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09 毫秒
1.
目的:检验体育活动乐趣量表(PACES)对国内青少年的适用性,为制定适合国内青少年的体育活动乐趣量表提供参考。方法:采用整群随机抽样,抽取吉林省某县实验小学和沈阳市某区铁路第五小学4~6年级838名学生,进行PACES和主观锻炼体验量表(SEES)调查。结果:PACES中文修订版共13个条目,探索性因素分析提取了积极和消极2个因子;验证性因素分析验证了量表二维结构的有效性(χ2=138.1,df=66,χ2/df=2.09,P<0.01;GFI=0.896,CFI=0.957,NFI=0.927,IFI=0.957,RMSE=0.064)。PACES与SEES中的积极幸福感维度呈显著正相关(r=0.580,P<0.01),心理烦恼(r=-0.623,P<0.01)和疲劳维度(r=-0.546,P<0.01)呈显著负相关。总量表及正负2个维度的内部一致性α系数分别为0.858、0.834、0.871;间隔4周后量表重测信度分别为0.887、0897、0.854。结论:PACES中文修订版在国内青少年群体中具有良好的信效度,可以用来测量国内青少年体育活动乐趣水平。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中小学生运动益处与障碍认知对于身体活动的影响及内在关联,为提升中小学生身体活动和减少久坐行为提供参考。方法:随机抽取小学4~6年级618人和初中1~3年级学生1047人,调查其身体活动水平、久坐行为时长和运动障碍及障碍认知水平;使用卡方检验比较不同性别、不同学段学生的身体活动水平的差异,使用独立样本t检验比较中小学生的运动益处认知差异,最后进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揭示其关联性。结果:被调查学生的总体身体活动水平偏低,66.5%的女生处在低强度身体活动水平远高于男生的46.9%(X2=71.29,P<0.001);初中生低强度身体活动人数占比68.6%远高于小学生的36.1%,56.0%的小学生处在中等强度身体活动水平远高于初中生的29.0%(X2=171.75,P<0.001)。中小学男生的运动益处与障碍认知得分高于女生,中学生运动益处与障碍认知得分高于小学生,并具有显著性差异(P<0.001)。运动益处与障碍认知中预防保健、生命促进维度与中小学男生久坐行为显著相关(P<0.001),社会交往与女生久坐行为显著相...  相似文献   

3.
为了了解安徽省合肥市区中学生参与校外体育活动的体育现状,探索构建弱势群体学生的体育服务网络,为学校、社区、家庭合力开展中学生校外体育活动提供参考.通过调查研究结果显示:1.学校、家庭、社区在组织学生校外体育活动上未能发挥应有的作用.2.中学生参与校外体育活动存在较大的盲目性和随意性;锻炼的手段和方法不够科学.3.活动内容传统单调,不能充分满足学生的个性爱好和活动内容多样化的需要.从发挥社区、家庭体育的作用方面提出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4.
目的:系统评价软梯训练对灵敏素质的应用效果。方法:检索时间截止为2021年8月24日,在IEEE、Proquest、PubMed、Scoups、Web of science、Google Scholar、WanFang Data和CNKI等数据库进行检索。经纳入和排除标准筛选文献并提取相关数据后,采用Review Manager5.0和Stata SE12.0软件对纳入研究的文献进行Meta分析。结果:软梯训练对灵敏素质的T型跑[MD=-0.63,95%CI(-0.73,-0.52),P<0.00001<0.05]和Illinois测试[MD=-0.62,95%CI(-1.22,-0.61),P<0.00001<0.05]有明显的效果,且实验组优于对照组。因往返跑测试存在高度异质性[I2=86%,MD=-0.51,95%CI(-0.63,-0.39)],对此采用随机效应模型对受试者的年龄、干预周期、干预频率进行亚组分析,结果显示:年龄亚组分析中,年龄≤14岁(I2=89%,P<0.00001<0.05)和年龄>14岁(I2=78%,P<0.00001<0.05)都具有高度异质性且具有显著性差异;干预周期的亚组分析中,干预周期≤8周(I2=76%,P=0.04<0.05)和干预周期≥8周(I2=90%,P<0.00001<0.05)都具有高度异质性且具有显著性差异,8周<干预周期<12周(I2=69%,P<0.00001<0.05)具有轻度异质性且具有显著性差异;干预频率的亚组分析中,干预频率≤2次(I2=64%,P=0.46>0.05)有中度异质性但无显著性差异,干预频率=3次(I2=80%,P<0.00001<0.05)有高度异质性且具有显著性差异,干预频率≥4次(I2=35%,P<0.00001<0.05)有轻度异质性且具有显著性差异。结论:软梯训练可以提高灵敏素质水平,由于灵敏素质包含的指标偏多,本文只选取T型跑测试、Illinois、往返跑作为结局指标,对于往返跑测试是否还存在其他异质性来源,还需进一步研究证明。  相似文献   

5.
研究依托计划行为理论,观察普通高校大学生课堂锻炼意向对终身体育行为的促进效应。研究随机抽取杭州市8所高校的部分在校大学生760人为调查对象,通过对调查数据的独立样本t检验以及进一步相关和多元回归分析,统计结果显示:(1)不同性别大学生在锻炼坚持行为、课堂锻炼意向、行为态度、主观规范、知觉行为控制等5项指标上均呈显著差异,男生均值都高于女生;(2)由行为态度、主观规范、知觉行为控制构成对大学生课堂锻炼意向的影响模型(男:R2=0.279、女:R2=0.293));由大学生课堂锻炼意向构成对锻炼坚持行为的影响模型(男:R2=0.393、女:R2=0.447)。研究结果表明,大学生课堂锻炼意向正向影响锻炼坚持行为,而锻炼坚持行为是反映终身体育行为的最重要指标,未来研究可对如何进行高校体育课堂教学改革培养学生的课堂锻炼意识,进而促进学生的终身体育行为进行探索。  相似文献   

6.
我国城市社区体育的发展受到城市化进程、居民经济生活水平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城市居民体育的整体参与率相对于以前有较大的提升,但参与主体有待多元化;城市居民体育参与广度较大,但深度不够。建议提升居民健身参与意识,完善社区体育管理机制等。  相似文献   

7.
目的:通过了解不同体质状况的青少年发生运动损伤的情况,为开展学校体育安全教育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北京市某初中1011名学生进行体质测评,并对其后一年中参加体育运动时发生损伤的情况进行调查,按照各体质指标不同水平分组,分析青少年体质状况与发生运动损伤的关系。数据处理采用SPSS13.0软件,包括描述统计、χ2检验、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等。结果:(1)一年中男女生发生损伤的比例分别为62.8%和52.8%,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6.371,P=0.012);(2)以正常BMI青少年为参照水平,超重和肥胖青少年发生运动损伤的几率分别是正常BMI青少年的1.386倍(OR=1.386,95% CI:0.980,1.960)和1.198倍(OR=1.198,95%CI:1.137,2.500);(3)平衡能力一般的青少年发生运动相关风险的几率是平衡能力良好青少年的1.285倍(OR=1.285,95%C:0.968,1.980),平衡能力较差的青少年发生运动损伤的几率是平衡能力良好青少年的2.007倍(OR=2.007,95%CI:1.086,3.710);(4)肺活量水平较差的初中男生发生运动损伤的几率是肺活量水平良好的初中男生的1.911倍(OR=1.911,95%CI:1.097,3.330)。结论:青少年发生运动损伤整体比例较高,肥胖、心肺功能差、平衡能力差是青少年发生运动损伤的主要体质内因。  相似文献   

8.
运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田野调查法、数理统计法等方法对云南5个革命老区县农村体育活动开展现状进行调查.结果表明:基层体育事业组织机构不健全及人员配备不齐;农村体育专项经费不足且来源单一;体育活动场所不足,活动开展形式及项目单一;农民体育意识差,对体育本质功能、体育消费的认知还不足;居民对农村开展体育活动满意度不存在性别差异,对体育活动的社会功能和娱乐功能认知上也不存在性别差异;参加乡镇开展的体育活动情况中存在性别差异,差异具有非常显著性(X2=78.534,P=0.000<0.01),在参与体育活动中项目的选择上存在性别差异,差异具有非常显著性(X2=107.555,P=0.000<0.01).针对存在问题,构建体育援助体系,通过建构体育援助体系主体,搭建体育援助网络平台,实施体育政策、体育科技文化、体育人才援助,有效推动农村体育事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9.
西安市社区公共体育服务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序列关联规则数据挖掘等方法,实证分析西安市社区居民公共体育服务需求与供给特征。研究表明:社区居民公共体育服务需求依次为,参与体育健身活动,占被调查对象总数的57.56%;社区体育活动设施,占被调查对象总数的51.93%;体育健身指导,占被调查对象总数的41.15%。在服务需求内容的关联性方面,参与体育健身活动与体育健身指导之间,参与体育健身活动与有定期组织社区体育比赛之间存在关联性特征。  相似文献   

10.
本文基于本研究以山西省太原市万柏林区6个街道20个社区老年体育活动现状进行了调查分析,以全面了解万柏林区公共体育服务供给和老年人参与体育活动现状。发现社区老年人参与体育活动目的,防病强身排在第一,其次是提高运动能力、调节情绪;体育项目选择排在前三的是健身走慢跑、广场舞健身操、太极拳;参与体育活动的场地大部分人选择公园,其次是公共体育场所、社区体育中心;并对参与体育活动的频次、组织形式、体育场地设施满意度、健身指导员的需求等进行了深入调查分析,以期为我国体育行政管理部门制定社区体育公共服务政策提供策略依据,有效提升社区公共体育供给能力,达到有效配置城市社区体育公共服务资源,为老年群体增强体质、保持身心健康提供更多便利。  相似文献   

11.
通过对兰州市社会体育指导员的现状分析,发现制约兰州市社会体育指导员发展的因素,对其原因分析.并有针对性地提出建议,以便更好地指导群众参与体育活动,更好地促进兰州市社区体育的发展。  相似文献   

12.
宁夏地区体育人口活动项目的参与率及变动因素调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用社会调查法、访谈法、文献法和数理统计等方法,以体育人口判断标准统计其体育人口数,对宁夏地区体育人口的活动项目、参与情况、变动因素以及趋势进行调查研究。结构表明:宁夏体育人口活动的主要项目集中在散步跑步、气功、太极拳、体操(徒手体操)、羽毛球、乒乓球、体育舞蹈,活动项目的参与率在年龄维度上随年龄增长部分活动项目的参与率呈上升趋势;部分活动项目的参与率呈明显下降趋势;部分活动项目的参与来呈上下起伏不定态势。  相似文献   

13.
1995年颁布《全民健身计划纲要》以来,我国的大众体育公共服务网络覆盖面增大,城市体育公共设施日益完善,市民体育活动的开展有所推进。但是,市民的体育健身参与状况仍不乐观。通过整理近三年来核心期刊的相关文章,探索我国市民体育健身参与的研究进程,认为:大众的休闲意识制约体育健身的广泛参与;市民体育生活化的愿景尚未实现;我国体育公共服务与健身的个性需求存在矛盾;市民体育参与率的提高离不开体育志愿者的支持。  相似文献   

14.
通过问卷对武汉市中心城区的社区体育环境进行调查和研究,以深入了解武汉市社区体育环境的发展内涵并提出针对性的改进建议。方法:运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数理统计法以及专家访谈法,对社区居委会和该领域的相关专家进行访谈,对838位居民采用社区体育环境问卷进行调查。研究结果:(1)从整体层面来看,武汉市主要城区的社区体育环境均值得分为3.1515分,略高于中等临界值;(2)从社区体育环境分维度得分来看,社区体育环境各维度的均值得分高低依次为:社区体育建成环境、社区体育场地设施、社区体育组织、社区体育活动氛围以及社区体育文化交流。结论:武汉市城区的社区对体育环境的建设也是较为重视的,其中体育建成环境建设较好,体育场地设施、社区体育组织以及体育活动氛围次之,体育文化交流较少。建议:(1)开展“线上互动、线下参与”组织模式,引导社区居民参与体育活动;(2)打造“学校—社区—卫生部门”三方联动模式,提升居民健康水平;(3)提高社区居委会工作人员、社区体育指导员体育文化素养,使社区体育工作落到实处;(4)保持社区辖区内的体育场地卫生,提高服务意识。  相似文献   

15.
运用文献资料法对中国社区体育产业的发展现状及趋势进行梳理,发现当前中国社区体育产业发展主要存在以下问题:居民缺乏文化基因,体育消费观念不强;社区体育市场细分不够;政府扶持力度不够;社区体育产业社会效应不足,难以获得投资;社区体育缺乏相应的管理人才;社区体育的配套设施不足;忽视了社区体育需求,致使大众体育参与热情不高。对策:基于地域特色,培育社区体育文化,塑造体育消费行为;基于群体需求差异发展社区体育产业;政府应加大扶持力度,目光长远,走产业化发展道路;塑造特色社区赛事,获取投资机遇;培育社区体育人才,规范社区体育产业发展;完善社区体育设施,创造产业发展可能;基于群体需求举办社区体育活动,激活大众参与热情。  相似文献   

16.
本文针对目前河南省高校高年级女生自发和有组织参与课余体育的特征进行了调查研究。具体研究发现:河南省高年级女生对学校有组织的课余体育的参与率较低,参与的空白区较大,但参与需求较高;女大学生对参加体育锻炼的重要性有一个较明确的认识,课余体育自发参与率较高,参与效果较好,选择的项目丰富但特点鲜明,体育参与时间空间较为隐蔽,体育消费意识仍需引导和开发。  相似文献   

17.
目的:编制青少年体育核心价值观问卷,并检验其信效度。方法:根据前期扎根理论成果,结合文献资料和专家访谈法形成初始问卷,以初测对象306名青少年对初始问卷进行项目分析和探索性因素分析;以复测对象260名青少年对复测问卷进行验证性因素分析、信效度检验后形成正式问卷。结果:青少年体育核心价值观问卷共包含35个条目,分属健康、道德、能力、安全、交往、竞争、精神、终身价值观8个维度,共解释总变异的67.357%;验证性因素分析结果表明,问卷拟合指数良好(χ2/df=1.98,GFI=0.89,CFI=0.95,IFI=0.96,NNFI=0.93,RMSEA=0.056);总问卷内部一致性达0.95,各维度α系数介于0.77-0.954,重测信度介于0.763-0.938;效度分析各维度之间以及分维度与总问卷之间相关性显著。结论:本探究所编青少年体育核心价值观问卷具有良好的通俗性、区分度、信度和效度,可以作为我国青少年体育核心价值观的测评工具。  相似文献   

18.
吉安市学生课外体育活动调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和访谈法等研究方法,对吉安市重点中学学生课外体育活动现状及影响因素进行调查和分析.主要结论:吉安市重点中学学生参加课外体育活动的形式多样,其中课间体育活动和班级体育活动开展状况较为理想,学生参与率较高.但是课外体育活动项目较集中,分布不均衡,有些项目(网球、游泳等)几乎空白,而且项目选择存在男女差异;学生参加课外体育活动的频度较高,但是参与活动的时间相对不足;绝大多数学生对课外体育活动感兴趣,但有多种因素影响中学生参加课外体育活动,其中客观因素主要是升学压力和场地问题,主观因素主要是缺乏合适的活动伙伴.  相似文献   

19.
"屏前静态行为"与"体育参与"是当前影响青少儿体质健康的2个重要因素,通过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研究发现:青少儿寒暑假存在过度屏前静态行为,学段与屏前静态行为成正相关,外界监管是影响屏前静态行为的重要因素,可及性是青少儿选择电子媒介的关键因素。寒暑假期间青少儿体育参与率较低,其中大学生体育参与率最低,依次是小学生、高中生和初中生。青少儿屏前静态行为与体育参与两者之间存在负相关,同时两者发展规律不同,具有相对独立性。  相似文献   

20.
运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数理统计法等,对武汉市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的体育服务需求与供给现状进行研究。研究表明:社区老年人有较强的参与体育活动愿望,且参与体育活动在时段选择、时间长度、时间频率、活动强度等方面有着自身的规律;而养老服务中心的体育服务在场地设施、健身指导、信息宣传等方面与老年人的需求存在差距。建议:社会转型期的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的体育服务应做到体育服务供给主体多元化、体育服务内容多样化、体育服务人员专业化、体育志愿服务常态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