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季苓 《青年记者》2009,(18):54-55
新闻杂志是报道、解释国内外重大时事新闻的杂志,形式以深度报道和评论为主。封面相当于新闻杂志的“头版”,是新闻杂志的“门面”。一些世界知名的新闻杂志,如美国的《时代》、《新闻周刊》,德国的《明镜》,英国的《经济学家》等,都很重视杂志封面的设计制作。在我国,一些新闻杂志也在借鉴国外新闻杂志封面设计的基础上形成了各自的模式,体现出不同于其他新闻杂志的个性。  相似文献   

2.
曾嘉 《军事记者》2003,(11):27-29
新闻杂志,是以传播和解释国内外重大新闻为主要内容的一种杂志,由于出版周期不同,分为周刊、半月刊和月刊等。周刊因为比较符合人们的工作节奏和生活习性,时效性较半月刊和月刊强,所以在世界新闻杂志中占据绝大多数,我国也一样。一般以为,揭开我国新闻杂志发展序幕的是陈独秀1918年创办于新文化运动勃兴时期的《每周评论》。从“五四运动”到抗日战争,由于外敌入侵,内战不休,为了拯救国家命运,知识界纷纷主办刊物,新闻杂志或时事性、新闻性很强的杂志风行一时。新中国成立后,我党宣传工作由于调整和高度计划经济的影响,新闻杂志在传媒阵营中…  相似文献   

3.
曾嘉 《军事记者》2004,(2):51-52
新闻杂志在具体的编辑业务上和报纸有较大区别,虽然它们的差别首先表现在外在形式上:杂志是装订成册的,有封皮、有目录,版式相对固定,没有报纸版式的变化多,但新闻杂志和报纸(及广播、电视、网络)在传播新闻方面,主要的区别并不在于形式,而是内容。  相似文献   

4.
伴随着当今社会的信息爆炸、传媒方式多样、受众阅读需要的变化以及快餐式阅读方式的到来,新闻的改革也出现了新的势头,新闻策划与新闻杂志化问题一直以来都是人们关注和争议的焦点。赞同  相似文献   

5.
周凤桥 《新闻记者》2002,(12):18-19
新 闻期刊的封面 ,是期刊的脸面 ,也是最重要的卖点。特别是那些用照片进行设计的封面 ,不仅具有独特的观赏性和与内文的互利性 ,而且以其特殊的封面语言诠释了期刊的定位与内容精华 ,吸引着读者的眼球 ,决定你买还是不买(当然 ,最终还要看刊物的内容质量)。因此 ,做好新闻期刊照片的选择与设计 ,就显得尤其重要。新闻期刊封面照片的选择尽管新闻期刊封面照片的选择没有统一的标准 ,但在选择照片时 ,应把握几个原则 ,具体有以下几个方面 :其一、在照片的内容上要坚持正确的政治导向 ,与党中央的方针、政策始终保持高度一致 ,并紧紧围绕党…  相似文献   

6.
王溪  周双 《编辑之友》2011,(12):70-72
"封面报道"这一提法来源于美国《时代》杂志所创的"cover story",国内也有研究者将其译为"封面故事"。封面报道,是杂志内页所详细报道和论述的组合式文章,用醒目标题配以照片、图片在封面上突出展示。我国杂志封面经历了从较为单一的美化功能到兼具美化、导读、宣传主  相似文献   

7.
徐伟 《新闻传播》2010,(1):66-66
灾难新闻以其震撼力牵动了所有受众的眼球,具有很高的新闻价值,本文以四川汶川地震为例,探讨灾难新闻如何能更深入地挖掘新闻的价值。  相似文献   

8.
杂志的封面文章是一份杂志的"门脸",是给读者的第一印象,因此,办好一份杂志必须先做好封面文章.1998年4月创刊的<财经>杂志在我国现存财经类媒体中具有较强的特色与个性,<基金黑幕>、<银广厦陷阱>、<庄家吕梁>等一系列有影响力的深度报道是该杂志成功的一大因素.而封面文章正是这类财经深度报道的载体.本文以2002年至2003年10月的<财经>杂志封面文章为例,从其报道思路和报道组织方式两个层面对其特色做一番研究.  相似文献   

9.
梁永严 《军事记者》2003,(10):60-61
军事专题摄影是围绕表达意图,用多幅图片和恰当的文字,较为深刻地报道和表现有关军事新闻事件和人物及问题的一种深度报道。和平时期,军事专题摄影在传播军事信息,形成舆论导向,指导部队工作,鼓舞官兵斗志,传授军事知识和军营文化,提高官兵审美品味等方面发挥重要功能。二十余年来,我国军事专题摄影有了实质性的进展,从起步逐渐走向成熟,并不断地向思想的深度和题材的广度等方面发展。然而,伴随传媒世界的激烈竞争和摄影数字化迅猛崛起,军事专题摄影面临着新的机遇和挑战。因此,也就有必要做一些新的探索。军事新闻专题摄影报道的题材新探军…  相似文献   

10.
叶蓁 《传媒观察》2007,(1):55-57
随着我国体育事业的蓬勃发展,国内各类媒体纷纷在体育新闻报道上加大投入,竞争可谓日趋激烈。纸质媒体面对竞争,一方面在报纸杂志之外寻找新的经济增长点,另一方面则在版面上求新求变。体育新闻图片很好地弥补了平面媒体体育新闻报道直观性和现场感不强的弱点,在报纸杂志中扮演  相似文献   

11.
标题是新闻的眼睛,报纸上的标题既是读者选择新闻信息的向导,又是读者阅读和理解新闻的纲要,它是新闻作品最简明、最有力的展现,图片与文字一样,同样需要认真制作标题。应当说,标题是图片新闻的组成部分,为新闻图片起好标题不是可有可无,而是一个不可或缺的重要因素。其理由有五:其一,新闻图片具有独立的新闻价值,有了标题可以更好地反映图片的独立新闻价值,有些图片读者往往很难从画面上看出它的独立新闻价值,但通过阅读标题就会一目了然。  相似文献   

12.
读图时代与新闻发展趋势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1990年由中国记协和中国新闻摄影学会发起,在银川召开了第一次全国报纸总编辑新闻摄影研讨会。会议的主题是:“如何加强报纸新闻摄影这一翼”。银川会议在报纸“图文并重,两翼齐飞”的问题上达成共识,成为新时期办报的指导思想。会议以后图片已普遍受到各家报纸的重视,打破了报纸以文字为主的传统观念。据统计,全国47家大报中,每月采用新闻照片200张以上的报纸有五家,其中  相似文献   

13.
尹明 《新闻窗》2007,(5):59-60
近几年来,报纸作为平面传媒传播主体,与过去时代相比的最大变化是新闻图片的使用数量和大小比例有了质的区别。在今天的报纸上,一张图片往往就是一则新闻,甚至成为一个版面或者一叠报纸的信息核心。无论是社会新闻、经济要闻、娱乐动态、体育特写还是深度报道,图片往往会成为必需的、占据版面中心或者是大面积的传播内容,[第一段]  相似文献   

14.
自从二十世纪人类进入“读图时代” 起,军事新闻图片已越来越成为军区军兵种报纸上一个主要的新闻品种,围绕部队军事训练这个经常性的中心工作,丰富多彩的军营生活中,无论是政治教育、后勤保障还是装备管理,都可以用新闻图片的形式加以宣传。作为军区报社的一名编辑,笔者经常接触到部队新闻干事的图片来稿,从来稿情况看:一是数量少;二是主题表现“平”、“浅”、“死”。“平” 是指平面化,“浅”是指深度不够,“死” 是指缺乏动感表现。无论是报道典型人物,还是反映工作专题,内容雷同、主题轻微模糊的稿件多达80%以上,图片难以走上版面,主题表现力不够是主要症结。下面结合笔者对提高军事新闻图片主题表现力的几点思考,和部队新闻干事谈几点体会。  相似文献   

15.
新闻期刊封面照片的选择与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凤桥 《军事记者》2002,(12):54-56
新闻期刊的封面,是期刊的第一面孔,也是最重要的卖点。特别是那些用照片并以其进行设计的封面,不仅具有独特的观赏性和与内文的互利性,而且以其特殊的封面语言诠译了期刊的定位与内容精华,吸引着读者的眼球,决定他买什么或不买什么(当然,最终还要看刊物的内容质量)。因此,做好新闻期刊照片的选择与设计工作,就显得尤其重要。新闻期刊封面照片的选择随着读图时代的到来,摄影图片越来越广泛地被运用在新闻期刊的封面上。那么,新闻期刊的照片究竟选什么,不选什么,怎么选,就很有学问,并不是所有的新闻照片都适合作封面。一般说…  相似文献   

16.
发现独家新闻,写出原创新闻是每位记孜孜不倦的追求.但也不是说,当看到别人的独家新闻的时候,我们只能无所作为。牛顿有一句名言:“我之所以比别人看得更远,是因为站在巨人的肩膀上。”我们同样可以站在别人的肩膀上,认真思考,从已有的题材中,也可以作出新章、好章来。  相似文献   

17.
18.
时政新闻如何增强可读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甘惜分在《新闻学大辞典》中,将“硬新闻”定义为:“题材较为严肃.着重于思想性、指导性和知识性的政治、经济、科技新闻。”按此定义,毫无疑问,时政新闻属于硬新闻的一个种类。这个定义也表明,时政新闻从内在属性上说,有题材重大、能引起广大受众关注的特点。然而,在我国现实生活当中,时政新闻长期以来并不很是受读欢迎。不少读甚至觉得时政新闻版没看头。原因在什么地方呢?笔以为,主要是因为在时政新闻报道过程中,忽视了受众的需求。  相似文献   

19.
杂志封面图片类型与设计策略简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温宝 《现代出版》2011,(1):50-54
封面是一本杂志的门面,一张具有视觉吸引力且合乎时宜的杂志封面图片不仅有助于彰显杂志的格调、浓缩杂志的内容,更是吸引读者订阅和购买的有力法宝。杂志封面图片按形象意义可划分为解释型和装饰型。杂志在选择封面图片时,不仅要配合当期主题,还要服从于杂志的一贯品位和格调。杂志只有在找到最适合自己风格和属性的封面的同时符合社会主流的审美取向,才最有可能获得读者的青睐。  相似文献   

20.
杨树森 《新闻记者》2005,(12):48-49
目前,在大大小小的新闻媒体中,经常看到这样一种现象:为了追求所谓画面的“视觉冲击力”,不惜牺牲新闻的真实性,人为制造虚假的“现场画面”,在读者中造成很坏影响。下面以一篇描写凶杀案的长篇报道所配发的两张摄影图片为例,分析新闻配图失实的危害性以及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