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作者写文章是“情动辞发”,学生读文章则是“披文入情”。阅读教学先要引导学生充分地感知语言文字,而后经过形象再造,使文章刻画的形象呈现在头脑中。这样学生就能进入课文所描述的艺术境界,领会到文中语句的精妙,领略到文章的情趣,真正达到“物我同在”、“人我同在”、“我在情境中”。受到这种情景的触动,必然激起学生的感情波澜,从而和作者的情感产生共鸣。因此,学生对语言文字的认识,仅有理性思维是不够的,还须引导学生对课文进行情感体验,让学生的感情和课文所表达的感情共鸣。学生入情入境的阅读,不仅可以激发学习兴趣…  相似文献   

2.
导情。“感人心者莫先乎情”,教师首先得感受到教材的思想美、人情美、语言美、自然美、结构美……不矫揉造作,动之以情,才可能对学生导之以情。教师动之以情时,语言就会产生情感的冲击波,这是发自肺腑的心声吐露,自然能叩开学生的心扉。这需要教师认真研读教材,准确把握文章及其作者的感情基调。讲课时,教师用情真意切的话语引导学生剖析语言文字的意义和情味,将课文中的情思形象再现出来,传递给学生。教师应捕捉课文的“动情点”,善于“披文以入情”,以丰富的感情积累和知识底蕴纵情渲染,创设一个富有感染力的情境,引导学生…  相似文献   

3.
金晶 《教书育人》2014,(11):50-50
小学语文教材选入的课文,语言洗练,文辞优美,内涵丰富。它们以生动的笔触、形象的描写和真挚的感情,展现了一个个鲜活的画面。教师应引导学生钻研文本,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  相似文献   

4.
高中语文新课程标准提出:“高中语文课程应关注学生感情的丰富和发展,让学生受到美的熏陶”。可见,促使学生感情丰富和发展的情感教育是高中语文教学的一项重要内容,而要使情感教育取得良好效果,教师就要引导学生在阅读课文时进行情感体验,并让他们在品味语言、感受形象中与课文进行心灵对话。  相似文献   

5.
小学语文教材中,有许多形象感人,情感丰富,语言优美,如诗如画的记叙文、诗歌。因此,教师应借助语言文字和图片等,让学生展开丰富的想象,引导学生进入课文所描绘的生活世界、情感世界、审美世界,从而对语言文字  相似文献   

6.
朗读是情感体会的重要方法,对一些情感丰富的内容的朗读指导需要带领学生走近作者,进入课文,全身心地感受。老师应善于在教学中紧扣关键词,引导学生对文本的感情逐步感受、逐步把握、逐步理解,以一步步缩小他们与作者、与文中人物的情感差距,使朗读达到"言自口出""情自心达"的效果。  相似文献   

7.
读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 ,也是小学生必须具备的重要能力。读有各种方法 ,审美阅读就是其中的一种颇具特色的读法。本文试图谈谈怎样指导小学生审美阅读。1.情感导读 ,以情激情。由于生活经验和情感体验的单纯化和浅层化 ,小学生在初涉课文内容时 ,不可能直接进入课文所营造的特定情境 ,去感受课文丰富生动的情感和美感蕴含。这就需要通过教师示导和启发 ,使学生产生与课文中所蕴含的感情相一致的感情 ,让学生带着真挚浓郁的感情进入课文中的情境 ,感悟课文的情与美 ,从而产生以情激情的效果。如《十里长街送总理》一课 ,课文蕴含着悲壮…  相似文献   

8.
所谓"入情入境"练朗读,一方面指教师引导学生"入境"朗读,合理运用"想象"、"明理"、"激情"等方法让学生进入语言文字所描写的环境中,在理解语言文字的丰富内涵的基础上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另一方面指教师引导学生"入情"朗读,适时通过"倾听课文范读"、"把握感情基调"、"掌握朗读技巧"等途径让学生把语言文字所蕴涵的丰富情感用美妙的声音读出来。具体来说,要把握以下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9.
一、以图文声像创设生动情境,为教学定下感情基调情感具有情境性,教师应积极为学生营造良好的环境、氛围,使他们身临其境地去体验,并能从中受到感染、启迪。小学课本中有许多课文含有深沉的感情,或有较浓厚的抒情色彩。我们在教学这类课文时,以前的做法是试图以教师范读引导学生情感的投入,但由于教师素质、学生语感、想象力等方面存在差异,效果不是很理想。借助多媒体技术,制作文道与声像兼备的课件更有利于引导学生迅速进入情境,从而为教学定下感情基调。如在教学《十里长街送总理》时,我们就用多媒体技术为学生创设了一个悲痛…  相似文献   

10.
语文,作为一门人文性极强的学科,它需要心灵的自由参与,需要思想的大胆碰撞,需要智慧的平等交流,需要情感的积极投注。新课标针对积弊,鲜明地提出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并直言不讳地请老师住嘴,这无疑给沉闷的语文课堂注入了一股清风,直吹入了学生的心田。一、在朗读课文中融入感情在阅读教学中发展学生的想象能力,首要的问题是要引导学生读好课文,让学生在读中想,想中读,反复吟诵,要在眼前能呈现出文字所表达的具体形象,能把文字描述的内容想象出一幅幅的画面。这样,朗读时才能有感情,才能进入课文描写的情景之中。如学习《春》,…  相似文献   

11.
在阅读教学中,以情感为纽带,让学生在感受课文所描写的形象中动情,不仅可以使学生更深刻地理解课文,而且能陶冶学生的情操,丰富学生的心灵。因此,引导学生认识、感受课文所描写的形象,是阅读教学中不容忽视的一环。一、以读激情朗读是理解作品思想感情的好方法,也是表达作品思想感情的好方法。因此,应引导学生在朗读中整体感知,在朗读中有所感悟,在朗读中增强语感,在朗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当然,教师首先要进行示范朗读。教师充满激情的朗读,可以把学生带入课文所描写的情境之中,使学生有身临其境之感,从而拨动学生情感的琴弦。如我在朗读《…  相似文献   

12.
《三棵银杏树》以富于感情的笔触,生动形象地描述了银杏树冬、春、夏、秋的形态,干、枝、叶、花、果的特点,以及它给我们带来的欢乐,表达了作者对银杏树的喜爱和赞美之情。教学时,教师应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课文,体会课文的感情,学习课文中准确、生动的语言,提高阅读和写作能力。  相似文献   

13.
付瑜 《河北教育》2010,(9):38-38
1.创设情境,引导情感朗读。教师可以通过运用语言、多媒体、背景音乐等方法,创设一定的情境,引领学生进入到课文的情和景中,启迪他们的想象,指导他们准确把握文本深层的含义,深度理解文章字里行间的感情基调,从而使学生做到情自心发,感情朗读。  相似文献   

14.
范读是引导学生朗读的第一步。教师范读课文对于培养学生的朗读兴趣、唤起学生的感情、丰富学生的词汇和提高学生的朗读水平有着显著效果。声情并茂的范读,传达着教师本人鲜明的情感,强烈地影响着学生,使他们的思想感情和教师发生共鸣,加深学生对课文的印象。在课堂教学中,教师  相似文献   

15.
小语课文,或叙事,或状物,或写景,这些类型的课文,大多借助形象表情达意。要提升学生的言语能力,须引导学生透视语言,感悟语言情境,体会情感;运用语言,描述生活情境,表达情感。为此,在阅读教学中,须把握语言、形象、情感的整体联系,以形象作为连接读写的桥梁,  相似文献   

16.
一、感受文学形象,引导学生入情入境儿童是通过形象来认识世界的。语文教学只有引导学生感受鲜明的形象性,引导学生融入自己生活的体验,唤起学生原有生活积累,激活思维,才能使学生感受真切,才能"入情入境",引起学生对课文中的人物和事件的关注,使学生产生丰富的情感体验,从而形成良好的语感。  相似文献   

17.
郭秀勤  王浩 《成才之路》2011,(36):33-33
小学语文教材中,有许多形象感人、情感丰富、语言优美、如诗如画的记叙文、诗歌。因此,教师应借助语言文字和图片等,让学生展开丰富的想象,引导学生进入课文所描绘的生活世界、情感世界、审美世界,从而对语言文字及其所表现的内容有深刻的感悟和体验,这对吸收美的语言,升华高尚情趣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在教学中,我采用以下几种形式对学生进行想象能力的培养。  相似文献   

18.
一、情寄万物凭吞吐 只有教师本身情感丰富,在讲课时,才能把自己的满腔热爱之情倾注到所教课文中,与优秀作品所表现的思想感情相交融,给学生以强烈的感染力量,才能以充沛的感情感染学生、激励学生,形成强大的“情感场”,吸引学生积极投入到课文描写的情境中来,  相似文献   

19.
初中阶段是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的重要阶段。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努力培养学生的丰富情感与审美情操,是进行素质教育的体现。在语文教学中注重情感教育,能够让课文的讲解不再枯燥乏味,人物就会更加生动形象地展现出来。将情感融入课文的讲解中,才能激发学生的思维,叩击学生的心灵,使学习效率大大提高。本文分析了初中语文教学中的情感教育现状,以及情感教育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作用和应用,提出了通过引导学生与作者对话培养学生的情感、利用诵读方式培养学生的情感、寻找师生心灵的契合点培养学生的情感、采用生动形象的教学方式培养学生的情感、抓住学生的心理特点培养学生的情感等情感教育方式。  相似文献   

20.
一、情寄万物凭吞吐只有教师本身情感丰富,在讲课时,才能把自己的满腔热爱之情倾注到所教课文中,与优秀作品所表现的思想感情相交融,给学生以强烈的感染力量,才能以充沛的感情感染学生、激励学生,形成强大的"情感场",吸引学生积极投入到课文描写的情境中来。而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