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面对严峻的就业形势,一些大学出现了"以就业率为导向"的教育倾向。该倾向违背了科学发展观的原则,使大学职能与责任趋于简单化、商品化和功利化。现代大学的责任是多元的,大学教育不仅要使学生获得知识和能力,更应关注人的社会生存意义。就业率不是大学教育的终极目的,随行就市也不是大学教育的发展规律。惟有正确认识就业率的内涵,使大学教育回归到人本教育的基点,大学才能培养出真正、持久地受到社会欢迎和认可的人才。  相似文献   

2.
面对严峻的就业形势,一些大学出现了"以就业率为导向"的教育倾向。该倾向违背了科学发展观的原则,使大学职能与责任趋于简单化、商品化和功利化。现代大学的责任是多元的,大学教育不仅要使学生获得知识和能力,更应关注人的社会生存意义。就业率不是大学教育的终极目的,随行就市也不是大学教育的发展规律。惟有正确认识就业率的内涵,使大学教育回归到人本教育的基点,大学才能培养出真正、持久地受到社会欢迎和认可的人才。  相似文献   

3.
当今社会很多人做事越来越功利化,以至于学校教育也越来越功利化。家长越来越重视学生的分数与升学,学校在课程开设中也会越注重片面的知识性培养,要求学生专心于文化学习上,更为看重的是学生的成绩。学校培养出一批又一批的社会精英,但也会社会埋下了隐患。复旦大学校长杨玉良曾指出:“如果学校教育只注重知识,不重视德性培养,那么培养的人越有知识,越可能成为社会的祸害。”因此,教师在教育中应该要渗透人文素养,把学生不仅培养成有文化的人,更要培养成有人文素养的人。  相似文献   

4.
在生活节奏逐步加快的当今社会,不论学校教育、家庭教育或社会教育,其功利化趋势越来越严重。大学数学教育同样也表现出了越来越多的功利化倾向。本文重点阐述了大学数学教育中功利化的各种表现,从学生和学校两个方面进行了分析,以及对如何弱化这一现象的一些思考。  相似文献   

5.
在物质需求日益遮蔽了精神需求的现代社会,大学精神被日渐膨胀的社会要求所消解,MOOCs作为信息技术与高等教育深度融合的产物,迫使大学重新审视自身的问题,为大学教育的教学模式、教学理念的理性变革带来了机遇,驱使大学逐步走出"功利化"困境,真正实践教育使命,回归到追求真理、涵养精神、塑造人格、发展知识的道路上来。  相似文献   

6.
在中小学教育中,面对家长的强烈诉求、社会的压力,不少校长的办学角色定位产生了偏差,导致学校育人价值功利化,素质教育不能在学校真正实施。实施素质教育必须明确校长是第一责任人,校长办学角色定位必须立足于学生发展,纠正中小学育人价值的功利化取向,营造学生四会的良好学校环境。  相似文献   

7.
学习动机是推动学生进行学习、维持学习活动的内在心理动因。当代大学生片面追求眼前的个人利益与社会需求的快速结合,学习动机功利化倾向日趋严重。急功近利的功利性学习既有显性的个人危害和教育伤害,更有隐性的潜在社会危机。面对当前大学生学习动机功利化倾向,高校需要强化人文主义的大学理念,回归高校教育的本质要求,将理想教育与素质教育相结合,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水平。  相似文献   

8.
现代社会高度的社会分工和市场大潮中的功利主义逻辑,使人不再关注知识本身和人自身,而关注知识和人的功利性需要。作为培养人的事业,教育在功利化的进程中恰恰遗忘了作为鲜活的主体存在的个人。由此,教育就表现出功利性的显著特征,驱动了学校教育的实用性,教师的教学动机也呈现功利性,致使学生在教育中失去了应有的价值和意义。  相似文献   

9.
现代教育关涉到社会多元主体的教育追求。处于经济大潮中的我国现代学校教育,在个人、国家和学校这三大利益主体出于各自的利益需要通过教育这一活动间接地进行博弈的过程中,越来越走向功利化。教育的功利化追求目前集中表现为应试教育。应试教育成了人们在教育博弈中能达成共识并共同参与"游戏"的平台,把各方对教育利益的追求统一到了一起。然而应试教育却扭曲了教育的真意,培养出"单向度的人",使学校教育"去道德化"。  相似文献   

10.
一、当前学生评价体系存在的问题 1.学生评价方向的功利化 教育的功利化在我国有久远的文化渊源,家长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有出息并借此改变自己的命运.这种教育功利性的倾向必然会导致功利性的教育.社会对学校评价的功利性是影响学校评价学生的外在因素,家庭对学校评价的功利性则是重要的内在原因.无论是社会、家庭还是其他因素,它们共同形成一种作用于学生观念的合力,从而影响学生的教育观念.  相似文献   

11.
大学是很多人接受教育的最后阶段,在这一时期里,学生不仅要面对繁重的学习任务,而且更要面对来自社会、学校、家庭等各方面的压力,使得许多大学生出现了严重的心理问题,给他们的正常学习、生活带来了严重的影响.在大学中,图书馆作为学生受教育的第二课堂,有着大量优秀、可利用的资源,加强图书馆对学生的心理教育工作,对于提高大学生的心理素质,缓解心理压力具有积极的意义.本文就影响大学生心理问题的原因进行分析,研究建设高校图书馆对于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2.
工业文明在带给人们物质的丰富与便利的同时,破坏了人们内心原有的宁静,使人的功利化达到了极致。受此影响,中国式教育的功利取向更为突出。这种教育的价值取向不但无法引领社会向善趋美的发展方向,而且使人变得易于浮躁与盲从。面对知识经济时代的来临和社会必然转型的现实,教育需要重新诠释生命教育的价值取向,通过基于生命立场的基础教育价值观、教师观、学生观、师生观和教学观建构,让学校重新成为人类的精神家园与乐园,并引领社会的美好发展。  相似文献   

13.
面对素质教育和创新教育成为21世纪教育主题的今天,高职教育的功利化日益影响高职院校可持续发展力,影响人的全面可持续发展。因此要实现高职教育功利化的超越必须从转变传统的教育观念,坚持以人为本的教育价值观、可持续发展的教育发展观,在服务于现实社会发展的同时,更着眼于未来,着眼于作为社会主体的人的素质的提高与完善。  相似文献   

14.
中国当代大学教育中存在着明显的功利化趋向,主要体现在过分强调大学教育的社会功能、过分强调大学教育的外向灌输和过分强调教育价值的物化标准,这使得大学教育常常游走在理想和现实之中间,必须通过各种途径对大学教育中的功利化趋向加以扼制。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受市场经济、西方价值观、家长、社会等多方面的影响,中国学校教育的功利化非常明显,应试教育的教育模式几乎贯穿从小学到中学甚至大学的全过程。而这种功利化的倾向,也  相似文献   

16.
当前,我国大学教育呈现出明显的功利化倾向,人仅仅作为教育的对象,致使部分学生能动性和主体性缺失,个性不能全面发展.根据马克思的“异化”理论,这可以看做“人的异化”现象在大学教育中导致的问题.克服大学教育中“人的异化”现象引起的问题,既需要准确把握教育与人的关系,更要实现“大学成人”的价值追求,使大学教育真正成为主体教育、公民教育、生命教育“三位一体”的教育.  相似文献   

17.
一、教育的最终目的是促进人和社会的和谐发展,而不是就业由于目前就业形势的严峻,一些人觉得上大学得不偿失,后悔上大学。也有人认为教育到了功利化时代,如果穷人“不为功利上大学”,是不是有点残忍?由就业问题,人们自然延伸到一个根本问题——教育的目的是什么?由于各人的话语背景不同,对教育目的的看法也各有侧重。当我们面对青少年的不良品行时,我们自然要求教育能够培养合格的公民(参见2005年6月24日《工人日报》评论——《教育的目的首先是培养合格公民》);当我们面对目前严峻的就业形势时,我们要求教育能够为学生提供适合市场需要的…  相似文献   

18.
大学教师肩负着启迪智慧、培育新人,探求新知、追求真理,传承文明、引领社会的使命责任。要努力成为新时代高素质的大学教师,就要自觉以肩负的使命责任为引领,坚持把遵循规律、崇尚学术、关爱学生、热爱学校、情趣高雅、追求卓越作为体现社会要求、教育需求和个人追求的基本标准。  相似文献   

19.
新世纪,大学在社会发展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大学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然而,大学教育中存在的诸多问题,迫使我们不得不对大学教育的目的进行反思,大学教育目的的功利化、工具化倾向,是造成当今大学问题的重要原因。惟有纠正这两种倾向,将教育的目的转向人,关注人的成长,才能使大学教育焕发生机和活力。  相似文献   

20.
中共中央最近发出《关于进一步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的意见》传递出学校对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视亟待加强、学校急需加强学生的成“人”教育、学生教育管理应当重视人文教育的信息。学生教育管理中的人文教育“育人,教育学生成人,培养学生成才,是大学的首要任务,是教育的根本任务。”高校学生教育管理的指导思想是培养学生成为健康和谐的人,成为祖国建设、社会发展需要的有用人才,而不是培养有着高智商高能力却心理残疾人格障碍的病态之人。现时期的高校学生对社会的联系更密切,社会化、功利化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强,极易受社会思潮影响。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