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对"斗争哲学"要作具体分析。矛盾是对立统一,基本属性是对立性和统一性,不是斗争性和同一性,不能孤立讲斗争性是绝对的,同一性是相对的。毛泽东一贯主张和实践"斗争哲学",但"斗争哲学"不是毛泽东整个思想的实质和核心。毛泽东哲学思想的精髓是实事求是。共产党的哲学是"实事求是"哲学,不是"斗争哲学",也不是"和谐哲学"。  相似文献   

3.
在毛泽东思想中,斗争哲学占据着一定的位置。毛泽东外交思想中的斗争哲学,曾经指引着中国以前所未有的崭新姿态活跃于国际政治舞台。本文教重阐述什么是斗争哲学,以及斗争哲学在现代中国外交上的成功运用与积极意义,即从内涵、表现和特色三个方面,论述毛泽东外交思想中的斗争哲学这一命题。  相似文献   

4.
在伟大的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和世界人民反法西斯战争胜利60周年之际,重新探讨《论持久战》所饱含的毛泽东同志的反法西斯斗争思想及其哲学智慧,具有重要理论意义和特殊的纪念意义。  相似文献   

5.
毛泽东的哲学思想与中国哲学传统有着十分密切的渊源继承和发展超越关系。毛泽东赋予“实事求是”以哲学基本问题的意义,把中国传统哲学的知行观改造发展为实践唯物主义的认识论,把中国古代的辩证思维传统提炼上升到时代精神的最高峰,在哲学基本问题、认识论和发展观三个方面体现了丰厚的中国文化渊源与对中国传统哲学的发展与超越,显示出了中国传统文化对发展马克思主义的现实价值。  相似文献   

6.
7.
历史唯物主义的学科归属之争是一个由来已久的学术公案。之所以会有这场公案,一是由于马克思和恩格斯从来没有把唯物史观称为哲学,反而多次公开宣称要消灭哲学,并多次提到要用实证科学代替哲学。二是因为马克思恩格斯在批判以黑格尔为代表的德国唯心主义思辨哲学时经常把其简称为"哲学",从而给人们造成一种误解。笔者认为,在解读历史唯物主义学科性质时,必须将具体的观点置于具体的历史条件下做具体考察。遵照这个原则,可以发现,历史唯物主义的学科属性并不是一个必须"二者择其一"的二元对立问题,历史唯物主义兼具"哲学—科学"二重性。  相似文献   

8.
毛泽东和邓小平都是运用唯物辩证法的大师。但他们对矛盾的基本属性的理解和应用有不同的侧重点,毛泽东侧重从对立中把握矛盾,而邓小平侧重从同一中把握矛盾;毛泽东善于用矛盾的斗争性来解决矛盾,而邓小平则善于运用矛盾的同一性来解决矛盾。  相似文献   

9.
随着时代的发展以及我国国内、国际形势的变化,中国共产党及时将执政理念由以斗争哲学为主导向和谐哲学转变。这不仅是时代发展的要求,也是我党与时俱进的具体表现,对推动我党的党建工作以及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具有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10.
本从“斗争”一词的不同含义出发,区分了两种根本不同的“斗争哲学”,即极端主义的“斗争哲学”和马克思主义辩证的“斗争哲学”;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特征、内容和使命等方面,论证了它之为“斗争哲学”的根据,简述了马克思主义“斗争哲学”在当代世界和中国社会发展中的意义。  相似文献   

11.
毛泽东哲学思想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与中国传统哲学优秀成果相结合的产物,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硕果。毛泽东重视传承中国优秀的哲学思想,从“实事求是”观、辩证法思想、知行观、伦理思想及社会历史观上,都体现了毛泽东哲学思想对中国传统哲学的批判继承与发展。  相似文献   

12.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集中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精深意蕴。本文试图从“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产生的角度、“每个”代表的思想的角度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体系的角度,揭示这种哲学意蕴,以利于人们深刻理解“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科学内涵和精神实质。  相似文献   

13.
在建构历史唯物主义的过程中,马克思恩格斯没有因循思辨的历史哲学传统,也没有照搬实证主义的分析模式。他们认为,研究社会历史这样的复杂性问题,需要借助于哲学和科学之间的方法论空间,需要哲学方法和科学方法的综合集成。历史唯物主义开辟了一条哲学思辨与科学实证相融合的社会历史研究路径,在方法论原则上具有"哲学—科学二重性"。  相似文献   

14.
文章在阐述土地革命战争时期,毛泽东在非常艰难的历史条件下,与党内以王明为首的"左"倾错误路线斗争情况的同时,分析了毛泽东的斗争精神及其显著特点、形成的内在动力及对中国革命命运的影响。进而指出研究和学习毛泽东的斗争精神,无论是对总结历史还是面对现实及展望未来,都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5.
“三个代表”深刻体现了实践唯物主义的本质特征,彻底贯彻了唯物史观的基本原理,全面坚持了唯物主义辩证法的科学思考。认识“三个代表’’深厚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底蕴。是学习和实践“三个代表”的重要基础。  相似文献   

16.
通过暴力革命夺取政权的理论,是毛泽东开辟中国夺取革命胜利道路的重要理论基础,但若不能正确认识中国革命的特点,就绝对不可能开辟中国夺取革命胜利的道路,因此,更重要的是必须从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高度来寻找其哲学基础。马克思主义哲学关于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相联结的原理,就是毛泽东开辟中国夺取革命胜利道路的重要哲学基础。  相似文献   

17.
毛泽东哲学思想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邓小平同志在探索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过程中,运用和发展了毛泽东哲学思想,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在总结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建设实践经验以及借鉴其他社会主义国家经验教训的基础上,提出了许多新的观点,新的思想、新的理论,实现了马克思列宁主义与中国特色和时代特征相结合,继承和发展了毛泽东思想,创立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毛泽东哲学思想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哲学基础。本文谈谈对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哲学基础的认识。  相似文献   

18.
“多余人”是俄国学中一组贵族青年知识分子形象,性格矛盾而复杂,他们之所以成为“多余人”,最根本的原因在于他们的二重性冲突,而构成其性格二重性冲突的深层原因,则是狐国独特的化土壤以及社会、历史生活状况,细言之,即化的冲突(包括东方化与西方化的冲突、“底层”化与“上层”化的冲突、传统化中的落后性与现代化中的先进性的冲突)、先进意识与阶段地位的冲突、历史使命与社会现实的冲突,本着重从化冲突上探讨形成“多余人”二重性格的原因。  相似文献   

19.
黄琳庆  陈文庆 《红领巾》2004,(3):9-11,61
毛泽东哲学思想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与中国传统哲学优秀成果相结合的产物,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硕果.毛泽东重视传承中国优秀的哲学思想,从“实事求是“观、辩证法思想、知行观、伦理思想及社会历史观上,都体现了毛泽东哲学思想对中国传统哲学的批判继承与发展.  相似文献   

20.
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公报和《决定》指出:“人类社会总是在矛盾运动中发展进步的。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一个不断化解社会矛盾的持续过程。”公报和《决定》不再把斗争性作为理论思维的主要概念,充溢着新的理论精神。相形之下,我国哲学界还依旧禁锢僵守在传统矛盾理论“斗争的绝对性”这一原理上,哲学教科书仍用这一原理表述矛盾的性质。矛盾“斗争的绝对性”这一原理在理论层面上引致不自治的问题不容再回避,因为这一问题是关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理论基础的根本性问题。建议:首先在新的哲学教科书上,终止关于矛盾理论里“斗争性即对立性”的定义表述,终止关于“斗争性是绝对的”原理表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