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李润霞 《天津教育》2003,(11):44-46
语文教学中,诗的失落是当代教育急功近利的表现,应试教育更导致新诗教学现状堪忧,教学效果不容乐观,而新诗教学又几近教改研究的一处盲点,广大语文教师对新诗教学普遍感到难以下手。本刊特约一些在中学新诗教学和研究方面富有专长的专家、学者,开展一系列笔谈,希望能对新诗教学起到一些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郭玲 《天津教育》2003,(11):42-44
语文教学中,诗的失落是当代教育急功近利的表现,应试教育更导致新诗教学现状堪忧,教学效果不容乐观,而新诗教学又几近教改研究的一处盲点,广大语文教师对新诗教学普遍感到难以下手。本刊特约一些在中学新诗教学和研究方面富有专长的专家、学者,开展一系列笔谈,希望能对新诗教学起到一些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王静 《青海教育》2023,(11):40-41
新诗是初中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之一。提高新诗专业理论知识水平,在教学过程中体现新诗的时代性特征,用现代性审美而非古典审美标准来解读新诗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从注重诗歌本位教学、注重新诗朗诵教学、适时使用情境教学、提倡个性化解读等方面探讨了基于诗歌本位的多元化新诗教学策略。  相似文献   

4.
新诗教学地位的提升,这对我们广大中学语教师来说,既是一种机遇,也是一种挑战。如果语教师不注意及早加强自身的学修养,不能够创造性的开展教学,改进教学,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就很难适应时代对新诗教学的要求。语教师首先应该明确新诗教学的目标和任务,其次应该把研究性学习引进新诗教学之中,再次,应允许并鼓励学生发表不同意见,最后是以读促写,以写促读,读写结合,互动双赢,注意上述几点,新诗教学就能掌握主动,立于不败之地。  相似文献   

5.
"文学源于生活。"这是文学理论界不争的事实,环顾时下学生作文,问题频出,要么无病呻吟、要么枯燥无味、要么矫情做作、要么空洞无物、要么口号连篇……作文教学拨乱反正、归回本质,这是作文教学发展的本质诉求,同时也是新课改给予作文教学的根本任务。  相似文献   

6.
新诗教学是初中语文教学非常重要的环节。由于教师的重视程度不够,课本选文较少,再加上新诗难以理解等主客观原因,新诗成为了初中语文教学的薄弱环节,存在新诗对学生影响不深、学生学习新诗的环境不够优化等问题。以教助学、以学促写、教写互动等教学方式,旨在提升学生的"智力"与"能力",可以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对新诗的阅读兴趣、学习兴趣和想象力,提高鉴赏和理解水平,最终达到学会创作新诗的目的。  相似文献   

7.
刘媛 《教育文汇》2013,(17):28-29
当前中学新诗教学中存在着一些问题。在新课改背景下,改进新诗教学的意义重大,文章从新诗教学中教师的自我准备和诗歌创作教学策略的采用这两方面对新诗教学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8.
新诗是初中语文的重要内容。新诗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文字浅显,明白如话,形象鲜明,意境深。教学中,很容易将作品分析得支离破碎,于提高学生能力不利。怎样贯彻"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这一教学目标,教学中怎样去实施能力培养,历来是一个难点。笔者就新诗教学所得,从"导""学""评"三个阶段谈一谈教学体会。  相似文献   

9.
高中语文教学应重视新诗教学,对于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培养高雅的审美情趣具有重要意义.然而,现实中的新诗教学并没有体现出其真正的价值,情况不容乐观.要改变这一现状,需要在高中语文教学中进一步强化新诗教学.多元解读意象、引导查阅资料、有效拓展延伸和加强写诗训练,是强化新诗教学的有效策略.  相似文献   

10.
传统新诗教学重教师的“讲解”“释义”,忽视学生个人的观察、体悟、理解和分析。而《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为新诗教学指引了一条新路:把“审美”作为切入口,重新审视整个新诗教学过程。在教学过程相关理论和学习进阶理论的启示下,在新课程标准的指引下,重新设计新诗教学过程,形成独具特色的新诗审美教学四阶段:感受、体验阶段;欣赏、评价阶段;总结、运用阶段;创造、反思阶段。  相似文献   

11.
新诗是语文课程中的重要体裁,对提升学生的语感和艺术鉴赏力的作用并不亚于古诗,而教学难度也相当高,因此加强新诗教学的研究,是非常必要的。有鉴于此,本文试就新诗的教学做一粗浅的探讨,供同仁指正。  相似文献   

12.
大多数中国新诗研究专著,要么专注于个案与思潮分析,要么钟情于诗歌史梳理,鲜有人从微观的视角去深入挖掘20世纪中国新诗中某些比较个人化的表达,比如伦理、人性、亲情、友爱等问题。新世纪之后,这种状况似乎有所改观,对类型诗的关注正逐渐打破原来单一的研究格局,使新诗研究方法日趋多元,像谭五昌这样年轻的新诗研究学者,正在身体力行地践守着这种细部的研究方式。  相似文献   

13.
几乎每个教师每天都在教学,可以说是教得都非常认真,也非常辛苦。但有些教师对自己的教学效果要么不清楚。要么是不满意,要么是事与愿违,因而出现了“教师教得辛苦,学生学得痛苦,教学效率不高”的问题。  相似文献   

14.
谢静思 《广西教育》2011,(25):50-50
在小学语文诗歌教学中,历来都是偏重古诗词。其实,新诗的阅读与鉴赏同样重要,不应处于语文教学的边缘地带。新诗教学不仅在于教会学生欣赏诗歌,培养学生的阅读和鉴赏能力,  相似文献   

15.
施甜甜 《文教资料》2012,(15):39-40
审美能力是每个人都必不可少的,新诗教学能从朗读、理解、创作等多方面培养中学生的审美能力。本文结合初中教材中的新诗,具体分析,提出了通过新诗教学培养学生审美能力的途径。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不仅能使语文教学更加生动有趣、赋予新诗新的意义,而且能激发学生在诗歌方面的潜能,使他们善于观察生活、感悟生活,从而更具诗意地生活。  相似文献   

16.
王敏 《快乐阅读》2011,(24):82-83
识字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开端,而写字教学则是巩固识字教学的最佳途径。但是一直以来,我们的传统教学都是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让学生在书写本、生字本、写字本、练习本上进行机械地反复抄写,结果许多学生在写字时,还是要么少笔画,要么多笔画,而且要么东倒西歪,要么比例失调,更有甚者大量使用"通假字"。究其原因,根源在于学生没有了解汉字的特点,没有掌握书写的规律,没有形成稳固的书写技巧。针对这一点,笔者认为:我们应该在识字的前提下,高效率地进行写字教学。  相似文献   

17.
中学语文新诗教学是近几年来教育界讨论的热点问题,新教材也在新诗这一单元的编排上狠下了一番功夫,但是实际教学效果却不甚令人满意。本文试着简评中学语文新诗教育现状的同时,探讨一种对新诗教育较为合理的态度。  相似文献   

18.
社会上屡有声音批评中小学新诗教学不能与新诗发展现状相配,教师讲解分析新诗的方法也屡遭质疑.而高考作文对诗歌的排斥更让人感到新诗在中学语文教学中受到了不公正的对待。虽然近年来,诗歌界人士开始参与中学诗歌教材的编写,但是在教学中,新诗受重视的程度仍然不够。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会副会长、著名诗歌评论家吴思敬教授对此进行了剖析。  相似文献   

19.
新诗在文学领域中一直被视为最高的艺术形式,其语言和情感的表达有着独到之处。新诗在高中教材中占有一定的比重。笔者认为探索新诗的教学规律,突出新诗的文体特点教学,是提高教师语文教学质量和学生语文整体素质的关键。  相似文献   

20.
校园是孕育诗歌的肥沃土壤.青春是创作诗歌的黄金时光。高中学生正处于诗的年龄.他们血气方刚.豪情万丈,想象丰富,敢于创新。写诗,合乎他们的天性。笔担任校报学版编辑,在大量的学生来稿中,新诗数量要占到稿件总数的2/3.尽管这些诗作水平参差不齐.但足见校园里存在一个阵容庞大的新诗写作群.他们对新诗写作表现出浓厚的兴趣。新课程标准强调高中语教学要“重视优秀化遗产的传承”、“关注当代化生活”.在高中作教学中开展新诗写作教学,既是对我国延续数千年的诗教传统的继承,又是对新诗这一当代化艺术的必要关注:既符合学生的生理和心理特点,又符合他们的认知水平和阅历层次。遗憾的是.当前高中阶段的新诗写作教学在大多数学校并未被摆到适当的位置.有先行搞了一些尝试也似乎仍未找到出路.新诗写作教学的整体状况可谓一片荒芜,有许多问题值得我们思考。[第一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