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文言短篇小说历经六朝志怪、唐人传奇,到宋元已一蹶不振。然而进入清代,蒲松龄的《聊斋志异》却异峰突起,取得了文言短篇小说的最高成就。本文从科场失意的经历、不同凡俗的才华、孤介峭直的性格三个方面探讨了蒲松龄这一成就的深层原因。  相似文献   

3.
胡大雷 《柳州师专学报》1995,10(1):44-47,13
古代文言短篇小说的传统作法是多种多样的,而议论则是较为突出的一种。本文即根据中国小说的历史和古代文言短篇小说结构特点,阐述了古代文言短篇小说的议论作法的生成、始兴、发展、作用,以及蒲松龄《聊斋志异》小说议论作法的特点,以探讨唐宋小说与蒲松龄创制的议论作法的异同。  相似文献   

4.
我国伟大的文学家蒲松龄。1640年农历4月16日出生于山东淄博。童年时代,蒲松龄的启蒙老师是他的父亲。因为没钱供孩子上学,蒲槃只好自己教孩子读书,三子蒲松龄是其中最聪颖的一个。19岁蒲松龄第一次参加童子试,以县、府、道三个第一的优异成绩考中了秀才,深受当时淄川知县费祎祉和山东学道、大诗人施闰章的赏识。但以后的数10年中,蒲松龄再也没有在科举考试中取得过什么功名,直到71岁时才当上了一个安慰性质的“岁进士”。由于屡试不第,生活困窘,蒲松龄不得已离开故乡,到江苏宝应去做知县孙蕙的幕宾(私人顾问)。但是,蒲松龄仍然怀念北方家乡…  相似文献   

5.
缘起缘灭、因果报应、灵魂不死、三世轮回、“诸行无常”、“诸法皆空”等思想,是佛教思想的内容,从蒲松龄的《聊斋志异》中的大部分作品可以找到这些思想存在的印迹,本文意在从分析文本出发,对蒲松龄深受佛教思想影响进行观照,并试图从其本人的境遇、生活时代、家庭影响等方面来探寻他受佛教影响的根源所在。  相似文献   

6.
乾隆时期,在《聊斋志异》风行百余年后。《四库全书》总纂纪昀不仅抛出了自己的的文言小说《阅微草堂笔记》五种,而且从小说理论上批评《聊斋》者流的创作,遭到了蒲松龄追随者针峰相对的回击,形成中国文言小说流派争鸣。急鸣集中在文言小说创作的方法理论、文言小说的风格理论及文言小说的社会功能三个方面。  相似文献   

7.
蒲松龄     
《中文自修》2007,(12):F0002-F0002
蒲松龄(1640-1715),字留仙,又字剑臣,别号柳泉居士,清代杰出文学家,世称“聊斋先生”,更有“世界短篇小说之王”的灵誉。 蒲松龄一生穷困潦倒,却热衷于科举功名,但直到丰过七十才补上一个岁贡生。也正因为如此,他对科举制度的种种不合理有着深刻的体验。传世巨著《聊斋志异》是蒲松龄穷一生精力的心血之作,共8卷,491篇,约40余万字。  相似文献   

8.
本文是从《聊斋志异》中的相关作品看作者蒲松龄的爱情婚姻观,值得注意的是,在蒲松龄的爱情婚姻观中有一系列诸如既否定片面贞操观又反对寡妇改嫁,既赞扬男子痴情、为情付出又崇尚男子爱情不专一、肯定一夫多妻制,既尊重女性、提高女性在爱情婚姻中的地位又仇视无辜女性等看似矛盾而内在统一的思想,而蒲松龄提出并推崇的关于婚恋方面“妾为君贞,君为妾义”的道德规范是其爱情婚姻观的关键内容,也是导致其思想表面矛盾深层统一的原因之一。正因如此,蒲松龄的爱情婚姻观是独具特色,既进步又局限,既矛盾又统一的。对此,我们应该持客观态度,既不应过分拔高也不应过分贬低。  相似文献   

9.
蒲松龄是我国清代的杰出文学家。他的创作思想是以儒家思想为基础的善恶观念。对此,学术界早已研究并取得了重要成果。本文试以“蒲松龄善恶观的成因、始源及其现实意义”!为题,淡点粗浅认识,旨在力求拓宽和加深蒲氏生平思想的研究,获取有益的借鉴。  相似文献   

10.
蒲松龄是清代文言小说的巨匠,他孤傲正直、清贫自守,对贪官污吏深恶痛绝。有一次,知州毕际有邀请一个尚书和蒲松龄到他家做客。宴席上,那个尚书提议饮酒作诗,但必须“三字同头,三字同旁”。毕际有是东道主,他见蒲松龄和尚书分坐在他的左右,便首先吟了一首:“三字同头左右友,三字同旁沽清酒;今日幸会左右友,聊表寸心沽清酒。”  相似文献   

11.
明末清初乃至整个清代,白话小说以其通俗易懂、贴近生活的优点而虎踞文坛,蔚为大观。从《三国演义》、《水浒传》到《金瓶梅》、《儒林外史》,直至《红楼梦》的出现,古典文学由文而白的趋势毋庸置疑,但文言小说自宋以后便逐渐没落,至明清尤甚。而蒲松龄的《聊斋志异》却在白话小说盛行的时代,选择文言创作,并且重新赋予文言小说蓬勃旺盛的新生命,给枯竭艰涩的文言文注入了新鲜的血液。语言不仅是表达的工具,而且反映着生活方式、价值观念、文化传统的差别。一位作家选择什么样的语言形式进行艺术创作是一个不可忽略的问题。本文试图从蒲松龄的对士子身份的执著,文言文的文体特征,以及当时的社会创作环境等方面展开论述,揭示蒲松龄以文言文创作《聊斋志异》的背后意蕴。  相似文献   

12.
胡序知 《山东教育》2005,(35):54-55
今年夏初.我受朋友之邀来到了淄博.去参观仰慕已久的蒲松龄故居。  相似文献   

13.
蒲松龄     
蒲松龄(1640—1715),字留仙,山东淄川人,清代小说家。他出身于小地主小商人家庭,生活在民族矛盾和阶级矛盾空前尖锐的明未清初。在科举杨中很不得意,满腹实学,却屡考不中,到了71岁才考得了贡生。他满腹牢骚,情世嫉俗,便在其书斋——聊斋中著述他的志异小说,表达对现实社会的愤懑。[编者按]  相似文献   

14.
知人论文,是研究文学的基本方法之一。蒲松龄接受佛教思想,以净土宗和禅宗为主,反映在《聊斋志异》中的佛教思想也主要是禅宗与净土宗的理论。虽然同受佛教影响,蒲松龄却取得了超越前人的成就。他借用佛教思想尤其是因果报应之说,劝导善行,惩诫邪恶,以期人心归正,世风复淳。这也是他创作《聊斋志异》的主观命意之一。  相似文献   

15.
王船山既继承了传统的重农抑商思想,又突破了这一思想。他激进的商品经济思想主要内容为:阐述了商人、商品的职能,主张进行国内外的自由贸易;阐述了货币的起源、本质、职能及金属货币的铸造与管理;阐述了经济手段管理经济、国家参与市场调节及实行招募和雇佣工匠制度。这些激进的论述反映了近、现代思想特色,对当今发展商品与市场经济仍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6.
《聊斋志异》是文言短篇小说集,为清代蒲松龄作。蒲松龄从20岁左右开始创作《聊斋志异》,大约40岁左右初稿完成,以后不断修改、增补,近50岁才定稿。小说题材大部分源于民间故事和稗文野史。全书有400多个短篇。  相似文献   

17.
毛泽东在领导中国革命过程中。对商品经济问题进行过长期的理论思考和实践探索。本文追寻、勾画了这一探索的历史轨迹,阐明了毛泽东对商品经济理论的重大贡献和这一艰难探索中的历史启示。进一步研究毛泽东商品经济思想,有助于我们在更深厚的历史背景、理论蕴含中来把握党的“十四大”正式确立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目标模式和战略决策。  相似文献   

18.
《聊斋志异》的作者蒲松龄的故居,在山东省淄博市淄川区浦家庄的南北大街上。走进大门,迎面是一座十分幽静的小院,这就是古往今来誉满天下的聊斋。古色古雅的聊斋,主要是三间老瓦北屋。屋门极为精致上边寓悬着研究蒲松龄的著名专家路大荒先生题写的“聊斋”匾额。进门后,又可看见正墙上挂着清代著名画家宋湘鳞精心为蒲松龄画的像。画像两边是郭沫若同志一九六  相似文献   

19.
浅论蒲松龄诗歌的思想内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结合蒲松龄的生平事迹 ,对其诗歌的思想内容进行了简单的分析评论。蒲松龄诗歌题材十分丰富 ,本文只对其中三种最重要、最能反映其创作个性的题材类型进行了较为详尽的评析 ,这三种诗分别为 :咏怀诗、反映民生疾苦的诗以及表现亲情、友情和知遇之恩的诗  相似文献   

20.
夏天,蒲松龄在屋里写书,写着写着,总觉得不顺手,实在写不下去了,就搁下笔,来到门外站一会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