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刘社刚 《寻根》2010,(6):117-121
<正>虢国是西周早期分封的诸侯国,其开国君主是周文王的弟弟虢仲、虢叔。虢叔被封于今陕西宝鸡一带,后人称西虢;虢仲被封于今河南荥阳一带,后人称东虢。公元前767年,东虢被郑国所灭。西周晚  相似文献   

2.
《寻根》2017,(2)
正晋祠晋祠,不是晋地上群祠的总称,是立在晋地上的一座单祠,祭祀对象为唐叔虞,故初名唐叔虞祠。西周时,叔虞受封于唐,赴唐国上任后,叔虞便以唐为氏,冠名唐叔虞。仿周公吐哺,唐叔虞尚贤、尚公、尚法,励精图治,唐国一片欢歌、祥和。边境的许多戎狄部落也归附于他,唐叔虞的威望不止唐国,还四达邻邦,成为西周七十一封地国诸侯  相似文献   

3.
郑清森 《寻根》2014,(6):134-136
中国姓氏,各有其源,或以国名为姓,或以封地名称为姓等。宋国为周代十二诸侯国之一,始封于西周初年,殷帝乙之长子启为宋国的开国君主,公元前286年宋国为齐、楚、魏三国所灭。宋国共经历了26世,32位国君,历经西周、春秋、战国三个时期,延续近760年。  相似文献   

4.
苗姓源流     
牛思涌  苗兆文  卢化南 《寻根》2007,(2):123-125
一苗姓是中华民族大家庭中的一个古老姓氏。公元前11世纪,西周建国后,封黄帝的后裔熊绎为楚王。传16世到庄王。楚庄王九年(前605年),任楚国令尹的若敖氏反叛,很快被楚王扑灭,若敖氏族子贲皇害怕被杀逃亡到了晋国。  相似文献   

5.
郑清森 《寻根》2008,(4):118-119
中国姓氏,各有起源,郑氏的起源则与西周晚期周宣王分封的姬姓诸侯国郑国有关。周宣王二十二年(前806年),封厉王少子友于郑(今陕西华县),建立郑国,谥称郑桓公,为郑国之始封。后郑人以国为姓,传续至今,已有2800余年的历史。  相似文献   

6.
山东素称齐鲁之邦,是因为在山东海岱之间这块古老而又神奇的大地上,曾经存有两支优秀的传统地域文化,一曰齐文化,一曰鲁文化。齐文化渊源于山东地区史前考古文化、东夷文化、殷商文化和姬周文化,初步形成于西周初叶的姜太公封齐建国,与鲁文化初步整合于西汉前期的“...  相似文献   

7.
西周蒋国与期思地理小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戴吉强 《寻根》2008,(4):136-137
在西周中后期,蒋国是豫南主要封国之一,一是其爵位比周边其他封国要高,为伯;二是其地理位置相对重要,它不仅是史灌河流域重要的农业区,还扼守淮河中游进入大别山的门户。由于历史记载中蒋国始封与国灭后楚建期思县其间有矛盾之处,笔者因编志需要,参照文献记载与考古成果略作浅析。  相似文献   

8.
沈博 《中华文化论坛》2022,(6):51-59+154
西周晚期,猃狁时而侵攻宗周,劫掠城市,抢夺民、财。周人对其采取了被动防御的策略,即猃狁攻入一城掠夺之后才组织军队进行追击,其目的主要是消灭侵攻之敌军并夺回俘虏、财物。这一策略与周王室在东南方对反叛淮夷所施行的“勿遗寿幼”的进攻策略形成鲜明对比。这主要是由两方面的原因造成的:一方面猃狁入侵只是以劫掠为目的,并不逗留,其所造成的伤害对于西周王朝而言是可以承受的;另一方面,淮夷作为向西周进贡和服役的族群,其反叛使得西周获取的粮食、布匹、劳动人口等资源大大减少,且其经常盘踞内地,对西周王朝的东南区域造成持续的损害。  相似文献   

9.
李迎年 《寻根》2010,(1):124-127
<正>权威工具书《辞海》"曾"字,有一条解释曰:"古国名。(1)一作缯、鄫。姬姓。在今河南方城一带。西周末年追随申、犬戎攻杀周幽王,灭亡西周。战国初期曾国尚存,建都西阳(今河南光山西南)。(2)  相似文献   

10.
在中条山西北麓的山西省绛县,继尧王故里尧寓村、晋国古都车厢城相继被历史学家和文物考古专家确认后,近二年又在该县的横北村发掘了史无记载的西周倗国墓群。这一考古发现,成为2005年全国七大考古成果之一,并喜获全国田野考古一等奖。西周是我国继夏、商之后的第三个王朝,也是中国奴隶社会的鼎盛时期。历史的步履已经越过了近3000年,而神秘的倗国在传统历史文献中竟只字未记,这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古国,它在西周处于何等地位?随着考古工作的层层进展,这一谜底初见端倪。西周倗国墓群位于山西绛县横水镇横北村北约1000米处,北倚绛山,南临中条…  相似文献   

11.
郑慧生 《寻根》2010,(4):94-97
商代甲骨文中有女字、母字,其形体中描绘出了古人的坐姿。西周的金文中也有这样的形象:  相似文献   

12.
虢季子白盘     
<正>名称:虢季子白盘时代:西周材料:青铜类别:青铜器规格:高39.5厘米,口长137.2厘米收藏处:中国历史博物馆传世铜器虢季子白盘与散氏盘、毛公鼎并称西周三大青铜器。盘形制奇特,似一大浴缸,为圆角长方形,四曲尺形足,口大底小,略呈放射形,使器物避免了粗笨感。四壁各有两只衔环兽首耳,口沿饰一圈窃曲纹,下为波带纹。盘  相似文献   

13.
西周中后期血缘宗族与王权政治的冲突是研究西周历史进程课题中必谈的话题。而对二者矛盾冲突背后的族群认同态势进行研究,则往往被忽视。西周后期诸王政治变革上的一些举动都具有历史意义上的相似性。在分析和综合的基础上,这样的历史趋势更加彰显。穆王对五服制的突破,打破了传统的宗族关系所界定的夷夏之限;厉王变革垄断了社会资源,是对传统宗族族权"私有圈子"的突破;宣王料民则以权力让渡的形式承认了社会群体的多元化。族群认同的进一步实现,既需要对传统宗族界定族群模式(宗、族同构)的突破,更需要对异族群进行制度上的规定和权利上的认可。  相似文献   

14.
2010年5月19日,法国一位名叫罗贝尔·拉封的出版商在巴黎与世长辞,享年93岁。5月20日,法国《费加罗报》发表了一篇图文并茂的关于罗贝尔·拉封的文章,深切缅怀这位法国著名的出版商,法国其他报刊也作了报道,高度评价拉封,  相似文献   

15.
龙纹五耳鼎     
<正>时代:西周材料:青铜类别:青铜器规格:通高122厘米,口径83厘米收藏处:陕西省淳化县文化馆青铜鼎按具体形制划分,有方鼎、圆鼎、鬲鼎、扁足鼎、异形鼎等几类。资料显示,不论是传世或出土的众多青铜鼎中,即便其余类型鼎的数量之和也无法同圆鼎总和相比。龙纹五耳鼎正是圆鼎中风格独具的旷世之作。同时它还是目前已发现的西周铜鼎中最大的一件。此鼎器身浑圆拙雅,略向外撇的粗大高耸的双耳立于折沿之上,腹部呈当时流行的垂腹形式(即下腹大于上腹),其上与足相应的部位有三环状耳,和两立耳  相似文献   

16.
汪超 《华夏文化》2011,(1):18-20
史官在中国古代,主要从事记录历史、编写史书工作。商周时期,史官的作用以及地位均十分突出。西周王朝的史官建制,由于可靠的文献记载不多且很零散,虽《周礼》一书有较详尽记载,但其终为后人所作,并不全是西周历史真实的反映,故需求之于西同锕器铭文资料,这是我们研究西周史官建制的前提。  相似文献   

17.
对公盨铭“乃自作配鄉民”的考释,当联系西周“天配观”。西周“天配观”由“天立配”与“天所立者必‘配天’、‘配天命’”这互相密切联系的两方面内容构成。在对“自作配”的考释中,混淆了西周“天配观”密切相关而截然有别的两方面内容,是导致考释多歧义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18.
中国是茶的故乡,茶树起源于四川。早在西周以前,巴蜀地区居民就已开始饮茶了。周武王灭殷纣后,巴蜀等国曾以茶叶作为珍贵贡品献给西周王室。汉魏六朝以来,饮茶之风逐渐传遍长江中下游地区,茶叶在南方也由过去作为土族大家的炫耀品,渐渐成为一种普通的饮料。东晋以后,茶叶反而成为皇亲国戚用以标榜自己检朴之物。东晋权贵桓温生性俭约,每次宴请宾客,都只用茶果而已。  相似文献   

19.
历练     
陶华 《大理文化》2010,(6):46-48
人生其实就是一种历练:经历和磨练。而有什么样的经历,就必然有什么样的磨练,这却是我在无意中悟出的道理。八十年代末,我同时拿到两封入学通知书,一封是当地重点中学的;另一封是烟校的。身处人生十字路口的我,  相似文献   

20.
李峰 《中华文化论坛》2009,1(1):125-128
作者将郭店楚简动词与甲骨文和西周金文作了比较,认为在动词词类发展中,郭店简不但丰富了动作、心理、存现几类动词,它同时处于关系、能愿动词的定型期,以及趋向动词的萌芽期;在语法功能方面,郭店楚简与甲骨文、西周金文相比,其动词的语法功能有所扩展,动词作主、宾语大量增加,承担起更多的语法意义的表达,处于一个较迅速的发展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