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今天,体育是学校教育中不可或缺的一环。体育大课间活动是一项非常有实践性和健康性的活动,它的特点是能够促进学生的身心发展,提高学生的运动素质和综合素质。本文在分析大课间体育活动的特点的基础上,提出了核心素养视域下小学体育大课间活动的创新策略:着力实现学生体育认知水平的提高;锚定大课间活动的目标与内容;设计科学的体育大课间运动负荷;确定有效的大课间活动评价机制。  相似文献   

2.
张云 《体育教学》2024,(3):20-22
《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2022年版)》提出培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核心素养,为体育与健康课程教学进一步明确了方向。为顺应时代发展需求,让体育与健康课程核心素养的培育尽快有效落地,应充分发挥评价的指引作用,以评价促改变。笔者所在学校对原有单一、片面的体育学习评价办法进行改进提升,形成了以核心素养为指向,以运动能力、健康行为、体育品德三个方面为评价维度的体育综合性学习评价模式,力求以综合性学习评价为“指挥棒”,促进学生达成课程目标学习,发展核心素养,推进学校体育工作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3.
校园体育文化和其它文化一样,需要规范和引导来移风易俗,是实践和时间的累积,在动态变化中逐渐沉淀为一种"集体人格"。校园体育文化表现为群体性、趣味性和树人性特征。校园体育文化构建需要关注学生的文化自觉、意识诉求和文化自信。体育文化的教育价值表现在文化空间争夺、团队意识教化和终身体育文化意识培养。  相似文献   

4.
朱俊晖 《新体育》2023,(18):72-75
文章结合社区教育现有研究,探究社区教育促进体育核心素养的意义。结合四川天府新区南山社区实际情况,通过对四川天府新区第五小学五、六年级学生以及学生家长进行半开放式问卷调查,编制出核心素养影响因子词典与描述量表,对影响因子进行删选编码,采取BEI行为事件访谈法,对影响因子进行分类与处理,通过SPSS26.0对访谈结果进行信度分析,检验访谈的可靠性。得出社区志愿者、社区活动中心、政策支持等15项已具备特征,热点赛事转播、家长意识、社会指导员等10项待提升特征。对待提升特征进行整理分类,参考体育核心素养内容,得出待提升特征的三个维度,并提出对人力体育资源的运用、场地资源运用以及信息资源运用等促进方式,共同推进社区教育事业蓬勃发展,希望能为小学学生体育核心素养培养提供有益发展思路。  相似文献   

5.
《中国学校体育》2021,(2):37-39
<正>近几年,深度学习渐成热点,无论是科研课题立项还是学术论文报告,深度学习都作为重要的研究议题,日益为广大教师所熟悉,甚至成为教学研讨中体现理论深度的用词。然而,究竟什么是深度学习?怎样的学习才算是深度学习?体育有深度学习吗?这些问题一旦深究起来却又似乎不甚清晰。笔者尝试对上述疑问进行解答。  相似文献   

6.
绿色发展的核心理念是利于人与自然的可持续发展。学校教育主要途径通过学科教学实现的,将绿色理念融入体育学科核心素养之中,利于学校体育更好的融入建设健康中国的大战略、大教育、大格局之中。  相似文献   

7.
<正>为了贯彻"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养成"终身体育"的良好习惯,积极响应"每天锻炼一小时,健康工作五十年,幸福生活一辈子"的阳光体育工程,泉港庄重文实验小学以促进师生体质健康发展,丰富师生校园生活为宗旨,全面开展阳光体育大课间活动,师生全员参与、共同锻炼、内容丰富多彩、音乐切合情境,运动场如同欢乐的海洋,充分体现"我运动,我快乐,我健康,我成长"的阳光体育理念。  相似文献   

8.
缪虎 《中华武术》2020,(5):69-70
体育教学应关注学生兴趣觉醒的心理过程,唤醒他们的自然兴趣。在体育教学中,教师要引入学习资源、趣化学习方式、简化学习流程,让学生的体育学习"活"起来、"乐"起来、"美"起来。通过学生体育学练的倾情努力,让学生的生命置于一种自然的勃发状态。  相似文献   

9.
<正>小学体育主要是为了发展小学生的体能,增进小学生的身心健康。但在我国当前的小学体育教学过程中,很多体育教师采取的主要是封闭式的教育模式,他们只是为了体育教学而教学,根本不去考虑小学生的身心特点。这样,体育课不仅效率低下,体育教师感觉特别累,而且小学生的积极性也不高,更谈不上增强体质、娱乐情感了。因此,为了改变这种状况,我们必须改变当前封闭式的教育模式,采取学校、社会、家庭、学生  相似文献   

10.
<正>学习评价是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贯穿于课堂教学全过程,是评价学生体育与健康课程学业质量与核心素养是否达成的重要手段。学习评价主要包括过程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过程性评价是一种形成性评价,具有即时性特征,“评价的目的是给教师和学生提供即时、多元的有效反馈,以判断课程目标达成度”[1],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学习价值取向。在体育与健康课程教学中,  相似文献   

11.
梁锐斌 《体育风尚》2024,(2):140-142
随着教育改革的实施,国家越来越重视学生健康素养的培养,尤其是小学阶段作为培养学生身体素养的基础时期,推动小学体育教育改革,培养学生终身健康素养是小学体育教育的主要任务。基于此,本文简要阐述健康素养的概念,分析小学体育教育对学生终身健康素养培养的影响,提出小学体育教育培养学生终身健康素养的有效措施,以提升小学体育教学质量,实现学生终身健康素养水平的提升。  相似文献   

12.
孙姣 《体育风尚》2023,(2):155-157
2022版新课程标准的颁布与实施,为培育学生核心素养指明了方向,体现正确价值观,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的培养要求。项目化学习作为体育教学的有效手段,是贯彻落实学科核心素养的重要抓手。在小学体育课堂教学中,项目化学习方法的合理运用,不仅使学生的综合能力得到培养,还能使学生的全面素质得到提升,有利于推动构建高效课堂。学生通过参与项目实践活动,能够进行积极思考与讨论,引发心智的成长,运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创造地解决实际问题,从而建构知识系统。  相似文献   

13.
刘军 《中华武术》2021,(1):67-68
实现学生核心素养的主要渠道就是课堂教学,小学体育课堂教学是发展学生核心素养的主阵地之一,在培养和强化小学生核心素养方面能起到巨大的作用。基于此,本文以小学体育课堂教学为主,提出适合培养小学生核心素养的体育教学策略,为基于核心素养的小学体育课堂教学发展起到促进与优化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正>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乌鲁木齐市第八十五小学(以下简称第八十五小学)始建于1971年,是一所全日制普通小学。第八十五小学占地面积约2.7万m2,校舍面积近5796m2。学校现有25个教学班,1168名学生,70多名在职教职工。多年来,第八十五小学历届领导高度重视学校体育教育工作,通过不断完善管理制度、制订校园足球工作计划、配齐配强教育师资、开设校园足球课堂、加强足球梯队建设、举办校园足球活动等举措,推进校园足球工作有序开展,以此营造浓厚的校园足球文化氛围,彰显学校的校园足球工作特色。  相似文献   

15.
杜俊娟 《体育教学》2011,(10):65-66
2011年6月2日-3日,我们“贯彻中央7号文件背景下我国学校体育热点问题研究——中小学体育大课间活动研究子课题”一行7人来到郑州市金水区进行体育大课间拍摄活动,在金水区教体局体卫艺科韩阳乐科长和陈海阁老师的安排和陪同下,我们拍摄了金水区艺术小学、黄河路第二小学和金水区一中的体育大课问活动,并对金水区的体育大课间活动有了深入的了解。  相似文献   

16.
<正>一踏入海淀区万泉小学的校门,独具民族特色的教学楼,古朴而典雅,与众不同的文化气息扑面而来。独具匠心的学校建筑正是出自人民大会堂、北京饭店、民族宫等建筑的设计者张镈先生之手。而万泉小学的建筑设计则是张镈先生80多岁后的封笔之作。"健康体魄,阳光心态,乐学善思,创新发展"是万泉小学的校训,也是构建学生未来幸福的四个组成部分。其中"健康体魄"在校训中排在首位,因为健康的身体是从事一切活动的基础。北京市海淀区  相似文献   

17.
《体育师友》2018,(5):29-31
审视当前不少运动会和体育节项目固定、形式单一、学生客体、周期短暂和功能狭隘等现状,结合体育学科核心素养的研究,从"育人"的视角,对体育节加以综合性和整体性的思考和重建。让体育节不再是单纯的成为甄别与选拔的舞台,让每一个学生在体育节中充分享受体育运动带来的成长与快乐,充分获得核心素养发展的成长体验和历练。指向核心素养的"体育节"的理性思考具有一定的理论价值,从体育节整体策划和节点绽放两方面展开变革实践,具有较强的实践价值。  相似文献   

18.
庄伟坚 《体育风尚》2024,(2):116-118
如今,随着素质教育改革步伐的不断加快,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促进学生健康成长是新时期教育领域的发展趋势,教育工作者也开始重视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同时引导学生在学习活动中形成适应时代发展的关键能力与品格。体育是小学阶段非常重要的学科,是培养小学生运动习惯和提升小学生身心素质的良好载体,以游戏化的形式开展体育教学活动,既有利于吸引学生们的注意力,又有利于增强幼儿参与体育活动的积极性,有效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和发展。对此,文章以核心素养培养为视角,探讨小学体育游戏化教学的价值,同时总结出核心素养下小学体育游戏化教学的有效路径。  相似文献   

19.
德育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校教育的灵魂,德育应该从小学生开始抓起。小学校园中的体育活动是实现学校德育的重要内容和手段,校园体育活动中的德育是以间接的、内隐的方式呈现,具有隐蔽性、多样性、学生易接受性和主动性,是其它教育形式难以替代的。作为体育教育工作者,研究校园体育活动的德育功能,对学生良好品德的养成具有重要的、不可取代的意义。  相似文献   

20.
<正>一、课堂改革,打造体育学习文化体育课堂是学生获取体育相关知识的主要途径,体育课堂的学习是以学生为主体,以面向全体学生展开的,它不仅仅停留在知识与技能的传授,更应该成为一种学习文化的传承。体育文化的传承离不开体育竞技的体验,只有经历了,学生才能经历体育文化的熏陶,逐步爱上体育,享受体育过程,培养一项爱好,养成锻炼习惯。基于此,笔者学校开展了"游戏比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