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从1998年以来,江西省中考作文取消了对文体的限制。1998年与2000年均注明“除诗歌外,文体不限”;1999年,根据材料按要求写一篇记叙文或者议论文;2001年标明“文体不限”。中考作文命题由文体的“限制”到“文体不限”,有利于考生写作水平的发挥,受到了老师和考生的热烈欢迎。但是,有的考生在写作“文体不限”的作文时却反而无所适从。就拿2001年我省中考作文来说,要求考生围绕“尊重”这个话题,自拟题目,写一篇作文。有相当一部分考生的作文确实有点不伦不类:前面看起  相似文献   

2.
近几年来,中考作文多以话题作文为主,那么,如何写好话题作文呢? 一、弄懂题目,把握文体 话题作文往往不限文体,“文体不限”其实是指不限于一种文体,让学生有选择文体的自由。考生可以根据题目要求自由发挥,选择符合题目要求,自己最擅长的文体。当你选定了一种文体后,再按照这种文体的特点来布局谋篇。如果你生活积累丰富,不妨将生活中精彩的片断撷取出来写成一篇生动感人的记叙文。  相似文献   

3.
2002年中考作文题,各省市既保持了近年中考作文命题的一贯风格,同时又进行了较大的改革。我们了解这一命题趋势,对于预测2003年中考作文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通过对2002年全国40多个省市中考作文题目的分析,不难看出,2003年中考作文命题将呈现五大特点:一、文体:将由单一的“文体不限”的话题作文写作转向对多种文体写作能力的考查。与前几年相比,2002年中考作文容量明显增大,往年单一的命题作文、话题作文将被“大作文+小作文”的形式所取代,一般会由两三道作文题组成。湖南益阳市的中考作文由两道题目构成,第一道题要求同学们…  相似文献   

4.
从2000年开始,一些地方中考作文取消了对文体的限制。作文命题由文体的“限制”到“不限”,有利于考生写作水平的发挥,受到了老师和考生的热烈欢迎。  相似文献   

5.
《考试》2007,(9)
话题作文是中考命题的重要成果。自2000年话题作文首次进入中考试题以来,连续五年在中考中独领风骚,成为诸多文体的"宠儿",并占去了语文得分的半壁江山,成为一方"霸主"。与传统的命题作文相比,话题作文具有立意自由、选材广泛、文体不限、写法灵活等特  相似文献   

6.
语文中考改革是全面推进初中毕业、升学考试改革的突破口 ,其形式与内容的每一次出新都引起很大反响。改革至今 ,作文已占语文考试命题的半壁江山 ,故而人们更加关注中考作文今后的走向。以下就中考作文的改革趋势做一些展望。大量信息和有关资料表明 ,目前国外母语考试大多以“自由反应式”为主 ,近年全国高考作文多以“话题”为主 ,受此影响 ,几年来全国中考作文以“话题”为命题的占大多数 ,即使没有采用“话题”作文的省市 ,其中作文考题内容文也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这些变化表现在 :1、“不限文体”或“文体不限”的作文命题方式已经…  相似文献   

7.
纵观恢复高考以来的全国卷作文试题,大致经历了“命题作文——材料作文——话题作文——新材料作文”几个阶段。在此指挥棒下,中考作文也经历了相应的几个阶段。无论是高考作文还是中考作文,大致可分为“限定文体”和“文体不限”两大类型。近年来的考试作文题大多“文体不限”,有少数作文题增加了“除诗歌外”的补充限制。  相似文献   

8.
2002年中考作文题,各省市既保持了近年中考作文命题的一贯风格,同时又进行了较大的改革。通过对2002年全国四十多个省市中考作文题目的分析,不难看出,2003年中考作文命题将呈现五大特点:一、文体:将由单一的“文体不限”的话题作文写作转向对多种文体写作能力的考查。与前几年相比,2002年中考作文容量明显增大,往年单一的命题作文、话题作文被“大作文+小作文”的形式所取代,一般会由两三道作文题组成。湖南益阳市的中考作文由两道题目构成,第一道题要求同学们“阅读一段文字,然后谈谈对这段文字的感受,不超过300字”。这一小…  相似文献   

9.
话题作文形式灵活多变,今后几年高考话题作文仍将不限文体,但对内容会加以适当的限制。因此,在进行话题作文训练时,不能全面地“开放”,不能让学生太过“自由”,而应在文体和内容这两个方面进行一些必要的分解训练,以免学生会“误入歧途”。⒈文体分解训练高考作文规定“文体不限”。其实,“文体不限”并不是不需要遵守文体的规范。《考试说明》就明确规定要“符合文体要求”,每年高考作文的评分标准中也把“符合文体要求”、“基本符合文体要求”和“不符合文体要求”等作为评判作文优劣的标准。为了能把握住文体规范,我们必须进…  相似文献   

10.
李通 《考试周刊》2014,(64):3-4
<正>近几年,随着话题作文在高考试卷中反复出现,中考作文慢慢向话题作文转变,纵观我市2000-2005年中考作文足见一斑。如何写好话题作文,逐渐成为广大师生普遍关注的热点问题。诚然,作文在中考中占"半壁江山",不得不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何为话题作文呢?就是以某个话题为作文范围,不限文体,不限题材的作文。话题作文有如下特点:一是创新的导向性。即引导学生写"人无我有,人有我深,常中有新,变中求新"  相似文献   

11.
作文     
【复习指导】中考作文,一般有命题作文、半命题作文、材料作文和话题作文,无论是哪种类型的作文,一般都不限文体。不限文体不是不要文体,我们还是应该像课程标准要求的那样:“写记叙文,做到内容具体;写简单的说明文,做到清楚明白,写简单的议论文,努力做到有理有据”。  相似文献   

12.
一年一度的中考又要来临了,纵观2004年全国各省市中考作文题目,以话题作文居多,且文体不限。本人有幸参加了2004年中考作文的评卷工作,从中我也获得了许多感悟。在这2005年中考来临之际,本人主要针对记叙类文体来谈一谈中考作文如何“巧”得高分的问题,以便让更多的同学能够取得优异成绩,走上成功之路。  相似文献   

13.
张淑艳 《现代语文》2006,(8):127-127
近几年,全国各地的中考作文题几乎清一色采用“文体不限”的写作要求,不管是材料作文还是话题作文。这种“不限”给考生营造了一种宽松的写作环境,便于考生情感的倾诉和个性的展示。正因为解除了“限制”禁锢,使得近年来考场作文丰富多彩,佳作迭出。但不容忽视的是,也有一部分考生,在面对“文体不限”时,要么苦于“不限”二字,难以确定写作的“切入点”,无所适从:要么信马由缰,随意草就,结果写成文体不分的“大杂烩”。为此,笔者想针对以上两种情况谈一下应对策略:  相似文献   

14.
第一问,写话题作文,记叙文还那么重要吗?近几年来,话题作文比较“热”。有的学生认为,话题作文,文体不限,就可以随便写随便说,就可以把文体丢弃在一旁,只要是一篇文章就行。其实,这是一种极端错误的认识。文体不限绝不等于文体杂糅,那种漠视文体的考生,写出来的文章非驴非马,成了四不象,只能在考场上败下阵来。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话题作文成了中考的发展趋势,预计2003年的中考也是以话题作文为主流。话题作文只有“话题”而没有规定的题目,需要同学们自己拟定题目,这样拟题就显得很重要,因为出色的题目是一篇文章的“形象大使”,关系到文章的成败。那么怎样在有限的时间内快速拟出新颖、精确的题目呢?下面介绍几种方法: 1.定文体,扬长避短。紧扣话题,调动积累,选用自己的“拿手文体”写作,是快速拟题的基本前提。因为任何文章都是有题材的,不讲文体随心所欲的写作,只会写出结构松散、不合章法、非驴非马的“四不像”文章。况且,话题作文也只是要求文体不限,并…  相似文献   

16.
一、话题作文成为中考作文的主流2000年以来,全国各省市中考作文命题形式发生了极大的改变:话题作文明显增多,成为中考作文的主流;内容和形式上逐渐放宽要求。高考作文题型对中考作文题型的导向作用是非常明显的。根据近年中考的情况来看,全国大部分地区的作文形式都倾向于诗歌、戏剧外文体不限。另外作文命题的语言也简洁明了,限制因素少,为同学们的写作扫除了不少审题障碍。  相似文献   

17.
五词:话题作文内容突破要想在话题作文的内容上有所突破,大家可以参考一下“五词”技法:把握文体、缩小范围、拟好题目、善于联想、写出新意。一、把握文体话题作文往往不限文体,允许考生自由发挥。但是,不限文体并不等于不要  相似文献   

18.
翻看近些年的中考作文题,我们不难发现,几乎每个题目后面都有这样的要求“:文体不限”“、文体自选”,这些都表明中考作文在文体的选择上越来越自由越来越开放了,这无疑为考生的写作提供了更广阔的思维空间,有利于考生自由而有创意地表达。那么,我们该如何面对这个“文体不限”  相似文献   

19.
1999年以前的高考作文,或是指定写某种文体,如“写一篇议论文”“写一篇记叙文”,或是排除写某种文体,如“不可写成诗歌、小说、戏剧”。1999年,首次出现了以“假如记忆可以移植”为话题的作文,“除诗歌外,其他文体不限”。2000年的高  相似文献   

20.
一、话题作文的特点与传统的命题作文比较 ,话题作文具有以下特点 :1.立意自由话题作文只提供了一个写作的由头 ,思路的源头 ,留给了我们一个自由的思维空间。我们只要敢于变换角度 ,突破常规 ,求异创新 ,就能写出一些新颖别致的文章。2 .选材广泛话题作文只有“话题”而没有规定的题目 ,具有全开放的内容。它便于我们在较大的范围内选择自己最熟悉的题材写。尽可以写身边人 ,议身边事 ,绘身边物。学生看得见摸得着 ,不感到陌生 ,写起来就会得心应手。3.文体不限话题作文大多是“除诗歌外 ,文体不限” ,也有的对文体不作任何限制。这样学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