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实践问题历来是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和我们党的领导人十分关注的问题。本文从他们对于实践问题的论述来理解理论和实践的关系,借以找到他们对于实践问题认识的发展过程。  相似文献   

2.
习近平新时代观立足新时代,从国际和国内两个维度阐述了当今时代本质、时代主题、时代大势、中国所处的历史方位、新时代的历史使命、主要矛盾、发展目标等问题。其历史逻辑体现为它是对中华民族复兴史、科学社会主义史、现代化史探索的必然产物,鲜明地标示了中国新的历史方位;其理论逻辑体现为它是对马克思主义时代观的继承与发展,是逻辑与历史、时代特色与实践特色的统一;其实践逻辑体现为它是对新时代历史使命的科学回应、对社会主要矛盾变化的回应和解决、对人民群众利益的关切和回应;其内生逻辑体现为它是对"以和为贵"的理念、"和而不同"的智慧、"天下为公"的理想等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创新。  相似文献   

3.
马克思基于生命融合性和生命对等性的原则,将生态学与美学深度契合,使之成为生态美学的基本要义。在追求人与自然和谐平等,突破"人类中心主义"桎梏的新时代,对马克思主义生态美学基本向度进行解读和解构,寻求和践行生态美学的创新理路,对重新定位人在自然、文化、社会中的位置,具有现实意义,这也正是马克思主义生态美学的重要旨归。  相似文献   

4.
实践问题历来是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和我们党的领导人十分关注的问题。本文从他们对于实践问题的论述来理解理论和实践的关系,借以找到他们对于实践问题认识的发展过程。  相似文献   

5.
实践概念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范畴,纵观哲学历史长河只有马克思的实践观是唯一真正的主义实践观,它是马克思主义的基础和核心内容.马克思主义实践观的创立经历了萌芽阶段、酝酿阶段到成熟阶段,他扬弃了康德、黑格尔和费尔巴哈等人的实践观点,彻底清算了旧哲学关于实践观的论述,并从哲学根本思维方式的转变--实践思维方式开启了人类哲学思维的新境界、新视野.  相似文献   

6.
马克思主义实践观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基本观点,具有与时俱进的特征。马克思主义实践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发展的基础,是从中国国情实际出发、深化改革的推动器,是激发创新实现中国梦的理论基石。  相似文献   

7.
马克思主义科学观,是马克思主义的重要内容。它产生、形成于垄断前的资本主义时期,对资本主义的发展和科学社会主义的诞生有重要作用。依据这一科学观,中国共产党三代主要领导人和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结合中国的实际,提出和运用科学技术是生产力,而且是第一生产力的战略思想,在理论与实践结合上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科学观。  相似文献   

8.
科学发展观与马克思主义实践观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高度来理解科学发展观,尤其需要把握科学发展观与马克思主义实践观的内在联系。这种内在联系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马克思主义实践观是科学发展观的重要理论基础;另一方面,科学发展观是马克思主义实践观在当今时代条件下的具体展开。把握这种内在联系,能够使我们更深刻地认识马克思主义在与时俱进中所显示出的强大生命力,同时也能够使我们更为自觉地坚决树立和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相似文献   

9.
人的问题始终都是西方哲学、中国哲学和马克思主义哲学关注的重大主题.西方哲学以自我反思,认识人自身为开端,以对人性的探索和追问为主线,思考的是抽象的人的自我实现和发展问题;中国哲学以追问天人关系为发端,以道德为范式,以修身为途径,以齐家、治国、平天下为目的和归宿,讨论的是理想的人;马克思主义哲学人的全面发展理论,是实践基础上的人的本质的全面展开和真正实现,是人的劳动、人的社会关系、人的需求、人的能力、人的个性等诸方面的全面、自由而充分的发展,考察的是现实的人.  相似文献   

10.
董晶晶 《文教资料》2009,(5):197-199
在我国,大学生社会实践自开展以来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成为对大学生实施教育的重要途径.但现实环境中,大学生社会实践仍存在一些问题,需要回归马克思主义实践观,用科学的实践观审视其现实中的不足,从而为大学生社会实践的科学化提供有效的建议和方法.  相似文献   

11.
马克思主义实践观在中国有一个一脉相承的历史过程。科学发展观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新贡献、新发展,是对马克思主义的继承和发展、坚持与创新。科学发展观对马克思主义的新开拓也体现在它对马克思主义实践观的新认识上。  相似文献   

12.
江泽民同志紧紧围绕着“什么是初级阶段的社会主义、在初级阶段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实践主题,在哲学发展观、社会发展观以及人的发展问题上,成功地实现了科学诠释马克思主义的一般性实践超越;同时,江泽民同志实现了科学诠释马克思主义党建学说、治国理念以及共同富裕思想的实质性实践超越,从而极大地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的第三次历史性飞跃。  相似文献   

13.
马克思认为科学与社会是密切联系和相互作用的,科学在本质上是社会的。科学是在社会中产生和发展的,在社会结构体系中处于特殊地位,它的作用和价值是在社会中实现的。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只有以马克思科学观为指导,努力建设创新型国家,才能体现社会主义国家的本质,实现经济社会的跨越,走上全面协调的可持续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14.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既是对马克思主义科学实践观的继承,也是对马克思主义科学实践观的发展。它充分揭示了科学实践观与时俱进的本性,丰富了实践是检验真理唯一标准的内涵,进一步凝聚了实践的主体性力量,为实践的发展指明了正确的方向,是中国当代的马克思主义。  相似文献   

15.
科学发展观的理论创新及其现实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依据马克思主义哲学“总的量变过程中部分质变”的原理,在分析新世纪新阶段阶段性特征的基础上提出了科学发展观,这体现了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科学发展观的每一个内容都可以在党的三代领导集体思想中找到理论渊源,同时又有新的理论提升。科学发展观是破解发展难题的强大理论武器,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根本指针,是凝聚人心民意的强大精神力量。  相似文献   

16.
马克思主义自然观是以实践观为基础的自然观,是对黑格尔、费尔巴哈自然观的扬弃.马克思主义自然观在实践的基础上将自然划分为"自在自然"和"人化自然",阐述了人与自然的相互依赖、相互制约、相互作用、相互统一的辩证关系,奠定了生态发展观、可持续发展观等科学发展观的基础,对于今天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7.
科学发展观同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同志关于发展的思想是一脉相承的,是与时俱进的马克思主义发展观。它与“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关于发展的思想的内在联系首先体现在它们有共同的理论基础和指导思想.都坚持了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和唯物史观,坚持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指导思想。更主要的体现在发展问题上的内在联系,在要发展问题上坚持理论与实际的统一;在为什么发展问题上坚持发展的本质与发展目的统一;在怎样发展问题上坚持继承与发展的统一。  相似文献   

18.
马克思主义是科学观和人文观的统一。它既肯定科学在历史发展过程中的巨大作用,又注重人类创造历史的伟大活动,是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的统一。科学发展观是马克思主义科学观和人文观统一的进一步体现,要切实把科学发展观贯穿于经济社会发展的全过程,落实到经济发展的各个环节。  相似文献   

19.
科学发展观作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第二次飞跃的理论成果,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是对马克思主义发展理论的继承和发展,而且把对马克思主义哲学和科学社会主义的认识推上了新台阶,同时也体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一脉相承、与时俱进、求真务实、开拓创新的特点。  相似文献   

20.
高校落实科学发展观,必须坚持以人为本的发展理念和战略理念,在高等教育发展的关键时刻抓住机遇,大力推进改革,建设和谐型大学,以实现高校的持续跨越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