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传统的观点认为,客体必须是一种客观存在。但笔者认为,客体并非一定是客观存在,主观存在也可以成为客体。如果把客体界定为一种客观存在,那么精种客体是什么?也是客观存在吗?如果说精神客体的客观性在于它具有不依赖认识主体的意志为转移的属性的话,那就是用客体的对象性去说明了精神客体的客观性。但是,精神客体的客观性并不来自其对象性,而是来自其对物质客体的依赖性上,如果没有物质客体作载体和承担者,就不会有精神客体的存在。精神客体的本质属性是主观性。  相似文献   

2.
传统的观点认为,客体必须是一种客观存在,但笔认为,客体并非一定是客观存在,主观存在也可以成为客体,如果把客体界定为一种客观存在,那么精神客体是什么?也是客观存在吗?如果说精神客体的客观性在于它具有不依赖认识主体的意志为转移属性的话,那就是用客体的对象性去说明了精神客体的客观性,但是,精神客体的客观性并不来自其对象性,而是来自其对物质客体的依赖性上,如果没有物质客体作载体和承担,对不会有精神客体的存在,精神客体的本质属性是主观性。  相似文献   

3.
综合文化范畴的中西本义,可将它合理地界定为主体改变客体的自然存在方式,使自然世界转变成为主体而存在的价值世界的活动,包括自然的人化和人的社会化两个基本方面。文化是为实践与认识的内在矛盾所推动的特殊运动形式,表现为实践与认识两种基本活动形式。历史作为文化的存在形式,是标志自然的人化和人的社会化的程度和状态的范畴。  相似文献   

4.
认识论的基本问题是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但存在又有两个方面,一是主体的存在,二是客体的存在。因此,研究认识论的基本问题,就不仅要研究思维与客体存在的关系,而且还要研究思维与主体存在的关系。因为认识是作为主体的人的认识而存在的,所以在哲学史上,不同的认识论派别不仅是通过它们对于认识和认识客体的关系的不同观点获得表现的,而且主要地也是通过它们对于认识和认识主体的关系的不同观点表  相似文献   

5.
真理是主体对客体的正确反映,在这个动态的结构中,虽然主体起着能动的主导作用,但是,没有客体就不会有任何反映,更谈不上真理的产生。客体是进人人的认识和实践活动领域并与主体发生关联的客观对象,它具有客观性、对象性和动态性的基本属性,主要形式有自我客体、自然客体、社会客体和精神客体。深入探究客体问题,也是坚持马克思主义真理观的必需。  相似文献   

6.
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观念反映,这种反映并不改变客体的形态,只是在主体大脑中以观念的形式再现客体,从而形成观念性的东西。主体对客体这种观念形态的反映何以能够实现,除了必须以客体的存在作为前提外,还必须依赖于主体的能动性;而主体在认识过程中所以有巨大的能动性,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主体具有反映它的认识能力的认知结构。主体在进行认识活动时,有没有一个认知结构存在?哲学家们进行过长期的探索,经典作家也进行过深入的研究。在这里,我们也提出一些看法。  相似文献   

7.
教学一般认为是教育者与受教育者的双边活动。这是我们常见的教学形式,我认为,它不是唯一形式。还有一种形式,是受教育者自我设计并自觉完成的自我教学活动。这种形式早已存在于人们的社会生活之中,只是还没有被人们特别认识罢了。一个人在某个阶段里主动地向自身提出目标,确定任务,选择方法,能动地自觉地完成自己确定的学习任务,检查学习效果,自我完成一个教学过程。它符合一般教学规律,有教学目标。教学任务和教学内容以及教学方式。我们称这种教学形式为自我教学。为了区别,我们把由他人指导的教学称之为客体教学。与客体相对称的自我教学亦可称为主体教学。  相似文献   

8.
搞清认识主体和客体及它们之间的关系,有助于我们更好地进行认识和实践活动。本文就此问题作一初步探讨。一、认识主体认识主体是一个复杂的系统,我们可以对它作以下几方面的考察。首先淡谈认识主体的概念及其产生。我们知道,认识主体属于主体,但主体不一定就是认识主体,只有在认识论意义上的主体,才是认识主体。当  相似文献   

9.
历史认识是历史学家通过运用历史认识工具、历史认知图式和史料、历史遗存物去实现客观历史实在的重构,是史学主体通过史料中介对史学客体的能动反映.探讨史学认识主体与客体的关系,批判地汲取实证主义、主观主义等传统史学的精华,对史学认识过程中坚持唯物史观,并在唯物史观指导之下处理好历史与现实的关系,充分发挥史学的社会功能具有重要意义.本文考察了实证主义、主观主义和唯物史观的历史认识论,阐明了唯物史观科学地处理认识主体与客体的关系,真正做到认识主体与客体的能动统一.  相似文献   

10.
论生成主体观的主体在先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为认识主体的人无论从类还是从个体来看,都经历了一个从前主体向主体的转化或生成过程.只有已经生成的主体才能将客观存在变为自己的认识对象.没有主体,客观存在只能是自在自为的存在,不能转化为客体,主体的生成是客体产生的先在条件,没有主体就没有客体,主体先于客体是生成主体观的关于主客体关系的必然结论。  相似文献   

11.
美感的产生     
美感,又称审美感受.它是人的一种心理现象,是人对客观存在的美的认识和评价,并由此而引起的情感活动,是客观现实中的美在人脑中的主观反映.美感的形成,以现实生活中客观存在的审美对象为物质基础.没有现实生活中美的存在,就谈不上审美主体对美的感受和体验.所以,客观存在的审美对象,它是美感的源泉,是第一性的.客观存在的审美对象,不以审美主体的意志为转移,但它自身并不是静止不变的,而是发展变化的.这种发展变化一方面体现在自然本身的变化中,如花开  相似文献   

12.
论非理性认识形成的客观基础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从认识主体方面来说,构成人们进行非理性认识的情感、意志诸因素和直觉、灵感等形式,都是一种客观存在;从认识客体方面来看,客观事物发生发展的偶然性、不确定性和随机性,事物之间的相似性以及潜意识产生的条件等等,也不是人们臆想出来的.因此可以说,非理性认识的形成,有它坚实的客观基础.  相似文献   

13.
认识是主体对客体观念的反映形式,这种反映并不改变客体现存的状态,只是在主体大脑中以观念的形式再现了客体,从而形成观念的东西。主体对客体这种观念形态的反映之所以能够实现,从根源意义上依赖于主体实践活动的能动性,但是又不能简单、直接、完全地归结于实践。因此要充分地说明主体观念反映客体的认识活动之所以能够发生,还必须从主体本身入手。本文试图通过对主体认识结构及其建构过程的考察,从另一个侧面对这一问题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4.
审美是人类掌握世界的一种特殊形式,指人与世界(社会和自然)形成一种无功利的、形象的和情感的关系状态。审美是在理智与情感、主观与客观的具体统一上追求真理、追求发展,背离真理与发展的审美,是不会得到社会长久普遍赞美的。在美术欣赏活动中,欣赏客体与主体发生一种审美关系。一方面,客体对人的审美感知和体验、审美能力和需要的本质特性的制约。另一方面,由于客体具有审美价值,主体对其感知与体验必定表现为评价性;客体在主体心理中的地位和认可程度,都具有主体的评价标准和情感态度。虽说评价本身不能创造价值,但审美价值必须经过评价才能被认识和掌握。在教学中,这种评价是多方位和多层次的。本文就此谈谈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15.
图式是认知结构的起点和核心。有了图式,主体才能够对客体的刺激作出反应。皮亚杰认为,发展是个体在与环境不断地相互作用中的一种建构过程,其内部的心理结构是不断变化的,而所谓图式正是人们为了应付某一特定情境而产生的认知结构。皮亚杰把认识图式的发展过程称为主体的建构。在皮亚杰看来,客体只有通过主体结构的加工改造以后才能被主体所认识,而主体对客体的认识程度完全取决于主体具有什么样的认识图式。就这一意义而言,皮亚杰客体结构是主体建立的。随着主体认识图式的发展,对客体的认识也不断深化,皮亚杰把这个过程称为客体的建构。认识的发展实际上就是通过活动使主体和客体发生相互作用,在相互作用中进行主体和客体的双重建构。  相似文献   

16.
本文从教育史认识的本性同题、是否存在客观的教育史和教育史认识的主体性与客体性的关系三个方面来阐释劳伦斯·克雷明的教育史学认识论.在克雷明的教育史学认识论文本中,教育史研究显然被视作了一种意义体系.在这个意义体系内,主体与主体的关系并不是孤立存在的二人世界或者多人世界,而是以他们共同拥有的客体世界为前提的.这个客体世界即为当下的教育状况,它是一个网状物,是主体无法超越的,在很大程度上是主体同相互理解和交流的信息平台.  相似文献   

17.
一、关于价值价值问题是现代哲学研究的一个中心问题。我们赞同李德顺同志在《价值论——种主体性的研究》(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7)一书中所表达的关于价值问题的意见和见解。主客体关系是人类的一种普遍的基本关系。主客体之间的相互关系就是它们的相互作用。主体与客体的相互作用表现为两项基本的活动形式:实践和认识。主客体之间的任何相互作用都必须而且只能通过实践、认识的途径和方式来进行。主客体相互作用的内容,包括统一的两个方面:客体对主体的作用即主体对客体规律的接受和服从;主体对客体的作用即主体按照自己的需要改造客体,使客体为自己服务。前者为客体性内容;后者为主体性内容,即价值。故价值是客体及其属性在主体的实践—认识活动中所形成的为主体服务的效果。  相似文献   

18.
(一)客体、认识对象与认识背景客体、认识对象与认识背景是一组既相联系又相区别的认识论范畴,然而这组范畴之间的关系以往并未搞清楚。一个突出的表现是,人们在定义客体范畴时往往将它等同于认识对象,似乎客体就是认识对象,认识对象就是客体(类似“客体是与主体处于对立统一的矛盾关系的作为认识对象的客观的具有社会历史性的存在”的提法很多,这里仅举一例)。这  相似文献   

19.
人们经常从类型学角度,将文学批评划分为主观批评与客观批评(或为主体批评与客体批评)两大类。认为前者注重文艺主体因素,将批评看作批评家主体意识的投射,后者强调文艺的客体因素,并对文学作品进行理性的逻辑判断。尽管有许多研究者将社会历史批评作为一种客体(观)批评来对待,而实际情况是,在社会历史批评内部,也存在着一定的差异。由于批评家在思维方式、文学观念、个性气质、批评视野和批评过程等方面存在着一定的差异性。因此,在中国现代社会历史批评模式中,同样也形成了两种类型的批评形态,即主观批评与客观批评两种批评模式类型。中国现代社会历史批评模式中的主观批评。是以  相似文献   

20.
杜夫海纳现象学美学中的情感先验丰富和发展了康德的先验哲学,将先验由逻辑认识的条件上升到本体论的高度,杜夫海纳认为情感先验是客观存在的,它既规定了主体,又规定了客体。这一理论极大地丰富了审美经验的认识维度,为当代美学研究拓展了新的视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