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语文课程标准》针对7-9年级的阅读,明确提出具体要求:“诵读古代诗词,有意识地在积累、感悟和运用中,提高自己的欣赏品味和审美情趣。”现阶段使用的七年级课文有大量的古代诗文,现代诗歌和“文笔精华的”都要求熟读成诵。因此,在课堂教学过程采用诵读引导学生背诵课文是很有必要的。  相似文献   

2.
作文是心灵与表象的沟通,是思维与外界的碰撞,要加强中学生的作文能力,就必须加强中学生对外界的品味与感悟,为学生的思维插上腾飞的翅膀,让作文在美的海洋里徜徉。  相似文献   

3.
优秀古典诗词,将会改善我们为人做事的质地,不断加厚和刷新我们的人生底色,提高我们的文化品位,陶冶我们的道德情操。它是中华文化的底蕴,是一种精神,是一种格调。  相似文献   

4.
提高初中语文古诗词的诵读效率,有很多方法,其中如何运用苏教版语文书中的诵读材料就是一个很值得探讨的问题。本文从重新整合教材中的古诗词、利用课堂读透教材中的古诗词和把培养出来的诵读能力迁移到别的问题中去这三方面论述了如何充分利用教材,提高古诗词诵读的效率,从而达到有效教学的目的。  相似文献   

5.
张丽 《文教资料》2011,(21):48-49
中国文言作品源远流长,有着悠久的历史和辉煌的成就,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也是语文教学内容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如何在教学中将古诗文的魅力传递给学生?如何让学生具备独立鉴赏古诗文的能力?如何让阅读古诗文成为学生一生的爱好?通过长期的学习与实践,作者认为古诗文教学应当立足于两个方面,即诵读为纲、品味为本。  相似文献   

6.
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古典诗词占据了很大比例,是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内容。古诗词教学具有重要的意义,通过古典诗词的学习,能够使学生对古典文化有详细的了解,并在学习过程中逐渐加深学生的文化底蕴,提升学生的文学素养。因此随着素质教育改革的深入,教师对古典诗词的教学也要创新方式方法,从而提高学生对诗词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良好的诗词学习习惯,文章针对古典诗词教学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意义和具体的教学方法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7.
戴春琦 《考试周刊》2011,(76):53-53
"诵读欣赏"属于语文教学中的阅读范畴,但它不同于一般的精读课文,不要求精讲细解,条分缕析,而讲究诵读,重在培养语感;同时它也不同于略读课文,不能三言两语一带而过,它讲究欣赏,旨在提高学生的欣赏品位和审美情趣。  相似文献   

8.
古诗,语言精练.意境悠远.或咏物寄情,或借景抒情,或托物言志,或阐发哲理.在令人叫绝的文字背后.往往寄托着诗人当时的故事与情感。小学阶段选用的古诗都朗朗上口.很适合学生朗读。古人云:“书读百遍。其义自见。”“三分诗,七分读。”在古诗词教学中.要尽可能让学生多诵读.在诵读中有所感悟.体味古诗词中的韵味.品味古诗词的意境.  相似文献   

9.
建构主义强调学习是学习者主动建构意义的过程,即新知识的摄入是对原有知识经验的改造与重组。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应根据学生自己的阅读习性和理解能力,引导学生在反复诵读课文的基础上进行感悟。  相似文献   

10.
娄亚芬 《中学文科》2007,(10):76-76
《初中语文新课程标准》中有关教学内容规定:诵读古代诗词和浅易文言文,能借助于工具书理解内容.背诵一定数量的名篇。文言文的诵读教学,我们可从以下几方面着手:[第一段]  相似文献   

11.
语文学科是一门充满性灵的人文学科,具有情意性和模糊性。容易触及学生的知识经验和情感心志,激发学生的惊人之举、奇妙之言,课堂教学往往波澜迭起。教学就是要关心学生的未来,要为他们的生存发展作好铺垫。但高投入,低效率状况仍困扰着当前的语文教学。“诵读”教学不失为冲破这一困境的一方良策。它是传统的优秀教学方法,也是语文教学的关键所在。诵读教学有其不可估量的优势:它显示了语文学科和人的生理、心理功能,由此而激发学生的灵感;诵读教学要因势利导培养习惯,诱发兴趣;诵读教学要把握粗放精要之度,让学生遨游于书海,厚积而薄发,“操千曲而后晓其声,观千剑而后识其器”;诵读教学要使学生在与书文交流中碰撞与交融,达到情感的共鸣,感悟形象,品味真情。诵读使学生的个性获得健康发展,人格获得完美。  相似文献   

12.
新课改强调在语文教学中应指导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语言文字、培养语感、发展思维、全面提高学生的识字、阅读、写作等综合能力。探索如何在诵读感悟式的教学中理解、感悟、积累、运用语文的策略,提高语文课堂的质量和效率。  相似文献   

13.
万娇杰 《考试周刊》2011,(52):58-58
诵读是一门用声音进行再创造的艺术,它融入了诵读者的思想、情感和想象。诵读先入于眼,后出于口,再进于耳,最终了然于心。整个过程,实际上是以"感性"上升到理性的思维过程。在中学语文教学中加强诵读可以培养学生的语感,提高学生对语言的感受力和理解力.而且能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  相似文献   

14.
教学内容: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教版)一年级《语文》下册第16课。设计理念:以读为本,读中感悟。本课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感悟语言,培养语感,陶冶情操。着重引导学生抓住重点词句进行练读、演读,并倡导学生在生活中学习。[第一段]  相似文献   

15.
吕文清 《考试周刊》2012,(76):39-39
叶圣陶在《语文教学二十韵》中说:陶不求甚解,疏狂不可循。甚解岂难致?潜心会文本。作者思有路,遵路识斯真。作者胸有境,入境始于亲。一字未宜疏,语语悟其神,惟文通彼此,譬如梁与津。是的,语文教学方法很多,规律也不少。其中推敲词句,咬文嚼字十分重要。在一些语文教师的课堂上,很少能看到教师带领学生在经典课文那优美的语言境界里品味把玩的情景。不知为什么,许多语文教师是那样热衷于对文章内容的烦琐分析,甚至在学生对课文言语极其生疏的情况下,  相似文献   

16.
十九大报告提出:文化自信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密切相关。统编语文新教材中传统文化的内容,特别是古诗词的比重大大增加。但小学古诗词诵读教学的现状却不容乐观,存在重讲解轻诵读、诵读形式单一、缺少方法指导、诵读水平低下等问题。因此,要更新观念,提高认识。创造性地运用多种方式开展古诗词诵读教学,提高诵读技巧,激发学生的诵读热情及对古诗词的赤诚之爱,让大美的诗词在学生的心中落地生根、开花结果。  相似文献   

17.
谢建宁 《宁夏教育》2011,(10):28-29
诗歌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之一,历来为人们所重视。中学语文教材中的诗歌作品极其丰富,有现代诗歌,也有古典诗歌,有国外作品,也有国内作品。诗歌作品不仅丰富了语文教材内容,同时也丰富了学生的语文阅读,因此,重视诗歌教学方法的研究,提高学生的阅读品质就显得极其重要。  相似文献   

18.
蔡久清 《考试周刊》2008,(53):29-29
本文针对初中语文教学中的诵读问题,着重阐述了三方面内容:一、诵读的意义;二、诵读的目标安排与内容选择;三、实施诵读计划中应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19.
邵春玉 《学子》2013,(8):48-49
在对经典诗文的不断深入学习中,我越来越认识到,经典诵读是人文教育的良好载体,应该把它与素质教育结合起来,让那阵阵浓郁的经典书香伴随孩子们的童年。在教学实践中,我是这样引领孩子们进行经典诗文诵读的。一、故事熏陶,激起学生兴趣小学生都喜欢听故事,这是孩子的共性。故事给学生以知识、梦想、信任、效仿、思索和警觉。给学生讲故事,可培养  相似文献   

20.
严明 《现代语文》2006,(1):88-89
在中学教材里,诗词占有相当的比例。这些诗词意境优美,形象鲜明,情感丰富,是我国文化艺术遗产中的精华。中学生通过学习这些诗词不仅可以了解我们民族悠久的传统文化知识,同时也能陶冶情操,培养性情。然而,由于时代的久远、语言的变迁以及诗歌体裁所具有的独特特点,使目前学生在阅读和欣赏诗词时还存在一定难度,是学生学习上的一个薄弱环节。因而,培养学生诗词鉴赏能力也就成了诗词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