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 毫秒
1.
钟挥云 《当代体育科技》2020,(1):249-250,252
特色可以提升学校的吸引力和竞争力,是教育质量的重要内涵。"一校一品"是指一个学校要至少形成一个全体学生应知、应会的品牌运动项目。高台县坚持"以质量求生存,以特色求发展"的办学思路,动员、引导教师积极参加体育锻炼,展现阳光、朝气、进取、健康的精神风貌和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拓宽学校特色发展空间,增加生活的乐趣,陶冶情操,提高文化素养,促进了精神的丰盈和心理的健康。学校以"一校一品"建设为契机,以"健康运动"活动为切入口,以开设大课间、校本课程为载体,充分挖掘利用体育独特的"育体""育心""育人"的功能,促进了"体-德-智"转化互补,实现了"在体育中培德育、用德育促智育"的办学目标。  相似文献   

2.
我们之所以强调进行教学改革,推出“一校一品”,其实是为了关注青少年体育健康整体下滑的问题.但是在青少年健康水平持续下滑的大背景下,有的学校,有的地区,甚至有的省市,学生体质健康水平却在提高,如河南郑州市金水区、山东省济南市槐荫区,他们的学生健康水平在提高的同时,学习成绩也在提高.教学改革除了要领导重视,很重要的方面就是进行体育课改革,让每个学生都能够学会一至两项运动技能,这是我们推出“一校一品”活动的重要基础.今天来的教研员不是很多,但是非常有代表性.我想拜托教研员两件事情:  相似文献   

3.
2014年4月21日,由全国中小学体育教学指导委员会主办,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承办的“学校体育特色研讨会”在北京举行.教育部体卫艺司司长王登峰、全国中小学体育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毛振明、教育部课程教材研究所体育室研究员耿培新、全国学校体育七大联盟的负责人以及来自河南、山东、新疆、天津等10个省市的教育局主管局长、教研员参加了本次研讨会.会议由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体卫艺中心主任吴键主持.  相似文献   

4.
“一校一品”体育特色学校建设是从落实教育部提出的“要把学校体育作为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切入点和突破口”的高度来思考,并实事求是地判断和反思中小学体育工作的现状的具体措施,通过深化课程改革,完善学生健康管理体系,改善体育条件,规范体育竞赛,推广中学生体育工程,推动学校体育的改革和发展,为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5.
《体育师友》2021,(6):13-16
运用文献资料法,对"一校一品"体育特色学校建设的现状进行分析,发现目前存在:"一校一品"认知片面化,体育特色学校建设不够"深";"一校一品"体育特色教材研发同质化,体育特色学校建设不够"特";"一校一品"宣传方式传统化,体育特色学校建设主体不够"多";"一校一品"专项资源欠缺,体育特色学校建设动力不够"足"的困境。提出:通过深化"一校一品"目标认知:提高体育特色学校建设水平;因"校"制宜:加大"一校一品"体育特色教材研发力度;加大"一校一品"体育特色学校宣传力度:营造良好舆论氛围;完善"一校一品"建设:构建一体化建设体系的纾解建议。  相似文献   

6.
吕途 《体育教学》2023,(4):25-26
<正>2023年3月,江苏省徐州市中小学“体育大课间”活动、泉山区第九届“区长杯”青少年校园足球联赛、铜山区学校体育卫生及红十字会工作会议相继举办,学校体育成果得到了充分展示。在各展示现场中,排球操、呼啦圈操、篮球操、三门球艺术操……每所学校皆各有所长,“一校一品”特色凸显,学生精神面貌饱满,这背后蕴含着徐州市学校体育的良性发展之道。  相似文献   

7.
孙涛 《体育风尚》2021,(5):167-169
现今我国教育改革出现的一个严重问题就是“千校一面”,大部分学校采用的办学模式乃至于教学模式都如出一辙,对此我国国务院和教育部对素质教育改革的要求进行了明确。从体育课程的角度来讲,必须要让学生熟练掌握一项至两项运动技能,逐渐形成“一校一品”“一校多品”的教学模式。本文主要探讨的是“一校一品”“一校多品”模式下高校民族传统体育教学改革。  相似文献   

8.
邱云 《体育教学》2014,(5):23-24
河南省郑州市金水区自2001年成为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验区以来,课程改革不断深入推进,素质教育得到全面实施,金水基础教育事业呈现出健康、稳定、蓬勃发展的良好局面,学校体育工作更是受到国家、省市的高度关注.我区学校体育在各级领导、专家和社会各界朋友的关心帮助下,开拓创新,“一校一品”体育特色建设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本文从三个方面介绍金水区的整体发展情况.  相似文献   

9.
《体育师友》2015,(5):52-54
"一校一品"是要让每个学生能够掌握1—2项终身体育运动项目,从而培养学生的运动兴趣,逐步提高青少年身体素质,养成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培养学生的"终身体育"意识。  相似文献   

10.
新时代背景下,提升体育教学质量,促进青少年身心健康发展已成为我国教育界的主要目标之一,这也是落实素质教育理念,增强学生身体素质的重要举措。自2016年起,我国开始在全国各地推广“一校一品”模式,旨在将各种新兴运动引入校园,打造富有特色的体育课程,以调动学生参与体育运动的兴趣,不断提升体育教学质量和学生的锻炼成效,同时着力培养学生健康的心理和健全的人格,为他们的全面发展打下坚实基础。对此,该文以庄浪县城区小学为例,分析了“一校一品”模式下构建特色体育课程的相关策略。  相似文献   

11.
《体育师友》2018,(5):49-51
综合运用文献资料、田野调查法、问卷调查、专家访谈、数据统计等研究方法,对广州市越秀区中小学开展"一校一品"校园体育特色项目的内容、现状及"一校一品"的长效发展机制进行了系统、全面的研究。探析其建设过程中的不足之处并探索出科学合理的解决措施,为各学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我简要汇报一下济南槐荫区开展学校特色体育的情况.2005年槐荫区新的教育局长上任以后,发现这个区存在很多问题,比如说很多学校招生存在困难,很多学校学生的家长都通过关系都把学生送到其他区里上学.槐荫区是城乡接合部,经济欠发达,农村、工人孩子特别多,教学质量也不好.新局长采取了非常大的举措,把体育学科作为切入点,开始搞体育特色.2006年开始引进了藤球、轮滑、拉丁舞、健美操等.排球发展到一所中学、四所小学来开展,篮球增加到小学三所、初中三所.  相似文献   

13.
运用文献资料、逻辑分析等研究方法,从一贯制学校体育课程目标构建、内容衔接、实施方法、评价方式四个维度进行分析,探析一贯制学校体育课程优化路径。研究发现,当前一贯制学校体育教学面临体育课程目标与课程建设衔接不畅、体育课程内容层次不连贯、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方法单一、学校体育课程学习评价机制亟待更新等困境。提出如下路径:以培养体育素养为核心,确定课程目标;搭建衔接小、初、高阶梯式课程内容体系;创新与整合教学实施手段,因材施教;重构课程学习评价体系,建立学生健康档案。从而构建纵向衔接、横向一致、内在统一、形式联合的一贯制学校体育课程体系。  相似文献   

14.
“一校一品”背景下,江苏省徐州市铜山区伊庄镇实验小学通过“小球”即乒乓球特色活动的开展撬动、推动、转动、拉动特色文化品牌对学生核心素养的落成,提升学生“大体育”学练能力、合作意识及体育品格;壮大教师队伍建设,包括队伍的执行力、教研能力、项目赛能;促进学校发展,包括部分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和制度文化等,以此凸显乒乓球的品牌价值。  相似文献   

15.
“距离太近,反视而不见”,这是盲点产生的主要原因,而学校体育中也存在许多“盲点”现象,这对当前的改革很不利,必须尽早纠正,以适应未来体育发展需要。  相似文献   

16.
王春芳 《体育师友》2010,33(3):61-62
近期多家媒体报道了"山东学生冻死事件"和"湖南校园集体踩踏事件",一时间,安全问题再一次成为家长和社会关注的焦点,因为导致上述事件的主要原因就是学生缺乏必要的安全意识和逃生技能,从中我们可以看出安全教育仍是当前学校工作的盲点。  相似文献   

17.
本文采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等研究方法,以国家相关政策文件、农村社会现状、学校体育课程改革、农村学校体育现实条件等相关文献和资料为依据,运用可持续发展等理论,深刻剖析农村学校体育当前困境,并在此基础上提出治理策略,达到以文化育人、以体育育人,让体育在育人方面的综合功能和价值得到更大的释放,从而寻找出促进农村学校体育发展的路径。  相似文献   

18.
易元香 《体育世界》2007,(12):27-28
本文以国内外近几年学校体育教育改革为大背景,运用问卷调查法、文献资料和数据统计等方法,对体育教育专业学生对学校体育改革在指导思想和新概念、中小学体育课程改革、教学评价等3个方面的改革状况的认知情况进行调查与研究,梳理了基本观点。了解了体育教育专业学生对学校体育改革现状的认知状况。结果表明我校体育教育专业学生对改革的认知并不理想。并针对这些现象提出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9.
学校体育人力资源优化配置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用文献法、问卷调查法、专家访谈法等方法,对我国学校体育人力资源配置状况、存在的问题、优化配置的对策进行了实证研究.认为在配置中应建立校际间的人员定期服务和交流轮换制度、尾数分流制度、倾斜的工资和专业技术职务评聘制度;学校及学校体育人力资源在市场配置中的主体地位应进一步明确,配置的市场体系应进一步建立健全;应打破区域、单位人才保护壁垒,鼓励人才跨区域、单位流动,实现人才资源的优化组合和共享.  相似文献   

20.
一校一品建设,让学校体育特色凸显.武术作为中华传统文化的精华,有其自身鲜明的属性,武术大课间的打造丰富了校园大课间的内容,带给学生良好的参与体验,有助于武术文化的传承与弘扬.通过制定实施方案、优化实践内容和动态性评价,让武术大课间的功能得到呈现,弥补中学体育教育的不足之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