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不少学生在写作中常常面对文题感觉没有什么可写,我发现其原因在于:他们对于常见的人和事情往往视而不见。生活中的种种事情,若在头脑中不留痕迹,写作就没有材料;不细心体验,就缺少感受和感动;不认真思考,就不会有顿悟和发现。要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教师的首要责任就是要不断强化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观察、体验、思考的意识,提高他们的感悟能力。  相似文献   

2.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提出要求:学生习作要写真话、说实话、说心里话,不说假话、空话、套话。然而,一提到作文,不少学生就皱眉头,感到“没什么可写”。学生感到“没什么可写”的根本原因在于对自己常见的人和事没有留心观察、细心感受、认真思考。学生学习写作文,应以生活为基础,小学生生活阅历浅,切身  相似文献   

3.
<正>如果没有人生感悟作基础,我们写文章也就失去了源头。练习写作就是要求我们在人生旅程中学会观察、感受人生,体验生活,要留心身边的人物,细心发现美,认真思考美,进而写成"自己"的人生篇章去讴歌生活中的美。因此,我们要培养自己一种"穿透"生活、探索人生的本领,去发现生活的真谛,书写属于自己的诗篇。具体可从以下两个方面入手。  相似文献   

4.
<正>一、学会观察,积淀素材在指导学生写作的过程中,常会出现一些学生无从下笔,无话可说或满纸空话、言之无物的现象。我认为其中一个重要因素是学生没有学会观察事物的方法,没有留心观察生活的习惯。在写作教学中,应注重培养观察、思考、表现、评价的能力。生活是写作材料的源泉,观察是写作的门径,只有热爱生活并且善于观察的人,才能从生活中发现许多可写的素材,并产生强烈的写作愿望;只有源于细心的观察、冷静的思考、合  相似文献   

5.
一、留心观察生活。写好观察日记 没有生活。写作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没有认真仔细的观察.就发现不了生活的真谛。所以说.“生活是写作的源泉.观察是写作的前提。”如果离开了生活.离开了观察思考,离开了表达训练,学生要想把文章内容写得充实且具体.那简直就是一句空话。  相似文献   

6.
日常教学一提到"作文"二字,孩子们就愁眉苦脸,望题兴叹。究其原因,是因为许多学生苦于没有生活的经验,对事物缺少真实的情感体验,加之缺乏留心观察的习惯,导致这种怕作文、厌作文的心理产生。如何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激起他们的写作欲望,让他们爱写、想写和乐写呢?几年来,笔者进行了小学生作文教  相似文献   

7.
<正>"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就如工人炼铁需要矿石,农民种田需要种子。同样,学生写作也离不开素材的积累和运用。平时如果没有细心观察周围事物,缺少思考和情感的体验,又不勤于动笔,那么习作时就会无话可写。为了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只好抄袭或者编一段虚假的故事交差,于是"撞车"作文出现了,"会说谎的作文"也由此应运而生。《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  相似文献   

8.
在日常的写作教学中,笔者常发现学生因找不到生动的材料而感到困惑,也常发觉学生因缺乏生活的体验而使文章干瘪乏味。究其原因,就在于学生平时不善于从细小的生活现象中灵敏地"捕捉"有意义的典型素材。要改善这种现状,我们应该在作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捕捉"能力。"捕捉",是一种形象化的说法;"捕捉"能力主要来源于对生活的细心观察、强烈感受和深刻思索。  相似文献   

9.
主题是文章的灵魂,材料是文章的血肉。只有血肉丰满,文章才能光彩照人。选材之重要,可见一斑。可有人感叹:我们三点一线的单调生活哪有什么可以入文的素材?但如果我们细心观察,就会发现,其实我们并不缺少生活,也不缺少材料,而是缺少对生活的留心观察,用心思考。正如罗丹所言: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  相似文献   

10.
在日常的写作教学中,笔者常发现学生因找不到生动的材料而感到困惑,也常发觉学生因缺乏生活的体验而使文章干瘪乏味。究其原因,就在于学生平时不善于从细小的生活现象中灵敏地“捕捉”有意义的典型素材。要改善这种现状,我们应该在作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捕捉”能力。“捕捉”,是一种形象化的说法;“捕捉”能力主要来源于对生活的细心观察、强烈感受和深刻思索。  相似文献   

11.
初一学生写作记叙文,往往因为不善于观察,或者虽然观察了,但缺少自己的印象和感受;或者虽然有一些印象与感受,但不会准确地袭达出来,因此时常出现记叙不具体、不符合实际的情况,有些学生甚至照抄别人现成的文句。针对这种情况,我们对学生的观察与表达能力进行了认真的训练。首先,我们把培养学生敏锐、细致的观察能力作为提高  相似文献   

12.
在习作教学中笔者发现,很多学生对写作缺乏足够的兴趣,这就使得他们的写作能力低下,难以得到有效的提高。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学生没能养成细心观察生活的习惯,没有仔细观察就不会有深切的体验,他们的作文就会缺乏真情实感。因此,在小学语文习作教学中,我们可以借助体验教学,改正学生当前对于写作的态度,促进学生写作能力的提高。本文着重分析了体验教学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在提高教学质量方面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3.
学生用自己的眼睛去观察周围的世界,用自己的心灵去感受周围的世界,然后用自己的观察感受所得形诸语言文字,真正实现学生的自主写作,就得使写作成为学生感到快乐的活动。"体验式作文"是指学生的作文应展示个体生命的原生态,即没有任何扭曲和约束,也无须任何遮掩和伪装的书面语言来表现自我精神,怎么体验就怎么写,体验到什么就写什么,做到实事实写,实话实说,实情实抒。  相似文献   

14.
<正>冈察洛夫曾经说过:"我只能写我体验过的东西,我思考过和感觉过的东西,我爱过的东西,总而言之,我写我自己的生活,和与之长在一起的东西。"这说明写作来源于对生活的体验,如果没有对事物的仔细观察,没有情感的体验,没有对生活的想象,也就不会有写作的冲动,就不可能写出好作文来。慢慢地,我在作文教学中做出了一些改变,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打消学生对作文的恐惧感,消灭作文内容中"假、大、空"的现象,改变学生作文  相似文献   

15.
一些中学生作文时苦于言之无物,无从下手,不知怎样开头,如何结尾,感到头痛难写,于是害怕作文课,害怕写作文。要提高学生写作兴趣、写作水平,可以从以下四条途径去尝试:一、让学生在仔细观察中积累写作的材料社会生活实践是学生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写作源泉,只有靠细心的观察才能发现,掌握与积累,才能形成写作的素材和题材,即鲁迅先生所说的"如要创作,第一须观察"。从作文的角度看,必须培养学生有目的、有意识地观察习惯,养成处处事事留心观察,  相似文献   

16.
移云芳 《考试周刊》2012,(22):48-48
学生不会写作文,不愿写作文,这问题虽出在学生身上,但根源是老师在作文教学中存在着错误的指导思想。不是学生缺少生活,缺少材料,而是缺少留心观察、用心思考.不懂得如何搜集积累材料。老师要求学生做生活的有心人.那自己首先就得是个有心人。  相似文献   

17.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学生要留心周围事物,乐于书面表达,增强作文的自信心;要懂得写作是为了自我表达和与人交流。"《标准》中还要求:"写作要感情真挚,力求表达自己对自然、社会、人生的独特感受和真切体验"。本文就指导瑶族学生写有瑶乡生活气息  相似文献   

18.
小学阶段的学生由于年龄小、阅历浅以及知识面狭窄,写起作文来往往会感到无话可说,使得写作成了难题。因此,教师应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培养学生留心观察、细心思考的习惯。我在教学工作中根据自己的教学实践,总结出以下几种方法。  相似文献   

19.
徐洪运 《文教资料》2011,(33):59-60
生活不是缺少关,而是缺少发现。因此,在语文教学中,只有教师引导学生留心观察生活,善于捕捉生活中的精彩瞬间,让学生观后感,感后写,写后议,久而久之,学生才会积累丰富的写作素材;有了写作素材,学生才会产生强烈的写作欲望,并享受到写作成功的快乐。  相似文献   

20.
<正>小学语文教学中,作文教学是一个难点。长期以来,作文教学形成了一种习惯:即脱离学生的生活实际,因而便有了"为了考试而写作""为了写作而写作"等训练。学生越来越感到"没东西写""不会写",视作文为苦差,对作文产生了厌恶心理。究竟如何引导小学生养成良好的写作习惯,本人结合自己的教学,认为可进行如下工作。一、养成善于观察、善于积累的习惯有些害怕写作文的学生常常无话可说,无事可写,原因之一就是对生活缺乏观察,缺少对生活的体验。所谓观察,就是要用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