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构建高质量的心理服务体系,是完成高校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保障。在“三全育人”理念指导下,更新育人理念、加强制度建设、优化组织机构、加大创新实践是提升高校心理服务体系建设质量的重要条件。在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高校要进一步创新实践路径,建设“4321”心理服务体系,为培养高质量人才提供保障。  相似文献   

2.
文章探究“大思政”视域下高校公共体育课程思政建设的价值意蕴、现实困境,并提出优化路径。高校公共体育课程思政建设是构建“大思政”格局的关键之举,对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促进学校高质量发展、创新“三全育人”机制至关重要。为更好发挥其思政教育效力,需从育人体系、思政素养、思政共同体、保障制度等方面进行系统而深入的探讨。  相似文献   

3.
"三全育人"与课程思政在育人理念和目标上同向同行,二者有机融合,互为联系。基于"三全育人"视角,为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构建协同育人的大思政格局,高校军事理论课要转变育人思路、建立育人机制、聚焦教学设计、创新教学模式,以推动高校军事理论课“课程思政”教育体系的构建。  相似文献   

4.
高校劳动教育是以课程实施为主要载体,帮助当代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劳动价值观,提高劳动技能,形成热爱劳动的情感态度,实现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实践育人活动。新时代高校劳动教育课程实施有利于增强当代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意识,提高社会实践能力,激发实践创新精神。为消解当前高校劳动教育所存在的课程实施目标片面化、课程实施内容空洞化、课程评价模式单一化等现实问题,有效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精神,高校劳动教育应着力课程实施目标、课程内容框架与课程评价机制的重建,积极探构新时代高校劳动教育课程实施新路径。  相似文献   

5.
创新创业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相融合既是构建“三全育人”体系、形成全方位协同育人的基本要求,也是高校进行课程思政教学改革的重要环节。在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中,应当充分发挥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引领作用。本文剖析了创新创业教育与思政教育融合的问题,提出了二者相融合的思路、途径和突破口,有利于地方财经类院校教育教学改革和提升。  相似文献   

6.
教育信息化背景下,作为职业教育现代化发展与变革的重要内容,“三全五育”协同育人逐渐成为国家关注的重要议题。但在深入推进“三全五育”协同育人过程中,育人目标指引不明、育人过程协同不够、育人内容创新不足成为制约职业院校提升育人现代化与信息化水平的现实桎梏。构建“职业+技术”双轮驱动下的“三全育人”模式,增强“三全五育”协同育人机制与社会发展的适应性、协同性,是职业院校提升服务国家经济发展能力的重要方式。  相似文献   

7.
劳动教育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同时也是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育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将劳动与教育有机结合,对推动人的全面发展,提升社会劳动实践水平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如何有效开展劳动教育,为社会主义建设培育合格人才就成了各高校不可回避的共同问题。当前各高校在劳动教育建设的过程中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积累了一些经验,但仍然存在许多问题,面临众多挑战。因此,高校应加强课程实施体系设计,扎实推进多方协同育人机制,这对提升高校劳动教育科学化水平,全面落实立德树人使命具有非常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8.
三全育人是新时代我国提出的全新育人思想,这一思想的主要内容是“三个全面”,即全员育人、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将这三个全面统一起来,就是“三全”的教育思想的核心。这一教育体系应用对象是我国的高校,目标是为我国高校教育提供助力,以思想政治教育为核心,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这一教育理念不仅仅被用在高校的课堂教育当中,还应当被用在学生社团活动等高校教育的方方面面,文章以高校社团活动当中三全育人教育思想的应用为例,探讨了三全育人体系的应用,目的是为高校教育模式的改革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大思政”视阈下,社会对人才综合素质要求越来越高,高校作为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需创新实践育人模式。文章将茶文化育人融入到思政政治教育工作中,解析了茶文化育人的内涵、探讨了“大思政”视阈下,高校实施茶文化育人的必要性,对大学生个人、对国家、对社会都有一定的价值,并从茶文化课程、校园阵地、社会服务三个方面,研究了实施茶文化育人的具体策略。  相似文献   

10.
“三全育人”是建设中国式教育现代化的重要途径,对于构建高质量思想政治工作体系和高水平人才培养体系具有支撑性、保障性作用。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新征程中,高校应以中国式教育现代化的方向目标为引领,深化“三全育人”综合改革,健全“三全育人”工作体系,筑牢立德树人主阵地。提升新时代高校“三全育人”改革实效性,需要探究中国式教育现代化与高校“三全育人”的内在关联,从高校“三全育人”实践中归纳成效、理清问题,明晰主导精神、优化实现路径、完善落实机制,从而打造育人过程贯通、育人资源共享、育人力量汇聚的育人新格局。  相似文献   

11.
在“三全育人”背景下,审视和思考当下高职院校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同向同行,坚持以立德树人为立足点,以“德育”“立德”为先,把“接班人”摆在高位,推进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在实施“五育并举”、提升“三全育人”、培育时代新人上同向同行;坚持以人才培养为核心点,在人才培养目标、体系、路径上推进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同向同行;坚持以协同育人为着力点,建设思政课、通识课与专业课同向同行的课程体系,构建高校、家庭、社会同向同行的外部联动机制,形成大中小学同向同行思政教育一体化联动机制,实现“1+1>2”的协同育人效应。  相似文献   

12.
研究生课程教学在研究生培养过程中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本文通过加强思政课程育人主渠道作用、提升专业课课程思政育人功能、注重实验实践类课程育人实效、健全综合素养及素质拓展课程体系等举措提升研究生课程建设质量。结合江苏大学“三全育人”改革试点情况,从理念、制度和文化层面对影响研究生课程建设优化的“梗阻点”进行逐一化解,全面保障“三全育人”理念下研究生课程建设的顺利进行,为国家培养有用人才。  相似文献   

13.
劳动教育是高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举措之一。劳动教育具有树德、增智、强体、育美的综合育人价值,劳动教育价值的实现要依托于劳动教育课程这一重要载体。本文从分析新时代高校本科生劳动教育的新要求入手,坚持落实“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教学理念,紧密围绕劳动价值观的塑造、劳动知识与技能、劳动精神、劳动习惯和品质等目标,优化劳动教育课程设置,构建起理论与实践相融合的本科生劳动教育课程体系,进一步提高学生劳动素养和劳动教育质量,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和成长成才。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随着高等教育不断普及,毕业生数量大幅度增长,大学生就业问题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高校就业教育是促进大学生就业的重点工作。本文从社会、高校、家庭、个人等方面探寻影响就业的因素,结合“三全育人”理念,总结梳理分析毕业生就业困境,“三全育人”理念融入就业指导有效途径,对进一步完善就业教育工作机制、增强高校毕业生就业能力、改善高校就业形势具十分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5.
劳动教育有机式嵌入第二课堂育人体系,是促进高校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重要路径。在文献回顾与梳理的基础上,系统剖析劳动教育嵌入第二课堂体系的可行性,探究二者在育人目标、内容、过程以及方式等方面的内在逻辑,旨在全要素、全方位、全过程促进劳动教育与第二课堂教育互促互融、同频共振。以第二课堂为重要依托,构建高校“劳动+”六位一体实践育人体系,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全面提升学生的劳动综合素养,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相似文献   

16.
新时代大学生劳动教育,对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推动大学生全面发展,促进我国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有重要的时代价值。多中心治理理论与新时代大学生劳动教育模式构建在治理基础、治理主体和治理效果三个方面存在内在契合性,可将其应用于新时代大学生劳动教育体系构建。融合多中心治理理论可指导用于构建新时代大学生劳动教育“五位一体”协同模式,实现政府、高校、班级、家庭以及社会在构建培养体系,建立并创新评价与监督体系,营造和谐氛围三个层面的协同育人。  相似文献   

17.
高校“一站式”学生社区是大学生日常生活的重要场所,也是解决新时代思政育人“最后一公里”、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推进“三全育人”的重要载体。打造以“思政+服务+育人”为宗旨的“一站式”生活园区,需推动思想政治教育力量、行政服务力量下沉学生社区,采用“综合服务中心+住宿书院”的创新育人模式。力争以更全、更捷、更优的方式推进思政育人工作的开展,着力构建全员全过程全方位的思政育人新格局。  相似文献   

18.
“课程思政”作为高等职业院校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实施思想政治教育的一种重要方式,通过潜移默化和全面贯穿的方式将思想政治教育资源渗透到高职学生课程学习的各个环节中。基于“三全育人”视角,在阐述高职院校“课程思政”建设的现实意义基础上,厘清“三全育人”与“课程思政”的内在联系,通过深入分析和剖析高职院校“课程思政”建设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进而探究“三全育人”视角下高职院校“课程思政”建设的实践路径。  相似文献   

19.
新时期高校重视大学生劳动教育,实现在劳动教育的时代大潮中实现自我的价值回归与育人初心的回归。高校要主动适应新时代的挑战,主动融入新时代人才培养与社会发展变革,多措并举,构建新时代高校劳动育人的工作体系与保障,促进劳动教育在高校立德树人教育工作中生根发芽。  相似文献   

20.
为了认真落实第三次全教会上提出的“学校教育要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 ,教育部于 2 0 0 2年 8月 12日印发了《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的通知。“纲要”的印发 ,标志着我国高校体育课程教学新时期的开始。为确保这一工作的顺利实施 ,构建一个即符合现代教育理念 ,又利于全面育人氛围且便于操作的高校体育课程教学质量监控体系与机制 ,是当前各高校全面落实新“纲要”工作中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