦温暖的脸色,但没有人会否认鲁迅对我们的国家、我们的人民那种深入血液和骨髓的爱。这种爱不是甜蜜温柔的,却是那么深沉动人。《故乡》就是一部深深地浸透了这种爱的作品。  相似文献   

12.
【我解读】 《故乡》选自《呐喊》,是鲁迅短篇小说的代表作。1919年12月初,鲁迅回故乡接母亲时亲眼看到故乡的破败不堪和农民生活的贫困,百感交集,一年后就以这次经历为素材创作了小说《故乡》。它以“我”回故乡的所见所闻为线索。按“回故乡——在故乡——离故乡”的时间顺序分为三部分。  相似文献   

13.
本试图从社会心理学的角度来看待社会课程的发展。章从社会化的定义入手,阐述社会课程与人的社会化的关系,揭示出现在社会课本所存在的问题与不足,并提出自己几点粗浅的建议,以供社会课程的研制参考。  相似文献   

14.
《甲寅》与《青年杂志》(《新青年》)虽有渊源,但两者的关系既不是传承关系,也不是沿袭关系,而是一种“扬弃”.两份杂志在话语空间的开放性上存在承继关系,但在宗旨、内容、读者定位方面则根本不同,《爱国心与自觉心》也预示着《青年杂志》创办的必然性.  相似文献   

15.
16.
《古都》的故乡意识主要体现在以下几面:展现了故乡迷人的风景,再现了故乡独特的风俗,表现了故乡纯美的人情。究其原因,是作者悲凉的身世使其渴望家的温暖,渴望拥有人类一切美好的情感;感时伤世,唤起国人守护心灵的故乡;日本传统的物哀精神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18.
根据作者在教学中对鲁迅小说《故乡》的感悟,从形象对照中揭示作品主题、塑造的三种不同人物类型及重点语句释义三个方面入手,阐述了对鲁迅先生改造国民思想的认识。  相似文献   

19.
《故乡》这篇课文是中学语文课本里的传统篇目,是鲁迅短篇小说中的名篇.学习鲁迅的文章是中学语文教学绕不过的槛.因此,教学这篇课文时首先要求学生进一步掌握小说的相关知识.然后,引导学生对文本进行简单的鉴赏分析.基于这样的出发点,笔者优化了本节的设计.  相似文献   

20.
一.名言导入 故乡是飘零落叶的根,是漂泊游子的归宿,古人有许多描写思乡之情的诗句,乡情已积淀为生命的血肉精魂,感人肺腑。李白有:"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杜甫有:"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