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考点阐述】高考现代文阅读考查,有一种文本是经常入选的,这就是小说。近三年来,有11套高考语文试卷出现了小说文本阅读。尤其是全国卷Ⅲ,近三年都是以小说为文学类阅读文本。而辽宁卷、广东卷、安徽卷、浙江卷,在近三年中,均有两年是以小说为文学类阅读文本的。这足见小说类阅读文本的重要性,不能不引起我们的高度关注并加强训练,以便备战来年。  相似文献   

2.
现代文阅读教学是学生提升语文素养的重要途径。在高考分值分布中,现代文阅读是继作文之后,分数第二重要的内容,这表明现代文有着不可撼动的重要地位。随着高考考纲的变化和要求,以全国I卷作为参考,现代文阅读实现了实用类文本、论述类文本和文学类文本三类文本的全部考查,对学生的语文综合能力有了进一步的要求。然而,高中生现代文阅读存在着不少问题:阅读材料种类过于单一、学生的解题思路过于单一并且模式化,缺乏独到的见解、不能对文章主题进行深层次的概括和归纳。基于高中生的阅读现状和全国I卷现代文阅读考题和考纲的变化,本文针对存在的相关问题提出相应的训练对策,给高中现代文阅读教学一些启发,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3.
纵观江苏高考卷,尤其是新课改后的江苏卷,阅读的分值在试卷的分值中愈加凸显。在江苏卷中文言文的分值是19分,诗词阅读是10分,现代文阅读是38分(其中,文学类文本阅读20分,论述类文本阅读18分),就现代文阅读来看就占了近整个卷面分值的四分之一,可以这样说,阅读分值的高低直接决定着学生语文试卷的分数。下面,结合本人的教学经验,就高中语文阅读教学问题浅谈几点做法,并进行些许探讨。  相似文献   

4.
现代文阅读理解能力是新课程理念下高中语文教学中需要重点培养的能力之一。现代文阅读题,也是当前高考语文试题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考生容易失分的薄弱环节。在这里我所讲的现代文阅读主观题主要是指近几年全国卷及江苏卷语文试题中的现代文阅读主观题。从1998年以来,阅读题考查在设题上从起初的三道简答题和一道多选题(主要为双选题)已变为现在的全部主观性简答题。  相似文献   

5.
姚静 《语文天地》2015,(5):69-70
现代文阅读教学是初中语文教学的关键内容,关系到学生阅读理解能力、语言综合应用能力和语文素养的高低。现代文阅读在语文教材和中考考试中所占比重也在逐年提高,但是学生的现代文阅读水平和解题能力还有待提高,否则会影响到教学效果。对此,教师要提高对现代文阅读教学的重视程度,并且根据教学目标,不断创新和优化教学模式及教学策略,注重培养学生的理解能力、知识应用能力,促进学生深入挖掘阅读内涵,在全面体悟文本寓意的基  相似文献   

6.
高中语文新课程标准明确要求:“在教学中尤其要重视培养良好的语感和整体把握文本的能力。”所以,我们在平时的现代文阅读中应注意强化文本意识,而这一培养目标也在高考现代文阅读题中得到了充分体现。现代文阅读主要考查的是理解文章重要词语、句子的含义,筛选整合文章的信息,理解文章的内容要点和作者的观点,鉴赏文章的表达技巧。可以说文章中词语的含义、文章的内容、作者的观点,都是从具体的文本而来,每一个问题都是针对具体的段落或者全篇而设置的,解答时一定要将题目回归到文本上来才对。  相似文献   

7.
在阅读教学中,要对各种阅读方法进行认真分析和探究,让学生掌握运用各种阅读方法,提高现代文阅读能力,促进教学水平的提高。  相似文献   

8.
2014年高考语文现代文阅读试题分析与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现代文阅读能够提高学生的语言文字理解和应用能力,培养学生自觉的审美意识和高尚的审美情趣,有利于深化课程改革和推进素质教育。2014年全国18套高考语文卷中的现代文阅读试题聚焦学科素养,贴近考生生活实际,具有开放性与探究性,尊重了学生的个性化阅读体验,同时加大了对非文学类文本的考查力度。在对18套高考语文现代文阅读进行文本分析和试题特点总结的基础上,笔者认为,现代文阅读的试题命制应在选文上适当开放化和多元化,命题可以更加科学和灵活,增加题目的探究性、综合性和开放性;高中语文教师应确立“学生为本”的教学理念,扩大学生视野,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同时充分利用教材中的现代文文本资源,并在教学形式与评价标准的选择上注重学生发展和能力养成。  相似文献   

9.
"课文无非是个例子",叶圣陶先生的这句话让很多老师和学生进入了误区,尤其近几年中考命卷的改革,使得课内现代文更是没有了立锥之地,但笔者认为若能把写作教学与文本阅读有机结合起来,充分利用文本,通过仿写、联想、补充拓展、赏析、评价等方法,既可以完成对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又可为作文服务,使之成为写作源头之一,拓宽作文教学的道路。  相似文献   

10.
<正>延续多年的高考江苏卷,现代文阅读占据38分,70分的作文写作,其分数的高低几乎就是阅读视野和阅读能力的体现,语言文字运用与古诗文阅读其实也是对现代文阅读能力的间接考查,因此培养学生的阅读与写作能力,始终是高三语文教学的重心,也是语文核心素养能力提升最重要的要求。江苏本届高三正处在高考江苏卷向全国卷的过渡  相似文献   

11.
在我国以中考为代表的大规模教育测试中.语文阅读能力试题,尤其是现代文阅读试题的题量占全卷近三分之一.分值占总分近四分之一,足见现代文阅读能力在我国义务教育阶段语文测试中的地位。但是现代文阅读也是中考的难点之一,如果广大师生在备考过程中能明确认识我国中考现代文阅读能力的考查点,定会大有裨益。而这些考查点无一不立足于现代文阅读的核心能力,所以明确中考现代文阅读考查的核心能力成为重中之重。  相似文献   

12.
文学类现代文阅读不仅要读。而且要将读的结果转述成符合题目要求的简明答案。也就是说,现代文阅读不仅考查我们的阅读能力,也考查我们的表述能力。纵观考生文学作品阅读题的答题情况。普遍存在的问题是“跟着感觉走”,答题时随意性、盲目性很大。具体表现在:忽略文章主旨或内容话题限制,答案游离文本;  相似文献   

13.
现代文阅读的大阅读(文学类文本和实用类文本阅读)和作文是高考分值较大的两个板块。近年来,现代文阅读的文学类文本阅读呈现出一些新的面貌:文本多样化,题型丰富化,阅读个性化,考核综合化,思维探究化。除作文外,非课改卷中三大板块基本平分秋色;课改卷中,语言文字运用板块赋分越来越小,而大阅读赋分在不断增加。选材上,重文学、重文化、重经典的特点越来越突出。由于训练不得法,效果不明显,  相似文献   

14.
语文现代文阅读的整体意识指的是,在指导学生进行现代文阅读练习的情况下,要培养学生整体把握文本的能力,不要局限于从局部把握某一部分内容。而在教学过程中,有的时候教师是为了做题而讲,所以往往忽视了整体意识在现代文阅读中的重要性。而《课程标准》强调"认读与理解重在评价学生对文本内容和词句含义的基本认识和感受;综合与分析重在评价学生整体把握和独立处理信息的能力,学生的形象思维和逻辑思维能力:鉴赏与评论重在评价学生的个体体验与辨析是非、善恶的能力"。要想培养学生综合分析文本以及形象思维和逻辑思维的能力,就需要培养学生的整体意识。  相似文献   

15.
陈旺玉 《学语文》2009,(1):12-13
一个完整的现代文阅渎过程,不仅要看懂文本、提取意义、领悟主旨,还要进行创造性阅读,激发创新火花。这样才能切实提高阅读能力,收到良好的阅渎效果。在此.笔者想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谈指导现代文阅读的体会与做法。  相似文献   

16.
张洪安 《现代语文》2011,(11):157-158
江苏高考对“阅读”的考查,包括古代诗文阅读和现代文阅读,现代文阅读又分文学类文本阅读和论述类文本(或实用类文本)阅读两个部分。关于文章“思路”的考查,试将历年的江苏高考《考试说明》相关的内容表述作如下图示:  相似文献   

17.
一、整张试卷结构特点跟其他省市不同,江苏2008年新高考为文科考生设计了加试题。必考题和选考题的结构也和2007年广东、山东、海南和宁夏四省区新课程卷不同,2008年江苏现代文阅读的必考题选材为文学类文本,而非论述类文本。四省区选考题阅读材料为文学类文本和实用类文本,最后一题均为探究题;江苏在选考部分将用论述类文本和实用类文本,且均不设探究题,而将探究能力的考查调整至必考的文学类文本中。所以,江苏考生毋需在选考部分进行探究能力训练。  相似文献   

18.
一。综述2011年高考18套语文试卷中,共有16组现代文文学类文本阅读试题,其中重庆没有出现文学类文本阅读试题组,而是选用了一篇议论性的随笔,北京卷、湖北卷、天津卷、安徽卷、江西、全国卷、四川卷、浙江卷、江苏卷等不设选做题,过半试卷只考查文学类文本阅读。选用的材料涉及面广,既有散文,也有小说,既有国内作品,也有国外作品,既有优秀作家作品,也有名不见经传作家的优秀作品。考点分布均衡,对考纲中的的  相似文献   

19.
姚明 《新高考》2008,(9):10-12
2008年现代文阅读继续出现变化,具体说,全国各省市高考现代文阅读大致分为两类:一是新课标区,即广东、山东、海南宁夏及江苏,这四套试卷的现代文阅读含必考和选考两部分。选考部分又分成文学类文本阅读  相似文献   

20.
随着新课改的不断实施,学校教育越来越重视学生各方面素质的提升。初中语文教学的重点在于学生学习和了解教材后辅加大量阅读。初中语文教师要积极探索语文阅读策略,尤其是在现代文的阅读教学中,以文本为中心实现学生与文本、教师与文本、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多重对话,以此构建初中语文阅读模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