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 毫秒
1.
从素质教育,到创新教育,再到中学语文教学从传授型教学向创造型教学的转型,这是新的时代的、要求。中学语文创造型教学应定位在“在获得新知中学习创造”;中学语文创造型教学的入口是“以实践为中心组织教学”;“培养创造思维与创造想象能力”是中学语文创造型教学的重要内容;“全方位调动动机因素、情意因素以及智慧因素”是中学语文创造型教学的正确途径;“学习滋养法、讨论激发法、每天思考法、科研培养法”是中学语文创造型教学的科学方法;中学语文创造型教学还要把握“扬弃适应性,发展个性”这一核心。  相似文献   

2.
著名德国音乐教育家奥尔夫曾讲过:在音乐教育中,音乐只是手段,教育人才是目的。而现今飞速发展的新时代需要大批创造型、开拓型的人才。因此,音乐教育的首要任务应该是培养学生的创造意识和探索精神,教学的根本任务是发展学生潜在的创造能力,并使其获得发展。那么如何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呢?一、诱发兴趣,想创造夸美纽斯曾说过:“兴趣是一个创造欢乐和光明的教学环境的主要途径之一。”儿童只有在学习中产生一种迫切探求新知的欲望时,他们的创造能力才能得以发挥。因而,教师要为学生创设有利学习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发展的教学环境,…  相似文献   

3.
刘赤符 《湖南教育》2000,(18):51-52
语文教学要以创新教育为灵魂,我们的教学就必须由传授型教学向创造型教学转型。那么,语文创造型教学的基本特征是什么呢?一、定位:在获得新知中学习创造审视过去的语文教学,人们不难发现,它是把目标定位在继承和掌握前人积累的语文知识上,这是一种传授型的教学。这种传授型的语文教学的突出弊端,就是违背语文也要从本学科的性质、特点出发,培养和发展学生的创造精神这一教学的宗旨,进行机械教条的知识灌输和技能训练,并与之相适应地推行所谓标准化试题考试。正是由于这种教育定位导致了“教师只授不创、学生只学不创”的封闭性教…  相似文献   

4.
数学家波利亚指出:“学生要牢固地掌握数学,就必须用内心的创造和体验的方式来学数学。”新的《课程标准》也指出:要强调学生探索新知识的经历和获得新知识的体验。”做数学就是让学生自己去体验,自己去创造,自己去感悟,从而建构属于自己的认知结构。因此我们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必须注重体验式教学,让学生在体验中学习,在体验中发现知识,生成知识,形成技能,学会创新。一、在情境体验中激发求知欲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只有激发学生进行自我教育的教育,才是真正的教育”。强烈的求知欲是学生探求新知的内驱力,浓厚的兴趣是诱发学生思…  相似文献   

5.
闫冬 《教师》2011,(32):48-48
新课程强调学生探索新知的经历和获得新知的体验。因此转变学习方式,体现学生的主体性,对课程改革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信息技术有关技能的学习更能体现学生的主体性,更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教师如何在教学中注重学生自主学习,创造民主互动的学习环境?具体做法如下:  相似文献   

6.
余义柏 《广西教育》2005,(6A):39-40
数学家波利亚指出:“学生要牢固地掌握数学,就必须用内心的创造和体验的方式来学数学。”新的《课程标准》也指出:“要强调学生探索新知识的经历和获得新知识的体验。”做数学就是让学生自己去体验,自己去创造,自己去感悟,从而建构属于自己的认知结构。因此我们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必须注重体验式教学,让学生在体验中学习,在体验中发现知识,生成知识,形成技能,学会创新。  相似文献   

7.
新课程强调学生探索新知的经历和获得新知的体验。因此转变学习方式,体现学生的主体性,对课程改革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信息技术有关技能的学习更能体现学生的主体性,更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教师如何在教学中注重学生自主学习,创造民主互动的学习环境?具体做法如下:  相似文献   

8.
邓小平同志给北京景山小学校的“三个面向”的题词,是我国教育革命的总方针,也是中学语文教学改革的方向。现就中学语文教学如何根据“三个面向”进行改革,谈谈自己学习的体会。语文教学应该培养创造型的人才。中学毕业生一部分要进入高校继续学习,绝大部分将直接到社会就业。他们实际的语文能力如何,直接关系到今后千百万劳动后备大军的素质。语文作为中学教育的重要基础学科,应积极进行改革,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也是长期的战略指导思想。我们要通过语文教学,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造就创造型的人才,迎接世界新技术革命的挑战.什么是创造型的人才呢?我认为创造型的人才  相似文献   

9.
恩格斯曾指出:“科学的教育的任务是教学生去探新、创新。”今天,我们培养创造型人才就是要使学生学会探新、创新.这是“三个面向”对学校教学提出的要求,是实现祖国四化的根本指导思想.中学语文教学如何培养创造型人才呢?我以为必须以发展学生的智能为主,具体地说要注重以下几个方面:一、开启学生的创造心理.创造,是人类心理的高级过程,是包括知、情、意在内的各种心理活动在最高水平上的综合.开启学生的创造心理,犹如开启学生创遗意识和能力的源头,舍此.培养创造型人才将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收效必是甚微.开启学生的创造心理,首先是加强情感、意志和性格等个性心理品质的培养,情感是行为的动力因素.马克思曾说:“激情、热情是人强热地追求  相似文献   

10.
陈正璋 《福建教育》2006,(12A):53-53
建构主义理论认为,学生是在旧经验的基础上建构新知识的。已有的知识技能对于他所要认识、获得新的知识并形成技能有很大影响。这种影响即”认知迁移“。迁移可分为两种类型:“正迁移”。表现为个体已有知识技能对新知的认识产生积极推进作用。有利于促进个体对新知识技能的掌握;“负迁移”,表现为已有知识技能干扰着个体对新知识技能的掌握,它对个体认识新知产生不利的影响。本文就小学生科学学科学习中,诱发学生产生“负迁移”的因素与教学对策进行简析。  相似文献   

11.
活跃学生思维培养创造型人才太原市十七中白小洁中学语文教学要想想适应时代的需要,就必须认真贯彻邓小平同志”三个面向”的指示,努力提高语文教学的效率,为培养跨世纪的人才服务。跨世纪人才的核心是具有创造能力。从这个意义上说,跨世纪人才就是创造型人才。为培养...  相似文献   

12.
周洵 《生物学教学》2002,27(5):14-15
实践对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和创造能力的作用是毋庸置疑的 ,但把实践活动作为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和创造能力的唯一渠道是不够的 ,还必须把学生的创造活动贯穿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在教学的各个环节中 ,不断引导学生发现问题 ,提出问题 ,分析问题 ,解决问题 ,让生物学课堂教学成为学生的创造过程。1 在学习过程中 ,依靠旧知探求新知在课堂教学中 ,教师可将一些问题提供给学生 ,让学生根据已有的经验和知识去分析、比较 ,再进行讨论 ,并处理加工形成自己的看法、结论 ,这个过程实质上就是学生的创造“新知” ,发现“规律”的过程 ,也是发展知识…  相似文献   

13.
随着社会的发展,科技的进步,创造力不再是天才的标志,而成为一种生存的技能。作为一名二十一世纪的音乐教师,不仅应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和认识规律来组织音乐教学,而且更应该充分发挥音乐艺术本身的特点,让学生在自由、积极和愉快的音乐实践中,自主地感受音乐,激发学习音乐的兴趣,从而提高音乐素质。然而这种创造教学能否成功,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自身的素质。实践证明,创造性教学需要创造型的教师,而创造型的教师必须做到:一、改进教学模式,革新授课方法从“讲堂”转变为“乐堂”。长期以来,在课堂上我们都以教会学生学习…  相似文献   

14.
所谓迁移,是指“已经获得的知识、技能,甚至方法和态度对学习新知识、新技能的影响”。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应合理地运用迁移规律,使学生把已有的知识、技能应用于新知的学习过程中,从而更好地学习新知识,解决新问题。一、利用学习对象之间的共同因素,产生学习迁  相似文献   

15.
探究性学习的教学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英 《四川教育》2002,(4):26-27
探究性学习是学生自主探索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获取知识的一种学习方式。在美国国家科学教育标准中,探究性学习是让学生自己思考做什么,怎样做,而不是让学生接受教师的现成结论。显然,学生探究知识的过程,就是学生利用原有知识经验,去解决教材中包含的未知因素,通过“学、思、问、探”等多种方式,去挖掘自己的内在潜力,既获得新知,又增长能力。那么,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怎样引导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呢?一、激发学生探究的欲望。“兴趣”是求知欲的源泉,是学生学习自觉性和积极性的核心因素。托尔斯泰曾经说过:“成功的教学…  相似文献   

16.
新的《数学课程标准》中提出:教学就是要教给学生能借助已有的知识去获取新知的能力,并使学习成为一种思维活动。而小学数学教学改革的根本出路,在于为培养儿童自身的学习能力、创造能力和自我发展能力,新课程改革倡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数学教学不再是教师“教给”学生知识的过程。而探究性学习着眼于学生创新素质的培养,体现了现代的主体性教育思想。那么,在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呢?  相似文献   

17.
“自主、合作、探究”是新课标倡导的学习方式。中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如何利用教学的每一寸土地,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习惯,使学生获得真正意义上的个性解放,最大限度地发挥出学生的创造思维的潜能,这正是目前贯彻新课标教学理念过程中,中学语文教师面临的一个根本性问题。作者从课堂设计、教材解读与设置“开放”课堂等三方面,对此问题进行了探索。  相似文献   

18.
陶辉 《文教资料》2005,(18):120
对于学生的学习,过去我们总是通过反复的练习来促使学生获得某种技能。实际上这样的“题海战术”扼杀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创造性和趣味性。真正有效的教学方法不仅传授给学生知识,而且更重要的是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使学生的思维更加敏捷、更加灵活。“转化”就是学习的一种有效方法,它是把新学习的内容纳入到原有的认知结构中去,从而扩大原有的认知结构,实际上就是利用新旧知识的内在联系,逐步提高学生学习和探索新知识的能力。以下是我在数学教学实践中对“转化”的几点尝试。一、“转化”的认识我们要根据教材的不同特点,充分利用新旧知识间的内在联系,调动学生学习和探究新知的积极性。在教学过程中,应尽量让学生在回忆已有旧知识  相似文献   

19.
学生知识的增长、智力的发展以及情感、意志、品格、兴趣等非智力因素的培养,都要通过学生自身的努力去实现。叶圣陶先生认为,“教是为了不教”,即教师应该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培养他们独立自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本人在近几年的教学实践中,根据素质教育的要求,在课堂上让学生“唱主角”,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下面谈一下自己的体会。 夸美纽斯说过:“兴趣是创造一个欢乐和光明的教学环境的重要途径之一,儿童在学习中产生迫切的求知欲望使他们的创造能力得到发挥,要想方设法点燃儿童心中探求新知的火花,激发他们的创造兴趣…  相似文献   

20.
一、增强教学的探索性 科学研究的过程是利用科学方法探索未知、创造新知的过程,也就是科学知识的再生产过程。增强教学的探索性,就是“简约重演”科学知识的生产过程。这种探索性程度高的教学有利于开发学生的智慧潜能、提高智力和能力,有利于培养学生学习的内在动机、激发学习兴趣,有利于促进学生掌握科学研究的方法和技能,培养科学态度和精神。显然,增强教学的探索性,有利于学生科学素质的全方位提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