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 毫秒
1.
说明文没有华丽的辞藻,没有丰富的人物对话,也没有深刻的文章情感。但其科普性能够拓宽学生视野,让学生感受到世界上有许多神奇之处。教学《秦兵马俑》时,可通过由词入境、以"饵"诱"探"、引入"传奇"思考等手段,让说明文教学散发出"语文味",以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  相似文献   

2.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在阐述课程性质时指出:“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这段话告诉我们,在教学设计、课堂教学以及教学评价等环节都应该凸显语文学科的工具性与人文性。阅读科技作品,《课标》要求“能注意领会作品中所体现的科学精神和科学思想方面”。这里又提出了科学性。所以,科普说明文的教学,应做到工具性、人文性和科学性的“三性”统一,但“三性”之间的关系如何,将是探讨的重点。  相似文献   

3.
对于第三学段的说明文教学来说,教师既要关注文体意识,又要关注语言表达,要从文本的知识性与语文性等特点出发来展开教学,以使学生的言语表达能力有所提高,为学生核心素养的形成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4.
说明文是小学语文教材中常见的一种文体。有些教师常常会将说明文教学异化为科学课、常识课,使其丧失了语文学科的本质属性。如果教师能够根据说明文的特质深入解决好"教什么""怎么教"的问题,那么说明文教学就能彰显其应有的、浓郁的"语文味"。一、教什么:从文本内容信息中遴选烹制"语文味"的"食材"《语文课程标准》在高年级学段目标中提出:"阅读说明性文章,能抓住要点,了解文章的基本说明方法。  相似文献   

5.
在平时的说明文教学中,注重落实说明文知识已形成固定模式,"语文味"尽失。如何上出说明文的"语文味"呢?一要明确"教什么"。课文是语文教学的基本内容,是语文教学的原点。要在把握单元目标的前提下,围绕课文设计教学内容。二要明确"怎样教"。要上出"语文味",要重视文本的品读与咀嚼。三要明确"为什么教"。说明文教学要激发学生热爱科学、探索科学的兴趣,提高学生阅读科普文章的能力。用"课文"来教"语文",教"语言",说明文教学必能上出浓浓的"语文味"!  相似文献   

6.
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教学的基本特点。说明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说明文教学过程中,只有少些文体知识的讲解,多些思维能力的锻炼,少些机械性的分析,多些语言的品味,少些科学知识的传授,多些科学精神的培养,才能真正上出说明文的语文味。  相似文献   

7.
肖华 《常州师专学报》2002,20(5):84-85,103
高中语文说明文教学,可采用“复习迁移”、“新授精讲”、“训练总结”三步整体教学模式,将听说读写有机结合,有张有弛,环环相扣,教学相长,以期通过长期训练使学生达到“会学”。  相似文献   

8.
●谈永康一《只有一个地球》(人教版第十册)是一篇说明文,自然要对地球的情况作一番准确形象的说明和介绍;但它又与一般的说明文不同,不同在作者带着浓浓的感情在说明,在介绍。这一点从课文的题目就可以感知了:文章明明在写地球的外观、人类对地球资源的破坏以及地球是目前适合人类居住的惟一星球,为什么不直接把题目取做“地球”呢?因为作者不只是介绍地球的有关知识。综观全文,“爱”字贯穿始终,作者的“爱地球”,不是唱高调,也不是写赞美诗,更多的是以一种忧患的情感表达出来的。“我们这个地球太可爱了,同时又太容易破碎了。”这与其说…  相似文献   

9.
众所周知,说明文题材单一、文本平淡,语言缺乏丰富的情感内涵,学生读起来觉得缺乏味道,教师教起来也觉得兴趣索然.但无可否认,说明文的社会作用是无可替代的.其冷静客观的陈述、简洁明快的风格,让读者得以很快了解事物的特点,由此可知说明文用途很多.如何才能将说明文教得有滋有味、有情有趣呢?  相似文献   

10.
“微课”因其时间短、容量小、内容集中,可以分析学生学习行为的发生和心智的发展过程,从中看出教师如何助学,而越来越被各级教育主管部门重视.中职校语文说明文教学中引入微课设计可以更好地达成说明文教学目标,更好地把握说明对象、分析说明方法、理解说明文的主旨.  相似文献   

11.
说明文的教学具有双重任务,一是传授自然、社会和日常生活的科学知识,使学生受到科学思想方法的启蒙教育;二是进行语言文字训练,学习说明文的语言和说明事物的方法。在具体的教学中,要通过情境导入、局部研读、掌握方法等策略,让学生走进说明文,感受说明文的特点,提高学生阅读说明文的能力,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  相似文献   

12.
"微课"因其时间短、容量小、内容集中,可以分析学生学习行为的发生和心智的发展过程,从中看出教师如何助学,而越来越被各级教育主管部门重视。中职校语文说明文教学中引入微课设计可以更好地达成说明文教学目标,更好地把握说明对象、分析说明方法、理解说明文的主旨。  相似文献   

13.
正说明文教学,似乎是一线教师把握较轻松的模块,因为既有文章中的科学知识也有说明文这一文体的知识供教师们施展拳脚,不必担心没东西可教。实际情形是:说明文的阅读课要么和平演变为地理课、生物课之类,要么上成说明文知识爆炒课。看似明白的说明文阅读课,教学内容大有可商榷之处。现以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大自然的语言》的教学为例,谈谈说明文教学应该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14.
说明文的特点是"说",具有一定的知识性。但它也是一篇文章,教学时应把它作为一篇普通的课文来对待,通过整体感知文本内容、梳理文本结构层次和赏析文本细部语言,多角度、有层次地探究文本,把说明文的文体知识渗透在阅读对话中——特别是每一个活动环节后的小结,应让学生在探究与对话中强化说明文学习的要求,从而逐步建立起一个完整的、系统的说明文知识体系。  相似文献   

15.
《松鼠》一文是法国作家布丰用文学笔调写的一篇说明文,主要介绍了松鼠这种小动物漂亮的外貌、驯良的习性和乖巧的性格,突出了松鼠令人喜爱的特点。教学本文,主要是要教会学生抓住事物的特征,用准确、生动的语言介绍小动物。采用“读中悟”的方法,可以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审美情趣,激发学生亲近自然、热爱自然的思想感情。一、谜语激趣,引入新课。由一则有关松鼠的谜语引入,学生猜出谜底,教师板书出示松鼠的图片,并问:“你是怎么猜出来的呢?”关键是要让学生明确根据特征描述,即可猜出。导入:“大家想对松鼠有更深的了解吗?今天,让我们一起…  相似文献   

16.
正很多语文老师在教学说明文时,常常感到困惑:稍有不慎,说明文教学似乎就变成了知识课、科普课,缺少"语文味"。这里有两个最关键的问题需要我们深入思考:那就是说明文教学该教什么?该怎么教?这两个问题搞清楚了,那么说明文教学就能够溢出浓浓的"语文味"。  相似文献   

17.
《语文课程标准》开篇明确指出:"现代社会要求公民具备良好的人文素养和科学素养,具备创新精神、合作意识和开放的视野,具备包括阅读理解与表达交流在内的多方面的基本能力,以及运用现代技术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  相似文献   

18.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推进,基于单元整体结构化的教学越来越受到重视。然而在实际课堂教学中,教师对知识一致性和整体性的认识还是比较匮乏的。文章以人教版《比的整理和复习》一课为例,从目标、内容、方法三个维度呈现单元整体结构化的课堂体系,彰显数学本质,以期全面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促进教学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9.
俞柯帆 《教学月刊》2023,(Z1):62-65
要在语文教学中体现学习任务群的特点,教师应根据《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提出的“综合考虑教材内容和学生情况,设计不同类型的学习任务,依托学习任务整合学习情境、学习内容、学习方法和学习资源,安排连贯的语文实践活动”这一教学建议开展教学。依托“为家乡古建筑斯宅千柱屋制作一份导览手册”这一学习任务开展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第五单元教学的实践,是这一课标理念的体现。  相似文献   

20.
说明文以提供各领域的信息为目的,在语言与情感上不及小说、散文和古诗文有韵味。对于擅长以情动人的语文教师,教学说明文时存在不少困境。其一,说明文的内容是跨学科的,但又属于语文教学内容,应如何平衡跨学科的属性与语文味的要求?其二,说明文语言直白,学生自主阅读、理解的难度较小。因此,说明文"教什么"和学生"学什么"一直困扰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