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陈满华 《湖南教育》2003,(20):39-40
缘何拒诗歌于门外 高考导向的原因。高考对中学语文教学的影响几乎到了无以复加的程度。高考作文考什么,语文老师就训什么,学生就练什么。高考作文似乎有一条不成文的禁令,即不能写成诗歌。最先,高考作文是规定了体裁的,一般要求写成议论文。恢复高考以来,议论文、记叙文、说明文都兼顾到了,就是没考过诗歌。后来,高考作文对文章体裁的限制有所松动,“除诗歌外,文体不限”,依然排斥诗歌。这几年考的是话题作文,“文体不限”,不再指名道姓地不允许考生写成诗歌,但“不少于800字”的限定显然是针对诗歌的,更少见有考生写诗歌得高分的成功范例。高考作文事关全国范围内公正、公平地选拔人才,怎能不考虑到评卷、阅卷的操作难度而排斥诗歌?于是乎,没人在这方面苛求高考作文。  相似文献   

2.
“杂”的含义很多,有褒有贬。请联系生活或科学、文化、艺术等方面,以“杂”为话题,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1000字左右的文章。文体不限(不要写成诗歌)。(70分) 这是2003年上海高考作文题。考后,此题得到了普遍的好评,被认为是近年来高考作文命题中比较出彩的一个。它既有一定的导向性,又有较大的自由度和灵活性。它为每一位考生都提供了一定的想像空间,人人都会觉得有内容可写.写作水平高的考生更是有了充分发挥的用武之地。  相似文献   

3.
吴周 《语文新圃》2010,(2):31-34
高考作文是否允许写诗歌,历来有争议。最近有人说:“诗歌进入高考作文是一场灾难。”我以为诗歌不是洪水猛兽.即使进入高考作文也不会造成灾难。真正造成灾难的是学生悲天悯人的情怀与创造精神的缺失。  相似文献   

4.
诗本无罪。她似冰雪,高尚而且纯洁。可是,在翻阅恢复高考制度以来二十多年的高考作文试题之后,我们不得不说出这样一个骇人的事实:面对最能体现一个学生创造力和想象力的诗歌写作,高考作文命题人用一种近乎蛮横无理的坚硬语气拒绝了诗歌的介入:一向循循善诱、据说是向考生负责、向民族负责的师者猛然间面目狰狞起来,视诗歌如同洪水猛兽一般凶恶可怕,他们手拿高考的尚方宝剑给了欲在高考作文答卷中写作诗歌的学生当头一棒———“不要写成诗歌……”语气多么坚决,多么不容质疑!言语之中,在试卷上如果有人胆敢写作诗歌便无异于一种…  相似文献   

5.
《蒹葭》诗中“苍苍”一词,众多选本皆注为“茂盛的样子”或释为“青色”,但笔者认为“苍苍”一词作“灰白”讲,更符合植物生长的特性和时令特点,更有利于诗歌意境的创造,也能使诗歌的內涵得到拓展,比作“茂盛”讲更为妥贴恰当。  相似文献   

6.
考场作文(这里主要指中考和高考作文),绝大多数情况有这么一条要求:“除诗歌外文体不限”。这样做,主要是考虑到对诗歌难以把握评分标准。因此,在教学中,一般来说,教师不会教学生去写诗歌,学生也不会去写诗歌,遇到课文中的诗歌时,教者和学者都是敷衍的。然而,我认为,在作文中尤其在考场作文中用~点诗歌笔法,是通向作文成功的一条路子。综观近年的中考和高考作文,得满分者几乎都是比较好地运用了诗歌笔法。本文不妨以这些作文为例,谈谈诗歌笔法运用在作文中的运用。[第一段]  相似文献   

7.
"高考作文不允许宿构,但每个考生都有备而来。"作为一个高三学生、一个将要参加高考的考生,在作文方面应有哪些准备呢?笔者认为应有三方面的准备:1.文体  相似文献   

8.
“不限文体”是高考作文命题要求之一,然而“诗歌除外”的要求却受到学界的关注和质疑。通过对教师自身、评价标准、学生写作能力及课标要求诸方面的分析可以看出,高考作文“诗歌除外”的要求是十分必要的,它保证了高考的公平性,使绝大多数考生都能从中受益。  相似文献   

9.
“高考作文不允许宿构,但每个考生都有备而来.“作为一个高三学生、一个将要参加高考的考生,在作文方面应有哪些准备呢?笔者认为应有三方面的准备:1.文体准备.2.材料准备.3.文采准备.下面就材料准备谈一谈.……  相似文献   

10.
“高考作文不允许宿构,但每个考生都有备而来.“作为一个高三学生、一个将要参加高考的考生,在作文方面应有哪些准备呢?笔者认为应有三方面的准备:1.文体准备.2.材料准备.3.文采准备.下面就材料准备谈一谈.……  相似文献   

11.
高考作文的要求,分为基础等级和发展等级,凡是优秀作文都在“发展等级”中大显身手,而材料出新则是高考作文“发展等级”中的一项重要内容。那么,怎样使学生的作文材料出新呢?笔者认为,应指导学生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相似文献   

12.
高考后,有人建议我省的高考作文对诗歌敞开大门,为学生们提供更为广阔的才能展示平台,一时间成为讨论的焦点。我省组织优秀教师、学者和专家对高考进行总结反思,经过多轮讨论,最终决定明年维持固有的高考作文命题体裁限制,在允许写作的体裁中,仍然没有诗歌。专家们称,拒绝并不是因为诗歌本身是“禁区”,而是现阶段在评价环节中存在操作难度。高考阅卷强调认可度和有效性,对于语文学科60分的得分“大户”作文题,如何保证赋分的公平、公正,是阅卷的关键,也是万众瞩目的焦点。为了确保作文等主观题赋分的公平,每年我省都会从全省各个高中抽调经验丰富的优秀、骨干教师评阅。每一道主观题,都至少由两名教师打分,在一定的误差值内取评分的平均值,尽量减少其因主观好恶而导致的误差,以此保证相对“精确”的评分。诗歌被公认为最个体性的写作,对它的解读同样也是最个体性的解读。同样的一首诗歌,在一人看来是“不可多得的佳作”,在另一人读来却可能“不知所云,一头雾水”,评阅人的主观喜好极大地左右了评分,这将给高考作文阅卷带来了更大更多的难题。由此,高考作文对诗歌设禁也是理智的。专家们还指出,高考作文对诗歌说“不”,并不代表高考说“不”,考生对诗歌的鉴赏能力是可以通过阅读、语言应用题等来考查的。  相似文献   

13.
只要对中考作文稍有了解的人都知道,诗歌写作近年来基本被打“入冷宫”。以2005年全国各地的中考作文要求来说,大多数中考作文的要求中少不了“不限文体(诗歌除外)”的说法,如南京、北京和武汉等市的作文题就是;也有同时限制戏剧的,如河北和天津的作文题表述为“除诗歌、戏剧外,文体不限”。当然这也许是受了高考的影响,以今年高考来说,天津、辽宁、浙江、重庆高考作文要求也是“除诗歌之外,文体不限”。上海高考的作文题要求为“不要写成诗歌”,江苏高考的作文题则要求为“自选文体,但不要写成诗歌或剧本”。其实细细一想,这种限制的说法从…  相似文献   

14.
上海高考作文题以“忙”为题写一篇文章。要求:题目自拟,1000字左右,不要写成诗歌。(70分)  相似文献   

15.
小学生作文为什么易写成干巴巴的“流水账”?原因之一是缺乏想像能力。因此,有计划地培养小学生的想像能力,是改进作文教学的重要方面。一、多方引导想像,关键是要“想”。教师要善于采取多种方法,激发学生兴趣,引导他们多想、善  相似文献   

16.
大作家孙犁在《好的语言与坏的语言》一文中讲了这样一个故事:佛教里的和尚在禅房里讲经,讲得天花乱坠,百鸟全飞来了,猛兽也驯服了,路上的小贩们也都放下担子来听。这不是佛法无边,而是老和尚巧妙设色的结果。这里的“色”,就是行文要有文采。有“文采”也是高考作文的一项重要要求。伴随着话题作文的出现,高考作文在评分方面也作了相应改革:作文分数由“基础等级”分和“发展等级”分合成。在“发展等级”中,有一项为“有文采”,具体要求是“词语生动,句式灵活,善于运用灵活方法,文句有意蕴”。那么,怎样才能“有文采”呢?笔者认为,讲故事,…  相似文献   

17.
古往今来,诗歌的创作者能灵活自如地将天地万物驱遣于笔端,无不得益于他们“精鹜八极,心游万仞”的思维,这其中有两个必不可少,一是“联想”,一是“想像”。在诗歌鉴赏教学中,我们应当指导学生冲破教学参考书的束缚,让“联想”“想像”的翅翼翱翔得更自由一些。  相似文献   

18.
朱光潜先生说:“据我的教书经验来说,一般青年都喜欢听故事而不喜欢读诗。”确实,包括许多中学语文老师,也以诗歌“没有什么讲头,学生不喜欢诗”为畏途。笔者以为,这除了教师长期以来习惯“精讲细析”的方法以外,最重要的是,教师没有根据诗歌的特点来选择教学方法。因此,我认为,“多读、善想、精评”是抓好诗歌教学策略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9.
诗人艾青说 :“所有意想 ,意境 ,象征都是通过想像而产生。”诗歌的创作离不开想像 ,同样 ,诗歌的鉴赏也离不开想像。无论诗歌意境的建构还是诗人情感的领悟 ,都需要学生展开想像、联想的翅膀 ,从自身的生活经验中去寻找相应的形象感受和情绪体验 ,从而达成与诗人的沟通。正如叶圣陶所说“读诗不仅要睁开眼睛看文字 ,更要在想像中睁开眼睛看由文字触发而构成的画面。”因此 ,教学中 ,教师应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展开想像的翅膀 ,感受诗情画意。一、创设情境 ,激发学生想像的欲望情感是想像的动力。诗人“情动而辞发”引发出“思接千载 ,视通万里…  相似文献   

20.
想像是诗歌欣赏中最为重要的心理形式之一,想像对于诗歌欣赏活动有极为重要的意义。因此,在诗歌教学中,教师要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展开想像的翅膀,邀游于诗歌的艺术境界,以训练学生的想像力。教师要根据想像力在诗歌欣赏活动中的功能来训练学生的想像力。想像力在诗歌欣赏活动中的功能表现在以下几方面。一、使欣赏对象由“死”变“活”诗歌本是诗人思想情感、生活体验的形式化。思想情感、生活体验之类,当它在诗人心里的时候,原本是活的有生命的精神存在、意识存在,但它一旦从诗人的心里外化出去化为物质存在的时候,其生命状态就由“活”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