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讲好中国故事是新时代思政课改革创新的必然要求和使命,是新时代增强思政课话语体系和叙事体系的重要抓手,是提振青年学生中国精神、坚定四个自信的迫切需要.高校要积极发挥思政课讲好中国故事的主渠道作用,处理好守正与创新的关系、内容与形式的关系、理论与实践的关系.整合中国故事教学资源,剖析中国故事精神本质;创新讲好中国故事方...  相似文献   

2.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系列重要论述,将思政课称为"关键课程"和"不可替代"的课程,为新时代高校思政课赋予了新的内涵,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文从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出发,探究基于大数据的思政课教学创新逻辑、创新方向,并提出创新实践路径,推动新时代高校思政课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3.
辅导员和思政课教师是高校思政育人一线的两大主力军,新时代两支队伍协同育人是贯彻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维护意识形态安全、提升思政工作队伍素质的需要,针对两支队伍协同育人存在育人意识不强、交流平台缺乏、保障机制不健全等问题,探讨了强化顶层设计、建强育人阵地、有效整合资源三个提升两支队伍协同育人效果的对策,促进其通力协作,互助共赢,进一步提升育人效果。  相似文献   

4.
在阐述师范类高校思政课教学吸引力重要价值的基础上,深入分析了影响师范类高校思政课吸引力的各种因素:教育主体、教育对象、教育内容、教育方法和教育环境等,并从提升教师价值引领能力,激发师范生主体意识,丰富教学内容,创新教学方法,优化教学环境等方面提出增强思政课吸引力的路径,旨在为新时代师范类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一个可供参考的思路.  相似文献   

5.
新时代高校思政课在铸魂育人等方面具有一系列重要的功能和作用.做好思政课教育质量评价考核是提高思政课教学质量和水平的关键因素,也是深入推动思政课教学改革的重要手段.当前,在高校思政课教育质量评价考核的过程中存在对考核评价重要性认识的偏差、指标体系有缺陷、评价方式过于单一、考核评价结果应用质量不高等一系列问题,高校完善思政...  相似文献   

6.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是落实立德树人任务的关键课程,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阵地.思政课教学效果好坏对学生成长成才有着重要的影响.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尤其是思政课教学方面.通过"活化"思政课教学,主动解决当前思政课堂存在的普遍问题,多策并举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升教学质量是高校思政课教师的重要任务,也是落实教育部关于思政课教学改革要求,打造思政"金课"的关键一环.  相似文献   

7.
新时代高职院校思政课教师队伍建设的重要性毋庸置疑。文章针对如何加强高职院校思政课教师队伍建设,重点从推进思政课教师队伍高质量发展、健全思政课教师队伍培养培训体系、促进思政课教师队伍能力提升、完善思政课教师队伍保障体系等四个方面介绍了新时代高职院校思政课教师队伍建设的路径。通过新时代高职院校思政课教师队伍建设的路径探析,深化思政课教师内涵建设和增强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  相似文献   

8.
教师基本功是教师素质的重要表现,是加强教师职业道德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教师基本功是教学成败的关键,也是教师从事教育教学工作必须具备的最基本的职业技能。重德育人是思政教师基本功的突出内容,明确思政课的性质是思政教师基本功的思想保证,具体教学实践是政治教师基本功展示的主阵地,熟练应用多媒体手段是政思教师教学基本功的基本技能。  相似文献   

9.
在新的时代社会背景下,学生的主体地位和主体意识在教育教学领域日益突出,学生多样化的需求和个性化发展更加强烈,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效性面临的挑战,教师要不断正本清源、开拓创新。以“结果导向”为价值遵循的OBE理念,对构建新时代教学模式、进一步提升思想政治理论课实效性具有重要参考价值,是高校思政课教学可借鉴的教育新理念。  相似文献   

10.
伟大建党精神是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的起点与核心脉络,是党在百年实践历程中生成和发展的结晶,蕴含深厚的文化底蕴和育人价值,是高校思政课发挥育人作用的精神基石与宝贵资源。思政课是高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是对大学生进行思政教育的主阵地。对于伟大建党精神的思政育人资源的挖掘,高校要积极探索其实践路径,发挥其深厚的育人动能。文章分析了伟大建党精神融入高校思政课的价值蕴涵及思想资源,并提出强化理论阐释、扩充教学容量、丰富教学手段、创新教学方式等探究伟大建党精神融入高校思政课的实践理路。  相似文献   

11.
立德树人视角下,高校课程思政建设作为教育改革的基本任务,不仅是一项系统工程,更是新时代高校加强思政教育与人才培养工作融合的新举措.课程思政建设工作,是从根本上回应"培养什么样的人"的根本问题,可推动新时代高校课程思政建设工作,也能弥补传统思政课程采用大班教学、集体授课的不足.采用将专业教学与思政教育结合的方式,培养学生...  相似文献   

12.
劳动是人生存阶段需要具备的重要技能,也是走向成功的必经之路.在高校中,要让劳动教育落地生根成为学科教学中内核,在高校思政课中也不例外.基于此,本文将分析高校思政教育与劳动教育融合中存在的问题,针对教学实际阐述开展教学的有效策略.从而延伸高校政治教学课堂,拓宽劳动教育的路径.  相似文献   

13.
增强思政课思想性是新时代思政理论课改革创新的重要目标。高校通过学科、队伍、教材等方面的建设为增强思政课思想性打下了良好基础。在课堂教学环节彰显教学思想性是打通增强思政课思想性“最后一公里”的关键所在。从高校思政课的性质、目标、内容和特征看,彰显高校思政课教学思想性要从思想的向度、效度、力度和温度四个维度共同着力,展现思政课教学思想性的魅力。匡正指向性,彰显思想的向度,强化思想的引导力;把准体究性,增强思想的效度,强化学生的体悟力;凸显现实性,展现思想的力度,强化思想的吸引力;激活人本性,提升思想的温度,强化思想的感染力。  相似文献   

14.
师德师风是评价教师队伍素质的第一标准。今年是师德师风建设年,加强师德师风建设是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政策,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承担着铸魂育人的重要使命,要始终坚持以德立身、以德立学、以德施教、以德育德。笔者认为,新时代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应从坚定信念、自律修身、严谨治学、守正创新四个方面着力,涵育高尚师德,提升师能,当好青年学生的引路人。  相似文献   

15.
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背景下,在经济全球化的不断发展、世界文化多元且交流紧密的时代背景下,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常态化下,面对新形势下的变化,高校思政教育工作者应当把握机遇,与时俱进,积极开展与新时代背景下相适应、与新媒体时代相衔接、与大学生思想实际相协调的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做好学生意识形态上的掌舵人.因此,本文围绕新时代高校思政课的相关内容展开研究,客观分析了我国高校思政课取得的成果及面临的挑战,并针对挑战提出了应对之策,以期为该领域提供一定参考.  相似文献   

16.
随着MOOC时代的到来,关于高校思政慕课建设与应用的研究越来越多,越来越深入、具体。同时,高校思政慕课建设与应用过程中既存在一定的优势,也存在一些劣势。因此,有必要探索高校思政慕课建设与应用得以实现的具体路径,力争实现MOOC和高校思政课的有效融合,切实有效地提高高校思政课的实效性。  相似文献   

17.
在网络信息技术迅猛发展的推动下,网络信息技术正以各种形式对人们的生活、生产、工作、学习以及娱乐方式产生着巨大的影响,使人们的思维方式发生改变。对于教学而言,网络技术的运用为教学活动的开展提供了极大的便利,促进了教学改革的进一步实施。再加上新一轮教学改革在高校思政课教学中的推进,翻转课堂——这一极具网络信息技术特征的新型教学模式逐渐被运用到高校思政课教学当中,对教学质量的提升起到了很好的促进作用,受到了广大教师、学生以及家长的青睐。本文首先对翻转课堂的相关概念、特点等进行了简要的介绍。其次,对高校思政课运用翻转课堂教学的理论依据进行了简单的论述。最后,就高校思政课翻转课堂教学改革具体策略进行了详细的介绍。希望通过以下研究对进一步推进翻转课堂在教学中的应用,促进高校思政课翻转课堂教学改革的深入发展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18.
在大学教学中,思政课实践教学是非常重要的一个部分,学校必须重视这个部分。因为其对于提高学生的素质和能力有非常大的帮助,但是目前很多高校在思政课实践教学方面都存在一定的问题,甚至学校根本没有重视这些问题。笔者对此进行了分析,并且提出了一些应对措施,希望能为广大的相关工作者提供一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9.
本文将详细介绍新时代大学生网络语言的表现形式,依照大学生网络语言的运用现状,找出新时代高校思政教育大学生网络语言特点的创新价值,即有利于改进教育方式、加强思想的开放性及扩展了学生的学习范围,借此发现了高校思政教育与大学生网络语言特点相结合的创新方向,如适应互联网的形式变化、凸显课堂学生地位、延展信息获取方式及加强学生的个性化发展等,从而为新时代高校思政教育提供了一个全新思路。  相似文献   

20.
在数字化生存背景下,数字技术塑造的新颖化、在场化、共情化教学叙事方式和教学互动场域克服了平面叙事式、大水漫灌式、身体缺场式教学活动的困境,为增强高校思政课的吸引力、亲和力和感染力提供了新视野、新思维和新方法。以数字技术为载体,推动数字技术与思想政治教育融合发展,借助数字技术优势使高校思政课成为生动化、智能化、实景化、互动化的教学实践活动,从而促进大学生对高校思政课教学内容的吸收转化。同时,数字技术赋能高校思政课教学运行过程中还应以主导性与主体性、建设性与批判性的有机统一为基本遵循,从而保障这一教学实践活动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