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河朔访古记》是元朝文人廼贤的一部笔记体游记作品,今只残存三卷,主要记载了真定路、彰德路、河南路这三地的名胜古迹、风土人情.书中保留了许多碑刻文字和书画名目,对佛教文化和僧人有一定的记录,并且对古都邺城也有较为详实的记载,因此具有较高的历史价值,理应受到更多的关注.  相似文献   

2.
《东槎纪略》是清姚莹关于台湾的重要著作.既有关于全台事务的恢宏议论,又有对于某地政务沿革的翔实记载,也有对于当地物产与风土人情的具体描述.简要而论,内容包括台湾行政建置的增设与沿革、台湾驻防营伍的配置与运送、有关民政与军务的见解等内容,为后人解读清中期的台湾社会提供了珍贵的第一手资料.  相似文献   

3.
许寅辉的《客韩笔记》是清末民初出现的众多笔记史料中的一部,记载了中日甲午战争时期作者在朝鲜的经历,是研究甲午战争的一份重要参考资料。通过对作者亲身经历的探索与分析,一方面发掘出传统档案史料中有意隐去的史实,一方面梳理出印证档案史料记载的细节,有助于我们更好地利用笔记史料从多种角度更加全面的审视重大历史事件,重新认识其史料价值。  相似文献   

4.
人物史料不仅是研究人物本身的主要依据,而且也是研究社会史、政治史、文化史的重要资料,其价值之高是显而易见的。《四友斋丛说》一书记载了大量的人物史料,从明初至隆庆年间,从朝廷高官到学者布衣都有记录,具有很高的史料价值。  相似文献   

5.
司马光在完成了历史巨著《资治通鉴》的同时,亦完成了记载其对史料辩证取舍的《资治通鉴考异》,逐条汇集了异同的史料和说明了去取的理由。这种完整的考异体例,在中国史学史上实是创造。因此,《通鉴考异》不仅对研究《通鉴》的撰修有着极大帮助,而且在中国史学史上亦有着独特的地位。本文试图对《通鉴考异·唐纪》的史料价值加以阐发。就《通鉴》的史料价值而言,唐、五代部分是第一的,最重要的。相应地说《通鉴考异》亦是如此。《通鉴考异·唐纪》的史料价值主要有以下四个方面。  相似文献   

6.
《任轨并妻薛氏墓志》是开封市博物馆收藏的隋代珍贵墓志.隋代朝散大夫、将作少匠任轨,在《隋书》中无传.墓志主要记载了任轨的爵里、历官经历及死、葬时间.任轨出身官宦世家,世袭为官,任官期间恪尽职守,奉公守法,故得隋炀帝的赏识和重用.该志石对修建洛阳东都有所记载,有补史、证史的重要作用.从任轨的入仕可以得知隋代选官的途径,对...  相似文献   

7.
保山宝莲寺《公举乡约碑》极不起眼,但它揭示了史书、教科书所赞誉的清代乾隆四次征缅对永昌百姓的横征暴敛,有力地补充了现有史书、教科书的不足,还原了历史的真面目,同时廓清了保山个别碑刻的重大历史错误,值得我们认真保护。  相似文献   

8.
班昭《东征赋》展现了班昭深厚的儒学修养,透露出当时东征过程中的行军路线、行军速度、路况以及沿途的风土人情等具体细节,为人们了解东汉的社会生活等提供了可贵的资料.它还揭示了古代女性家长的独特心理世界,肯定了文学作品的模拟价值,巩固了述行赋的范式,在中国的文学史和思想史上有着其重要的文化地位.  相似文献   

9.
一般来说,日记是写作者按照一定的时间顺序记录自己日常生活的一种私人话语。日记内容非常丰富,写作方面十分广泛,有的是写作者对的生活琐事以及心得体会的记录,有的却是关系到时局的大事的披露。涉及到经济、政治、文化、军事等多个方面。毫无疑问,不论日记作者所记具体内容是怎样的,这些文字之中都会存储大量的历史信息,是我们后世研究当时历史的宝贵史料。本文通过查阅各种资料就日记的含义、特点、分类以及价值做了一个简单的阐述。重点强调了日记的社会价值和个人价值两个方面,以期越来越多的史学者更加重视对日记这一史料价值的研究。  相似文献   

10.
著名唐史专家黄永年教授的《唐史史料学》(与贾宪保合作,陕西师大出版社1989年12月出版),是为满足研究唐史需要而撰写的专著,是一把研究唐史的钥匙。此书最显著的特色,就是所讲史料文献均系黄永年教授自己真正读过或在研究中使用过的。以主要史料两《唐书》为例,作者长期研读和使用,撰写过专著《<旧唐书>和<新唐书>》。作者通过对新旧《唐书》修撰过程、史料来源和价值的分析,指出应以读《旧唐书》为主,结合《旧唐书》来读《新唐书》,用《新书》对勘补充《旧书》的不足。读《旧书》应先读列传,并按不同时期分单元阅读,以期对这个时期的大事有个深刻印象,再对照阅读这个时期  相似文献   

11.
《续汉口丛谈》是清代学者王葆心所辑录的一部汉口地方史著作。2002年该书出版了点校本,其价值自不待言。但该点校本中有多处人名标点错误。主要是点校者不明了古人姓氏字号,有的将人名中的字号职官部分点断,引起歧义;有的将本属于人名的字号职官部分误标入文献名中;有的当断不断、将本属多人的误为一人;有的把本属人名的误标为文献名等...  相似文献   

12.
乡土志是在清末教育改革背景下产生的一批特殊地方文献,陕西是当时编纂乡土志较多的省份之一,这批乡土志体例同中有异,内容繁简不一,是全国乡土志的一个缩影。与我国乡土志一样,陕西乡土志也蕴含了大量的史料,相关记载真实地反映了陕西社会的变迁、经济的发展现状以及各地的风俗习尚,其史料价值有待于进一步挖掘利用。  相似文献   

13.
王鸣盛的代表作《十七史商榷》善于从旧有的吏书中发掘出新的史料,并且运用考古材料和实地访问的方式验证、补充正史记载的不足。在中国古代史料学上有巨大贡献。  相似文献   

14.
唐肃宗乾元二年(759年),大诗人杜甫先后流寓秦州、成州,创作诗歌一百一十多首,数量多,艺术价值高,在为后世留下丰富文学文化遗产的同时,也留下了诸多疑问,如杜甫辞官西行的原因,在秦州及同谷流寓的情形,交游者赞公、杜佐等人的身份,流寓路线等等,都是研究者无法回避的难题。面对这些难题,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诗史互证,综合考述,实属必要。我们的主要观点是:杜甫西来秦州是因为罢官加关辅饥乱使然;南下同谷的主因不是秦州贫寒,而是没有固定的收入来源;杜甫和赞公交游的地点只能在秦州而非同谷;杜甫西来秦州、南下同谷走的都是当时的官方驿道;"陇右诗"称"秦州诗"更符合实际情形等。  相似文献   

15.
乾隆避暑山庄纪事诗是研究乾隆时期宝贵的历史资料.  相似文献   

16.
刘晨 《美育学刊》2020,11(1):F0002-F0002
《无锡新报·星期增刊》1922年9月24日、10月1日、10月8日连载孟宪承的"讲演"《美育原理》(共三讲),分别是"美育运动的由来和意义""美育的目标和内容""美育教学上的研究",由杨宗时、张柔之记录。孟宪承(1894—1967),江苏武进人,现代著名教育家与教育理论家,华东师范大学首任校长。  相似文献   

17.
《教育杂志》是我国近代教育期刊中历时最长、影响最大的教育刊物,由上海商务印书馆于1909年2月创刊,1948年12月终刊.1975年9月台湾商务印书馆在王云五主持下重印了全套《教育杂志》,名之日《景印教育杂志旧刊全部》.经比较发现,影印版并非《教育杂志》的全部,缺少了原刊中的增刊、号外;缺少了公告、启事和广告,个别卷期甚至缺少了正文篇章,还有重新编排的痕迹.而这些改变使影印版《教育杂志》的史学价值受到一定影响.因此,重印旧刊一定要保持旧刊的完整原貌,而不能随意删减或更改.应该重视挖掘旧刊中启事、广告等非正文内容的史料价值.  相似文献   

18.
作者对《析津志辑佚》一书中有关北京及北京地区的风俗史料进行了较为全面的梳理,通过具体地分析和研究,拓宽了北京都城研究领域。  相似文献   

19.
晋商的荐举账是记录商号伙计承保情况的一类账簿。作为晋商商号人事档案,其反映的商号伙计的姓名、籍贯、入号及出号时间、铺保等情况,是理解晋商荐保制的直接史料,也是研究我国传统商业人事信用担保制度形成的第一手材料,具有极高的史料价值与研究价值。  相似文献   

20.
《说文解字》是我国第一部字典,在文字学、语言学、文献学等方面都有很高的研究价值。本文通过研究发现了《说文解字》中蕴含的中医药学价值,具体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首先,收录了大批中医药文字;其次,阐释了一些中医药文献词义;第三,在相关说解中反映出作者独特的中医学思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