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互文见义”原是一个传统的辞格,它广泛存在,却往往容易引起人们的误解。正确认识“互文见义”及其重要性,不仅有助于我们阅读、理解古代文学作品,同时也对我们的中学语文教学具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2.
雷保利 《成才之路》2010,(20):35-35
互文又叫互文见义,是古汉语中的修辞手法之一。这种修辞手法在古诗文中屡见不鲜,就是在中学语文教材的古诗文中也有数十处之多。如果我们能正确地认识、理解、掌握它,就有助于提高自己阅读和欣赏古诗文的能力。所以,现就它的含义、特点以及分类予以简要分析,以便同仁们共同探讨。  相似文献   

3.
在“互文”概念形成之初,古人对互文的理解是含糊的,不成熟的。现有部分学者从古人所举互文之例出发,以古律今,强把变文同义等现象拉入互文范畴,这是不可取的。  相似文献   

4.
在“互文”概念形成之初,古人对互文的理解是含糊的,不成熟的。现有部分学者从古人所举互文之例出发,以古律今,强把变文同义等现象拉入互文范畴,这是不可取的。  相似文献   

5.
互文见义是古代汉语中常见的修辞形式。它运用的形式比较灵活,所起的作用也很微妙,能使得诗文中语句结构工整,意义凝炼含蓄,声韵和谐优美,收到“文省而意存”的效果。只有掌握了它的句式结构特点和句意的内在联系,才能更好地理解它在诗文中的作用,从而更准确地理解诗文的含义。  相似文献   

6.
“互文”,又称“互言”、“互体”、“互文见义”。它是指古代诗文中前后词语在意义上互相交错,互相深透,互相补充,结合起来表示一个完整意思的一种修辞手法。常见的表现形式是单句互见和对句互见。  相似文献   

7.
王占武 《语文知识》2000,(10):29-31
所谓互文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词语虽然在句子中分处不同位置(即分置),意思却互相拼合或补充的一种修辞手段,现以中学课文的文言文为例加以简单分类。从互文词语的相互关系分析,互文可以分为两类:第一类:互文见义。即上下文各省略一些词语,让互文词语彼此  相似文献   

8.
互文是古汉语中特有的修辞格之一,它是在结构相同或相近的两个或几个并列词组或语句中.相应位置上的词语互相补充、互相渗透、互相隐含的修辞手法。正确认识互文的形式及其作用,有助于我们阅读和理解古代文学作品。  相似文献   

9.
互训与互文     
桂天翊 《学语文》2002,(2):45-45
训诂学中的“互义为训”,称为互训;修辞学中的“互文见义”,称为互文。中学古诗文中这两种现象都较为常见。学生掌握了“互文为训”和“互文见义”的知识,对于理解古诗文是很有帮助的。下面结合具体实例说明之。  相似文献   

10.
孙传松 《语文知识》2002,(10):29-29
互文是古汉语中最常见的修辞手法。由于成语多数源于古书成句、历史典故、古代寓言,与古汉语有直接的渊源关系,所以互文现象在常用成语中比比皆是。 唐朝贾公彦说,互文“是两物各举一边而省文”。“举”是提出、出现的意思。“两物各举一边而省文”就是本来应该上下文都“两边”并举的事物,上文却只出现“一边”,而省去下文所提出的“一边”;  相似文献   

11.
常见的文言辞格有比喻、比拟、代称、引用、夸饰、婉曲、联珠、避讳、特称、省略、互文、并提、对文等,可谓繁复粲然,摇曳多姿。而互文、并提、对文三种辞格在修辞大家族中使用较少,少有人问津。但三者在中学文言及考试中却常常出现;又因其有一定的相似性,所以这类修辞教学总容易使学生迷茫、困惑。因此本文拟就三者的区别、在文言文教学中的作用以及运用中的建议做一点探讨,也想以此引发对中学文言修辞教学的一些思考。  相似文献   

12.
博喻 互文     
博喻、互文这两种修辞方法,在语文教材中常有出现。而教科书和常用修辞书上对这两种修辞格的介绍却“语焉不详”。下面我对这两种修辞法的定义、作用等略作介绍,谈一点粗浅的看法。  相似文献   

13.
互文又叫互文见义,是古典诗词中的一种句法特点,也可以看作是一种修辞,是为了讲究对偶和对仗,把处于同一情境中的两种事物放在两句诗词中出现,以造成合于平仄、互相映衬、意境优美、耐人寻味的艺术效果.  相似文献   

14.
互文例析     
互是古诗中常用的一种修辞方法。古人行中,有时两个词本来要合在一起说的,可是为了音节和字数的限制,要省去其中一个,解释时要把两个词合起来讲。如王昌龄《出塞》“秦时明月汉时关”前边省略“汉”字后边省略“秦”字,句中“秦”“汉”互,“明月”与“关”互。诗句意思应该是“秦汉时明月秦汉时关”。古诗中类似的例子是很多的。  相似文献   

15.
张磊 《学语文》2006,(3):42-42
连文和互文是古代汉语的两种修辞手法。处在连文和互文关系中的词语,位置相连或相应,词性相同,意思也相同或相近,词义可以相互推阐。连文(也称同义复词)指两字相连成词,前后词义可以互推的修辞方法,如《触龙说赵太后》中,赵太后同左师公曰:“丈夫亦爱伶鱼少子乎?”“爱怜”连文,由“爱”可以推导出“怜”也是疼爱的意思,不能拆开来另作解释。  相似文献   

16.
“互文”、“并提”为古汉语特有的修辞方法,对这两种修辞格的理解诸家不同。一、互文可分为:1.易位互文;2.分析互文;3.正反互文;4.同义互文。互文的作用有三:1.言简意赅;2.增强表达效果;3.使句式整齐。二、并提的作用:1.行文简省;2.文句对比强烈;3.并提的不足。三、互文与并提的比较:1.从形式看;2.从理解内容看;3.从使用目的看  相似文献   

17.
文章立足于中学语文教学大纲,从师生两方面,提出文言文教学的改革方向,即注重审美取向,并根据教学经验提出了文言文教学注重审美的具体方法。  相似文献   

18.
互文与互体是一种修辞手法,古人在诗文创作中经常运用.它的出现是我国语言文字发展变化的必然,也是文人们文学创作的需要.互文与互体的运用能增强文章的形象性,也能产生一种韵律美,使人回味无穷;能收到笔墨经济,以少胜多,表意委婉,耐人寻味的艺术效果.  相似文献   

19.
互文,有互辞、互体、参互、互文见义、互文并举、同义互见等等别称。其实就是参互成文,合而见义的意思,即本来应是一句完整的话,而作者有意将它一分为二,使其上文里含有下文要出现的词,下文里含有上文已出现的词,上下文内容互相体现,互相渗透,互相补充,合二为一。  相似文献   

20.
汉语修辞格"互文"是中国文化的传统,但已经不太为我们所重视,在现代生活中更缺乏普遍运用,所以有进一步研究的必要.而西方后现代主义的强调文本间关系的文学理论概念"互文性"(intertextuality),在我国却几乎是被简单地认作"互文".虽然两者在语言科学、思维认知、表述方式等方面可能存在某些联系或暗合之处,但"互文"、"互文性"两个概念应该只是一种字面上的巧合,没有本质的内在联系,二者分属于不同的理论范畴,涵义与运用也大不一样,更不是一个概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