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一、朝鲜核危机2 0 0 2年 10月 ,正当人们为美国“打伊”动向惴惴不安之际 ,相对稳定的朝鲜核争端又风波骤起 :10月9日 ,朝鲜官员与美国总统特使凯利的会谈中出人意料地承认“朝鲜正在开发核武器” ,美国认为朝鲜单方面破坏了朝美 1994年达成的《日内瓦朝美核框架协议》 ;11月 14日 ,美国以朝鲜破坏 1994年朝美核框架协议为由 ,决定从当年 12月起中断向朝鲜提供重油 ;12月 11日 ,一艘装载 15枚“飞毛腿”导弹的朝鲜舰船在开往也门的途中被截 ,其后美国放行被扣舰船 ;12月 12日 ,朝鲜以冬季能源严重短缺为由宣布将要冻结核设施以供电力生产所…  相似文献   

2.
就在朝鲜核问题扑朔迷离、陷入僵局之时,朝鲜却以其令世界震惊的举动,再次吸引了全世界的眼球。2006年10月9日,朝鲜宣布该国已成功地进行了历史上首次核试验。这一惊世之举,立即遭到包括中国在内的世界各国的坚决反对和强烈谴责。  相似文献   

3.
1.三天的路强作一天走,走完了至少躺十天。——朝鲜谚语2.纵火者喊“火”的声音比一切人都高。——朝鲜谚语3.当人人都发疯的时候,清醒的人只能被宣布为疯子。——丹麦谚语4.狼在梦中也想着羊群。——阿拉伯谚语  相似文献   

4.
朝鲜政府2003年1月10日发表声明,宣布朝鲜退出《不扩散核武器条约》,但同时表示朝鲜无意开发核武器,只要美国放弃对朝敌对政策和解除核威胁,朝鲜可与美国另行查证朝没有制造核武器的事实。  相似文献   

5.
准确把握影响朝鲜"弃核"的关键变量,是有效解决朝核危机的重要前提。对影响朝鲜"弃核"主要因素的分析,可采用层次分析法在国际和国内两个层面展开。受传统国际关系研究方法的束缚,已有研究主要关注国际系统层次变量的分析,而缺乏对朝鲜国内系统层次变量的分析。由东北亚地缘政治格局和朝鲜特殊政治生态等因素所决定,朝鲜"弃核"的关键因素源于其国内层次变量。其高度集权的领袖体制,使最高决策者对"弃核"具有决定性的影响力。引入国际政治心理学的分析范式可以进一步发现,朝鲜最高领导人的个性特征、心理认知模式和行为逻辑,决定了朝鲜在短期内难以改变其既有的核战略。中、美、俄、韩等国只有克服在朝核问题上的合作困境,通过新的政策组合,使朝鲜决策者形成拥核将最终危害其根本利益的正确认知,朝鲜弃核才能成为现实。  相似文献   

6.
朝鲜核问题是当前国际问题中的热门话题之一。本文基于建构主义的有关原理,认为朝鲜核问题产生的实质在于美朝各自对于对方“敌人”身份的认同,并据此分析了朝鲜核问题的原因及其未来走向。  相似文献   

7.
关于生与死     
[热点素材] (一)挑战国际正义的表演2006年8月15日,小泉悍然拜鬼,公然挑战国际正义,中国外交部强抗议。韩国、朝鲜对小泉参拜靖国神社表示失望和愤怒。8月15日是一个特殊的日子,61年前的这一天,日本宣布战败并且无条件投  相似文献   

8.
朝美签署核问题“框架协议”1994年10月21日,朝美双方经过长期艰苦的谈判,终于在日内瓦正巳式签署了关于朝鲜核问题的“框架协议”。根据协议,朝鲜同意冻结现有的核计划,包括同意将其石墨减速反应堆改换成轻水反应堆。美国则负责在大约10年时间内为朝鲜建造...  相似文献   

9.
朝鲜核危机     
第一现场2003年1月10日,朝鲜政府发表声明说,由于美国放弃了1993年6月朝美“共同声明”有关不敌视朝鲜和不对朝鲜施加核威胁的规定,朝鲜将不再接受《核不扩散条约》中的安全保障协议的约束,并将正式退出《核不扩散条约》。11日,朝鲜再做惊人举动,宣布将重新启动1999  相似文献   

10.
10周年 1994年10月,美朝通过多轮谈判解决了在朝鲜核问题上的争端,并签订日内瓦核框架协议。  相似文献   

11.
20世纪90年代朝核危机爆发以来,各方围绕朝鲜核政治的博弈动机一直扑朔迷离。笔者认为,朝鲜追求和发展核武器的动因是复杂多重的,朝鲜核政治的本质乃是各方现实利益的杯葛和较量。以解决朝核问题为主旨的六方会谈,由于其本身的功能缺陷及受到诸多因素掣肘,在实现朝鲜弃核和半岛重归和平方面还有很长路程要走。  相似文献   

12.
朝鲜核问题是国际社会关注的问题之一,而几经周折达成的朝美核框架协议则是关系到朝鲜半岛局势的缓和,东北亚地区的稳定和美国与朝鲜关系改善的重要问题。本文就落实该协议所遇到的各种困难及前景进行了分析。并且指出和平解决朝鲜核问题对朝鲜半岛局势及区域合作将产生积极影响。  相似文献   

13.
新闻事实:8月8日,朝鲜半岛核问题第四轮六方会谈决定休会3周,以便为复谈协调立场。在本轮会谈的13天中,各国间的双边磋商多达120余次。中方为推动会谈进展,与其他各方的会见、会谈、磋商和会晤达66次。此外,朝鲜与美国也多次坐下来,交换了看法。朝鲜代表团认为,复谈能否取得成果,关键在  相似文献   

14.
朝鲜经济改革始于1998年修宪。在金正日时代历经国有企业重组、改变经济规划方法、改变企业管理方法、调整工资和价格过程。金正恩时代的朝鲜经济政策继承了金正日时代经济改革措施的特点。朝鲜社会科学院( KASS)经济研究所教授李基松(音)2013年5月在接受日本记者采访时表示,朝鲜已实施“土地担当制”或土地承包责任制政策并给予农户对于超额农作物的处置权;朝鲜国有企业已实行新独立核算制度。朝鲜经济政策根本性变革已可见端倪。但朝鲜核问题使东北亚特别是朝鲜半岛地区冷战格局犹存。  相似文献   

15.
经过长达6个月的斡旋、磋商和磨合,有关朝鲜核问题的第二轮六方会谈终于在春意盎然的北京召开了。在诚意和耐心的前提下,六方重新聚首,共同探讨朝鲜核问题的解决办法。  相似文献   

16.
关心国际时事的同学会发现,最近核问题再度成为国际焦点。近日,朝鲜进行的核试验,引起了国际社会的强烈反对。那么,到底什么是“核”,为什么朝鲜如此强烈地想要进行核试验呢?还是先让我们和课题小组的同学们一起来认识一下这能量无比的“核”吧!  相似文献   

17.
一组织“远征朝鲜舰队”侵略朝鲜为侵略朝鲜而一再制造口实的美国强盗,有了夏曼号事件,便决心使用武力,侵略朝鲜。一八六九年三月七日,美国驻华公使弗列德力、洛(Frederic Law)为获得在朝鲜优先权起见,先向满清政府,开始交涉,并致照会,宣布对于朝鲜,实行“远征”之意。这就是美国政府为缔结侵略性的商约,而公开使用武力的开始。美国政府藉口调查夏曼号事件,决定对于朝鲜派遣舰队。先由修勃特率领军舰“瓦秋谢夫号”,开往朝鲜侦察,并无所得而回,后又派军舰“  相似文献   

18.
1875年,日本政府强行宣布琉球改制,禁止琉球对清朝贡,“球案”由此引发。清政府以“球案”为鉴。加强了对朝鲜控制,企图加强中朝宗藩体制。但由于清政府在“球案”中懦弱的表现,以及朝鲜部分统治者对清加强控制的反感,朝鲜越来越倾向于日本。1895年在甲午中日战争中,清政府战败。中朝宗藩体制荡然无存。  相似文献   

19.
危险和希望--伊拉克战争背景下的朝鲜核问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两极端之间的最糟状态 :到对伊战争爆发为止的朝鲜核问题形势  从去年 1 0月朝鲜核危机开始 ,到今年 3月伊拉克战争爆发 ,朝鲜核问题可以说处于两种真正最可怕的极端情况之间的最糟状态。一种极端情况是核危机升级为军事冲突和战争 ,另一种则是它虽然并未恶化到那种地步 ,但却经久地得不到惟一合理的解决 ,即获得了某种安全保障承诺的朝鲜真正履行可予严格核查的非核化 ,以至向另一个方向恶化到朝鲜核武库最终形成 ,从而必不可免地引起非常广泛和严重的国际不安全恶果。在上述近半年时间里 ,这两种极端状况当然都没有出现 ;然而尽管如…  相似文献   

20.
克林顿政府在处理朝鲜核与导弹问题上采取了接触包容、以谈促变的政策,其对朝政策实施效果可谓得失参半。虽然暂时冻结了朝鲜的核与导弹发展、初步改善了几度紧张的美朝关系,但是,由于对朝战略判断失准、国内政治因素牵制,不仅没有根本解决朝鲜的核与导弹问题,美朝关系正常化也未能实现。总体而言,克林顿政府对朝政策只是取得了可以逆转的有限成功。不过,这些成功经验却值得奥巴马殷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