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有一类题目,解题的条件比较多,各项条件之间又有较复杂的相互关系,可能一时记不住那么多条件,又看不透解题的关键所在,常常会感到千头万绪无从下手。对于这种情况,利用图表法可使条件条理化、问题明朗化,能使你不为条件中的关系所纠缠,并能充分利用已知条件,迅速得出答案。例如:60位旅游者中,有39人懂英语,33人懂德语,30人懂法语,有10人既懂英语又懂法语,有12人既懂法语又懂德语,有8人既懂德语又懂英语,有6人三种语言都懂。问:1.有多少人懂英语不懂法语?2.有多少人懂法语不懂德语?3.有多少人懂德语不懂英语?4.有多少人懂英语不懂德语?5.有多…  相似文献   

2.
朦胧诗自发轫期即引发学界一场关于诗歌“读得懂”与“读不懂”的大讨论,而朦胧诗中意象群的层叠、象征手法的大量介入既是朦胧诗的标签性艺术特色,也是其“读得懂”与“读不懂”的成因所在。  相似文献   

3.
在新课程的课堂上,我们不难发现这样一种现象:有一些知识,学生在老师讲授之前明明已经懂了,为了“配合”老师,只有懂装不懂,心领神会地配合老师安排.直至帮助老师圆满“完成”教学任务。这种脱离学生实际的课堂,将使学生失去学习的兴趣,使数学课堂失去育人的功能。那么,教师发现学生已经懂了,该怎么办呢?  相似文献   

4.
教育必须受一定社会的经济、政治、文化所制约,并为一定社会的经济、政治、文化的发展服务。教育的发展,最基本的就是要受生产力和科学技术发展水平的制约。经济体制改革反映到教育体制上来,教育就必然要引进市场机制。电大学生“不包分配”、“自谋职业”,这意味着学校与学生共同走上社会选择的竞争舞台。面对社会的选择,这意味着学校一方面要按教育规律办事,另一方面又不得不接受市场的调节。古希腊有这么一则寓言:一位哲学家乘船过河,问船夫:“你懂哲学吗?”船夫答:“不懂。”哲学家说:“可惜,你失掉了一半生命。”船到河  相似文献   

5.
一个中学生的疑惑- 我们懂爱情吗?或许懂,或许不懂;不懂的人多。如果说一个不懂爱情的人没有资格去接触爱情,可不接触又怎么能够懂?  相似文献   

6.
张勇 《师道》2003,(12):14-14
凡从事教育工作的人可能都遇到过,有时学生提出的一些问题确实令人尴尬,比如“初恋”“热恋”“情欲”“肉欲”等。这些词语,课本上会遇到,许多课外读物里也常遇到。面对这类问题,许多教师总是感到左右为难,勉强解释,也不过似是而非。从教十余年来,这种现象我每年都发现过。学生提出这样的问题,大致有三种情况,一方面是真不懂,一方面似懂非懂,还有一方面呢?本已懂,装不懂。有的学生为什么会明知故问呢?这大概与他们朦胧的“性爱意识”有关。多数中学生以及部分小学生,年龄大多在13—18岁,这是一个令人相当尴尬、心理冲突非常强烈的年龄阶段,…  相似文献   

7.
“美眉”何意?恐怕很难说人人都懂,至少那些年岁偏大的人不甚了解,尤其是接触互联网不多的人更是茫然无知.“美眉”之类词虽然在目前还不能为社会所公认.但不能不说是一种值得注意的社会现象。这种社会现象在成人教育中尤其值得注意,它直接影响着成人教育中的语言教育,继而影响着人类社会的交际乃至社会的发展。  相似文献   

8.
教育是一个复杂的社会现象,它既含有目的、内容、制度、方法等方面的因素,又有学前教育、初等教育、高等教育等不同的层次,它是一个多因素多层次的整体系统。教育是教育者有目的有意识地向受教育者传授人类生产斗争经验和社会生活经验的活动,目的性是教育活动的一个重要特征。教育者、受教育者和教育措施是构成教育活动的基本要素。教育者以其身心的活动来引起和促进受教育者的身心按照一定的方向发展。所谓“教”就是引导,所谓“不教”就是以学生群体为主体,注重其独立性,发挥其主动性而开展的教学活动。随着社会生产力的长足发展,…  相似文献   

9.
艺术与创新     
有人问毕加索:“你的画我怎么看不懂啊?”毕加索问他:“你听过鸟叫吗?”那个人说:“听过,好听呀!”“你懂吗?”这个说明什么呢?说明艺术是有层次的。层次是什么呢?是从懂到不懂。有的画是画给画家看的,有的画是画给懂画的人看的,真是这样的,因为懂不是最高的标准,懂还有很多层次,很多讲究。因为我这个人不是正式学院毕业出来受过很好教育的人,我就是个打野食  相似文献   

10.
对中学素质教育的再认识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历史上的各种教育理念,从春秋时期孔子主张的“有教无类”、“德才兼备”到现在的“德、智、体、美”等的全面发展,无不体现着教育目的的“素质”内涵。但“应试”作为一种教育现象却充斥于历史,并已经成为我们今天“现实的存在”,“应试教育”也仍为一种令教育者头痛的现象存在着。教育者们痛定思痛:“应试教育”的根源在哪里?实施“素质教育”的障碍在哪里?其原因何在?笔者认为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教育目的反映着社会对人才培养的质量要求,是人们从事教育工作所要达到的预期目标。教育目的是教育工作的起点和归宿,制约着教…  相似文献   

11.
当今的中小学教育,出现了一种令人困惑的奇怪现象:圈内的人叫苦连天,圈外的人对一些教育顽疾大加挞伐。差不多整个社会,懂教育的和不懂教育的,都在批评课业负担过重,学生素质不高。而我们的教师和学生呢?疲于奔命,如牛负重,焦虑、倦怠、沮丧。虽说不是全都如此,但也绝对不是个别现象。问题的症结在哪里?只怕几句话甚至几篇文章都说不清楚。教育的问题,已经不再仅仅是教育部门的问题,它已经成为了一个社会问题、一个文化问题。解决这其中的症结,需  相似文献   

12.
著名学者闻一多先生说:“读书求懂,先求不懂。”如果说“求懂”是读书的目的。“求不懂”则应该是读书的过程。因为只有带着一个个不懂的疑难问题“先求不懂”.即经过一个发现问题和系统阐述问题的过程,才能达释疑解难,答疑解惑之目的。  相似文献   

13.
用审美的眼光“读”心灵●秦志强陈明华从某种意义上说,教育是一种审美。教育的审美对象是鲜活的生命,是学生五彩斑斓的心灵。人的心灵是微妙、精致的,教育者要用审美的眼光去“读”学生的心灵。如果我们不能“读”懂学生的心灵,那么,即使是绝无恶意的误解或轻描淡写的指责,也有可能推翻学生心灵中的全部美好。正如苏霍姆林斯基所言,教师要像对待荷叶上的露珠一样,小心翼翼地保护学生的心灵。晶莹透亮的露珠是美丽可爱的,却又是十分脆弱的,一不小心露珠滚落,就会破碎,不复存在。记得读过这样一则外国故事:俊俏、可爱的小女孩苏…  相似文献   

14.
中学数学教学中较为赏见的一个现象是:许多学生上课“一听就懂”,课下“一做就错”。很显然这种“懂”是“假懂”。造成“假懂”现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很重要的一点是教学中没有将数学知识的由“学术形态”转化为“教育形态”,使教学切实符合学生的认知特点和规律,实现学生学习的自主建构。实际教学中如何实现数学知识由“学术形态”向“教育形态”的转化呢?下面以笔者教学实践中的具体课例做一说明。  相似文献   

15.
“百善孝为先”.“孝”是当前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需要,是落实孝老、尊老风尚的需要,也是学生健康成长的需要.然而,在“独生子女时代”的现代社会,父母及祖辈过分的宠爱甚至溺爱,造成新一代少先队员由娇而横,唯我独尊,只懂索取,不懂付出,“孝”的意识在队员心中逐渐淡化.低年段少先队员正处在道德品质逐步形成的重要时期,具有很大的可塑性,迫切需要辅导员的正确引导和教育.作为少先队辅导员,如何进行“孝”的教育呢?  相似文献   

16.
一、新课程背景下“文化反哺”现象出现的成因何谓“文化反哺”?著名学者周晓红教授认为,它是指在文化承传中,年长一代向年轻一代学习的一种社会文化现象。它是当今数字化时代一道亮丽的风景,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从社会学角度看,“文化反哺”是一个“反向社会化”的过程,即传统受教育者对教育者反过来施加影响,向他们传授社会知识、  相似文献   

17.
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反思与创新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理想信念教育是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核心。站在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培养建设者与接班人的战略高度,反思与创新大学生的理想信念教育,使理想信念教育真正地进入学生的心灵,渗入学生的大脑,引导学生追求共产主义的远大理想,是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大历史使命。一、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反思反思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是为了改进和加强大学生的理想信念教育。从教育者的角度主要应当反思的是:1.教育者对理想信念教育存在“茫然无数”现象。在改革开放的新形势下,理想信念教育“教什么”?如何教?教育者对此存在“茫然无数”现象…  相似文献   

18.
我国现在已将沿海一带辟为经济开放地区,这是一项重要的决策。这一外向型经济战略的确定,需要有关地区强化开放意识,调整政策措施,同时要大量培养适用人才,这是十分紧迫的任务。如,地处长江三角洲的江苏无锡地区,由于近几年来经济发展较快,目前又迅速向外向型经济转轨,数以万计的乡镇企业迫切需要外经、外贸人才。这里的企业反映:在涉外的经济活动中,往往有眼看不懂资料,象个“瞎子”;有耳听不懂外语,象个“聋子”;有嘴说不清行话,象个“哑子”。就连城市厂矿中,懂企业的人不懂外语,而懂外语的人不懂经济的现象也是比较普遍的。此外,目前在对外开放第一线工作的干部不仅数量不足,业务素质也严重不相适应。不少从事经济贸易工作的同志,只熟悉内向型的计划经济,而不懂得国际市场经济和国际金融、  相似文献   

19.
懂?不懂? 老师讲解着一道又怪僻又新颖的极难极难的需绕好几个“弯”才能解出的习题。分析后,老师问同学们听懂了没有,并让还没听懂的同学举起手看看。没有一只手举起。同学们都将双手深深  相似文献   

20.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说:“以教人者教己”。我认为陶先生的话有两层含意:一是教育者要先受教育。“因为要教大家,所以先教自己”,“用教大家的材料教自己。”二是提高教育者自身水平的最好办法。因为要把大家教懂、教会,“自己便不得不格外明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