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文学类文本阅读是语文高考的三项阅读题之一,但得分率普遍较低。为全面提升学生的文学素养,应实施文学类文本整本书阅读教学,具体策略有:由节选带出整篇,由单篇带出系列;合理地安排阅读时间;开展多种形式的阅读评价。  相似文献   

2.
文学类文本阅读解题是必须建立在阅读基础之上的,最好是经历整体把握—浏览划分—认真审题、精读段落的过程。最忌讳粗略读、匆匆做,平时一定要养成没有读懂读透不轻易下笔解题的习惯。  相似文献   

3.
文学类文本阅读的“意会”和“言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文学类文本阅读的教学和高考测试所面临的止于“意会”而难于“言传”的尴尬,本文从阅读形态上分析了“言”“意”转换的机理,指出了做到准确“意会”和有效“言传”的途径,并进一步以悖论的角度提出了文学类文本阅读教学不必非要精确地“言传”的观点。  相似文献   

4.
杨帆 《考试》2010,(4):11-13
“探究”是文学类文本阅读的第三个考查层级。考查如下:(1)发掘作品的丰富意蕴,以及内涵的民族心理和人文精神。(2)探究作者的创作背景和创作意图。(3)探究文本中的某些问题,提出自己的见解。  相似文献   

5.
文学类文本包括散文、小说等多种文体的文本,一直都是高考语文的考查重点。提升高中生阅读文学类文本的阅读能力,不仅可以提高高中生的高考胜算,还能丰富学生的文化知识储备,提升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本文将从渗透文化背景知识、组织学生展开阅读探究、引导学生做好读书笔记三个角度来分析优化高中语文文学类文本阅读教学效果的有效策略。  相似文献   

6.
福建省中考自2017年开启省考模式,新的中考背景需要文学类文本阅读策略教学的类型进一步丰富。本文结合具体实题,谈谈省考背景下文学类文本阅读策略教学的几种类型。  相似文献   

7.
文学类文本的教学解读,除了靠大量高品位的文学阅读,在反复阅读中潜移默化、逐步提升之外,也是有门道的。找到这样的门道,就找到了解读的“钥匙”。文学类文本的教学解读,有三把重要的“钥匙”,分别是:抓文本矛盾处、抓文本反复处、抓文本易被忽略处。  相似文献   

8.
随着新课改的推进,语文教学面临新的挑战,培养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成为现代教学的重要内容。这是教学改革的主要目标,也为教师提升教学水平提供了新的方向。新型文学类文本如科幻小说、奇幻小说、荒诞小说等,越来越常出现在语文试卷中,为教师的阅读教学提供了新的内容。文章基于语文核心素养培养的目标,探究高中语文新型文学类文本阅读题的教学策略,以帮助学生适应新的语文学习与考试要求,实现高中语文教学的现代化发展。  相似文献   

9.
孙涛 《新高考》2011,(2):15-16
文学类文本阅读往往选取那些文质兼美、构思新颖、技法多样的文章,这类文章的思想内容隐藏在华丽的词藻、多变的技巧之中,作者的情感抒发得委婉含蓄,很多考生读了一遍两遍还不知所云,何谈快速阅读呢?不了解《考试大纲》的能力要求,不知道答题方向,不熟悉答题技巧,就题写题,又怎能准确把握呢?那如何做文学类文本阅读题呢?  相似文献   

10.
以新课标的学业质量指标为导向,审视2023年各地中考试卷中的文学类文本阅读试题,归纳概括出基于链接材料的综合探究、基于情境设置的任务解决、基于嫁接理念的试题耦合、基于学科大概念的命题探索、基于逆向思维的试题设计等命题特点。依据这些特点提出的教学建议,有助于教师转变测评理念和教学理念,探索多样化的教学方式。  相似文献   

11.
进入高三复习备考后,不少考生花了大量的时间去做文学类文本阅读,但收效甚微。从考生备考方法上来看,主要是平时阅读目的不明确,阅读意识模糊。如何解决这一问题,笔者认为,考生在文学类文本阅读上应强化三种意识。一、选材意识。高三阶段时间紧,复习内容多,文学类文本阅读只  相似文献   

12.
根据三年来江苏语文高考文学类文本阅读题的特征,教师在进行答题指导时,应启发学生将关注点落在题干要求的分析上,更为有效地呈现自己的文本阅读经验。具体而言,一要加强审题意识,提高应变能力;二要充分利用文本,找准探究意向。  相似文献   

13.
文学类文本阅读的教学成为当下的热点之一,如何解决其面临的问题,文章提出了两个方面的途径:一是教师要整合和贯通文学类文本阅读的一些内容和考查点,形成正确理解和解读的理据;二是教师要利用好高考试题这个典型案例,总结其考查的规律和思路,形成精准理解和解答的有效策略.  相似文献   

14.
文本细读是文艺批评的一种方法,这种方法同样适用于中学语文文学类文本阅读。本文从两个层面阐述了笔者在教学实践中将文学类文本的细读应用于课堂教学,并与学生一同将其建构为一种内化了的教学文化的尝试。  相似文献   

15.
文学作品阅读在语文学科教学和评价体系中有其独特的定位和功能,多指向学生的言语发现、精神体验、阅读空间建构与思维发展。教师应立足于文学类文本的审美价值追求,依据课程标准和考试评价体系,充分把握文学类文本的特质,准确搜寻和捕捉评价点,运用适切的技术和手段,使评价内容更趋于综合性、探究性和开放性,以形成对学生阅读能力与素养的多角度、创新型评价。  相似文献   

16.
陆奕 《考试周刊》2011,(57):13-14
有学生反映:“在语文高考中.最没有把握的是文学类文本阅读。因为即使有了标准的参考答案。也不知道自己能够拿几分。”听了这话,真是哭笑不得。不过,细细想想,似乎很有启发:在阅读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从审题和分析答案的角度引领学生规范地答题,从而牢牢地抓住一些有效分数。  相似文献   

17.
高考文学类文本阅读命题有意消解一些不利于阅读检测和不合阅读规律、阅读本质的因素。基于这一命题特点及变化,高考文学类文本的复习备考需要重构阅读的知识体系、阅读的专业化思考和有效的生长式阅读。  相似文献   

18.
在高考语文的复习指导上,广大教师更倾向于引导学生选择传记类文本阅读,甚至是一刀切地要求学生做出这样的选择。从本质上讲,文学类文本和传记类文本没有根本的难易差别,但从长远来看,我们应该尊重学生的选择。本文解析了文学类文本阅读的难点,并给出了相关的应对策略。  相似文献   

19.
高考文学类文本阅读呈现灵活性、深刻性和整合性的考查指向,教学需以学科素养为导向,以整合为抓手,整合学习内容,建构必备知识体系;整合学习方法,提升学生关键能力;优化学习情境,促进学科素养生成。  相似文献   

20.
随文设题是近年来高考文学类文本阅读命题考查的一个重要特点,学生如果还停留在知识化、套路化的经验中答题难免会事倍功半。总结文学类文本阅读随文设题的高频考点,并在此基础上探究备考策略,将有效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和关键能力,助力学生取得良好成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