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襄阳岘山因西晋名臣羊祜登临置酒而著名.唐代,吴从政提出把襄阳西南诸山中的岘山、紫盖山、万山归为“三岘”的说法,使岘山又有了“岘首山”的别称,,“岘首”一名,继承了岘山的全部史迹尤其是“羊祜置酒处”的历史内涵,并在相当长一个时期内与“岘山”并行于世.但到了明代,“岘首岘山,本为一山”的正确概念逐渐模糊,以致发生汪道昆移亭、祠于岘石处的事件,把岘石处当做“岘山”,并极大地影响了襄阳民间关于岘山的认知,事实上造成了岘山、岘首分离的状况.清代至建国后,襄阳本地文史学者对岘山的概念界定逐步走向模糊以至谬误,以至广受学界质疑.本文试图在分析史书、志书、游记等文献的基础上,对“岘山”、“岘首山”的分离以至混淆的源流予以梳理,对其由历史上到今天的乱象予以辩正.  相似文献   

2.
今湖北襄阳岘山有一块石碑 ,叫做“堕泪碑” ,据传 ,是襄阳百姓为纪念羊祜 (h敶)而立的。襄阳因岘山出名 ,岘山因羊祜称誉。历史上 ,许多名人如陈子昂、孟浩然、张九龄、宋之问、李白、杜甫、范仲淹、苏轼等等都登过岘山 ,并留下了讴歌羊祜的诗篇。羊祜 (公元 2 2 0~ 2 78年 ) ,字叔子 ,泰山南城 (今山东平邑魏庄乡 )人 ,出身名门世家 ,为东汉大文学家、书法家蔡邕的外甥 ,景献皇后 (司马师之妻 )之胞弟。他学识渊博 ,善于谈论 ,多智谋 ,深得晋武帝的信任 ,有“智囊”之称 ,是西晋时期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和文学家。曹魏末年 ,羊祜被封为…  相似文献   

3.
襄阳历史上诞生了许多文学家,还有众多的文人墨客路过或客居过襄阳,他们创作出大量的文学作品,这些作品丰富和发展了中国文学,彰显了襄阳的历史文化底蕴。在众多的襄阳文学作品中,以下十篇(组)作品最值得关注。  相似文献   

4.
张艳  杨善涛 《考试周刊》2012,(54):19-19
一、襄阳地区特殊教育师资共享存在的问题 1.公办特校教师数量不足。 襄阳地区有老河口、枣阳、宜城、谷城、南漳、市区等6所公办特校,除去行政、工勤人员以及代课教师等人外,专任教师不足200人,相对残疾儿童少年的入学率来计算,比例明显偏低。语文、数学学科教师偏多,专业的美术、律动、劳技教师明显偏少,术科课程的教学基本由主干课程教师兼任。总之,脑瘫、自闭症儿童教育的师资短缺,已经不能满足这些儿童的入学需要.  相似文献   

5.
唐诗与襄阳     
唐代的诗人们,特别钟情于古城襄阳,包括三大诗人在内的有唐一代众多的诗坛明星,都轮番地在诗中对襄阳进行吟诵讴歌;襄阳成了唐诗中的一个夺目的亮点,唐诗则成了襄阳历史上的一大文化奇观。  相似文献   

6.
三国时期,襄阳是魏蜀吴三方争夺最激烈的地区,先是曹操夺取襄阳,后来关羽又进攻樊城,再后就是孙吴多次北伐襄阳,最后羊祜、杜预经营襄阳数年,将襄阳打造成灭吴战争的前沿阵地.魏蜀吴襄阳争战对襄阳历史文化的重要影响,诠释了襄阳兵家必争之地的地位,提升了襄阳的行政地位,造就了襄阳“中国三国文化之乡”的声誉.  相似文献   

7.
襄阳记游     
日前受邀参加2011年孟浩然研究国际学术研讨会,因有襄阳之行,游隆中,谒米公祠,望鹿门山,得绝句二,楹联一:望襄阳鹿门山鹿门远望白云深,遥想诗人费沉吟:不用非关明主弃,高名竟是天玉成。谒襄阳米公祠论书最爱米襄阳,痛快淋漓驾二王。至今追摹点横处,无尽风流令我狂。  相似文献   

8.
襄阳地处中国的南北交界之处、思想文化碰撞之地,襄阳从城市形成之初就嵌进了龙文化元素,展现在建筑上,形成襄阳的龙文化建筑形象符号;表现在地域、风俗中,形成了襄阳的龙文化精神;更迭在各个时期的帝王将相中,形成了襄阳的龙文化气质禀赋。龙是帝王的形象、尊贵的象征,龙文化的精髓是兼容并蓄、追求卓越、积极向上、自强不息,襄阳的城市发展借助历史的龙文化文脉形成襄阳跨越千古的帝王旅游文化。  相似文献   

9.
一刘叔远(1897—1982),名应光,清光绪廿三年丁酉八月廿三(1897年9月13日)生于湖北省襄阳城内一个世代书香门第。叔远父亲刘祚宝,字楚善,号鉴三,为清末贡生,曾执教鹿门中学,后任襄阳道立女子师范讲习所所长,当过襄阳县教育会会长。叔远先生自幼受到良好家庭教育,勤勉好学,青少年时期就读于鹿门中学。鹿门中学前身为鹿门书院,建于乾隆四年,1902年改名襄阳府中学堂,1913—1928年称鹿门中学。该校教师多为当时襄阳地区学界有识之士,教学质量颇高,在襄阳和鄂北一带有  相似文献   

10.
襄阳的得名有因襄山而名说和因襄水而名说。襄阳的南、西有山,却不见北部有山,主襄山说难以成立。襄水说又分汉水说和襄水说。而考古所见,在今襄阳城南的山上直至汉水边,西周以后的遗迹基本连成片,几乎没有中断,可见襄阳因汉水得名同样不成立;襄水就是今天的南渠,又称襄渠,它正好位于襄阳城的南面,从水、城的相对位置和文献记载看,襄水是襄阳城得名的依据。考古发现证实,今襄阳城区域战国时期确实有人类生活的迹象。襄阳城所在的地理位置及历史的发展过程决定了其军事地位的重要性,从而奠定了襄阳建城的基础。西汉前期襄阳城以县级治所出现,并逐步得到发展。东晋以后襄阳城基本定型,并与现有城区基本重合。襄阳城经历由居民点,到军事据点和堡垒,到县、郡级治所,到大州首府,再到一般地级行政区划首府的发展历程。  相似文献   

11.
襄阳师范高等专科学校襄阳师范高等专科学校位于古城襄樊西郊中外闻名的古隆中风景区,山青水秀、气候宜人,是读书和做学问的好地方。枝园占地面积529亩,校舍面积7余万平方米,固定资产6千余万元,教学科研仪器设备(包括世界银行贷款项目)近1千万元,图书馆藏书...  相似文献   

12.
襄阳民间文化,作为汉江流域的一颗璀璨的明珠,深深地植入了我们的灵魂。襄阳地区丰富的民间文化遗产,是祖祖辈辈用血脉和无声的身教,留给了我们的印记。本文将从襄阳民间文化现状和襄阳民间文化的保护方面进行具体的阐述。  相似文献   

13.
襄阳孟浩然     
唐朝武后永昌元年至玄宗开元末年(公元689——740),在帝国的东南重镇襄阳,出了一位闻名诗坛的杰出诗人——孟浩然。从此,历史名成襄阳,便和孟浩然的名字紧紧联在一起了。中唐诗人张祜《题孟浩然宅》说得好:“高才何必贵,下位不妨贤。孟简虽持节,襄阳属浩然”。诚然,孟浩  相似文献   

14.
<正>岘山、汉水、孟浩然、习家池等大批代表襄阳文化的注入,使唐城独具岘山文化、汉水文化、诗歌文化、史学文化、宗教文化、考古文化底蕴。穿上一套美美的汉服,去中国唐城,跟我一起穿梭大唐,领略“一枕春梦,浪漫唐城”。  相似文献   

15.
1060年正月,三苏在前往京师的途中经过襄阳,写下了一系列咏赞襄阳的诗歌.在这些诗歌中,三苏赞美襄阳山水、追思襄阳耆旧、夸赞襄阳特产、吟咏襄阳典故,有力地宣传了襄阳的山川名胜、人文历史.  相似文献   

16.
襄阳昭明台为襄阳城内重要的古建筑之一,蕴含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历经风雨,有圮有葺,名称频更,其丰富的文化内涵承载着古襄阳的历史轨迹.探索其由来,实为文化襄阳建设的重要支撑,彰显文化襄阳的魅力,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和现实价值.  相似文献   

17.
襄阳是一座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为全面、系统、深入研究襄阳历史,回答人们普遍关注的历史问题,襄阳市社科联(社科院)日前举办了以“襄阳,难忘的历史记忆”为主题的隆中论坛,正式发布襄阳市社科界2011年研究的十项重点课题(即:襄阳历史沿革和变迁问题、襄阳城变迁问题、樊城变迁问题、襄阳著名历史人物问题、襄阳著名历史事件问题、襄阳著名军事战役问题、襄阳著名文学作品问题、襄阳著名艺术作品问题、襄阳历史遗迹问题、襄阳历史文化海内外传承与影响问题),全面系统、深入浅出地论述了襄阳若干重要历史问题,展示了一幅幅丰富而生动的历史画卷。不仅具有较高的学术和文化价值,对于推动“四个襄阳”的建设也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在襄阳更名一周年之际,本栏目特将论坛成果予以摘编,以飧广大读者。  相似文献   

18.
汉末荆州府(治所襄阳)时期整理经典和搜集图书为古襄阳藏书奠定了一定基础,促进了汉末古荆州区域文化教育事业的发展。今探讨之实为究襄阳作为古荆州郡县首府的官府藏书之源流,为人们研究襄阳藏书这段历史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9.
西晋襄阳贤牧刘弘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西晋时期驻守襄阳,被<襄阳耆旧传>列为贤牧的,除羊祜、杜预、山简之外,还有刘弘.刘弘,字季和,沛国相(今安徽睢溪西北)人.晋惠帝司马衷太安二年(303)任荆州刺史,为平定张昌之乱而进据襄阳,大概在永兴三年(306)病逝襄阳.  相似文献   

20.
对“四个襄阳”的话语分析表明:“四个襄阳”话语与襄阳城市发展存在内在联系。一方面,“四个襄阳”话语将影响襄阳城市发展的内容和导向;另一方面,“四个襄阳”话语的内容特点反映了当前襄阳发展本身的特点和发展自身的矛盾,建设区域中心城市迫切需要寰阳狠抓落实,迎头赶上。“四个襄阳”话语唤起各界群众对襄阳的关心,话语主体除了政府还有群众,这表明襄阳民主化进程加快,新一届襄阳政府受到欢迎。“四个襄阳”建设得到自上而下的重视,这必将使得“四个襄阳”建设早日实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