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某一天,这个世界上所有拥有手机的人都收到了这样一条有头无尾的短信:哪里有人类,哪里就一定会有什么?短信最后还说,所有回复短信并答对这个问题的人,都将会拥有一生享用不尽的幸福。小孩子说:哪里有人类,哪里就一定会有梦想。年轻人说:哪里有人类,哪里就一定会有挑战。中年人说:哪里有人类,哪里就一定会有责任。老年人说:哪里有人类,哪里就一定会有回忆……作家说:哪里有人类,哪里就一定会有故事。哲学家说:哪里有人类,哪里就一定会有思想的闪光。画家说:哪里有人类,哪里就一定会有一道亮丽的风景。政治家说:哪里有人类,哪里就一定会有劳动…  相似文献   

2.
蒋生义同学: 上次我们谈到美是人类千古之谜,当然不是说人类无法把握美、创造美,而是说人类对美总是难以达到共识。现在我们要讨论的问题也是这样。这个问题也可以这样表述:美是人类独有的社会现象。你可以先试着回答一下,美是不是无法独立存在的社会现象?你也可以这样问:只有人类才有审美吗?  相似文献   

3.
一提出问题 师:同学们,今天吴老师和大家一起学数学,我们一起看屏幕. (课件出示) 师:你看到了什么? 生1:左边的花坛中每行有12朵花,有这样的8行. 师:好!不仅看到了有花,还看到了重要的数据. 生2:右边的花坛中每行有8朵花,有这样的8行.  相似文献   

4.
如果有人问你:人类是从什么进化而来的?你肯定会大声地回答:当然是由猿猴进化来的。可是,如果有人这样告诉你:人类是由鱼类演变而来的,你相信吗?这也是不少科学家致力研究的问题。不管你信不信,这其中还确实有几多科学的依据呢。首先,解剖学已经证实:人的胚胎在早期发育阶段有过鳃裂。鳃裂是造鳃的初步表现,而有在水中用于呼吸的鳃,恰恰是鱼类的一个重要特征。只不过在发育过程中,鱼类的鳃裂发育成了呼吸水流的通道,而人类的鳃裂则在不久后即从胚胎中消失。但是,鳃裂的出现的确成为人类起源于海洋的有力证据。第二,从人类血液的成分来看,又…  相似文献   

5.
审美化——当代教育的新境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问题的提出人类的审美活动随着人类社会的进步而不断地拓展着自己的地盘,也必然发生在作为人类基本实践活动之一的教育领域。马克思在分析人类劳动与动物本能活动的区别时,曾指出:“人也按照美的规律来塑造物体。”笔者认为,教育作为人类的自我建造活动,更应按照美的规律来进行。如果说美的因素在教育中暂时还比在艺术中所发挥的作用要小的话,其原因决不在于教育。这正如苏联美学家叶果洛夫所说的:“在人的任何活动中……都有着这样或那样的审美价值。问题的实质并不在于,美在有些地方表现得多些,有些地方表现得少些,而是在于怎样为最充分地表现美创造条件,  相似文献   

6.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数学教科书一年级下册第16页中有一道题是这样的:△△△△△△△△△△△△△13-□=□显然题意是要求学生能够根据图意提出数学问题并列出算式。大多数的学生提出的数学问题都是这样的:“一共有13个△,左边有6个,右边有几个?”“一共有13个△,拿走了6个,还剩几个?”当我正要让学生根据提出的数学问题列出算式时,平时爱调皮捣蛋的学生朱××站了起来:“妈妈买来13个苹果,我送给奶奶6个,还剩几个?”“上面画的是△,怎么能说成苹果呢?”“哦!你把△想像成苹果,还送给了奶奶,真不错!”学生们议论纷纷。教室里一下子热闹了起…  相似文献   

7.
在讲授工科物理化学的过程中,有的学生提出这样一个问题:既然热是系统与环境因温度差而交换的能量,那末当纯物质在恒温下进行相变化时,系统与环境的温度一样,为什么还会有热的传递呢?显然,这是由于还没有正确理解热的概念的缘故。多数物理化学教材是这样定义“热”的:系统与环  相似文献   

8.
人类怎能有天敌?如果有,这太可怕了,除非是变异出什么新物种了,否则,人类怎能有天敌? 由全国职业高级中学语文教材编写组编、人民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的职业高级中学语文课本第三册第二单元(说明文单元)有这样一课: 《鼠害:人类世纪末的警报》,课文中有这样一句话: “老鼠,已成为人类最大的天敌。”  相似文献   

9.
大话飞机     
你有没有想过这样的问题:为什么我们不能像鸟一样在天空飞翔?其实,能在天上飞翔一直是人类的梦想。  相似文献   

10.
我的手指还能活动:我的大脑还能思维: 我有终生追求的理想: 我有爱我的和我爱着的亲人和朋友。 "霍金先生,卢伽雷病已经将你永久固定在轮椅上,你不认为命运让你失去很多的出路吗?"在一次学术报告后,一名记者对数学大师提出这样的问题,大师的脸上充  相似文献   

11.
人类自觉地开发利用海洋已经有几千年的历史了。虽然人类在开发海洋利用海洋方面已取得了不少成就,其中有些是几十年前还难以预想的,但海洋给人类提出的问题毕竟太多了,用人类过去几千年积累的知识,甚至将来上千年的研究,也难以把这些问题一一解决。人类至今还没有到达一万米深的海底;全世界数千年来详细调查过的海底还不到全部海底面积的5%。难怪许多科学家感叹,人类  相似文献   

12.
地理教学中,我们常遇到学生这样杞人忧天的问题:"假如地球停止了自转会发生什么现象?""假如恐龙没有灭绝,人类怎么办?""假如陆地都被海水淹没,人类到哪里居住?""假如人类的平均寿命达到一百岁,地球是否人满为患?"等等,当这些问题一个个提出之时,课堂上犹如投进一个个"思维炸弹",学生的思维热情迅速被激  相似文献   

13.
应《江苏教育》之约,我也来谈谈有关中等学校的政治课的问题。因我近来对这一方面的业务颇有点荒疏,谈起来,不免或者流于空泛,或者发生错误。想谈三个问题,以供读者讨论。三个问题是:政治课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关系,授课的方法;教师的学习。先谈第一个问题。首先想提出这样一个开宗明义的问题:什么是政治课?当我提出这个问题之前,曾经考虑过,在目前还要提出这样的问题,是不是会被人认为未免失之肤浅?上了这么多年的政治课,难道还  相似文献   

14.
窦旭 《华章》2007,(12):51-51
当前世界生态问题非常严峻,造成这个问题的深层原因是社会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又是社会生产力发展不够充分造成.因此解决生态问题还得从根源上着手,这样才能标本兼治.大力发展生产力是解决生态问题的根本途径,同时加大政府的宏观引导,让生产力朝着有利于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的保护上来.这样,人类的生产和生活才不会有后顾之忧,才能保持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可持续性.  相似文献   

15.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人类对教育的关注度也越来越高。同时,对学生的期望也越来越高,尤其针对学生是否能提出有效问题这一问题上。人们常常谈论到这样一句话:不会提问题的学生不是真正优秀的学生。而一位伟人曾说过这样一句话:"提出一个有效的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具有难度,因为,解决问题往往是数学或者实验的技能问题罢了,而提出问题则是一个人创新思维的实践。"由此可见,能否提出有效问题是多么重要的一件事情。针对如何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提问的有效性进行如下的探索。  相似文献   

16.
最初,人类以为只有自己才配有喜怒哀乐这样高级的情感。后来,科学家研究发现,不少动物也具有这样的情感。近年来,科学家还发现植物其实也有喜怒哀乐。  相似文献   

17.
我在教学“年、月、日”这部分内容时,碰到过一个这样的问题:公元纪年法中有没有公元0年(因为学生知道“0时”这个时刻概念)?应不应该有公元0年?对于这个问题,我是这样思考的:首先必须明确两个概念,时刻点与时间段。时间长河好比是一条直线,它始终是连续不断的,前无起点,后无终点,人类的历史只是这条时间直线上有限的一段而且还在往下延续。时刻点就是这条时间直线上的一个个具体的点;时间段就是这条时间直线上两个具体的时刻点之  相似文献   

18.
一个由母鸡孵小鸡而引出的问题有位生物学家做过这样一个实验:与人工孵化的雏鸡相比,由母鸡孵出的雏鸡对母鸡的“召唤”作出的反应更强烈,对新环境的适应能力也更强。这个结果提示,母鸡在孵小鸡时除了给予鸡蛋必需的温度之外,还与出壳前的雏鸡建立了某种情绪联系。那么人类胎儿与母亲之间有没有某种导致暗示作用的情绪联系呢?  相似文献   

19.
前几年,谈到现代化问题时,有些人提出:人类现代化的主流是在西方文化背景下发生的,它与西方的思维方式、价值观念,甚至生活习惯有着基本的联系,因而对整个人类发展有导向的意义;而传统的中国文化代表着一种保守、落后的思想倾向,它正在走向衰落,因而不具备导向现代化的文化价值。基于这样的论断,一些搞自由化的人鼓吹,中国要实现现  相似文献   

20.
在三年级教学《种子的萌发》这一内容时,教师希望通过教学,使学生能认识种子的一般构造,并知道怎样能使一粒种子萌发。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有一位学生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蚕豆种子被剖开来后,它还能发芽吗芽”这是一个多么有意思的问题呀选问题源于课的伊始,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对蚕豆种子进行了解剖,学生或用小刀,或用美工刀,三下五除二,一粒粒蚕豆种子被解剖得四分五裂。学生通过解剖发现了蚕豆种子的外面有一层皮,里面有“肉”,细心的学生还发现蚕豆种子的肉上还长有一个“芽”。在听到学生提出这样一个问题后,教师应该怎么做呢芽教师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