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学位学徒制通过雇主主导的学徒标准开发,开创了学士和硕士层次的职业教育培养模式,是英国传统学徒制的迭代升级。学位学徒制拓展了现代学徒制的内涵,巩固了职业教育的类型地位,开辟了一条兼顾学术性和职业性表达的人才培养路径。我国可以合理借鉴英国学位学徒制改革的经验,探索发展本硕博层次的职业教育,开发雇主主导的职业教育与培训标准,绘制灵活的技术技能人才生成路径,从而加快构建中国特色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  相似文献   

2.
学位学徒制计划自提出以来,便为英国本土培育了大量高层次技术技能人才.英国学位学徒制取得较为明显的成效,主要原因在于各利益相关者博弈后实现了集体性生存和互惠性发展,即政府通过对学位学徒制的强力推行,促使雇主(企业)和大学深度合作,共同完成学徒的"选用育",让学徒成为义务履行后最直接的受益者.我国可借鉴其经验,调动利益相关者的积极性,增强企业参与育人的活力,重视高校在现代学徒制实践中的质量保障作用,促进职普教育的有效衔接和等值互换.  相似文献   

3.
为促进社会经济发展,英国积极推动职业教育改革,探索实施学位学徒制。英国学位学徒制的主要实施路径包括:多元主体互相协作;企业主导制定课程标准;加强经费管理制度建设;实施第三方独立考核。它包含四大特征:以企业为主导的多元主体合作;以实践为导向开发多样学徒标准;注重经费管理的灵活性与规范化;强调第三方机构独立评价。英国学位学徒制的实施路径和实践经验,能为探索建立中国特色学徒制提供有益借鉴。  相似文献   

4.
英国行会学徒制的发展在时间跨度上从12世纪初期一直延续到20世纪中期,分为传统行会学徒制、国家立法学徒制和工业革命学徒制三个阶段。在传统行会学徒制中,劳动雇佣关系、师徒技能传承关系以及社会身份关系之间相互嵌入,为传统行会学徒制的技能形成奠定了社会基础。资本主义自由市场的力量释放颠覆了传统行会学徒制赖以存在的社会基础。商人直接支配生产改变了行会经济中的生产关系,商人阶层成为剩余价值的占有者,同时也导致师傅阶层出现分化,出现了所谓的小师傅阶层。工业革命后,学徒制管制权力由行会转移到技工工会,学徒制逐渐沦为劳资斗争的工具。引发英国行会学徒制陷入危机并走向瓦解的深层根源在于社会结构的转型变迁。  相似文献   

5.
为了满足政府企业对高技能人才的需求和学徒工人对高技能的诉求,缓解传统大学教育的危机,在政策法规的引导和支持下,英国政府大力发展学位学徒制。通过确立企业主导地位,依托吸引力强的专业和院校,设置多元申请条件,多主体共绘培养标准,构建完善的保障体系,培养了大批高层次应用型人才。借鉴英国经验,我国应着力优化发挥企业主体作用的制度,完善职业教育学位制度体系,以“类型教育”为统领,依托“高层次学徒制”项目,营造良好人才培养环境,创新高层次应用型人才培养。  相似文献   

6.
工作本位学习通常被视为职业学习的基本模式,英国学位学徒制的发展意味着工作本位学习逐渐成为高等教育的一种重要学习模式.参与学位学徒制的工作本位学习有助于为雇主培养高层次技术技能型人才,提升学徒的职业和就业能力,并为高等教育机构注入大量经费.英国学位学徒制建立了互利共赢的合作伙伴关系,整合学术模块和实践模块、设置跨学科模块化课程方案,培养跨学科复合型技术技能型人才,针对不同考核内容开发了多种类型的学徒评估方式,坚守了雇主主导和工作本位相结合的学位学徒制的基本路线.  相似文献   

7.
英国的学位级别学徒制旨在促进技能提升和社会流动性,同时使高等教育机构和雇主紧密合作,它面临着高等教育机构的相关角色调整、学徒制的公平准入、利益相关者的认知、学徒税的实施等挑战,其实施要进一步思考维护中小企业的利益、提高学徒制的吸引力、减少行政成本等。  相似文献   

8.
英国在2015年开始施行学位学徒计划,开展本科层次职业教育,吸引了不少本科院校甚至精英大学的参与。其首个学位级别的"经济学徒计划"依然坚持专业转型带动本科院校发展职业教育,依据职业标准设置课程,实行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并采用能力本位的人才评价体系。该计划旨在培养经济类公务员中的高技能人才,引起了政府部门的高度重视,也为我国培养高层次应用型人才提供了可资借鉴的经验:邀请雇主开发职业标准,为课程教学提供依据, 依托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深化校企合作, 建立能力本位人才评价体系,合理安排评价方式。  相似文献   

9.
为解决高技能人才短缺问题以及提升职业教育层次,英国逐渐构建起包含基础学位、学士学位和硕士学位在内的职业教育学位体系。职业教育学位体系构建的实践路径包括:在学位起始阶段以学位标准和专业设置明确人才培养方向;在培养过程中以课程设计和教学安排确保人才培养成效;在保障方面以资金投入和监督评估保证人才培养质量。英国职业教育学位体系构建取得的成效有:参与技能人才培养的各方积极性大大提高、培养各领域高端技能人才,促进区域经济增长以及推动学位多样化,满足多群体需求。未来英国将继续采取措施以增加职业教育学位的社会认可度、充分彰显职业教育学位的潜在价值并提升职业教育学位标准的开发水准。  相似文献   

10.
为适应社会经济发展对劳动力技能提升提出的要求,发达国家推行现代学徒制,建造具有本国特色的人才技能培育体系。无论是以校企合作为代表的技能自我生产模式,还是以“学徒技能等级”为代表的市场化模式和以“注册学徒制”为代表的能力导向模式,都强调企业是现代学徒制运行的主导力量,建立规范严格的国家职业资格制度,形成高效通畅的多元合作培育机制。探索现代学徒制背景下学生的技能培育过程及其运行机制,对发展具有中国本土特色的现代学徒制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11.
现代精英人才类型多样且需求量大,职业院校是培养技能精英人才的主要机构之一。传统学徒制在培养学徒的职业精神、专业技能、创新意识方面有独到之处,学徒出师后有机会成为各个行业的技能精英。继承了传统学徒制优点的现代学徒制还强调职业院校教育对学生专业知识的培养,所培养的技能精英在类别和数量上都有所发展。现代职业教育有条件为普通青年成长为技能精英奠定基础。为此,职业教育需要探索有效的教学方法和模式,突破教学难点,重视理论教学和人格塑造,强化培养技能精英的能力,提升自身社会吸引力。  相似文献   

12.
孙艺蕾 《江苏教育》2022,(20):76-77
<正>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以下简称“产改”)是贯彻落实制造强国战略背景下的热门话题。目前,我国产业工人队伍在技能素质方面存在明显短板,一是大部分制造行业从业者未接受职业教育的系统培训,不能完全满足制造强国发展战略的需要,技术技能素质还存在较大提升空间;二是高素质、高职称的技术工人存在较大缺口,智能设备技术工人更是如此;三是技术工人的收入偏低,  相似文献   

13.
为振兴职业教育,促进经济发展,英国政府于1993年宣布推行新的学徒制改革计划,开启了传统学徒制向现代学徒制的转变.现代学徒制改革至今逾20年,可分为建立、发展、完善三个阶段,在学徒规模、法律体系、培训框架、证书互通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英国现代学徒制在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是:强调数量忽视质量、利益分配不均衡、相关信息不对称、政府资助不平衡.为应对现代学徒制发展中的挑战,英国采取了如下措施:重视提升培训质量、协调雇主与学徒关系、增强宣传推广力度、改革资助标准和方式.  相似文献   

14.
英国学徒制改革进行得如火如荼,英国学徒制的发展的政策对我们国家职业教育的发展有很好的借鉴意义。以2010年开始的英国学徒制的政策作为本篇文章探讨的起点,跟进最新的发展方向,结合我国职业教育的特别,学习借鉴经验。  相似文献   

15.
传统人力资本理论范式向技能生态系统范式转变,使得人们对国家技能体系的关注从技能形成拓展到技能需求和技能使用,更加强调技能系统的整体能力。国家技能体系的构建需要关注技能形成、技能识别和技能利用三个维度。其中,学校教育制度、劳资关系和工作场所学习会影响国家内部的技能形成。技能识别应注意确认雇主的需求,搭建高结构化水平的劳动力市场和反映企业真实需求的信息系统。为提升技能利用率,要注重个体的职业意愿,改变教育过度和技能不足并存的现状,加强就业领域相关立法。  相似文献   

16.
在与雇主合作并满足雇主需求、扩大高等教育参与、增加财政收入等因素驱动下,英国精英大学积极实施学位学徒制。如华威大学秉承服务区域经济发展并扩大大学入学机会的理念,联合雇主并利用学校优势设置多元项目,灵活开展培训以平衡在职学习与脱产培训,同时整合多项评价并提供学业支持以保障项目质量。学位学徒制是英国精英大学参与职业教育的重要抓手,增值赋能是英国精英大学实施学位学徒制的价值体现,系统设计是华威大学学位学徒制项目可持续推进的关键。  相似文献   

17.
克罗地亚学徒制由政府负责顶层设计与成效验收、行业协会承担学徒的实施与推广、职业院校和企业负责管理学徒、开展授课,具有治理架构责权明晰、多元主体共担学徒培训成本、企业导师的任职资格明确、完善的学徒培训质量认证评估标准等特点。借鉴克罗地亚学徒制发展的经验,我国应制定行业协会参与职业教育的法律制度,加强行业协会自身能力建设,构建企业参与职教认证制度,建立企业师傅遴选制度。  相似文献   

18.
19.
促进发展一直是英国继续教育与技能体系的一个重要目标。在新的挑战下,英国继续教育与技能体系改革秉持公平、责任、自由的原则,将满足政府、企业、个人的需求作为改革的目标,以职业、资格、技能为改革的核心。借鉴英国继续教育与技能体系改革的经验,我国继续教育与技能培训应关注公平、提升技能、多方合作、简化机构。  相似文献   

20.
分析和论述了英国核心技能的社会意义、类别与级别划分、主要内容、教学方式以及评估与测试形式和特点,并根据我国的具体情况提出了建设中国核心技能教育体系的三个方向:传播核心技能理念、深化素质教育实践,成立跨部门、跨行业的核心技能开发与管理机构,制定系统、详尽的具有中国特色的核心技能体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