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8 毫秒
1.
"后进生"、"学困生"、"调皮捣蛋生",甚至是"坏学生"等称谓,我们并不陌生,究其原因,无非是我们的学生当中总是有一部分人不"听话",总是不断地让我们的老师处在尴尬或者是愤怒当中,甚至经常使我们"歇斯底理"、"怒发冲冠",让我们部分老师处于一种神经质的状态中。为什么总会有这样的学生出现?为什么我们很难"改变"他们?面对他们,  相似文献   

2.
我们是在办"学校",还是在办"补习班"?我们是在培养"学生",还是在培养"考生"?我们要办"热校",还是要办"名校"?这一连串的问题,引起了我们对办学理念、办学方向、办学追求的思考。  相似文献   

3.
王萍 《中学教学参考》2012,(19):118-118
生活如果没有了"欢笑"、"轻松"、"幻想"、"美好"、"思考",生活将是苍白的。我们追求高品位的生活,同样我们也追求高质量的教育。如果没有了上述这些,我们的教育将是无力的。而如何在英语教学中添加"欢笑"、"轻松"、"幻想"、"美好"、"思考"等调味品?我觉得,课堂中的"师生互动"是关键。  相似文献   

4.
邱瑾 《考试周刊》2012,(40):72-73
在教学过程中,我们总是不断地发现学生的错误,然后指导他们改正,为了指导学生改正学习中的错误,我们可谓竭尽全力,直到把自己弄得筋疲力尽。在认识上我们更多的是把"错误"当成了教育的"敌人",把学生"不错"当成我们的"成功"。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往往缺乏一种主动积极的理念来对待错误,白白浪费了"错误"这一巨大的教学财富。  相似文献   

5.
中央电视台"妈妈,洗脚"公益栏目生动地向我们诠释了"孝行"。"百善孝为先"是我们民族的优良传统。但是,当前社会上也存在着许多"孝缺失"现象。  相似文献   

6.
"礼"与"仪"原本不分的。"礼"是通过特定形式体现的特殊意义,"仪"是体现特殊意义的特定形式。形式与意义合二而一,形式本身就是意义,意义本身就是形式。"仪"就是"礼","礼"就是"仪"。当"仪"与"义"与"礼"相结合时,"礼仪"与"礼义"二词具有极大的相合之处,而不是今天人们所说的"仪"是形式,"义"是内含。一旦"仪"脱离了"礼",甚至背离了礼之义,即"礼"的基本精神,"仪"就褪变为虚伪的形式。所以在礼的本质方面,我们强调"以仁释礼";在礼的作用方面,我们强调"成人"——"成仁";在礼的特征方面,我们强调礼的无限性。这样,我们就把"礼仪"这一概念与当前学术界、特别是当前礼仪教学与培训方面所讲的"礼仪"完全区别开来。  相似文献   

7.
查士美 《现代语文》2010,(4):128-128
孔子曰"言之无文,行而不远",我们写文章就要表现出我们的锦心绣口,让我们的语言"出彩"。"有文采"是高考作文《考试说明》对作文"发展等级"的要求之一,即讲究作文语言的艺术性。那么,怎样使你的文章文采飞扬呢?  相似文献   

8.
"双基"曾经像一个时代的"宠儿"被高度关注,哪里有语文课,哪里就有语文双基教学的"倩影"。然而,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语文双基教学似乎风光不再。"基本知识"与"基本技能"渐渐淡出了我们的视线,隐没在"自主""合作""探究"等时髦词汇之中。然而我们不得不承认:尽管"双基"曾让我们的语文教学进入误区,但是"双基"作为个体语文素养的核心部分始终不能丢弃。  相似文献   

9.
我们的课堂教学是千变万化的,再好的"预设"也不可能预见课堂上可能出现的所有情况。当教学出现"意外"时,我们就应该对教学行为适时进行调整,给"生成"腾出空间,使课堂"生成"的非预设性问题得以利用和优化。这样我们才能机智地驾驭课堂,点燃课堂教学的亮点,让"预设"与"生成"交相辉映,呈现出别样的精彩。  相似文献   

10.
我们把"有"后带单音节动词以及主谓、动宾、状中、中补、连谓、兼语等谓词性结构统称为"有+VP"结构。关于"有+VP"中"有"究竟应该属于什么词性,目前我们能看到的大致有四种观点,分别是"动词""、助动词"、"副词"和"体助词"。我们认为,"有"在这种结构中还不能看作成熟的"体助词"。另外的三种提法分歧的原因在于分别处于不同的词类划分系统。"动词说"和"副词说"并无实质不同。"助动词"是"动词"的一个特殊小类,我们认为"助动词"的提法比较合适。  相似文献   

11.
"心灵"这个词,可以作为"美学"的表述。因为,它指我们用"感觉"感觉到的"超感觉",使我们的"感性"之中,存在着"超感性"。从而,在"有限"之中"感"到了"无限",在"自然"当中"感"到了"自由"。"心灵"成了"美学"诞生的基础,也是"美学"研究的主体。  相似文献   

12.
蒋玲 《高中生》2014,(7):20-20
每一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亮点,每一个班级也有属于自己的特色。我们班是一个"人才辈出"的班级,尤其是我们班的"吉祥三宝"。"傻宝"哎!说到我们班的"傻宝"啊,那个大嗓门,无人能及!她的笑声更是一绝,每次她一笑,准能像导火索,引燃笑声一片,让我们觉得她是那种"傻"得可爱的类型。记得有一部动画片,  相似文献   

13.
一、"施动者"和"受动者" 例如:小狗吃了骨头。这句话中,发出动作的是"小狗",而动作的接受者是"骨头"。那么我们可以依据"把"字句的转换公式:施动者+"把+受动者+其它,我们就可以把这句话改成"小狗把骨头吃了。"把"字句的练习就完成了。"被"字句的转换公式是:受动者+"被"+施动者+其它,那么我们依据这个公式,把这句话就可以改为"骨头被小狗吃了。  相似文献   

14.
我们     
全国农村县域课改联盟、初中课改联盟、高中课改联盟相继成立了。如果要用一个词语来描述并表达大家心愿的话,那么,我以为,"我们"是最为合适的。"我们",一个普通的日常用语。不过,如今的"我们"已超越了一般意义上的人称代词,成为一个具有现代意义、充满文化张力的概念。其实,也不是什么概念,而是更具亲和力、更具自豪感的团队认同。因此,"我们"是一种"我们感"。"我们感"首先是一种集体感,而这种集体感里透射出责任感、使命感以至力量感。联盟的所有成员,  相似文献   

15.
我们可以把创新"被X"格式的出现,看作是对传统"被"字句用法违反的认知操作的结果,最终促使"被X"具有了"主观强加的事件否定"义。这种突破句法常规的做法正是网络用语吸引人眼球,使人感觉"异常"之中带有辛辣、讽刺、反语等"否定"意味的独特之处。当我们看到了这些带"被X"格式的词时,即使没有看到详细内容,我们多半也不会相信"X"事件的真实性。"被X"格式已经慢慢类化为表示事件否定的构式,我们并不能从其各个组成成分直接推知"事件否定性"语义。  相似文献   

16.
"为什么我们的学校总是培养不出杰出人才?"这就是著名的"钱学森之问"。"钱学森之问"启示我们:一般的、传统的、不打破常规的思维是难以造就出杰出人才的。思维是一门科学。钱老说:"如果我们发展思维科学,那就可能有朝一日我们懂得创造的规律,能教学生搞思想上的飞跃。"认识、领会和研究思维科学,对每个人的成长、成才、成功具有不可估量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郭文斌的乡土小说是"诗""思"融合的、洋溢着故乡气味的小说,它不仅"尽善尽美"地唤醒了我们的"疼痛",更带给了我们一种归乡的温暖与宁静。郭文斌对"禅意童趣"的秘密洞察使其小说具有了"另一种乡土"的魅力,他要以"唯美主义"与"安详主义"深入到传统文化的根脉之中,从深层直指人类的诗意生存,并为我们守护着一个无限美丽的存在的家园。  相似文献   

18.
永生感念     
"是谁让我们来到这儿,进行这无休止的生命之行?" "我们生在物质的缺憾里,不必探究,来往何处去。" "何为世事万物,永生的又是何物?"  相似文献   

19.
或许有人认为,令人感动的必须是"悲夫,壮哉"的惊人之举。这固然不错。我们为"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的苍凉悲壮而感动;我们为"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的隔世之爱而感动;我们也为"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爱国情怀而感动。然而,看似平凡最奇崛,真正的美往往存在于平凡的生活之中,我们更应该为它们而感动。  相似文献   

20.
杨亚昆 《广东教育》2011,(7):123-123
我们教师误读"师道尊严"久矣。 有些教师在受到学生或家长的"气"后,常常感叹,师道尊严何在啊?这里的"师道尊严"的意思显然是学生家长要给我们教师应有的尊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