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这篇教案,主要备二年级教材第6课“有关资料”中《劳动人民真伟大》这篇课文,适当联系了本课中其它课文,谨供老师们备课时参考。教学重点、难点:讲清哪些人是劳动人民,为什么说劳动人民伟大;教育学生尊敬劳动人民。理解“劳动人民伟大”和“尊敬”的意思。课前准备:1.教师熟记《劳动人民真伟大》这篇课文的内  相似文献   

2.
《初中生辅导》2012,(18):F0003-F0003
米勒(1814—1875),法国近代绘画史上最受人民爱戴的画家。他的代表作品育《播种者》、《牧羊女》、《晚钟》等。作者笔下的《晚祷》以一对农民夫妇在野外听到教堂钟声。放下手上的工作,虔诚祈祷为主题。真实地描绘了农民的日常生活和艰苦劳动。  相似文献   

3.
《伏尔加河上的纤夫》是为俄国画家列宾的名画《伏尔加河上的纤夫》而写的一篇画页解说,选入五年制语文第十册和六年制语文第十二册作为看图学文。教学这篇课文,按六年级的教学要求,要引导学生在认真观察图画、深刻理解课文的基础上,了解在沙俄反动统治下劳动人民的悲惨命运,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课文在揭示图画中反映的纤夫的身分、生活和情绪时,许多地方是从画面上人物的衣着、肤色、表情来推理的。例如: 对纤夫劳动沉重的推理:课文第一段,在介绍了  相似文献   

4.
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语文第五册中入选的《古风》和《蚕妇》这两首五言诗,思想性强,语言朴实通俗,易懂易记。这两首古诗用叙述的方法写出了封建社会劳动人民困苦不堪的悲惨生活,揭露了劳者不获、获者不劳的不合理的社会现象,表达了诗人对劳动人民的深切同情。教学...  相似文献   

5.
《人民教育》2020年第1期《落实劳动教育需要常态化机制》一文,呼吁劳动教育要围绕“三位一体”环境和四个方面培养,我深表认同。同时,我认为家庭有着有别于学校等其他环境的劳动空间和内容,应该成为培养孩子劳动习惯的“主战场”。  相似文献   

6.
扛起文学大旗的鲁迅,沿着“五四”新文学的道路,迈出了坚实的步伐。他把笔伸向了生活在社会最底层的劳动人民,如短篇小说集《呐喊》、《彷徨》中的《药》、《一件小事》、《故乡》、《阿Q正传》、《社戏》、《祝福》等作品,大都反映劳动人民的生活,塑造了一系列血肉丰满的劳动人民形象。既有阿Q那样的雇农,又有像闰土那样的贫农;既有为地主做佣工的祥林嫂,又有自食其力、开小茶馆的华老栓夫妇;还有出卖苦力的人力车夫……这许多不同类型的劳动人民形象,极大地丰富了我国现代文学的人物画廊。  相似文献   

7.
《伏尔加河上的纤夫》是俄国画家列宾1873年完成的一幅作品,课文是为这幅画所加的解说词。就图来说,画家通过对十一个纤夫外在形体动作的描绘传达出人物内在的心理情绪,揭示了人物的悲惨命运,真实反映了当时黑暗的社会现实,表现了画家对劳动人民的同情;就文来说,作者综合运用了外貌、动作、心理等描写方法,深入刻画了每个纤夫的特点,再现了十一个神态各异的纤夫形象,揭示了纤夫们悲哀、痛苦、不满和反抗的情绪,准确表述了画家的意图和感情。对于这  相似文献   

8.
《月光曲》(第十一册9课)这篇讲读课文是一个动人的传说,它记叙了世界著名音乐家贝多芬谱写钢琴曲《月光曲》的经过,告诉我们贝多芬是一位同情劳动人民的伟大音乐家。  相似文献   

9.
新兴地主阶级的政治思想家荀况,为建立巩固地主阶级专政,不仅写了大量具有强烈战斗性的政论文章,为以后韩非全面系统总结法家思想、秦始皇创建第一个统一的封建政权,提供丰富的理论基础,而且还热情学习民间文学,积极运用文艺形式,来广泛宣传法家思想,他的《成相》辞就是一个明显的例证。《成相》曲辞原是流行于当时民间、群众喜闻乐见的一种通俗歌谣,由于统治阶级的扼杀,劳动人民的这一创作我们见不到了,唯一流传下来的就是荀况模拟这种形式写成的《成相》篇,为我们保留了两千多年前劳动人民创造的这一文艺形式的珍贵历史资料。极端仇视劳动人民的奴隶主阶级代言人孔孟之流,出于阶级偏见,对于奴隶们制作  相似文献   

10.
《长城》是人教版四年级上册第五单元"世界遗产"的开篇。作者从游览视角描述了长城的高大坚固、雄伟壮观,赞美了古代劳动人民的勤劳、智慧和力量,抒发了作者的民族自豪感和爱国之情。文章篇幅短小,语言简洁,展现了宏伟的长城形象和劳动人民智慧勤劳的精神。细读文本,可以提炼出以下关键词。  相似文献   

11.
蒙古族劳动人民的口头创作《巴拉根仓故事》(以下简称《故事》),在流传过程中。经过历代人民的琢磨加工.千锤百炼,达到了较高的艺术造谐,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艺术传统和讲述方式,充分体现了蒙古族劳动人民丰富的想象力和惊人的创造力。  相似文献   

12.
王得敏 《物理教师》2005,26(7):47-47,50
上科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物理八年级》(2004年8月修订)第156页引用了古书《天工开物》中的两幅图,图片描述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舂谷物和从井中汲水的劳动场景,课文中写道:“杠杆在我国古代早就有了许多巧妙的应用.……捣谷的舂及汲水的桔槔等都利用了杠杆的原理”.从  相似文献   

13.
马克思在《“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中指出:“哲学把无产阶级当做自己的物质武器,同样地无产阶级也把哲学当做自己的精神武器;思想的闪电一旦真正射入这块没有触动过的人民园地,德国人就会解放成为人”,“这个解放的头脑是哲学,它的心脏是无产阶级”。(《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第15页)很显然,马克思在这里强调的是哲学同无产阶级、劳动人民的结合,强调哲学对无产阶级、劳动人民解放事业  相似文献   

14.
2007年12月29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以下简称为“《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由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十一次会议通过将干2008年5月1日起开始实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本着以人为本、及时有效地解决劳动争议、建构和谐的劳动用工关系的原则,针对我国现行的劳动争议处理制度进行了大胆改革,有效地解决了我国现行劳动争议处理过程中存在的争议处理周期过长、申请仲裁时效过短和争议处理成本过高等问题。《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是2007年通过的第三部关于劳动方面的法律,加上之前通过的《劳动合同法》《就业促进法》,对中国劳动法律制度的完善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15.
在我国美术史上,两宋时期是风俗画发展的鼎盛时期,因此,宋代出现了一大批风俗画家,如张择端、苏汉臣和李嵩等.《货郎图》属于风俗画的一种,研究《货郎图》的创作思想,不仅对于今人研究宋代风俗画具有重要的意义,而且,也便于考察南宋时期百姓的生活习俗.从分析李嵩的几幅《货郎图》入手,对其创作思想进行初步的探讨.研究发现,李嵩是用现实主义手法表现当时劳动人民的生活情况,表达自己的爱憎,在针砭时弊中抒发忧国忧民的情怀.  相似文献   

16.
在我国美术史上,两宋时期是风俗画发展的鼎盛时期,因此,宋代出现了一大批风俗画家,如张择端、苏汉臣和李嵩等。《货郎图》属于风俗画的一种,研究《货郎图》的创作思想,不仅对于今人研究宋代风俗画具有重要的意义,而且,也便于考察南宋时期百姓的生活习俗。从分析李嵩的几幅《货郎图》入手,对其创作思想进行初步的探讨。研究发现,李嵩是用现实主义手法表现当时劳动人民的生活情况,表达自己的爱憎,在针砭时弊中抒发忧国忧民的情怀。  相似文献   

17.
长城是中华民族的象征,是华夏儿女的骄傲。《长城》一文不但表现了长城的高大坚固与雄伟壮观,还赞美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勤劳、智慧和力量,抒发了作者的民族自豪感和对祖国的热爱之情。课文共有4个自然段。第1自然段,概括地介绍了长城的"长",这是远看长城;第2自然段,具体地介绍长城的"高大坚固",这是近看长城;第3自然段,由长城展开联想,歌颂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和  相似文献   

18.
不少教师在教《赵州桥》(第六册)一课时,十分重视引导学生体会课文最后一句话:“赵州桥表现了劳动人民的智慧和才干,是我国宝贵的历史遗产。”这样做是很对的,因为这句话是课文内容和作者写作意图的高度概括。但是,“劳动人民的智慧和才干”表现在哪里呢?有人只注意到横跨在  相似文献   

19.
︽木兰诗︾的主旨和结构新探甘肃/唐军文义教初二册课本认为《木兰诗》表现了古代劳动人民乐观勇敢的爱国精神。与之配套的《教师教学用书》因此把全诗分为四个部分,即第一至三段为第一部分,第四段为第二部分,第五、六段为第三部分,第七段为第四部分。对此,本人颇有...  相似文献   

20.
教材简析: 《赵州桥》是人教版课标本小学语文第五册的一篇精读课文,全文层次清晰重点突出.重点介绍了赵州桥的结构雄伟、坚固、美观的特点,赞扬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和才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