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小学阶段开设具有传统文化内涵的校本课程,能够有效增进小学生的文化自信。以“志道”“据德”“依仁”“游艺”为指向确立传统文化课程的思维架构,在“价值建立、规则意识、责任担当、生活创造”教学实践中促进学生的价值体认和文化认同,通过“诗文辞赋、梨园戏剧、中国功夫、民间技艺、农历节庆、时令节气、杏林百草”七目设计,拓展课程视界,链接生活实践,引导学生走向真实世界。积极践行“读做行”课程实施路径,运用“小小传承人”评价方法,让传统文化在学生的现代生活中实现创造性的融合与理解,从而为小学生打好人生底色。  相似文献   

2.
“八荣八耻”的社会主义荣辱观,既凝聚着中华民族历代智慧的结晶,又在批判、继承和发扬传统道德文化的基础上,构筑了一个高于传统道德规范上的、完整的、社会主义道德评价体系和道德行为准则,赋予了新时代的气息、内容、形式和精神,充满了新的活力。优化传统道德教育,必须加强以“八荣八耻”为道德核心的德育课程建设,使荣辱观教育与其他德育教程形成统一的整体并保持一致的教育影响力。  相似文献   

3.
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博大浩瀚,传统美德宏富精深,足以彪炳人类文明史册绵延数千年而不绝。虽历经沧海桑田、朝代更替、战乱兵燹、天灾人祸,始终能卓然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而愈显其强大之生命力,是因为它那种固有的民族精神,那种充塞于天地之间的浩然正气。  相似文献   

4.
知荣明耻、好荣恶耻的士人"耻"观是中华民族优秀的道德遗产,传统士人阶层的社会地位、职业生活等是其形成的基础。传统士人"耻"观的内涵则包括将士人"知耻"作为国家治乱兴亡之本、士人阶层教化的基本宗旨和人与动物的分野标志,坚持"不仁则辱"的道义标准,将陶冶耻感作为士人教育的重点。这启迪我们应该将大学生荣辱观的培养提到国家兴衰荣辱的高度来认识,以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作为大学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突破口和着力点,以报国恤民、崇仁尚义、勤劳诚信作为大学生荣辱观教育的核心内容,积极营造优良"士风"以促进社会淳厚风尚的形成。  相似文献   

5.
一个好校长就是一所好学校。“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校长是学校发展的“关键先生”,是盘活棋局的“车”。那么,新课程下的校长要具备哪四个维度呢?  相似文献   

6.
李丽 《大学教育》2022,(5):158-161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渗透价值深远,推动二者的深度融合能够在提升思想政治教育效能的同时,促进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创新发展。这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多方面共同努力、协同创新。文章立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体、客体、介体、环体四个维度探索构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同思想政治教育“四维一体化”深度融合机制,为增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7.
运用“四维互动”阅读教学模式探索《愚公移山》的阅读教学,使文本回归其在《列子·汤问》中的语境以激活作者文本;通过解读单元导语、阅读提示等编写系统要素以吃透编者文本;通过抓住文中的“人”和“神”之别以创设教者文本;通过引导学生全面客观地评价愚公的行为以放飞“学者”文本。进而在一定程度上解决教学该篇文章时容易出现的解读较为浅显、脱离文本内容、过度联系当代生活等问题。  相似文献   

8.
以实践类拓展课程建设为重点,依托学科课程,探索课程融合,可深入实践STEAM教育本土化。通过三年多的实践,湖州市吴兴区从重构拓展性课程到开发区域特色项目,从项目迭代到提升项目内涵,从试点实践到区域推广,逐步形成基于区域特色的“创、推、优、保”STEAM教育本土化的实践策略。  相似文献   

9.
陈伟国 《江苏教育》2022,(91):78-79
<正>高中思想政治课作为一门文化课程,需要提高中学生的科学文化修养;作为一门德育课程,需要发挥其德育教化功能,实现学科育人。高中生正处于成长发育关键期,也是学生认知世界养成、人格心理发展的重要时期。为了帮助学生养成正确的道德观念,形成正确的价值观,教师应当明确德育对学生成长的意义,在课堂教学中把德育融入智育之中,积极地将德育思想融入思政课程中。基于此,高中思想政治教学需要从四个维度促进德育理念与课程的深度融合,达成高中思政课程育人目标。  相似文献   

10.
中国传统文化中蕴含着哲理深刻、内容丰富的荣辱观,这些与荣辱问题有关的传统观念为社会主义新时期道德体系的建立提供了历史经验。然而,这些传统荣辱观念囿于特定的时空背景而有明显的局限性。社会主义荣辱观吸收了传统荣辱观中的精华部分,也回应了现实社会的需要,形成了具有优良形态的荣辱观体系。  相似文献   

11.
对大学生社会责任感培养模式进行比较分析,可以总结现有模式的不足。运用内外因德育生成理论,对目前大学生社会责任感培养内外影响因素进行了深入分析。从开放多元的时代背景和转型社会角度,提出了"四维多元"的大学生社会责任感培养模式,并对其内涵、结构及其相互关系进行了探讨分析,进一步丰富与完善大学生社会责任感培养模式的研究。  相似文献   

12.
史建亮 《考试周刊》2011,(10):89-90
在新课程标准下,教师应有目的地引入或创设生动具体场景,以学生体验的方式实现小学数学教学互动,通过在课堂上巧妙地设置教学体验情境,使学生主动进入想数学、做数学、说数学、用数学的"四维"体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相似文献   

13.
“脸面”心理对社会主义荣辱观的树立具有正反两方面的影响。我们要利用人们的脸面心理,努力提高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的成效。具体方法有:营造良好社会文化氛围,将“八荣八耻”内化为脸面的评判标准;维护个体“脸面”,提高个人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的自觉性。  相似文献   

14.
作为市场营销专业的核心课程和先修课程,市场营销学具有较强的理论性和实践指导意义。因此,在市场营销学的教学中应突出并强化市场营销专业体系的基础理论知识和具体的营销操作手段,体现出该专业的专业性、技能性和实用性。本文结合高职高专市场营销专业在市场营销学的授课中面临的现状和问题,以实现市场营销课程培养目标为目的,试通过“四维一体”教学法来提升市场营销学授课效果并实现课程培养目标。  相似文献   

15.
“八荣八耻”具有深刻的思想内涵和丰富的理论内涵,对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具有鲜明的针对性和时代性,必须把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纳入到高校的整体教育计划中,在教育规划、师德建设、建章立制、宣传教育、学生日常的管理与实践活动等环节上,切实融入“八荣八耻”,才能真正做到全员育人,全程育人,将“八荣八耻”变成大学生自觉遵循的行为意识中的核心部分。  相似文献   

16.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实践教学是理论课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多样化的实践教学模式势必能促成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根本目标的达成。文章以形势与政策课为例阐述了构建思想政治理论课"四维一体"的实践教学模式的设想,以加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实用性、实效性和针对性。  相似文献   

17.
德育是一项系统工程,应通过开发和利用学生身边的一切资源,构建一个全面的德育场域。通过“三全四维”模式的建构,实现全员育人、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校园文化全覆盖,学科课程全浸润,实景场域全链接,立体时空全跨越,以“全息”德育的理念促进学校德育的有效开展。  相似文献   

18.
胡锦涛总书记提出的“八荣八耻”社会主义荣辱观,对于落实科学发展观、推进社会进步、促进经济发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和谐社会具有重大意义。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正确的荣辱观的树立对提高人的素质至关重要,树立正确的荣辱观须知行统一,重在实践。  相似文献   

19.
语文教学活动中,教师可以通过创新教学方式,合理设置教学活动,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教师可以在双线统一下开展“四维五环节循环式”的阅读教学活动,帮助学生在教学活动中提升综合素养,提高阅读水平。以人教版为例,探讨小学语文“四维五环节循环式”阅读教学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20.
“八荣八耻”荣辱观的内涵和价值探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在理论与实际的统一上,从四个方面分析了“八荣八耻”的科学内涵和实践价值,认为它是正确“三观”的生动体现,是对社会主义思想道德体系的丰富发展,是新形势下巩固和发展爱国统一战线的思想基础,是社会主义合格公民的时代标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