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电视同期声以其来自现场真实的声音而使电视新闻的真实性、权威性得到增强。电视同期声与电视画面一样,是表现电视新闻事实的要素。电视新闻记者在采访同期声时,应该把握“选最合适的人物,到最合适的地点,说最合适的话语”三个原则。  相似文献   

2.
同期声(现场声)是指在拍摄人物讲话的同时录下的讲话声和背景声,包括现场效果同期声(伴随新闻事件发生而同时发出的各种音响)和现场采访同期声(新闻现场中被采访对象说话的声音)两种。同期声是新闻事实的一部分,给节目带来了真实感。同期声的采用增强了电视画面的立体感、运动感、速度感。同期声使电视新闻得以平视生活,另辟清新、含蓄的传播途径。  相似文献   

3.
李艳军 《考试周刊》2013,(74):26-27
电视专题类节目因其节目时间较长、内容丰富、信息量大、选题广泛而为受众所关注。而同期声的运用,则是电视专题类节目实现纪实手法的必然表现形式,是增强观众对新闻传播信任感的有效手段,是使新闻传播向思辨性升华的重要环节,是增强艺术感染力的必要因素。  相似文献   

4.
同期声作为视听语言的重要元素,在电视传播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同期声的运用要强化目的性,准确把握其长度,并注意与其他语言的和谐统一。  相似文献   

5.
时政新闻是电视新闻的重头戏,担负着宣传发布当地党委政府方针政策、树立领导人良好形象的重任。电视作为声画一体的新闻传播媒体,具有把时政新闻做好看的天然优势,抓住电视新闻现场细节,适时、恰当地运用同期声、现场声,增强电视时政新闻的亲和力。  相似文献   

6.
随着电视事业的不断发展,人们在电视声画方面的要求越来越高。作为从事电视教材制作的专业人员,要想使学生对电视教材感兴趣,在教学活动中接受更多的科学文化知识,总是尽可能地安排能够吸引学生的画面,鲜明地表现主题,在教材声画结合方面追求高度的和谐一致性。做到声画并茂,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运用视觉和听觉捕捉电视教材提供的信息、获得知识。那么,在声画结合方面应注意哪些问题呢?  相似文献   

7.
同期声作为电视新闻报道中的重要声音元素,越来越受到电视新闻工作者的重视,如何利用好同期声,发挥同期声现场感、真实性的优势,把电视新闻报道做的更好,值得电视工作者思考和研究。  相似文献   

8.
电视纪实作品主要地指运用自然朴实的方法,注重采访拍摄的方式,保持形声一体化的表形结构,记录原生态的生活内容。其最突出的表现手段包括同期声的巧妙应用、镜头语音的生动描写等等。近些年来,这一电视创作手法在电视媒介中得到广泛应用,并受到许多电视编导们的青睐。随着电视纪实手法的不断普及,在实践中人们越来越发现,有些纪实作品中大量应用的纪实手法已经偏离了纪实作品本身所具有的独特价值和意义。  相似文献   

9.
电视教材制作中现场声音的录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同期声与现场效果声在电视创作中的大量运用,现场声音的录制逐渐成为电视教材制作中重要的环节.现场声音在电视教材中清晰真实的还原,能够有效增强内容的现场感与真实性.不过优质声音效果的录制具有较强的技巧性与难度,现场录音应当根据现场条件的变化及时应变,细致处理每一个环节.  相似文献   

10.
本文按照电视新闻同期声运用技巧的规律,着重从增强新闻的真实感和现场感、增强新闻的感染力和说服力、增强群众的参与感和加大新闻的信息量等四个方面论述了电视新闻同期声的作用,对准确运用同期声制作电视新闻的技巧进行了总结归纳和有益探索。  相似文献   

11.
深度报道类电视新闻栏目的策划,在内容上应强调新闻性、思辨性、深刻性,在叙事方式上应注意叙事顺序、叙事层次、叙事技巧,在节目编排上应注重节奏的把握和同期声的运用。  相似文献   

12.
电视新闻是电视与新闻结合的产物,因此电视新闻的传播实践就应该具备新闻特征和电视特征。但在实践中,人们有意无意地忽略了电视特征。从电视画面意识、蒙太奇意识和同期声意识三个方面阐述了电视意识的培养。  相似文献   

13.
电视被人们认为是一门视听相结合的艺术。电视节目具有活动着的图像、五彩纷呈的颜色和自然效果图像,既有同期声,又有解说声,还可以配加上音乐等。除了这些信息以外,还有一种信息表现手段,就是电视画面上出现的字幕和图表。如何认识字幕在电视画面上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电视纪实作品中的故事化就是将故事与电视节目相融合,以电影或电视剧的结构形式和表述手段来展开叙述,从而使节目更加生动鲜活,具有更强的生命力和吸引力。长镜头、同期声、人物叙述和解说词、情景再现无疑成为叙事的主要手段。故事化叙事既有其显著优势,也有其弊端,最显著优势就是让作品生动鲜活,弊端就在于一定程度上违背了电视作品真实性原则。  相似文献   

15.
现代纪录片拍摄中声音元素已经不再是影片的装饰品,而是被看做积极参与影片创作,揭示人物内心复杂情绪,传达人物及主题思想,记录真实,丰富作品表现力的工具。本文主要分析和阐述声音元素的作用及其运用,以解说词、同期声和音乐作为主要阐述对象,以优秀纪录片实例为主要依据,探析了声音元素在纪录片中的重要地位,为未来纪录片中声音元素的使用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6.
电视节目中的专题片通常是由电视语言完成的,它包括画面语言和声音语言(如解说词、同期声、音乐等),解说词属于声音语言的一种,它是构成整个电视片必不可少的元素,它用自己的长处弥补画面的不足,并和画面、音乐、同期声、字幕等表现元素密切配合,共同组成一个完整的专题片。  相似文献   

17.
增强电视剧画面的表现力是增强其艺术感染力的重要途径。为此 ,应尽可能地加大电视剧画面的信息量 ,塑造鲜明的人物感官形象 ,恰当运用蒙太奇等电影艺术表现手法。在电视剧画面的艺术展现过程中 ,还应十分重视画面对观众的暗示和提示作用 ,并充分发挥细节描绘在电视剧 ,特别是在电视连续剧中独有的传达思想感情、展示人物内心活动、推动情节发展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8.
电视系列剧是最近几年发展起来的电视剧新品种,它与电视连续剧一道,被称为最富于电视性的体裁。但相对于电视连续剧来说,电视系列剧无论是理论研究,还是创作实践,都要贫乏得多。对娱乐型电视系列剧的研究,那就更少了。影视作品想要吸引观众,必须首先解决内容认同问题。所谓内容认同,是指作品的题材、主题、人物等内容因素,与观众的期待视野和审美心理契合。在内容诸要素中,人物因素是最主要的。日本著名影视脚本作家舟桥和郎曾深有体会地说:“够不够专业作家的条件就看是否能把人物写活。”蔡骧先生也说:“造型艺术的基本真理:一切归结于形象,而非故事。”然而,究竟塑造怎样的形象、以及如何塑造?对于不同的艺术形式,要求是不同的。娱乐型电视系列剧成败的关键在于是否能塑造出富有吸引力的“超人”形象。这要从电视系列剧体裁本身以及观众心理去寻找原因。  相似文献   

19.
电视媒体是导致青少年焦虑情绪的相关因素。过多地观看电视会刺激青少年的大脑,影响大脑的发育和健康,甚或影响青少年人格的正常发展;电视媒体所传播的暴力信息可能会引发青少年的恐惧和非安全心理;因电视商业广告的不当影响而产生的被欺骗感和被利用感都将导致青少年的焦虑情绪。因此,应减少青少年观看电视节目的时间,引导其有选择地观看;努力减少电视对消费生活的影响,引导青少年将注意力集中于故事情节,而不是其中人物的衣着和打扮;  相似文献   

20.
人们从电视影像的可视性出发,有意或无意地突出视觉的感受,称其为视觉艺术、画面艺术或以画面为主的艺术。但是,电视的本质还是视觉的"画"与听觉的"声"综合相融的实体。"声"在电视中的地位不容忽视,声音有广阔的领域。在构成电视的"声"的诸多因素中,主要在音乐、音响、语言三大部分。其中,音乐是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