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空间与图形》的内容是学生学习的难点,也是教师教学的重点。在《空间与图形》教学中,教师可通过"选择典型性操作材料,建立空间观念""经历思维化操作过程,形成空间观念""开展多元化操作活动,发展空间观念"等策略引导学生动手操作,使学生对《空间与图形》的内容有更加深刻的理解,为空间观念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2.
3.
在对小学数学“空间与图形”的知识教学中,注重操作实践、思考想象和准确的语言表达,使学生的空间观念得到发展。  相似文献   

4.
《数学课程标准》就空间与图形的教学特别提出了“发展空间观念”的教学目标,空间观念是指对物体和几何图形的形状、大小、位置关系及其变化的直觉,它是人们更好地认识和描述生活空间并进行交流的重要工具。  相似文献   

5.
《数学课程标准》中提出:“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靠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小学生具有形象思维能力强、抽象思维能力较低的思维特点,对于高年级的小学生而言,空间观念的形成更是其数学核心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操作体验,把抽象的空间观念具体化、形象化,既降低小学生掌握知识的难度,又通过强化其形象思维进而提升其抽象思维能力、数学核心素养。  相似文献   

6.
范素环 《广西教育》2007,(6A):34-34
“长方形剪掉一个角,还剩几个角?”“如何在梯形里面画一条线段,把它分割成一个平行四边形和一个三角形?”“王大爷用篱笆围成一个梯形鸭场,场地的一边利用围墙,篱笆总长是78米。这个养鸭场占地多少平方米?”诸如此类的问题对学生来讲特别抽象。为什么?没有良好的空间观念。  相似文献   

7.
周建 《教师》2019,(14):50-51
新课程改革十分重视发展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其中“空间观念”作为数学教学过程中极为重要的教学目标,已成为学生必备的数学核心素养。长期的教学实践结果表明,良好的空间观念是学生数学素养的重要内涵,是创新精神的基本要素,能帮助学生形成对事物空间形式的直观感知能力,以及再认、保留与回忆图像的思考能力。因此教学中,教师应该充分运用和借助实物及图形创设各种实践性的自主学习活动,给学生足够的时间和空间,使之自觉主动地开展观察、实践、应用、交流等实践性学习活动,不断厚实有关空间观念的感性经验,并从中逐步开展理性的数学思考,以促进空间观念的完善和发展。  相似文献   

8.
几何图形的教学对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具有重要的意义,文章就几何图形教学策略进行研究,分析学生在学习几何图形上的特点以及学生空间观念形成的基本特征、过程,并提出培养学生空间观念的几何教学策略,强调了直观教学和实践操作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9.
通过文献资料调查和归纳总结等方法对拓展训练操作的基本原则进行研究,重点阐述了几种原则的定义、科学基础及贯彻要素,旨在为我国拓展训练从业者提供一些参考和借鉴,并能推动拓展训练在我国更加专业、良性和健康地发展.  相似文献   

10.
空间与图形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小学生空间观念的建立是通过对图形的测量、图形位置的认识和图形的变换来实现的。小学生在学习空间与图形时对直观的依赖性较强,他们往往用经验来思考和描述性质或概念,容易感知空间与图形的外显内容,空间概念的形成和图形之间的关系必须经历渐进的过程才能实现。  相似文献   

11.
发展空间观念离不开操作活动.有价值的操作活动,能激发学生的内在需要,使其产生操作的积极情感.有价值的操作活动,能在操作中结合想象,能让学生关注操作背后的数学内涵,主动将知识从肤浅走向深入.有价值的操作活动,能将积累的感性经验内化为理性认识.  相似文献   

12.
空间与图形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小学生空间观念的建立是通过对图形的测量、图形位置的认识和图形的变换来实现的.小学生在学习空间与图形时对直观的依赖性较强,他们往往用经验来思考和描述性质或概念,容易感知空间与图形的外显内容,空间概念的形成和图形之间的关系必须经历渐进的过程才能实现.  相似文献   

13.
在“图形与几何”的教学领域,小学生空间观念的发展依赖观察、操作、比较、思考等形式多样的数学活动,依赖数学基本活动经验的积累。在教学实践中,教师以学生原有的活动经验开路,唤醒直接的活动经验;以直观演示支撑,重视间接的活动经验;以操作活动建构,让学生经历设计的活动经验;以数学问题贯穿,提升思考的活动经验。重视数学基本活动经验的积累,提升学生数学思维的自觉性,让数学活动经验触动思维的内核,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  相似文献   

14.
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是课程标准的一项要求。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应积极创新教学手段和方法,通过引导学生积极观察,提高学生的空间意识;开展实际操作,增强学生的空间感受;设计实际问题,强化学生的空间观念。  相似文献   

15.
徐慧萍 《教师》2020,(3):72-73
小学生空间观念形成需经历"观察物体-初建模型-抽象出几何图形-获取表象-思维、概括"几个阶段。小学数学的几何与图形知识,有着丰富的现实原形,教师要创造条件让学生经历数学活动,让其通过感知体验、对比辨析、图形变换和迁移转化来逐步发展空间观念。  相似文献   

16.
空间观念是在空间知觉的基础上形成起来的,是几何形体的大小、形状及其相互位置关系在人脑中的表象。空间观念的形成与发展离不开表象的支撑。学生在头脑中建立正确而丰富的表象,对知识的理解才会  相似文献   

17.
空间观念是指物体的形状、大小、方向、距离、和位置关系在人脑中的表象,培养小学生初步的空间观念是小学数学新课程标准的要求,是小学数学教学的一个重要任务,小学生的年龄特征决定了小学里的几何知识属于直观实验几何。  相似文献   

18.
空间观念是新课标中的十大核心词之一,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能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几何,快速地构建出几何的空间概念。本文主要从观察、操作、想象三个角度进行说明,以期为更好的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19.
20.
培养和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是小学数学教学的一个重要目标,不仅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认识和描述生活空间,而且能够为学生学习更高层次的几何知识打下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