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国大学衍生企业发展的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大学衍生企业是知识扩散和应用的重要平台.本文通过GIS技术分析发现我国大学衍生企业呈现空间集群现象.母体大学是大学衍生企业发展的根本依托,因此本文从多角度构建了母体大学可能影响衍生企业发展的13个因素,并进行验证分析.结果表明,大学衍生企业发展与这些影响因素均呈正相关,其中影响最明显的是R&D成果应用及科技服务经费、大学科技成果专利授权数、科技投入总经费等因素.为此,本文从人力资源、科技经费投入以及科技成果转移方面提出了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2.
本文对大学经营诱发的衍生经济圈形成和发展规律做了初步探究。大学经营中伴随着特异的经济外部性,其主要原因在于大学具有的强大现金流而导致的经营资源凝聚效用。而且,由于大学在经营机制上存在着制度的漏逸、文化需求的共谋、知识演替的受容、母校情结和角色扎堆、科技文化产业的强化等促进衍生经济圈的诱因,为大学经营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广泛的扩展空间。其中资本流运动是衍生经济圈形成中最为活跃的经营资源演替,是值得广泛研究的学术领域之一。而正向诱导和反向孵化的衍生经济圈形成方式则是大学经营者可以有效利用的实践手法。  相似文献   

3.
将大学所创造的知识、技术、成果转移到社会与商业上,把知识转化为财富,实际上涉及到大学知识的流通与应用即大学技术转移问题。作为大学技术转移的重要模式,大学衍生企业这一在不久前被认为是大学学术发展的附属物的现象,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大学衍生企业的产生和成长有着重要的意义,它一方面表明了衍生企业本身是大学技术转移的一种重要方式,是高科技产业化的主要载体,是高科技企业群的重要生力军;另一方面,它也进一步地凸显了大学,尤其是研究型大学在社会经济发展中的重要作用,作为知识与技术“辐射源”的大学正在成为经济增长的发动机。该文探讨与分析了大学技术转移的衍生企业模式,并借此针我国高校科技成果产业化的发展提出了一些建设性的意见和实施对策。  相似文献   

4.
大学衍生创业是实现科研成果转化的有效模式。我国大学衍生创业目前还受到诸多因素的制约:传统观念和体制的束缚、科研成果应用价值不高和转化率较低、衍生创业风险较大及地方政府支持力度不够等。作为应对策略,大学衍生创业必须充分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高校积极实施协同创新,全面提升创业团队的能力。  相似文献   

5.
中国社会转型与高等教育的变革发展,构成大学利益相关者民意表达的特定舆情环境。有关大学的负面民意表达,可能衍生大学传统形象的坍塌、利益相关者群体的对立、办学运行的失范和无序等问题。当代大学应充分认识民意表达的积极意义和局限性,坚持不变与变的原则,不断提升大学办学的开放性和透明度,并建立健全大学民意表达应对机制。  相似文献   

6.
自2001年新加坡国立大学开始构建全球化知识企业向创业型大学转型以来,通过组织机构的整合,并以创业中心、企业孵化中心、产业联盟办公室以及海外学院等部门为载体推行多样化创新创业举措,在专业技术授权、大学衍生公司、校企合作和吸引世界优秀人才等领域取得显著成效,新加坡国立大学的创新创业举措对我国高校在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背景下如何营造自由、宽容的学术环境,建设专业化创业队伍以及跨国界协同培养学生等有启示.  相似文献   

7.
论现代大学的三重属性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现代大学具有学术、行政、产业三重属性。学术属性是大学的本质属性,行政、产业属性是大学发展到现代逐渐衍生的属性。充分认识现代大学的三重属性及其相互关系,对于大学管理者正确选择大学办学行为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当前我国大学在办学过程中应强化学术行为,淡化行政行为,规范产业行为。  相似文献   

8.
发展中的创业型大学:国际视野与实施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创业型大学以创业人才培养为基本任务,注重开展具有商用价值的科研活动,积极创办衍生高新科技企业,并将"促进经济和社会发展"拓展为大学的新职能。本文在区分了两种不同的创业型大学研究路径的基础上,对创业型大学的概念内涵进行界定,探讨了创业型大学的不同发展阶段,最后提出了当前我国大学创建创业型大学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9.
产学新型合作伙伴关系:来自英国的经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高等教育功能的扩展,市场化程度的提高,国际高等教育与产业间的关系越来越密切,大学与产业新型合作伙伴关系得以真正确立。英国科研体制呈多元化态势,政府积极推动多元化的产学合作政策方案,建立产业界及学术界之间交流渠道,鼓励大学成为地方经济发展的动力。学术界相应地成立新的组织机构来充分应对产业合作。产学合作突出地表现为:大学建立技术转移机构专门机构着力经营知识产权、加强大学与地方经济的联系、建立大学科学技术孵化器、创办大学衍生公司、创立大学科技园。  相似文献   

10.
随着高等教育的飞速发展,网络型、创业型、企业型大学不断涌现,关于大学的界定日渐模糊,通过分析大学的发展历程及现状,对比国内外大学的根本职能,阐明大学的本质在于育人。文章探究了人文教育和科学教育的兴衰交替过程,指出科学教育衍生的"科学主义、实用主义、功利主义"造成了人文危机。关注科学教育的同时,加强人文教育(首在思想先行,重在课程建设,贵在培养方案)可使现代大学在快速发展的高等教育环境下健康前行。  相似文献   

11.
论大学组织的知识性与科层性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现代大学组织具有知识性与科层性,知识性是大学的本质属性,是大学组织产生、发展和变化的内在依据;科层性是大学适应环境而衍生的属性,它协调着大学与外部环境的关系,维系着大学内部的统一。知识性和科层性在价值取向、权力分配、运作机制上的差异是造成大学组织内部冲突的主要原因之一,充分认识两者的局限性与相互关系,对处理大学内部的矛盾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我国大学在大学管理中应突显知识性,淡化科层性,在二者间找到一种平衡,以利于大学组织的和谐与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2.
大学职能的历史演进与现代拓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魏京明 《教育探索》2008,(11):26-27
现代大学教学、科学研究和服务社会的三大职能是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逐步形成的,是特定时代背景下的产物,也是大学适应外部社会变化的必然选择。大学与社会的联系越来越密切,三大职能也在不断地丰富和完善。大学的教学、科研、服务的社会职能分别拓展出培养创新型人才、加强知识技术创新、提供创造性服务等职能。大学还将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社会需求的多样化而衍生出更多的职能。  相似文献   

13.
现代大学已从社会的边缘进入社会的中心,与社会发展息息相关。在市场经济体制环境下,我国高等教育所面临的市场化因素越来越多,高校与高校之间的竞争引入了市场机制。大学品牌就是在大学与市场接轨下衍生出来的新名词。本文拟分析大学品牌意识产生的背景和影响因素,说明对大学品牌研究的迫切性及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4.
选取中世纪原型大学、衍生型大学诞生和发展过程作为教师流动的考察载体,在对流动频率、方向、影响因素等深入分析的基础上发现,流动是学术职业生而具有的天然基因,大学教师流动在学术职业形成、学术规范建立、学术自由获得、学术职业吸引力提升等方面发挥着核心作用。同时,大学发展具有惊人的历史一致性,中世纪大学教师流动的基本特征延续至今,有关大学教师流动的相关政策举措不应回避对于教师流动的历史过程分析。  相似文献   

15.
朱景坤 《教育》2012,(29):62
学术自由存在和发展的逻辑基础是由大学的本质和使命决定的,也被大学自身发展的历史所印证。在美国,学术自由思想一直深受德国学术自由传统的影响,但在充分借鉴、吸收社会生活和制度中的共同主张的基础上,其学术自由思想也逐渐形成了自身的特色,并衍生出以终身教职为核心的学术自由制度保障体系。  相似文献   

16.
论大学与经济的关系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一些论著认为大学与经济的关系是作用与反作用、制约与反制约的关系。实际上,大学与经济的关系并非对称的。在正常情况下,大学的出现、生存与发展是主动的,它在经济方面的作用是其衍生出来的广泛社会作用中的一个方面,且是后生、间接的。在大学与经济关系的生成和发展过程中,经济越来越依赖大学是一个基本趋势;而大学在经济越来越依赖自己的同时仍然是主动的,仍然可以保持自己独立特行的性格。大学依托的是人类智慧,又以发展人类智慧为根本宗旨,其他一切皆为其派生物。  相似文献   

17.
中国的高等教育在10多年间取得了巨大的发展,但也衍生出许多令人诟病的问题,其中就包括大学精神的缺失.笔者试图从文化寻根的角度,探寻当今中国大学精神重塑的路径,认为中国大学存在文化断裂的现象,必须要尊重历史,加强人文科学的引导,重建具有中国特色的大学文化和大学精神.  相似文献   

18.
迁移是中世纪大学为争取自治而采取的有效手段之一,有着多种方式和特点。争取良好的学术环境是大学迁移的主导因素。大学迁移衍生了新大学,促进了知识在欧洲的传播;大学通过迁移形成着自身的制度性力量;大学通过迁移践行了大学自治的理念。  相似文献   

19.
杜洁  黄基秉 《成都师专学报》2009,(5):100-102,128
在今天,大学对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和文化引领四大社会职能日益凸显。由于新知识新技术的高速衍生、高等学校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的深化推进,以及教育目标的无边界性等多种因素,高校教师群体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巨大压力与挑战。文章从以教师为本的人本理念出发,提出通过教师专业化发展与队伍建设,有效提升大学教师的职业角色归属感、职业工作效能感和职业生活幸福感,从而真正实现现代大学的绿色发展。  相似文献   

20.
生态化教学模式衍生于生态环境发展的概念,取自"健康"、"自然"、"开放"之义,近年来逐渐被引入大学阶段的英语教学课堂当中。本文以新疆喀什大学非英语专业学生为研究对象,进行为期16周的实证研究。从生态理论出发,探索其教学模式,通过实验对比和访谈分析验证其实效性。研究表明:将生态化教学模式用在大学英语专业教学中具有可行性和实效性,提高了学生成绩,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大学英语教学提供了新的视角。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