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创新素质的培养和开发是当今教育的根本任务.儿童创新素质的培养涉及很多方面,学校教育是培养儿童创新素质的基本途径,而课堂教学是主渠道.和谐、民主、自由、安全的课堂教学,有利于儿童创新素质的培养和发展.调查结果表明传统的教育观、学生观仍束缚着教师的头脑.在教学中,教师处理问题的方式越来越消极,过分强调教师权威,师生互动过于集中,使学生的心理自由、心理安全感在下降,严重阻碍了学生创造性的发展.  相似文献   

2.
创新教育要求教师具有较高的创新素质,这是教育改革发展的需要,是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需要,也是教师自身不断完善和提高的需要。教师的创新素质具有整体性、综合性、独特性和可开发性等特征。创新教育要求教师进行课堂教学改革,开发学生的潜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提高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3.
<正>课堂教学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渠道,要减轻学生过重课业负担,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教师必须具有创新意识,改革传统的教学模式,不断提高自身创造性教学的能力。那么,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如何为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创造良好条件呢?我认为首先要努力营造一个良好的创新氛围,为学生提供创新的舞台。一、建立和谐师生关系,让学生具有创新的欲望罗杰斯指出:"创造活动的一般条件是心理安全和心理自由,只有心理安全才能导致心理自由,也才能导致学生的创造  相似文献   

4.
加强教师心理修养 优化课堂心理环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肇普 《教育探索》2002,(8):63-63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对教学目标的把握,除了向学生传播知识和提高学生的能力以外,还应该维护学生的心理健康,促进学生个性心理品质的发展。教师对教学方式的运用,除了直接地、明确地向学生提出要求以外,还可以充分运用课堂心理环境来影响学生的行为。当前,在我们的课堂教学中,应该通过创设积极的课堂教学心理环境,使学生在掌握学科知识和提高能力的同时,发展学生包括个性心理在内的多方面的素质,这是提高教学质量,实现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的重要课题。所谓课堂心理环境,就是指在教学活动中,能为学生所察觉和感悟到的,并能影…  相似文献   

5.
冯苑 《池州师专学报》2002,16(3):106-108
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是对传统教育的根本变革,是中华民族面对世界挑战的客观要求,是实现学生身心充分发展的客观需要。构建培养创新精神的课堂教学策略教师要做到;营造自由、和谐的课堂教学氛围;创设多维度课堂教学空间;进行问题教学。培养学生问题意识;发展学生健康人格,磨炼创新意志。  相似文献   

6.
教师是教育的实践者,是学生人格的塑造者,优质的教育必须有一流的教师做保障,只有他们才能带来学生的充分、自由、主动的发展。素质教育和教育创新的主要任务是培养富有创造力的学生,要完成“培养富有创造力的学生”的任务,教师必须具有良好的创造性素质,必须首先成长为创造型教师。随着对教师心理的关注,越来越多的心理知识被应用到培养创造型教师之中。心理效应作为一种特殊的心理现象,如果充分利用其积极作用,一定能提高培养的质量,从而促进广大教师尽快地向创造型教师位移。鲁迅先生在《未有天才之前》中说:“想看好花,一定要有好土;没…  相似文献   

7.
为培养高素质创新型人才,要实行创新教育。文章分析了实施创新教育在教育观念、教师素质、学生心理、评价机制和管理模式等方面存在的制约因素,阐述了实施创新教育的途径和方法,对深入开展创新教育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8.
郑娟 《四川教育》2001,(1):20-21
教育作为培养人的社会实践活动,只有真正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给学生一个“心理自由”的氛围,一个自主学习的空间,一个选择和发展的机会,才能培养高素质、全面发展、有创新意识、创造精神的人才。教师要增强自我创新意识,有创新的追求和目标。在教育教学思想、教学内容、方法的改革上要敢于大胆探索,树立新观念,提出新思想、新主张,尝试新方法,力求做到知识不断更新,教学形式不断创新,教学方法、手段不断翻新,以充分发挥教师在教育教学中的创造才能,从而使学生形成良好的创造品质。  相似文献   

9.
语文教师的创新素质与创新教育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语教育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重要阵地,作为教育教学的组织、引导、参与的语教师,其创新素质的高低直接关系到语创新教育的成败,在语教育过程中,教师强烈的创新意识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的前提,教师高水平的创新能力以及全面发展的综合素养更是直接关系到学生创新能力的形成和发展。培养高素质的语教师刻不容缓。  相似文献   

10.
刘亚春 《林区教学》2010,(10):95-96
数学创新教育以全面提高学生数学素质、培养学生创新能力为理念,通过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学习,使学生能够具有初步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从培养与发展学生创新能力的心理环境和如何诱发学生创新能力的心理动因方面,探讨了数学课堂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问题。  相似文献   

11.
教师是学校办学的主体 ,学校教育目标靠广大教师去完成 ,而当前教育要实现跨越式的发展 ,不断去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 ,深入扎实地开展素质教育 ,教育管理者除大力提高教师素质外 ,更重要的是认真分析现代市场经济体制条件下教师的心理需要的特点 ,建成一支具有良好政治业务素质、相对稳定的师资队伍。教师心理需要是教师在长期的教学和教育工作实践中逐渐形成和发展起来的。教师素质结构是由教书育人的职业意识、因材施教的职业技能和为人师表的职业行为构成的。广大教师从事教学教育活动要非常重视自己的修养 ,用高尚的言行品德去…  相似文献   

12.
师范生心理教育能力培养初探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培养中小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要求实施心理教育,而实施心理教育的前提是教师应具备心理教育能力。师范院校是培养中小学教师的摇篮。揭示心理教育能力的内涵与结构,探讨心理教育能力的形成和发展阶段,以及师范生心理教育能力培养的途径,是当前中小学实施心理教育,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的需要。  相似文献   

13.
创新素质教育要在与之相适应的教学心理环境中进行,才能培养出学生的创新素质。学校应该认识到教育心理环境与创新素质教育之间的关系,坚持民主、自由、开放、平等的原则,采取措施,营造良好的教学心理环境,促进创新素质教育发展。  相似文献   

14.
心理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心理、协调发展的个性是教师的首要任务之一,而教师的心理对学生的健康心理有着重要的影响。在教师队伍中,存在着较严重的心理缺陷,它不利于培养学生健康心理。本从引发教师心理障碍的原因,如何进行教师心理保健做一些探讨。  相似文献   

15.
人际环境、集体气氛、教学气氛、个体心理因素是教学心理环境的构成要素;营造适宜的教学心理环境是培养创新素质的基本要求;营造与培养创新素质相适应的教学心理环境需要树立正确的教育价值观,建立民主平等的新型师生关系,发挥教师组织教学的引导功能,重视对学生的肯定性评价。  相似文献   

16.
培养学生的创新素质是素质教育的 着眼点。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素 质,也是每个教师面临的重要课题。结合近几年的教学实践,主要阐述在地理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素质的一些做法和体会。 一、贴近生活,发挥主体,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 1.构建和谐、民主的课堂教学氛围 现代教育理念认为,学生的创新素质并不是老师直接给予的,而是在适宜的教学环境下自主发展的结果。教师的责任就是创设适合学生创新素质健康发展的教学环境。为此,必须转变陈旧的教育观念,构建和谐、民主的课堂教学氛围,充分调动学生各种非智力因素,使师生交往处于最佳的心理状态,确保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心情舒畅、思维敏捷。这样才有可能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发  相似文献   

17.
现代社会的发展要求学生有良好的心理素质来适应,学生的心理素质取决与教师的心理教育水平、现阶段教师的心理教育能力只有通过继续教育才能发展,继续教育中应重视教师心理教育能力的培养。  相似文献   

18.
外语教育的根本目的是培养和发展学生的外语素质,素质教育要由良好素质的教师去具体实施。外语教师素质的培养要围绕五个方面进行:(1)外语理论与实践;(2)语言学理论与外语学习理论;(3)学科心理与教育理论及教学实践;(4)双语语言学对比理论;(5)创新意识。  相似文献   

19.
地理教学中,为了开发、培养学生的创造性,课堂教学环境应该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相互尊重人格,尊重创造性,互相交流思想,互相鼓励创新,促成和谐课堂.因为有了尊重、鼓励、快乐、和谐的课堂教学环境,学生就会在心理安全的基础上,获得心理自由,进而大胆地释放创造的潜能.当学生个体创造性逐步形成并发扬光大,实际就孕育、培养了一个创造性的集体,集体创造性又成为学生个体创造性进一步发展的空间.因为,首先集体创造性可以弥补学生个人思维的局限性,通过集思广益,能启发灵感,拓宽解决问题的思路;其次,集体创造性还可以引发相互激励,即一个学生的观点,刺激另一个学生提出新的观点.不断变革发展的时代,要求教育从知识型、智能型教育向创造型教育方向转化,对此,学校地理教学责无旁贷.地理教学将通过培训地理教师的创造素质,利用富有创造活力的学科勉力,体现时代创新要求的地理教材,营造适合创造性学习的课堂教学环境,来完成培养创造性学生的使命.  相似文献   

20.
文章对于在新的素质教育改革理念下,教师就课堂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发展学生的心理机能,教会学生在各种环境中去体验、感受,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