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青少年的亲子冲突是家庭与青少年心理发展研究中的重要课题,直接影响到青少年的健康成长。亲子冲突主要有显性冲突和隐性冲突两大类,显性冲突又包括语言冲突和行为冲突,而隐性冲突在青少年中也很普遍。产生亲子冲突的因素是多样的,主要有个体的生理和心理发展因素、家庭环境因素、社会文化因素及互联网的影响。关注青少年亲子冲突现象并探索应对亲子冲突的策略,对促进青少年身心的和谐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本研究以云南Y医院精神科7名年龄从12岁到21岁之间的住院青少年精神分裂症患者为研究对象,用质的研究方法对其进行深度访谈,探讨青少年精神分裂症患者的亲子沟通和亲子冲突状况。以此分析和探讨青少年精神分裂症患者的亲子沟通和亲子冲突形成的原因,尝试从社会工作的视角提出预防和治疗青少年精神疾病的相应建议。  相似文献   

3.
以室内情景喜剧《家有儿女》和《成长的烦恼》的主人公为研究对象,对中美家庭中的亲子冲突的类型和青少年的处理策略进行编码分析。研究表明:青少年与父母冲突最多的三个方面分别为学业、日常生活安排和做家务。中国青少年在应对亲子冲突时,使用的策略主要是反抗攻击、屈服让步、解决问题、回避冲突;而美国青少年的亲子冲突应对策略则主要是反抗攻击、解决问题。  相似文献   

4.
姚昕 《教育导刊》2007,(7):56-57
本文主要探讨青少年亲子冲突中归因、责任推断与策略选择、冲突影响的关系。结论是青少年对亲子冲突的归因影响解决策略的选择。  相似文献   

5.
青少年期的亲子冲突是亲子关系中重要的部分。我国青少年亲子冲突有明显的特点及其影响,学校对亲子冲突应给予干预。主要的干预核心是以学校为整体,班级为单位,教师为实施主体,同伴协同合作的综合性的干预策略。  相似文献   

6.
姚昕 《考试周刊》2007,(7):19-21
为探讨青少年亲子冲突中归因、责任推断与策略选择、冲突影响的关系,采用回溯式问卷调查法对201名大一学生进行调查。结果发现起因的类型、稳定性、可控性、责任推断等与冲突的策略使用及后继影响有关;首先是“主动解决”,其次“回避冲突”的策略对青少年产生积极影响,而“反抗攻击”、“他人调节”则产生消极影响;青少年对冲突原因的可控性知觉直接导致“主动解决”策略;因学习或其他生活事件而产生的亲子冲突,其积极影响显著多于消极影响,而因青少年自身行为、交往等原因引起的冲突则有较多消极影响。结论:青少年对亲子冲突的归因影响冲突策略的选择;亲子冲突根据原因类型、冲突策略、冲突对象、性别差异而对青少年产生不同影响。  相似文献   

7.
周莉 《考试周刊》2009,(10):236-237
在许多家庭中,相当一部分家长采用了一些不当的教养方式和态度,导致亲子之间的心理冲突日渐频繁,这势必对子女的健康成长造成不利的影响。因此,良好的亲子关系对促进青少年健康成长和社会稳定发展具有重大意义。本文探讨了亲子冲突存在的表现及引起亲子冲突的因素,并就如何有效解决亲子冲突,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提出了教育建议。  相似文献   

8.
有亲子冲突问题的儿童青少年是儿童中处境较为不利的群体,研究他们的特点,并对其家庭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具有重要的理论及实践意义。亲子儿童在本研究中的流行率为8%,男女比例128:65。亲子冲突儿童中男生的比例显著高于女生,小学阶段的亲子冲突儿童比例显著高于初中。亲子冲突儿童的积极情绪水平包括生活满意度、学生幸福感显著低于正常组儿童,亲子冲突儿童的消极情绪水平包括孤独感、抑郁、焦虑显著高于正常组儿童。父母的信任与支持水平、心理控制、教养方式(独裁)、教养方式(纵容)、亲子关系(情感)、家庭生活事件数量对儿童的亲子冲突有影响作用。  相似文献   

9.
<正>青春期亲子冲突历来是学界和媒体热议的话题。有学者将青春期比喻为"疾风暴雨"时期,认为"亲子冲突"(conflict with parents)是与情绪激荡和冒险行为并列的青春期困难时期的三个要素[1]。媒体更多的是从青春期亲子冲突对亲子关系、心理健康教育和青少年未来发展的负面影响加以报道,部分夸大或歪曲青春期亲子冲突的负面影响。事实上,青春期亲子冲突是子女青春期中的生物、认知和社会过渡,  相似文献   

10.
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有助于青少年的健康成长,增进家庭和谐。亲子冲突的发生往往以某一事件作为导火索,冲突发生时,亲子通常带着情绪而非从客观事实出发处理问题,双方站在自己的角度,以自我为中心,想要把责任推给对方。基于冲突发展模型,从父母的角度提出了实用的避免或解决亲子冲突的办法——积极倾听,把话留给孩子说。  相似文献   

11.
青少年时期是生理心理发育的关键时期,也是心理冲突和情绪、行为问题的高发阶段,攻击行为及暴力便是其中较为突出的问题之一。文章以一位正在服刑的青少年暴力犯的成长故事为线索分别从青少年个体、家庭、学校等视角探讨了影响青少年暴力攻击行为发生的因素,并在此基础上得出影响暴力的最本质的因素是青少年缺乏足够的社会能力和正确的自我认知观念。为此,本研究建议对青少年暴力行为进行生活技能的培训和认知行为的训练,以预防和减少青少年暴力行为的发生。  相似文献   

12.
ABSTRACT

The discourse surrounding unaccompanied teenagers’ migration seems to favor a willing-participant model in their journey to asylum. When such a discourse is prominent, other restrictive measures are taken, such as invoking temporary, limited permits to control the migration of children without an adult. Further, policy frameworks are not consistent; they change depending on the government in power and its political-ideological leanings. As such, this paper aims to uncover the representation of unaccompanied teenagers within the changing political ideology and discourse that emerge in four Norwegian whitepapers between 2004 and 2016. Inclusion, education, and immigration policies are critically analyzed to identify how they discursively represent unaccompanied teenagers seeking asylum. I argue that these papers’ changing ideological representations of unaccompanied teenagers reveal the essentialization of collective identities that have shifted during the period identified.  相似文献   

13.
埃里克森的自我同一性理论是通过对青春期青少年自我同一性的建立与同一性混乱的分析,揭示青春期青少年发展过程中斯遇到的矛盾、冲突及其内在根源。文章的相关论述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改进提供了可行性的启迪。  相似文献   

14.
网络对信息时代的人类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广大青少年成为上网的主力军,网络在给青少年带来诸多好处的同时,也成为青少年违法行为的主要诱因之一。必须运用高科技控制、积极立法、严格执法、加强教育等各种手段来尽可能降低网络对青少年的负面效应.才能使青少年取网络之精华.去网络之糟粕.发挥网络的最大效用.使网络真正成为青少年学习、生活、成长的良师益友。  相似文献   

15.
随着国际间经济、文化交流的日益加深和扩大,不同文化间的交流与碰撞不断深化,特别是由于国际闻人口流动的增加,拥有两种甚至两种以上不同文化体验的青少年的人数也逐年增加。为了解决相异文化的摩擦与冲突,日本展开了“异文化间教育”的研究,对“异文化间教育”的定义、主题、内容和方法展开了广泛的讨论和研究。  相似文献   

16.
通过对单亲子女学业研究成果的梳理,辨析了家庭结构、经济压力、家庭冲突和社会环境等因素对单亲子女学业的影响,指出贫困、家庭结构缺陷、家庭冲突和情绪并不直接导致单亲教养失败。家庭情绪、父母对子女的学业期待与参与程度、提供资源和支持是影响学业成就的间接变量,学业自我概念是直接变量。通过分析可以看出,同伴交往、单亲家庭的社会支持、文化环境对单亲子女的成长影响更多;对单亲子女人格和社会情感的教育更重要。  相似文献   

17.
网络是信息化时代人们获得知识和信息的重要途径和手段,但是,面对大量繁杂的信息使许多人失去了选择和判断的能力。尤其对正值学龄时期的青少年来说更是感到无所适从。通过对未成年人上网状况的调查研究,发现了一些值得关注的问题,我们应积极采取措施,保证青少年的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18.
城镇化的深入推进以及各民族人口更大范围、更高频次的迁徙和流动,必将带来多元民族文化的碰撞、冲突和交融。由于随家庭迁徙和流动的儿童和青少年进入流入地学校就读,带来多元民族文化的冲突和碰撞,学校便成为多元民族文化冲突和交融的典型缩影。新型城镇化进程中加强学校多元民族文化交融的现实意义体现在文化认同、文化共生及文化内化三个层面。学校多元文化交融的路径有四:调动多方主体,营造多元包容环境;倾注人文关怀,搭建跨文化交流平台;深化课程改革,培养学生跨文化适应能力;萃取民族文化营养,利用现代信息技术,促进文化走向共生。  相似文献   

19.
少儿科学教育环境是多元化的,包括学校、家庭、社会、心理等环境因素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与作用,它们共同构成了一个变化的动态系统。环境的创设与少儿的发展相结合,可以促进少儿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