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在语文课堂教学中,结课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语文课堂结课要走出单调的格局,要有"嚼味"、突显"诗味"、饱含"情味",以促进学生内化文本语言、体验文本意境、触摸文本情感,从而让他们对语文课堂回味无穷。  相似文献   

2.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教师的语言修养,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学生在课堂上的脑力劳动的效率?”课堂教学语言是教师传递教学信息的媒介,语言的质量直接制约着学生对信息的接收与处理,影响着新知识的构建进程和质量,影响着学生的参与热情和学习兴趣。有效的教学语言是课堂有效的基本保证,而艺术性的教学语言是课堂高效的重要特征。解读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艺术性的教学语言富有如下特点:  相似文献   

3.
李涛 《陕西教育》2010,(1):74-74
从教已有29余年,回忆起自己的语文教学之路,似乎有一种难以言说的苦涩:因为“她”经历了令人尴尬的种种“风情”。  相似文献   

4.
程秀娟 《现代语文》2013,(10):60-61
在浙江绍兴有大文豪鲁迅的"三味书屋",关于"三味",作家吴伯箫在《早》这篇文章中写道:"据说这里的‘三味’是把书比作五谷、蔬菜、点心的,也许就是书香……"而笔者在这篇文章里所说的"三味",与语文教学有关,是指:"书声味"——语文课堂要有朗朗的读书声;"欣赏味"——阅读教学要引导学生品味语言、咀嚼语言中蕴含的各种味儿;  相似文献   

5.
有的教师上课,紧密联系现实生活,生动灵活,妙趣横生,充分调动了学生积极性,听这样教师讲课简直是一种享受。  相似文献   

6.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教师的语言修养在极大程度上决定着学生在课堂上脑力劳动的效率。"可见,教师的教学语言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学生学习的效果。那么,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如何把握好教师的语言,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呢?我认为,语文教师应从教学的每个细节着手,用心锤炼课堂教学语言,最终实现有效教学。  相似文献   

7.
蔡燕雁 《现代语文》2007,(8):103-103
苏霍姆林斯基说:"教师的语言修养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学生在课堂上的脑力劳动和效率.我们深信,高度语言修养是合理利用时间的重要条件."苏霍姆林斯基强调了教学语言在课堂教学中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8.
苏霍姆林斯基说:“教师的语言修养在极大程度上决定着学生在课堂上的脑力劳动的效率。”从某种意义上说,语文课堂教学艺术首先是语文教学语言艺术,教师的课堂教学语言有相当重要的示范性和感染力。古人云:“称师善教,如坐春风之中。”语文课堂上,老师课前精心设计、着意刻饰的预设性语言应该像沁人心脾的春风一样唤醒学生沉睡的潜能,激活学生封存的记忆,开启学生幽闭的心智——先声夺人、以情动人的导入语,使学生们的思维情感迅速合拢,或激发情感,或制造悬念,让学生对新的学习任务充满期待;  相似文献   

9.
王芬 《现代语文》2010,(12):117-117
语言是工具,任何一门功课教学的成功,都离不开教师教学语文的有效作用。苏霍姆林斯基说:“教师的语言修养在极大程度上决定着学生课堂上的脑力劳动的效率。”  相似文献   

10.
语言,是人际间交流思想感情的主要工具,是知识信息的载体。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巧妙地运用教学语言,是一种创造性的艺术。而能够将教学语言的丰富  相似文献   

11.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教师的语言修养,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学生在课堂上的脑力劳动的效率。"课堂教学语言是教师传递教学信息的媒介,语言的质量直接制约着学生对信息的接收与处理,影响着新知识的构建进程和质量,影响着学生的参与热情和学习兴趣。有  相似文献   

12.
郑敏 《现代语文》2008,(12):103-103
著名作家沈石溪曾说:语文水平是一个人社交生活的底色、底气和底蕴。这底色、底气、底蕴的基点,就在我们的语文课堂教学里。而要提高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作为语文教师就必须把学生的学习兴趣放在第一位。从“趣”字入手并围绕“趣”字来展开教学,长此以往将有效改变语文学科的尴尬局面。  相似文献   

13.
记得,语文特级教师王崧舟老师在2008年《福建教育》第9期中提到:一堂好的语文课得有“三味”,第一味就是“语文味”。语文味表现在:“动情诵读、静心默读”的“读味”,“圈点批注、摘抄写作”的“写味”,“品词析句、咬文嚼字”的“品味”。王崧舟老师的这番话给了我很大的震撼,同时也引起我对自己教学行为的深刻剖析,让我开始对如何使自己的语文课堂富有浓浓的语文味进行思考。  相似文献   

14.
<正>作为语文教师,要讲究“讲课”艺术,要注重教学实效,就必须做到“四忌”: 一忌口若悬河,“满堂灌”。 语文老师不能因循传统的教学方法,学生只是接收学习,机械记忆,被动模仿,没有突出“主体”地位,主动意识,创新思维和实用操作等,不注重指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的技巧,不重视教学方法的灵活变动,这是不可取的。上课一开始,老师从释题到简介作者作品、范读课文、分析结构、总结主题等,滔滔不绝地讲,不是做学生学习的引路人,而成了“肢解课文”的“刽子手”,老师成了“主体”,学生成了听众,毫无自由支配时间。如教《看云识天气》一文,老师从云与天气  相似文献   

15.
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的语言既是教书育人的基本手段,又是一种专业化的创造性艺术.苏霍姆林斯基说:"教师的语言修养在极大的程度上决定着学生在课堂上脑力劳动的效率."因此高度的语言修养是教师成功的重要条件.那么,在语文课堂教学中运用语言时,有哪些艺术技巧呢?  相似文献   

16.
在实施新课程的今天,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缺失仍是亟待解决的问题。作为语文教师,有必要静下心来思考一下如何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让小学语文课堂焕发出生命的活力。  相似文献   

17.
希小静 《考试周刊》2012,(55):47-48
苏霍姆林斯基说:“如果学生在掌握知识的道路上,没有迈出哪怕是小小的一步,那对他来说,这是一堂无益的课。无效的劳动是每个教师和学生都面临的最大的潜在危险。”在新课程教学改革的当今,如何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语文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应思考并在实践中必须解决的问题。因为它直接关系到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与保持,知识、能力的提升,也关系到教师的个人能力和水平提高。只有充分地运用教学资源将以上因素巧妙地进行有机整合,才能保证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新课程改革使我们的课堂教学变得丰富起来,教师活动、学生活动、师生互动等形式,让一堂课不再变成“一言堂”。  相似文献   

18.
刁永能 《考试周刊》2011,(14):50-51
如何才能让语文课堂充满激情,绽放出生命的光彩,迸发出智慧的火花,成为学生向往的乐园呢?我认为,语文教学应添点"油",加点"醋",让其"津津有味",独具魅力,充满生命活力。  相似文献   

19.
“时异则事异,事异则备变”。社会的发展要求教育工作者更新理念、走向新课程,培养适应社会的新型人才。因此,教育工作者应该“面向学生”,使学生各方面素质全面提高,设计符合学生的心理和发展特点的课程教学,顾及学生的需要、兴趣、追求、体验、感觉、困惑、疑难等。可是,新课程强调全面提高学生的各方面素质、强调科学素养、环保意识、可持续发展观念、口语交际等,这些素质中有一些却是纸笔测验等考试方法所无法涵盖或无法充分测查出来的。  相似文献   

20.
郭林峰 《语文天地》2014,(31):34-36
由于职业学校学生在学习目标认定上比较模糊,而他们自身已成为事实上的“半社会人”,大部分人更多地考虑今后的就业问题,在学习中将心思更多地投放在专业技能的学习上,平时也更加渴望与社会接触,因此呈现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有学习不积极、不重视语文等现象。受此影响,中职语文教师往往对教学表现出一种放任的态度,这也导致很多中职语文课堂教学缺乏有效互动,课堂教学评价缺乏针对性,或者是简单地肯定,或者是不置一词地否定,课堂教学评价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