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金云霄 《文教资料》2010,(33):57-58
文言文教学要想从学生害怕、教师头疼的怪圈里走出来.就必须改变照本宣科、一译百了的教学模式。作者根据自己的教学实践,以《三峡》教学为例,对以阅读导学的教学模式进行了具体分析:创设情境,导入新课:试读课文。读准字音;研读课文,读出节奏;品读课文,读出语气;诵读全文,读出感情。  相似文献   

2.
《三峡》一文是人教版八年级(上)的教材,这是一篇阅读文言文,作者以极其精炼、优美的语言饱含深情地向我们展示了雄伟、壮丽的长江三峡。根据课标对阅读的要求,即培养学生具有感受、理解、,欣赏的能力,使学生受到情感的熏陶,思想的启迪,享受审美的乐趣,我精心设计了两个教学  相似文献   

3.
介绍了利用电教媒体讲授《三峡》的课例,初步显示了电教媒体在文言文教学中的强大功能。  相似文献   

4.
《三峡》是北魏著名地理学家、散文家郦道元《水经注》中模山范水的名篇。这篇短文虽只寥寥155字,却写尽了三峡七百里万千景象:峻山峡谷,急湍绿潭,怪柏寒林,悬泉飞瀑,猿啸渔歌……叮谓应有尽有;春夏秋冬,晴霜夜旦,真乃各具风姿。作者用凝炼精美的语言,巧妙清晰的构思状写了自然和谐、  相似文献   

5.
郑敏清 《考试周刊》2022,(21):74-77
新时代教育下的初中语文教师,必须要明白提升学生核心素养的重要性,在培养学生综合能力的教学过程中,利用朗读能够很好地增强学生对语文学科的直接感知,具备更强的语言交流能力,逐渐提升学科思维和文化底蕴,增强创新创造意识。重视文言文朗读教学,有助于挖掘教学潜力,发挥教书育人作用。文章将研究初中语文文言文朗读教学的现状及其存在的一些不足,分析开展文言文朗读教学的重要作用并提出提高朗读教学质量的具体策略。  相似文献   

6.
文言文教学是语文教师最不愿深究的领域。但是,观摩课《三峡》却给人“花重锦官城”的感觉!  相似文献   

7.
教学目的 :1.积累文言词语 ,品味语言情致。2 .强化朗读训练 ,培养语言思维。3.学习描写景物的方法 ,感悟三峡美景。教学重点 :通过对比 ,学习抓住景物特征多角度描写的方法。教学难点 :理解作者安排本文顺序的方法。教学建议 :本文仅用了不到四分之一的篇幅直接勾勒三峡峰峦重叠的景观 ,却以浓墨重彩描绘江水四季的变化以及与之相伴的万千气象。学习本文 ,应突出不同形式的诵读 ,在反复的诵读中感受文章语言的音韵美、意境美、含蓄美 ,积累语言 ,丰厚底蕴。同时 ,积极质疑、探究。教学方法 :诵读法、讨论法、质疑法。媒体设计 :可制作多媒…  相似文献   

8.
9.
何唯 《广西教育》2011,(32):13-14,23
“学案导学”是指以学案为载体,以导学为方法,教师为教学主导,学生为学习主体,师生共同合作完成教学任务的一种教学模式。在这种模式中,学生根据教师设计的学案,认真阅读教材,了解教材内容,然后根据学案要求完成相关内容,在此过程中学生可提出自己的观点或见解,师生共同研究学习。与传统教学模式相比,它更突出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地位,更注意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本文以人教版高中化学第二册第六章第四节《苯酚》的教学为例,说明如何以“学案导学”教学模式培养学生的学习方法和学习能力。  相似文献   

10.
白璇 《湖北教育》2007,(11):41-42
小学语文教学大纲明确指出:"朗读能发展学生的思维,激发学生的情趣。学生朗读能力逐步提高,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就会逐步加深。"《语文课程标准》也指出:语文教学的目的是指导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培养学生听说读写的能力,其中朗读训练是学习语言的重要途径之一。通过熟读、背诵。使书面语言内化为学生自己的语言,这样才能有效地提高学生理解、运用语言的能力。所以,朗读教学在语文的教学中至关重要。什么是朗读呢?据字典解释,就是"清晰响亮地把文章念出来"。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朗读显然不是这种简单意义上的"念"。其实朗读教学在很早的时候就已经用得非常广泛了,古代多少成功的文人墨士,就是用这种读书方式,诵背经典,挥洒文章。一句"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可以充分说明这一切;当代,毛泽东在湖南第一师范读书时,每当晨光熹微,他就在  相似文献   

11.
朗读,作为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重要途径,有助于丰富学生的语言积累,培养学生敏锐的语感并提高表达能力。这就要求教师在语文教学中,设法引导学生读中品味,读中感悟,使有效朗读成为课堂的主旋律。笔者结合《望月》(苏教版五年级下册)的教学片段谈几点对朗读教学的思考。  相似文献   

12.
13.
从事语文教学多年了,大家都有同感:首先是都认为文言文重要,但凡讲授时,都置于学期初先讲,以便学生有更充足的时间学好它;其次是教与学的效果一般又不够好,教师感觉它不好教,学生觉得它很难学。  相似文献   

14.
《语文课程标准》强调语文教学要注重情感体验,形成良好的语感。为达到这一目标,在对《凡卡》一文进行朗读指导时,教者可从下面三个方面入手,培养学生的语感。一、找准基调,引导朗读《凡卡》一文蕴含五种情感基调,要读好这篇课文,教师必须引导学生找准这五种情感基调,然后针对不同基调进行朗读。1.课文一开始就渲染了一种悲伤的调子———凡卡准备写信时的担心、害怕:“在写第一个字以前,他担心地朝门口和窗户看了几眼”,而“昏暗的神像”又给凡卡写信的环境抹上了压抑、悲伤的底色。因此,在引导学生朗读时,教者应引导学生读出担心、害怕、…  相似文献   

15.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是《瀑布》(六年制语文第五册)一课的教学重点。叶圣陶先生的这首诗歌描绘了瀑布雄伟壮丽的景象,其中贯穿着作者“听到———远看———近看”时所产生的不同的情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就是要把作者的情感脉搏把握住。教学中,我抓住七处比喻和三处感叹指导学生读出相应的语气,效果显著。1.读“好像叠叠的浪涌上岸滩,又像阵阵的风吹过松林”这里,作者未见瀑布,先闻其声,循声而来,心情开始不平静,随着距离的越来越近,心里越来越激动,总想找到合适的字眼表达此时的感受。教学中我引导学生观察、感受“浪…  相似文献   

16.
林莉 《学语文》2004,(2):10-11
师:同学们,今天我们学习郦道元的《三峡》。[出示文题及作者]师:课前大家查阅了“三峡”的相关资料,请同学作一些介绍。生:长江三峡是瞿塘峡、巫峡和西陵峡三段峡谷的总称,是长江上最为奇秀壮丽的山水画廊。它西起重庆市奉节县的白帝城,东到湖北省宜昌市南津关,全长192公里,也就是常说的“大三峡”。除此之外还有大宁河的“小三峡”和马渡河的“小小三峡”。生:长江三峡不仅有已经建成的葛洲坝,还有正在兴建的世界上最大的水电站——三峡工程,它们也为长江三峡增添了新的景色。师:刚才通过大家的介绍,让我们感受到,三峡给人留下深刻印象的是…  相似文献   

17.
与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八年级(上)第26课《三峡》相配套的《教师教学用书》中,对原的翻译有三处值得商榷。  相似文献   

18.
一、声画结合,导入新课大屏幕以长江画面做衬底,展示《早发白帝城》,配古典乐曲。同学们,大家一定还记得李白的《早发白帝城》吧。我们一起来朗诵:“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这首诗描述了诗人乘舟飘渡三峡的感受。今天我们一起来欣赏北魏地理学家郦道元为我们描绘的三峡图景。(板书课题)犤通过优美的画面和悠扬的音乐,教师与学生一起营造了一种高雅悠远的情境;在齐声背诵古诗中,很自然的就使学生进入了课文的学习。犦二、检查预习学生交流查找到的有关作者的资料。犤学生能自己完成的,教师就放手…  相似文献   

19.
《惊弓之鸟》是一则成语故事 ,讲的是古时候魏国有名的射箭能手更羸不用箭只拉弓就使天上飞的一只大雁掉了下来的故事。为帮助学生进一步加深理解课文内容 ,指导学生读好文中魏王的两句对话是十分必要的 ,这两句对话是 :“是吗 ?你有这样的本事 ?”“啊 !真有这样的本事 !”魏王的这两句话 ,前者是大雁掉下之前讲的 ,后者是在亲眼目睹大雁掉下之后讲的 ,虽然都表达了魏王的惊讶 ,但说话的语气却不相同。在讲解了朗读的要领后 ,学生还是不能把这两句话的不同语气朗读到位。这时 ,我是这样来进行教学的。师 :现在听老师读一遍 ,边听边想 :这两…  相似文献   

20.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教师角色发生了根本变化——教师从知识的传授者变成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和促进者。在语文教学实践中,“导学”不仅成为语文教学的主旋律,并且引起了许多研究者的关注。当人们冷静审视语文教学中的“导学”时,理想与现实的距离使人们沉思,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